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剧变脸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2692发布日期:2019-03-27 10:57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川剧变脸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脸玩具,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简单、趣味性强、更加真实、体验感更强并且可以发扬川剧变脸这一传统文化的川剧变脸玩具。



背景技术:

人形玩具是目前市场上流传广泛且很受欢迎的玩具之一,但是现有的玩具大多是根据动漫、电影中的人物或动物制定的,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川剧变脸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有的玩具中针对川剧变脸的玩具较少,且现有的玩具脸部大多是固定的,缺乏趣味性,很多人只是买了放置在某处便不再过问,让人容易遗忘,不利于川剧变脸这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播。现有的川剧变脸玩具大多是通过头部的上下转动或左右转动完成变脸,与真实变脸的动作大相径庭,缺乏真实性,不利于川剧变脸玩具的推广。

下面提供两个申请人检索到的现有专利文献供审查员同志参考,具体信息及摘要如下:

现有技术1: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720169288.4,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可以变化六张脸谱的变脸玩具,它涉及一种脸谱玩具。它包括固定的壳体和运动系统,壳体部分包括有左半壳体、右半壳体,运动系统包括有左腿、第一弹簧、滑块、杠杆机构、棘轮机构和带有脸谱的轮子,滑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左半壳体连接;杠杆机构包括扇形轮、扇子和手臂,扇形轮通过第一滑动副与滑块连接,扇形轮通过手臂与扇子连接;棘轮机构包括有摇杆、第一棘轮、轮轴、第二棘轮,滑块通过第二滑动副与摇杆连接,摇杆通过第一齿轮副与第一棘轮啮合,第一棘轮固定在轮轴一端,轮轴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棘轮,第一棘轮还通过第一齿轮副与轮子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可以灵活变换出六张脸谱,能承载更多具有深厚底蕴的巴蜀文化。

现有技术2: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120028006.1,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脸人偶玩具,包括躯体部、头部、臂部和腿部,所述的躯体部内设有芯轴,芯轴顶部固定有转动块,头部固定在转动块上,腿部活动连接在芯轴底端,所述的头部上设有朝向不同的多个脸部,所述的转动块外壁面均匀开设有与脸部相同数目的螺旋槽,躯体部内还设有套在芯轴上的开关板,开关板一侧设有位于螺旋槽内的销轴,另一侧设有按钮,开关板和转动块之间设有套在芯轴上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每拉动一次开关板,通过拨动螺旋槽使转动块转动一个角度进而展示人偶头部的一个脸部,达到了换脸的目的,将换脸艺术同玩具完美的结合起来,趣味性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趣味性强、更加真实、体验感更强并且可以发扬川剧变脸这一传统文化的川剧变脸玩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川剧变脸玩具,包括躯干、头部本体和套设在所述头部本体上的头罩,所述头部本体由对称的两个部分构成;所述头部本体的圆周面上具有至少四种表情;所述头部本体和所述头罩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在向下翻动所述头罩时带动所述头部本体转动进而实现脸面转换的变脸组件。所述变脸组件一端与所述头罩固定连接,所述变脸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头罩转动连接;所述变脸组件与所述头罩固定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躯干转动连接,所述变脸组件与所述头罩转动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躯干转动连接。

在使用时,人的手往下翻动所述头罩,所述头罩带动所述变脸组件的一端转动,所述变脸组件的一端进而带动所述头部本体转动,使得所需的脸面露出、朝向前方;此时人的向上翻动所述头罩,使得在向下翻动头罩时发生转动的一端反向转动;由于所述变脸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躯干固定连接,在向下翻动所述头罩时不会随之转动,此时所述头部本体与所述变脸组件与所述躯干固定连接的一端卡紧,所述头部本体不再转动,使得所需的脸面相对固定,完成变脸过程。

