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及其建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7912发布日期:2018-06-05 17:5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及其建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乐体验设施,具体来说,是一种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及其建构方法,属于游乐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秋千,在户外或室内比较通畅的区域安装受力架,然后在受力架上悬挂“秋千绳索”,体验者身上佩戴一套保险绳进行娱乐体验活动。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是:

第一,体验效果比较单调,体验感不丰富,游客体验的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等几乎无变化。

第二,体验的惊奇感、探险感和刺激感等游客体验效果依然不够明显。

第三,秋千体验对体验者安全体验保障还不充分,保险系数存在不足。

第四,无法满足体验者日益增长的渗入探险需求和参与精神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及其建构方法,弥补上述不足之处,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我国的体验娱乐旅游资源和旅游形态,突破传统的旅游形态,创新更为惊奇感、探险感和刺激感等游客体验效果,为“体验旅游”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式及方法。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包括悬吊机构、摆动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固定设置在接近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开口部位的上部,使摆动机构的下端在摆动的过程中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交替出现。

进一步的,建筑物顶板或上层楼板上设置一摇臂,摇臂起始端与建筑物顶板或上层楼板转动连接,末端与所述悬吊机构转动连接,摇臂直立时,体验者登上秋千,摇臂横卧时,其末端伸出建筑物外立面之外,体验者位于户外,面朝顶板或上层楼板下方一层楼板的室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室内侧为虚拟现实的模拟空间。

进一步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室内侧地面设置支架,支架对所述悬吊机构进行支撑,所述悬吊机构位于是内侧,体验者从室内侧登上秋千,面朝户外方向。

进一步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室内侧楼板顶面与所述悬吊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悬吊机构位于室内侧,体验者从室内侧登上秋千,面朝户外方向。

更进一步的,所述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开口部位设有专供所述秋千使用的对开门/窗。

更进一步的,所述秋千上安装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固定在秋千坐垫和/或倚靠背上的腰肩保险绳3在脚踏板上的脚部绳4、以及悬挂在秋千基架顶端或建筑物构件上的安全保险绳2。

一种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的构建方法,将秋千设置在建筑物外立面开口部位,使体验者随秋千摆动时,在室内侧和室外侧来回交替出现,其中,室内侧设置为虚拟现实的环境,增加体验的惊险刺激或趣味性。

进一步的,在室内侧或外侧为体验者设置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体验环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实现了“秋千”穿越建筑外立面的体验效果和娱乐方法,使“秋千”的体验活动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户外或单一的室内,“秋千”的体验效果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秋千”的体验活动中,体验者既能感受身处室内状态的安全感,又瞬间领略到身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之外的危机感、惊险感和刺激感等,体验者体验的视觉、听觉、嗅觉、体感等均将发生极大的变化。

2)“秋千”穿越建筑立面的同时,没有对建筑外立面视觉效果造成破坏;既保持了建筑外立面效果的完整性,又使建筑外立面效果富有瞬间变化的奇特性。

3)通过增加“安全保险绳及相关安全装置”多重防范措施,使体验者的安全保险系数更大了。

4)运用在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社会关注率将迅速提升,体验旅游的竞争力加大,知名度提高,集聚性的社会作用显著,社会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均势必扩大,能够进一步提升景区或景点创新形象。

5)可有效拉动体验游客数量的增长,也将进一步提升景区或景点知名度,为景区或景点的游客增长和创新形象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营业额和旅游项目经济总收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的侧立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的侧立面图。

图3是与图2对应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的侧立面图。

图5是秋千本体的侧视图。

图6是秋千本体的正视图。

图中,1.活动撑杆,2.悬挂在秋千基架顶端或建筑物构件上的安全保险绳,3.腰间保险绳,4.脚部保险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包括悬吊机构、摆动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固定设置在接近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开口部位的上部,使摆动机构的下端在摆动的过程中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交替出现。

在此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建筑物顶板或上层楼板上设置一摇臂,摇臂起始端与建筑物顶板或上层楼板转动连接,末端与所述悬吊机构转动连接,摇臂直立时,体验者登上秋千,摇臂横卧时,其末端伸出建筑物外立面之外,体验者位于户外,面朝顶板或上层楼板下方一层楼板的室内。所述室内侧为虚拟现实的模拟空间。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开口部位设有专供所述秋千使用的对开门/窗。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5-6,所述秋千上安装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固定在秋千坐垫和/或倚靠背上的腰肩保险绳3在脚踏板上的脚部绳4、以及悬挂在秋千基架顶端或建筑物构件上的安全保险绳2。

作为实施例一方案上的进一步优化,在室内侧或外侧为体验者设置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体验环境,进一步提升体验者的体验的刺激性和趣味性。

本实施例是将“秋千”基架设置在室外空间,室外的游客坐上秋千后,向内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瞬间冲撞到室内且急速感受室内景象的异样体验效果,然后再返回到室外空间,周而复始,体验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娱乐效果。室外空间是“现实景观”;室内空间可以是“虚拟世界”(比如:多媒体的虚拟空间等),也可以是“现实景观”。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开窗或开门,可以是单开、双开、也可以是子母开、多开等形式,确保开窗或开门后的建筑外立面安全有效。

