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助力健身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8399发布日期:2019-02-15 22:5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智能助力健身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助力的健身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成为我国普遍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何利用创新性的锻炼技术手段,引导大学生科学和有效地开展健身锻炼,成为体育产业和公共健康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针对大学生健身已有不少体育相关研究机构涉及,但局限于传统经验和经济效益,效果仍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助力的健身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助力的健身锻炼装置,包括基座主体、设在基座主体上的助力装置、设在助力装置上的压力检测装置和引体向上装置,引体向上装置连接在基座主体两侧,基座作为踏板;所述助力装置为辅助式升降机构,包括电动升降机构和连接在电动升降杆上端的托盘,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在托盘上,使用者做俯卧撑时,托盘随着使用者身体上下运动,与使用者身体处于轻度接触状态,压力检测装置检测使用者身体与托盘之间的压力,使用者体力不支时,使用者身体与托盘之间的压力大,助力装置开始工作,将使用者身体辅助托起。

进一步,基座主体包括支撑架、手部支撑、支撑板和脚部支撑,手部支撑竖向固定在支撑架上,脚部支撑固定在支撑架的尾部,支撑板水平或倾斜的固定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助力装置分为左肩助力装置、右肩助力装置和腹部助力装置,左肩助力装置、右肩助力装置与人体左肩、右肩位置对应;腹部助力装置设与人体腹部位置对应。助力装置工作时将使用者的左肩、右肩和腹部按照一定力度托起,辅助使用者继续做俯卧撑。

进一步,左肩助力装置、右肩助力装置、腹部助力装置嵌入在支撑架的内部,不工作时,左肩助力装置、右肩助力装置、腹部助力装置上端的托盘与支撑板上端面平齐。以保持支撑板上端面平整,不影响在上面做其他运动。

进一步,压力检测装置为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布在托盘上。

进一步,引体向上装置包括支架、智能辅助拉伸装置,所述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智能辅助拉伸装置设置在支架的横杆上。

进一步,智能辅助拉伸装置包括身体固定带、拉伸带、电动卷带装置和无线语音控制耳塞,所述身体固定带为裤式安全带,拉伸带至少设有两根,其一端固定在身体固定带上,另一端与电动卷带装置连接;所述电动卷带装置包括转动电机和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语音控制耳塞与无线接收器无线连接,使用者做引体向上使用者体力不支时,通过发出语音信号,电动卷带装置开始工作,将使用者身体辅助拉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助力系统与传统健身器械的结合,结合助力健身器械和科学的训练理论达到更加便捷及高效的健身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助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动卷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一种智能助力的健身锻炼装置,包括基座主体1、设在基座主体1上的助力装置2、设在助力装置2上的压力检测装置3和引体向上装置4,引体向上装置4连接在基座主体1两侧,基座作为踏板;所述助力装置2为辅助式升降机构205,包括电动升降机构205和连接在电动升降杆上端的托盘204,所述压力检测装置3安装在托盘204上,使用者做俯卧撑时,托盘204随使用者身体上下运动,与使用者身体处于轻度接触状态,压力检测装置3检测使用者身体与托盘204之间的压力,使用者体力不支时,使用者身体与托盘204之间的压力大,助力装置2开始工作,将使用者身体辅助托起。

本实施例中,基座主体1包括支撑架101、手部支撑103、支撑板102和脚部支撑104,手部支撑103固定在支撑架101的两侧,用于俯卧撑手部用力,脚部支撑104固定在支撑架101的尾部,便于脚部放置固定;支撑板102水平或倾斜的固定在支撑架101上,支撑板102上设置柔性垫,如海绵垫。支撑板102上设置与助力装置2上的托盘204位置对应的配合口,便于托盘204配合在配合口内。

本实施例中,助力装置2分为左肩助力装置201、右肩助力装置202和腹部助力装置203,左肩助力装置201、右肩助力装置202与人体左肩、右肩位置对应;腹部助力装置203与人体腹部位置对应。助力装置2工作时将使用者的左肩、右肩和腹部按照一定力度托起,辅助使用者上下运动继续做俯卧撑。

本实施例中,左肩助力装置201、右肩助力装置202、腹部助力装置203嵌入在支撑架101的内部,不工作时,左肩助力装置2012、右肩助力装置202、腹部助力装置203上端的托盘204与支撑板102上端面平齐。以保持支撑板102上端面平整,不影响在上面做其他运动。

本实施例中,压力检测装置3为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布在托盘204上。压力传感器的导线穿过助力装置2与电路控制元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动升降机构205为直线电机机构206、电动连杆机构、电动涡轮蜗杆升降机构205、电动液压升降机构205、电动气压升降机构205或其他电动升降装置,直线电机机构206为佳,直线电机机构206包括直线电机和设在电动升降机构205上的齿条,直线电机运动,与齿条啮合,带动电动升降机构205上升与下降。

本实施例中,助力装置2还包括微控器207、提供电能的蓄电池,所述压力检测装置3连接在微控器207的输入端,助力装置2控制端连接微控器207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引体向上装置4包括支架、智能辅助拉伸装置,所述支架通过加强肋固定在基座上,智能辅助拉伸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架的横杆6上。

本实施例中,智能辅助拉伸装置包括身体固定带401、拉伸带402、电动卷带装置405和无线语音控制耳塞403,所述身体固定带401为裤式安全带,可松开、拉紧,拉伸带402至少设有两根,四根为宜,其一端固定在身体固定带401上,另一端与电动卷带装置405连接;所述电动卷带装置405包括转动电机406和无线接收器404,无线接收器404与转动电机406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无线语音控制耳塞403与无线接收器404无线连接,使用者做引体向上使用者体力不支时,通过发出语音信号,电动卷带装置405开始工作,将使用者身体辅助拉起,辅助使用者做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装置4还包括用于收纳智能辅助拉伸装置的带有封盖的收纳盒,不使用这可将身体固定带401、拉伸带402和无线语音控制耳塞403放置在收纳盒内。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专利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专利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专利。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专利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专利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