优选的,所述变脸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长度方向依次套设有第一副齿柱、第一主齿柱、弹簧、第二主齿柱和第二副齿柱;所述第一主齿柱和第二主齿柱分别与所述第一副齿柱和所述第二副齿柱相啮合且啮合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副齿柱和所述第一主齿柱分别与所述第二副齿柱和所述第二主齿柱结构相同;所述弹簧与紧抵着所述第一主齿柱和第二主齿柱。此时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二副齿柱的一端与所述头罩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一副齿柱的一端与所述头罩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主齿柱和所述第二主齿柱与所述头部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使用时,当人手向下翻动所述头罩时,所述头罩带动所述第二副齿柱转动,由于所述第二主齿柱与所述第二副齿柱相啮合,因此所述第二主齿柱在所述第二副齿柱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主齿柱和所述第一主齿柱与头部本体可拆卸连接,因此所述第二主齿柱转动带动所述头部本体和所述第一主齿柱转动,使得所需的脸面露出、面朝前方。由于所述第一主齿柱与所述第一副齿柱和所述第二主齿柱与所述第二副齿柱啮合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主齿柱与所述第一副齿柱相对转动,所述第一主齿柱和所述第一副齿柱打滑,使得所述第一主齿柱上原本与所述第一副齿柱相啮合的斜齿转动到与相邻斜齿的斜面相对应的位置。当人的手向上翻动所述头罩时,因所述第一副齿柱与所述头罩转动连接,因此在上下翻动所述头罩时所述第一副齿柱不会随之转动,所述第一主齿柱发生转动,再次与所述第一副齿柱卡紧,使得所述头部本体保持不动;因所述第一主齿柱保持不动,使得所述第二主齿柱不动,而所述第二副齿柱与所述头罩固定连接,所述头罩上下翻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副齿柱转动,此时所述第二副齿柱与所述第二主齿柱打滑,完成变脸过程,如此往复,实现脸面的不断变换。所述弹簧紧抵着所述第一主齿柱和所述第二主齿柱,以确保所述第一主齿柱和所述第二主齿柱分别与所述第一副齿柱和所述第二副齿柱的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副齿柱远离所述头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头罩靠近所述第二副齿柱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副齿柱的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一副齿柱和所述第二副齿柱分别与第三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躯干转动连接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副齿柱上设置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头罩转动连接。

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副齿柱通过所述第四固定件与所述头罩固定连接,所述变脸组件横向贯穿所述头罩和所述头部本体后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躯干相连接。所述变脸组件的所述第一副齿柱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躯干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副齿柱在变脸过程中保持不动;所述变脸组件的所述第二副齿柱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躯干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副齿柱能在所述头罩的带动下转动。

在使用时,当人手向下翻动所述头罩时,所述头罩通过所述第四固定件带动所述第二副齿柱转动,由于所述第二主齿柱与所述第二副齿柱相啮合,因此所述第二主齿柱在所述第二副齿柱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主齿柱和所述第一主齿柱与头部本体可拆卸连接,因此所述第二主齿柱转动带动所述头部本体和所述第一主齿柱转动,使得所需的脸面露出、面朝前方。由于所述第一主齿柱与所述第一副齿柱的啮合方向和所述第二主齿柱与所述第二副齿柱啮合的方向相反,而所述第一副齿柱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躯干固定连接,不能转动,导致所述第一主齿柱与所述第一副齿柱打滑,使得所述第一主齿柱上原本与所述第一副齿柱相啮合的斜齿转动到与相邻斜齿啮合,使得所述头部本体保持不动;当人手向上翻动所述头罩时,所述第二副齿柱在所述头罩的带动下发生转动,而所述第一副齿柱由于与所述头罩转动连接,因此在翻动所述头罩的同时所述第一副齿柱不会发生转动,又因所述第一副齿柱与所述躯干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一主齿柱此时与所述第一副齿柱重新啮合,所以所述第一主齿柱也保持不动,进而使得所述头部主体和所述第二主齿柱保持不动,所述第二副齿柱在所述头罩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主齿柱打滑,完成变脸过程,如此往复,实现脸面的不断变换。

优选的,所述头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主齿柱和所述第二主齿柱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齿柱和所述第二主齿柱上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卡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卡板,所述凸块与所述卡板卡紧,便于进一步将所述第一主齿柱和所述第二主持之固定在所述头部本体内,同时也便于安装。

优选的,所述头部本体包括前头部本体和后头部本体,所述前头部本体和所述后头部本体通过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有利于所述头部本体内其他组件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头罩内靠近所述第一副齿柱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匹配的凹槽,有利于所述第一副齿柱的转动,防止所述第一副齿柱偏移。

优选的,所述头罩靠近所述第一副齿柱和所述第二副齿柱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头罩可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一副齿柱连接的第三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副齿柱上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便于所述第一副齿柱与所述头罩之间的相对转动;与所述第二副齿柱连接的第三固定件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副齿柱的第四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只需要翻动本是新型的头罩便可实现变脸,与真实变脸操作更为贴近,更加真实,有利于川剧变脸这一传统文化的推广。

