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模尾翼快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2644发布日期:2019-03-27 10:56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模尾翼快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模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模尾翼快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飞机航模与载人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发动机和控制系统组成。普通航模又与普通的载人飞机或农用军用无人机不同,为了保证机身轻便,其通常由泡沫材料制成,同时由于航模易掉落碰撞,因此为了便于损坏部件的更换,各部件之间通常使用可拆装连接。尾翼是航模的一个重要件,其上设置的可摆动舵面可控制飞机飞行方向。现有航模尾翼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拆装结构设计不合理,未考虑设计出辅助安装的定位结构及辅助拆卸时的受力拆除结构,故不便于快速拆装;舵机的安装设计不合理,现有的舵机通常设置于尾翼的中部以驱动舵面转动,对于由较轻且强度相对较小的泡沫材料制成的尾翼而言,中部安装舵面不便固定和拆装且使尾翼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模尾翼快拆连接结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航模尾翼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无法快速拆装、舵机安装位置不合适导致的安装困难及尾翼整体重量增加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航模尾翼快拆连接结构,其包括快拆底座、快拆连接件、舵机和转动连接组件,所述快拆底座远离机身的一侧面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快拆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快拆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槽槽底的一面设有若干卡扣,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若干与所述卡扣一一对应的卡接孔,所述快拆连接件朝向尾翼的一面开设有用于连接尾翼的U形卡口,所述快拆连接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导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导滑槽一一对应的定位凸条,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尾翼连接的铰支座及用于与舵面连接的转轴座,所述转轴座上相互垂直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凸轴和铰接耳,所述舵机的输出端与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上开设有腰孔,所述凸轴卡入所述腰孔内,所述铰接耳与所述铰支座铰接,所述舵机通过所述拉杆和所述转轴座可带动舵面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快拆连接件上下表面靠近所述尾翼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拆装的外翻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辅助拆装的外翻边,其高度稍稍超过尾翼及快拆底座的上表面,拆卸时用起子或块状物从一侧撞击所述外翻边,则可将其相应的从尾翼上或从快拆底座的第二安装槽内拆下,拆卸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转轴座靠近所述舵面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舵面一角卡接的梯形卡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梯形卡槽与舵面的一个直角卡接,好处为便于拆装,损坏后可更换。

进一步,所述铰支座靠近所述尾翼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尾翼一角的阶梯连接块卡接的阶梯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阶梯槽与尾翼一角对应的阶梯连接块连接,固定牢固且方便拆装更换。

进一步,所述舵机两侧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快拆底座螺纹连接的螺钉。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舵机通过两侧的凸耳及凸耳上连接的螺钉与快拆底座连接,拆装方便且稳固。

进一步,所述快拆底座靠近机身的一侧设有用于包裹机身对应的连接部的凹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快拆底座设置了包裹机身连接部的凹槽,可粘接或过盈配合,安装方便。

进一步,所述快拆底座、快拆连接件、铰支座及转轴座均由硬质塑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同于机身和尾翼采用密度小且强度稍差的泡沫,连接件因要承载相对较大的力或连接螺钉等,故应使用硬质塑料,优选使用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快拆底座与快拆连接件的配合可有效的实现尾翼与机身的快拆连接,快拆连接件上定位导滑槽及快拆底座上的定位凸条一一对应,在安装时可保证快速定位安装,快拆连接件上设置了辅助拆卸的外翻边,通过对外翻边施加作用力可方便的将快拆连接件从尾翼和/或快拆底座上拆下,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实现快拆;快拆连接件上连接舵机,其位于尾翼及舵面的一端,而非常规技术中的中部连接,一方面节省了在尾翼中部设置舵机固定结构的麻烦,另一方面也未增加尾翼本身的重量,有利于提升航模飞行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航模尾翼快拆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航模尾翼快拆连接结构一侧与尾翼和舵面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快拆连接件放大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转轴座放大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快拆底座;2.快拆连接件;3.舵机;4.铰支座;5.转轴座;20.卡扣;21.定位导滑槽;22.外翻边;23.U形卡口;50.凸轴;51.铰接耳;52. 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模尾翼快拆连接结构,其包括快拆底座1、快拆连接件2、舵机3和转动连接组件,所述快拆底座1远离机身的一侧面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舵机3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快拆连接件2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快拆连接件2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槽槽底的一面设有若干卡扣20,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若干与所述卡扣20一一对应的卡接孔,所述快拆连接件2朝向尾翼的一面开设有用于连接尾翼的U形卡口23,所述快拆连接件2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导滑槽21,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导滑槽21一一对应的定位凸条,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尾翼连接的铰支座4及用于与舵面连接的转轴座5,所述转轴座5上相互垂直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凸轴50和铰接耳51,所述舵机3的输出端与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上开设有腰孔,所述凸轴50卡入所述腰孔内,所述铰接耳51与所述铰支座4铰接,所述舵机3通过所述拉杆和所述转轴座5可带动舵面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快拆连接件与快拆底座的连接为过盈配合,即卡接,快拆连接件的U形卡口与尾翼的连接也为过盈配合,为了卡接更牢固,U形卡口内壁及快拆底座的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上可设置防滑纹。

进一步,所述快拆连接件2上下表面靠近所述尾翼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拆装的外翻边22。

需要说明的是,外翻边的高出其邻近的尾翼表面及快拆底座的表面1-2mm,以便快拆时从侧方用起子等工具撞击施加作用力。

进一步,所述转轴座5靠近所述舵面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舵面一角卡接的梯形卡槽52。

进一步,所述铰支座4靠近所述尾翼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尾翼一角的阶梯连接块卡接的阶梯槽。

进一步,所述舵机3两侧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快拆底座1螺纹连接的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舵机在第一安装槽内也可以为卡接,但因为其是电动部件,工作时会有震动且受力较复杂,故为了保证其能够稳定运行,考虑在两侧加装凸耳并用螺钉将其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快拆底座1靠近机身的一侧设有用于包裹机身对应的连接部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快拆底座1、快拆连接件2、铰支座4及转轴座5均由硬质塑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