2)将“秋千”基架设置在室外空间,该套“秋千”基架与建筑结构及建筑相关部位是相互固接的,可以螺栓连接,也可以焊接。要求体验者和秋千椅等设施在秋千摇摆时不碰建筑顶面楼板及其他装饰物等、不碰建筑地面楼板及其他装饰物等、不碰建筑外立面的窗或门及其他装饰物等。

3)将“秋千”摆动侧杆及其组件与“秋千”基架相连接,该连接必须旋转活动连接方式,连接支点和受力支点必须是旋转活动支点。

4)在“秋千”上安装多重“安全保险绳及相关安全装置”,包括固定在秋千椅坐垫或靠背上的腰肩保险绳及装置、固定在脚踏板上的保险绳及装置、以及悬挂在“秋千”基架顶端或建筑物构件上的安全保险绳及装置等。

5)安全员测试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体验效果,即:安全员在专业设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坐在该“秋千”上,佩戴好上述多重“安全保险绳及相关安全装置”,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可以是专业技术人员手动推拉秋千,也可以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机械手段或电子操控手段进行自动操作秋千前后移动),坐在该“秋千”上安全员从室外摇摆到室内,再从室内摇摆到室外,周而复始,以验证该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体验的成功运行。

6)经各方组织验收合格后交付运营公司使用。

实施例二:

一种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包括悬吊机构、摆动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固定设置在接近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开口部位的上部,使摆动机构的下端在摆动的过程中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交替出现。

参见图2,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室内侧地面设置支架,支架对所述悬吊机构进行支撑,所述悬吊机构位于是内侧,体验者从室内侧登上秋千,面朝户外方向。

其余结构设置同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将“秋千”基架设置在室内空间,室内的游客坐上秋千后,向外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瞬间飞越到室外且急速感受室外景象的异样体验效果,然后再返回到室内空间,周而复始,体验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娱乐效果。室内空间可以是“虚拟世界”(比如:多媒体的虚拟空间等),也可以是“现实景观”;室外空间是“现实景观”。

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1)、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开窗或开门,可以是单开、双开、也可以是子母开或多开等形式,确保开窗或开门后的建筑外立面安全有效。

2)、将“秋千”基架设置在室内空间,该套“秋千”基架与建筑结构及建筑相关部位是相互固接的,可以螺栓连接,也可以焊接。要求体验者和秋千椅等设施在秋千摇摆时不碰建筑顶面楼板及其他装饰物等、不碰建筑地面楼板及其他装饰物等、不碰建筑外立面的窗或门及其他装饰物等,秋千摆幅控制范围如下图所示:

3)将“秋千”摆动侧杆及其组件(包括“秋千”摆动侧杆及其组件、秋千椅及脚踏板等)与“秋千”基架相连接,该连接必须旋转活动连接方式,连接支点和受力支点必须是旋转活动支点。

4)在“秋千”摆动侧杆及其组件(包括“秋千”摆动侧杆及其组件、秋千椅及脚踏板等)上安装多重“安全保险绳及相关安全装置”,包括固定在秋千椅坐垫或椅靠背上的腰肩保险绳及装置、固定在脚踏板上的腿部保险绳及装置、以及悬挂在“秋千”基架顶端或建筑物构件上的安全保险绳及装置等。

5)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窗或门打开,要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窗或门打开到一定程度,打开后的窗或门必须牢牢固定,不能有摆动。

6)安全员测试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体验效果,即:安全员在专业设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坐在该“秋千”上,佩戴好上述多重“安全保险绳及相关安全装置”,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可以是专业技术人员手动推拉秋千,也可以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机械手段或电子操控手段进行自动操作秋千前后移动),坐在该“秋千”上安全员从室内摇摆到室外,再从室外摇摆到室内,周而复始,以验证该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体验的成功运行。

7)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体验完成后,若需要关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窗或门时即可关闭,要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窗或门关闭时严实合缝,不漏风不漏雨水等,关闭后的窗或门必须牢牢固定,不能有摆动。

8)经各方组织验收合格后交付运营公司使用。

实施例三:

一种突破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包括悬吊机构、摆动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固定设置在接近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开口部位的上部,使摆动机构的下端在摆动的过程中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交替出现。

参见图4,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室内侧楼板顶面与所述悬吊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悬吊机构位于室内侧,体验者从室内侧登上秋千,面朝户外方向。

其余结构设置同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也是将“秋千”基架设置在室内空间,室内的游客坐上秋千后,向外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瞬间飞越到室外且急速感受室外景象的异样体验效果,然后再返回到室内空间,周而复始,体验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娱乐效果。室内空间可以是“虚拟世界”(比如:多媒体的虚拟空间等),也可以是“现实景观”;室外空间是“现实景观”。

具体实施过程和步骤同实施例二。

要实现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秋千”,就必须解决“秋千”穿越建筑外立面的方法,上述三个实施例分别在结合该项突破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方面做了三种不同的构建思方法。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