(2)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的脸面,可变幻出多个不同的脸面,更具有趣味性。

(3)本实用新型的川剧变脸玩具安装和拆卸方便,有利于川剧变脸这一传统文化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头部和与头部连接部分拆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本体和头罩拆开后的头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脸组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副齿柱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躯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部本体;2-头罩;3-躯干;4-变脸组件;11-第一副齿柱;12-第一连接件;13-第一主齿柱;14-卡槽;15-弹簧;16-第二主齿柱;17-第二副齿柱; 18-第一固定件;19-转动轴;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第二固定件; 24-第三固定件;25-第四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川剧变脸玩具,包括躯干3、头部本体 1和套设在所述头部本体1上的头罩2,所述头部本体1由对称的两个部分构成;所述头部本体1的圆周面上具有至少四种表情;所述头部本体1和所述头罩2 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在向下翻动所述头罩2时带动所述头部本体1转动进而实现脸面转换的变脸组件4。所述变脸组件4一端与所述头罩2固定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与所述头罩2固定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躯干3转动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躯干3转动连接。

在使用时,人的手往下翻动所述头罩2,所述头罩2带动所述变脸组件4 的一端转动,所述变脸组件4的一端进而带动所述头部本体1转动,使得所需的脸面露出、朝向前方;此时人的向上翻动所述头罩2,使得在向下翻动头罩时发生转动的一端反向转动;由于所述变脸组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躯干3固定连接,在向下翻动所述头罩2时不会随之转动,此时所述头部本体1与所述变脸组件4与所述躯干3固定连接的一端卡紧,所述头部本体1不再转动,使得所需的脸面相对固定,完成变脸过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川剧变脸玩具,包括躯干3、头部本体1和套设在所述头部本体1上的头罩2,所述头部本体1由对称的两个部分构成;所述头部本体1的圆周面上具有六种表情;所述头部本体1和所述头罩2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在向下翻动所述头罩2时带动所述头部本体1转动进而实现脸面转换的变脸组件 4。所述变脸组件4一端与所述头罩2固定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与所述头罩2固定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躯干 3转动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躯干3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脸组件4包括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长度方向依次套设有第一副齿柱11、第一主齿柱13、弹簧15、第二主齿柱16和第二副齿柱 17;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第二主齿柱16分别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和所述第二副齿柱17相啮合且啮合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副齿柱11和所述第一主齿柱13分别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结构相同;所述弹簧15与紧抵着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第二主齿柱16,保证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的啮合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啮合。此时所述转动轴19靠近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一端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靠19 近所述第一副齿柱11的一端与所述头罩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与所述头部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上有六个相配合的斜齿,同样的,所述第二主齿柱16和所述第二副齿柱17上也有六个相配合的斜齿。

在使用时,当人手向下翻动所述头罩2时,所述头罩2带动所述第二副齿柱17转动,由于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相啮合,因此所述第二主齿柱16在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主齿柱16和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头部本体1可拆卸连接,因此所述第二主齿柱16转动带动所述头部本体1和所述第一主齿柱13转动,使得所需的脸面露出、面朝前方。由于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啮合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相对转动,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一副齿柱11打滑,使得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上原本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相啮合的斜齿转动到与相邻斜齿相啮合的位置。当人的手向上翻动所述头罩2时,因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因此在上下翻动所述头罩2时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不会随之转动,所述第一主齿柱13发生转动,再次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卡紧,使得所述头部本体1保持不动;因所述第一主齿柱13保持不动,使得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不动,而所述第二副齿柱 17与所述头罩2固定连接,所述头罩2上下翻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副齿柱 17转动,此时所述第二副齿柱17与所述第二主齿柱16打滑,完成变脸过程,如此往复,实现脸面的不断变换。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上有六个相配合的斜齿,所述第二主齿柱16和所述第二副齿柱17上也有六个相配合的斜齿,每翻动所述头罩2一次便可变换一次脸面,总共可变换六个不同的脸面,六次一个循环。由于所述躯干3上的机构设置,导致所述头罩2在向下翻动的过程中,翻动到一定位置之后会被相应的机构阻挡,因此人手翻动所述头罩2时只能使所述头罩2向下翻动60度,保证每次翻动都能使得所述第一主齿柱13的斜齿转动到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相邻的斜齿相啮合的位置,并且不会转动过多导致中间有的脸面无法转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川剧变脸玩具,包括躯干3、头部本体1和套设在所述头部本体1 上的头罩2,所述头部本体1由对称的两个部分构成;所述头部本体1的圆周面上具有六种表情;所述头部本体1和所述头罩2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在向下翻动所述头罩2时带动所述头部本体1转动进而实现脸面转换的变脸组件4。所述变脸组件4一端与所述头罩2固定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与所述头罩2固定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躯干3 转动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躯干3转动连接。

