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球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486发布日期:2019-01-13 17:0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板球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球收集器,属于运动器材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板球运动中击球是唯一得分手段,因此,板球运动也称为“击球手的运动”。在击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通常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以提高练习密度从而提高练习效果。但训练实践中发现,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的击球练习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时间是用于被打球的收集中,在本身就需要一对一的教学中减少了学生的实际练习时间与数量。因此,在大幅度缩减捡球时间成为板球击球训练中所有教师与教练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球收集器,按压杆对弹性网片进行按压和提起,对板球进行收集和移至集球筐,操作快速便捷,省时省力。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主体支架两端设有扶手,主体支架内部设有弹性网片,弹性网片一端连接有按压杆,弹性网片倾斜位于主体支架内部,主体支架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集球筐,主体支架另一端设有进口处,集球筐与按压杆分别位于主体支架的前后两端,进口处位于按压杆下方。被收集球体进入主体支架底部,通过按压杆和弹性网片使得被收集球体进入集球筐,过程简单易操作,省时省力。

所述的弹性网片为矩形,一侧与主体支架前端连接,一侧与主体支架后端连接,与按压杆连接一侧高于另一侧,弹性网片由若干条平行弹力线组成,相邻两弹力线间距与被收集球体直径对应。在压力作用下使得两弹力线间距略微增大,使得球体挤压到弹性网片上方,操作方便。

所述的主体支架下端面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便于主体支架的移动,收集过程省时省力。

所述的主体支架两侧面连接有内挡网片,内挡网片宽度与主体支架长度对应,内挡网片的高度大于等于主体支架的高度与万向轮直径的和。内挡网片达到一定高度才能满足板球到达弹性网片上不会从主体支架两侧边滚落。

所述的集球筐进球口处连接有挂钩,挂钩挂在主体支架的下方支架上,两挂钩间距与主体支架的下放支架宽度对应。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在不同场地里,需要收集球体时,推动主体支架至所需位置,按动按压杆使球体滚至弹性网片上,提起按压杆,球体从弹性网片斜面上滚落至集球筐内,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板球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支架,1-1-进口处,2-扶手,3-弹性网片,4-按压杆,5-集球筐,6-内挡网片,7-万向轮,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板球收集器,主体支架1两端设有扶手2,主体支架1内部设有弹性网片3,弹性网片3一端连接有按压杆4,弹性网片3倾斜位于主体支架1内部,主体支架1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集球筐5,主体支架1另一端设有进口处1-1,集球筐5与按压杆4分别位于主体支架1的前后两端,进口处1-1位于按压杆4下方。被收集球体进入进口处1-1后,通过按压杆4对弹性网片3施加按压力,弹性网片3下方的板球收到弹性网片3的压力被挤压到到弹性网片3上端面,再抬起按压杆4,使得球体滚至集球筐5。

所述的弹性网片3为矩形,一侧与主体支架1前端连接,一侧与主体支架1后端连接,与按压杆4连接一侧高于另一侧,弹性网片3由若干条平行弹力线组成,相邻两弹力线间距与被收集球体直径对应。通过按压杆对弹性网片施加按压力,对板球进行收集。

所述的主体支架1下端面设有万向轮7。

所述的主体支架1两侧面连接有内挡网片6,内挡网片6宽度与主体支架1长度对应,内挡网片6的高度大于等于主体支架1的高度与万向轮7直径的和。内挡网片达到一定高度才能满足板球到达弹性网片上不会从主体支架两侧边滚落。被收集球体直径小于万向轮直径时,内挡网片6底部至地面才能满足被收集球体到达弹性网片3上不会从主体支架1两侧边滚落,万向轮直径小于被收集球体时,内挡网片6可以不安装。

所述的集球筐5进球口处连接有挂钩8,挂钩8挂在主体支架1的下方支架上,两挂钩8间距与主体支架1的下放支架宽度对应。

在不同场地里,需要收集球体时,推动主体支架至所需位置,球体从进入口1-1进入到弹性网片下方,通过按压杆4使得弹性网片3对被收集球体进行挤压,通过挤压力使球体上升至弹性网片3上,抬起按压杆4,使得弹性网片3产生坡度,球体从弹性网片斜面上滚落至集球筐5内,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多种场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