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球桌的球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251发布日期:2019-05-11 01:14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球桌的球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球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台球桌的球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台球桌的结构,特别是球袋的结构,如中国专利ZL201620291868.6或ZL201620291787.6,其结构离多采用零件的组合、拼接、紧固件连接等,造成加工成本高,安装效率低,维护不够方便,而且整体强度低,产品的整体性不够强。而且一般含有木质结构,不适合户外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台球桌的球袋结构,利用塑料注塑成型工艺,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的方式,并配合不同软硬度的塑料通过二次注塑,能够快速实现库边的模块化批量生产,其结构组合简单,能实现快速拼装组合,有效节省生产周期,更适合户外、室外等场合长期使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台球桌的球袋结构,包括球袋座,球袋座上设有软质塑料的球袋,其特征是,球袋座上延伸有塑料材质的连接套,连接套与球袋通过注塑连接成整体。

采用该结构的球袋结构,利用注塑工艺,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的方式,配合模具使用,使连接套与球袋通过注塑连接成整体,出模后即形成可以直接安装使用的球袋结构,由于连接套与球袋在注塑熔融过程中即联接成整体,无需任何紧固件进行锁紧或固定,成型后的球袋结构只需要装配库边上即可,其加工工艺成熟、加工精度高,颜色搭配更加多样化;外形更加美观、耐用;有效节省生产周期,不含有木质材料,均采用耐用的塑料材质,具有耐腐蚀、耐用等优点,更适合户外、室外等场合长期使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

球袋座与连接套为一体式连接的塑料硬胶体;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首先是注塑出硬质塑料的球袋座和连接套,然后再将软质塑料输送入模具内与球袋座和连接套熔融、融合,形成整体的球袋结构。

球袋为塑料软胶体;保持一定的弹性,吸收台球的撞击力,使台球顺利进入球袋内。

连接套设有与球袋接触的连接端面,连接端面上按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强凸筋,球袋上设有与连接端面接触的熔融端面,当球袋与连接端面注塑熔融时,熔融端面上形成了与加强凸筋互相配合的加强凹槽;加强凸筋与加强凹槽的配合,其作用是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使连接套与球袋的熔融结合更加密集、提高连接强度,使连接端面与熔融端面不易分离。

球袋座的顶面设有与连接端面过渡的凹腔,球袋的顶部设有与凹腔配合的颈部;颈部配合在凹腔内,使球袋座的顶面与颈部的顶面持平,使结构更加美观。

每个加强凸筋的厚度由下至上呈逐渐增大状,对应加强凹槽的深度由下至上呈逐渐增大状;倾斜状的结构,有效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

球袋的顶部向内侧延伸有上档部;防止台球向上弹出,保证符合要求的台球都落入球袋内。

球袋的下部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与熔融端面之间设有与连接套底端相抵的台阶;连接套的底端抵压在台阶,使结构配合更加紧凑,结构连接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与现在技术相比,其结构合理、巧妙,通过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的注塑工艺,配合模具使用,使连接套与球袋通过注塑连接成整体,出模后即形成可以直接安装使用的球袋结构,由于连接套与球袋在注塑熔融过程中即联接成整体,无需任何紧固件进行锁紧或固定,成型后的球袋结构只需要装配库边上即可,其加工工艺成熟、加工精度高,颜色搭配更加多样化;外形更加美观、耐用;有效节省生产周期,更适合户外、室外等场合长期使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相对台球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台球桌的球袋结构,包括球袋座1,球袋座1上设有软质塑料的球袋2,其特征是,球袋座1上延伸有塑料材质的连接套3,连接套3与球袋2通过注塑连接成整体。

采用该结构的球袋结构,利用注塑工艺,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的方式,配合模具使用,使连接套3与球袋2通过注塑连接成整体,出模后即形成可以直接安装使用的球袋结构,由于连接套3与球袋2在注塑熔融过程中即联接成整体,无需任何紧固件进行锁紧或固定,成型后的球袋结构只需要装配库边4和饰面板5上即可,其加工工艺成熟、加工精度高,颜色搭配更加多样化;外形更加美观、耐用;有效节省生产周期,更适合户外、室外等场合长期使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

球袋座1与连接套3为一体式连接的塑料硬胶体;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首先是注塑出硬质塑料的球袋座1和连接套3,然后再将软质塑料(球袋2的原料)输送入模具内与球袋座1和连接套3熔融、融合,形成整体的球袋结构。

球袋2为塑料软胶体;使球袋2保持一定的弹性,吸收台球的撞击力,使台球顺利进入球袋2内。

连接套3设有与球袋2接触的连接端面301,连接端面301上按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强凸筋301-1,球袋2上设有与连接端面301接触的熔融端面201,当球袋2的原料在模具内与连接端面301注塑熔融时,熔融端面201上形成了与加强凸筋301-1互相配合的加强凹槽201-1;加强凸筋301-1与加强凹槽201-1的配合,其作用是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使连接套3与球袋2的熔融结合更加密集、提高连接强度,使连接端面301与熔融端面201不易分离。

球袋座1的顶面设有与连接端面301过渡的凹腔302,球袋2的顶部设有与凹腔302配合的颈部202;颈部202同样是通过注塑时与凹腔302进行热熔结合,结合后使球袋座1的顶面与颈部202的顶面持平,使结构更加美观。

每个加强凸筋301-1的厚度由下至上呈逐渐增大状,对应加强凹槽201-1的深度由下至上呈逐渐增大状;倾斜状的结构,有效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

球袋2的顶部向内侧延伸有上档部203;防止台球向上弹出,保证符合要求的台球都落入球袋2内。

球袋2的下部设置有延伸部201-2,延伸部201-2与熔融端面201-1之间设有与连接套3底端相抵的台阶201-3;连接套3的底端抵压在台阶,使结构配合更加紧凑,结构连接更加合理。

当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色注塑工艺(或称双色模具注塑工艺)时,是将两种不同材质的塑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采用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分两次成型,例如先一体成型塑料硬胶体的球袋座1与连接套3,再成型塑料软胶体的球袋2,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由一套模具完成。

当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次注塑(或称包胶模具注塑)时,是两种不同材质的塑料不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产品从一套模具中出模取出后,得到一体成型塑料硬胶体的球袋座1与连接套3,再放入另外一套模具中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与塑料软胶体的球袋2热熔结合,最终使连接套3与球袋2通过注塑连接成整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