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2654发布日期:2019-03-27 10:56阅读:3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模及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



背景技术:

航模飞机的尾翼是航模的一个重要部件,其用于保持航模飞机的飞行平稳及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航模飞机存在易摔落或碰撞而损坏的特点,故航模飞机设计时应尽可能的使可部件具有可拆装的特点,以便于组装和对损坏部件的更换。然而,航模使用的主体材料通常是泡沫,强度相对较差,常规的直接通过卡接、螺栓连接等实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均不适用;此外,现有的航模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通常均与机身尾部直接固定,然而机身尾部通常较细窄,不便于同时设置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结构;现有的航模水平尾翼通常设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机尾的两侧,每个水平尾翼上均单独设置升降舵,其缺点为结构相对复杂,同步升降需要严格控制,升降舵可摆动的最大程度是固定的,不能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合理、便于拆装、升降舵易控制且最大摆动程度可调节的尾翼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机尾的垂直尾翼及连接于所述垂直尾翼上端的水平尾翼,所述垂直尾翼的上端面前后间隔竖直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螺丝柱,所述水平尾翼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及所述水平尾翼上前后间隔开设有供所述定位螺丝柱一一对应穿过的通孔,所述定位螺丝柱上螺纹连接有螺钉,旋紧所述螺钉可将固定板及所述水平尾翼压紧固定于所述垂直尾翼的上端,所述固定板及所述水平尾翼的中部对应开设有供舵机卡入的卡槽,所述舵机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尾翼的后方设有升降舵,所述升降舵的中部固定有竖直向上的连接板,所述舵机上端的输出轴与水平设置的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臂从一端向另一端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转臂通过连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垂直弯折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舵机转动时通过转臂及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升降舵相对其与所述水平尾翼后方的连接处上下摆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定位螺丝柱由硬质塑料制成且其下端预埋于所述垂直尾翼的上端内,所述定位螺丝柱的上端沿轴向开设有螺丝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位螺丝柱由于要开孔连接螺钉且起连接作用要承受相对较大的力,故使用硬质塑料才能更好的满足要求,优先密度小但强度相对较大的硬质塑料,比如PE、PP或ABS等。

进一步,所述定位螺丝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定位螺丝柱下端固定限位块后,限位块与定位螺丝柱的下端均埋入垂直尾翼的上部,使定位螺丝柱与垂直尾翼的连接更牢固,不摇晃且不易拔出。

进一步,所述舵机的两侧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螺钉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也是由硬质塑料制成,其与定位螺丝柱的材质相近或相同,可开设与连接耳对应的螺孔,以便紧固螺钉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平尾翼与所述升降舵由泡沫材料一体成型,所述水平尾翼与所述升降舵连接处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水平尾翼与所述升降舵连接处的下表面开设有倒V形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水平尾翼仅设一个且与升降舵一体成型,故加工方便,安装也相对容易,由一个舵机即可驱动升降舵摆动,容易控制;水平尾翼与升降舵连接处的上表面平齐,故外观上整体更美观,下表面设置倒V形槽,是便于升降舵相对于水平尾翼的摆动翻转。

进一步,所述水平尾翼与所述升降舵连接处沿所述升降舵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矩形镂空孔,所述矩形镂空孔的长边方向与所述升降舵的长度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开设若干矩形镂空孔的好处在于,连接处泡沫材料适当减少,则材料本身导致的摆动翻转受阻的力有效减少,则摆动翻转更加容易。

进一步,所述泡沫材料为KT、EPP或EPO。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几种泡沫材料质轻且有相对较好的强度,制作航模飞机的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及升降舵非常合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水平尾翼使用螺钉、固定板与定位螺丝柱的配合可拆卸连接于垂直尾翼的顶端,一方面水平尾翼为一个整体,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水平尾翼及其上升降舵均对称设置为两个时结构复杂、同步升降控制麻烦的不足,另一方面解决了航模飞机机尾窄小且强度差而不便于同时直接连接固定水平尾翼和竖直尾翼的问题;舵机安装于固定板,通过转臂和连杆与升降舵上的连接板连接,转臂和连接板的第一、第二连接孔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故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连杆与合适的第一、第二连接转动连接,从而调节升降舵的最大摆动辐度及摆动时形成角度的平分线所在的位置,进而达到微调航模飞机飞行能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的爆炸图(未显示连杆);

图2为图1所示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组装且安装于机尾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虚线圈住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沿竖直方向的对称面的剖视示意图(未显示连杆、连接板和转臂等)。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垂直尾翼;2.水平尾翼;3.定位螺丝柱;4.固定板;5.舵机;6.连接板;7.升降舵;8.矩形镂空孔;9.转臂;10.连杆;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3.限位块;14.倒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模飞机的尾翼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机尾的垂直尾翼1及连接于所述垂直尾翼1上端的水平尾翼2,所述垂直尾翼1的上端面前后间隔竖直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螺丝柱3,所述水平尾翼2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及所述水平尾翼2上前后间隔开设有供所述定位螺丝柱3一一对应穿过的通孔,所述定位螺丝柱3上螺纹连接有螺钉,旋紧所述螺钉可将固定板4及所述水平尾翼2压紧固定于所述垂直尾翼1的上端,所述固定板4及所述水平尾翼2的中部对应开设有供舵机5卡入的卡槽,所述舵机5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尾翼2的后方设有升降舵7,所述升降舵7的中部固定有竖直向上的连接板6,所述舵机5上端的输出轴与水平设置的转臂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臂9从一端向另一端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所述连接板6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2,所述转臂9通过连杆10与所述连接板6连接,所述连杆10的两端分别通过垂直弯折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所述舵机5转动时通过转臂9及所述连杆10带动所述升降舵7相对其与所述水平尾翼2后方的连接处上下摆动。

进一步,所述定位螺丝柱3由硬质塑料制成且其下端预埋于所述垂直尾翼1的上端内,所述定位螺丝柱3的上端沿轴向开设有螺丝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螺丝柱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比如长方体状、圆盘状、棱柱状等。限位块及定位螺丝柱可以在垂直尾翼在模具中成型时预埋固定,具体操作方法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安装限位块及定位螺丝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舵机5的两侧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所述固定板4通过紧固螺钉连接。除了上述固定方式外,舵机也可直接通过连接耳或连接座与固定板粘接。

进一步,所述水平尾翼2与所述升降舵7由泡沫材料一体成型,所述水平尾翼2与所述升降舵7连接处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水平尾翼2与所述升降舵7连接处的下表面开设有倒V形槽14。

进一步,所述水平尾翼2与所述升降舵7连接处沿所述升降舵7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矩形镂空孔8,所述矩形镂空孔8的长边方向与所述升降舵7的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泡沫材料为KT、EPP或EPO。

需要说明的是,舵机的电源(锂电池)可安装于机尾或前部机仓内,如图1和4所示,垂直尾翼上端可开设安装槽,电源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水平尾翼上的卡槽连通,电源与舵机在安装槽内通过导线连接。舵机为市售的重量为9-12g,工作电压为3.5-6V的舵机。垂直尾翼的后方还设有方向舵,方向舵也单独设有控制其摆动的舵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