所述变脸组件4包括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6长度方向依次套设有第一副齿柱11、第一主齿柱13、弹簧15、第二主齿柱16和第二副齿柱17;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第二主齿柱16分别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和所述第二副齿柱17 相啮合且啮合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副齿柱11和所述第一主齿柱13分别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结构相同;所述弹簧15与紧抵着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第二主齿柱16,保证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的啮合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啮合。此时所述转动轴19靠近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一端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9靠近所述第一副齿柱11的一端与所述头罩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与所述头部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上有六个相配合的斜齿,同样的,所述第二主齿柱16和所述第二副齿柱 17上也有六个相配合的斜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副齿柱11远离所述头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2,所述头罩2靠近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第四固定件25;所述第一副齿柱11和所述第二副齿柱17分别与第三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1和所述第三连接件 22分别与所述躯干3转动连接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上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2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

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副齿柱17通过所述第四固定件25与所述头罩2固定连接,所述变脸组件4横向贯穿所述头罩2和所述头部本体1后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21和所述第三连接件22与所述躯干3相连接。所述变脸组件 4的所述第一副齿柱11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22与所述躯干3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副齿柱11在变脸过程中保持不动;所述变脸组件4的所述第二副齿柱17 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21与所述躯干3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副齿柱17能在所述头罩2的带动下转动。

所述头部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二主齿柱 16的卡槽14。

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上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卡槽14内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卡板,所述凸块与所述卡板卡紧,便于进一步将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固定在所述头部本体1内,同时也便于安装。

所述头部本体1包括前头部本体和后头部本体,所述前头部本体和所述后头部本体通过第一固定件18可拆卸连接,有利于所述头部本体1内其他组件的安装和拆卸。

所述头罩2内靠近所述第一副齿柱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2 相匹配的凹槽,有利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的转动,防止所述第一副齿柱11偏移。

所述头罩2靠近所述第一副齿柱11和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件24,所述第三固定件24通过第二固定件23与所述头罩2可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连接的第三固定件24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上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2转动连接,便于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与所述头罩2之间的相对转动;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连接的第三固定件24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第四固定件25。

在使用时,当人手向下翻动所述头罩2时,所述头罩2通过所述第四固定件25带动所述第二副齿柱17转动,由于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相啮合,因此所述第二主齿柱16在所述第二副齿柱17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主齿柱16和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头部本体1可拆卸连接,因此所述第二主齿柱16转动带动所述头部本体1和所述第一主齿柱13转动,使得所需的脸面露出、面朝前方。由于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的啮合方向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与所述第二副齿柱17啮合的方向相反,而所述第一副齿柱11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22与所述躯干3固定连接,不能转动,导致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打滑,使得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上原本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相啮合的斜齿转动到与相邻斜齿啮合,使得所述头部本体1保持不动;当人手向上翻动所述头罩2时,所述第二副齿柱17在所述头罩2的带动下发生转动,而所述第一副齿柱11由于与所述头罩2转动连接,因此在翻动所述头罩2的同时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不会发生转动,又因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与所述躯干3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一主齿柱13此时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重新啮合,所以所述第一主齿柱13也保持不动,进而使得所述头部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齿柱16保持不动,所述第二副齿柱17在所述头罩2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主齿柱16打滑,完成变脸过程,如此往复,实现脸面的不断变换。所述第一主齿柱13和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上有六个相配合的斜齿,所述第二主齿柱16和所述第二副齿柱17上也有六个相配合的斜齿,每翻动所述头罩2一次便可变换一次脸面,总共可变换六个不同的脸面,六次一个循环。由于所述躯干3上的机构设置,导致所述头罩2在向下翻动的过程中,翻动到一定位置之后会被相应的机构阻挡,因此人手翻动所述头罩2时只能使所述头罩2向下翻动60度,保证每次翻动都能使得所述第一主齿柱13的斜齿转动到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相邻的斜齿相啮合的位置,并且不会转动过多导致中间有的脸面无法转出。

简单来说就是,当人的手向下翻动所述头罩2时,所述头罩2带动所述第二副齿柱17转动,所述第二副齿柱17带动所述第二主齿柱16、所述头部本体 1、所述第一主齿柱13转动,此时所述第一副齿柱11不转动,所述第一主齿柱 13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打滑后。此时人手向上翻动所述头罩2,所述第一主齿柱13与所述第一副齿柱11重新啮合,所述第二副齿柱17在所述头罩2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副齿柱17与所述第二主齿柱16打滑,完成变脸。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