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9989发布日期:2019-07-17 06:0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玩具大多功能性单一、占据空间大,且不具备教育孩子养成收纳个人物品习惯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包括多功能外壳和收纳桶,所述多功能外壳内部设有容腔,所述收纳桶设置在该容腔内,其中,所述多功能外壳包括形状上互补匹配的第一功能壳体和第二功能壳体,第一、二功能壳体拼合形成所述多功能外壳;所述第一功能壳体包括向内凹陷的滑轮车鞍部、呈弧形内凹的悬空侧沿、外凸延伸出悬空侧沿的上、下端面沿,所述上、下端面沿上设有小车走轮;所述第二功能壳体包括向内凹陷的摇摇马鞍部、呈弧形外凸的摇腿侧沿、内凹入摇腿侧沿内部的上、下轮槽沿,所述上、下轮槽沿上设有轮槽。如此设计,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第一功能壳体具有玩具滑轮车的功能,第二功能壳体具有玩具摇摇马的功能,收纳桶可以用于收纳小型玩具和衣服杂物,使用完毕拼合不但节省空间、便于搁置,且能够作为凳子、墩子使用,进一步扩展了功能性。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二功能壳体的凹腔内均设有上、下两道弧形的隔板。如此设计,第一、二功能壳体的隔板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两壳体在单独使用时,增加壳体耐压刚性,缓解来自鞍部的压力;拼合状态下,第一、二功能壳体的隔板在拼合呈环状的隔离缘,固定收纳桶的上下端,消除移动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时,收纳桶在多功能外壳上下窜动发出的噪音。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功能壳体和第二功能壳体上端面均开有半孔槽,第一、二功能壳体拼合状态下,两半孔槽拼成位于多功能外壳顶面的通孔。如此设计,用于拼合状态,在不打开两功能壳体的情况下,向收纳桶内置物。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功能壳体的半孔槽内开有一对卡槽,第二功能壳体的半孔槽内铰接一对卡爪。如此设计,第一、二功能壳体拼合后,通过卡爪卡入卡槽,来维持拼合状态。

作为优化,所述小车走轮包括一对万向轮和一对固定轮,其中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壳体的上端面沿,所述固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壳体的下端面沿。如此设计,使得第一功能壳体能够转弯。

作为优化,所述轮槽包括一对圆形轮槽和一对矩形轮槽,其中所述圆形轮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功能壳体的上轮槽沿,所述矩形轮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功能壳体的下轮槽沿。如此设计,圆形轮槽用于容纳万向轮,矩形轮槽用于容纳固定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第一功能壳体具有玩具滑轮车的功能,第二功能壳体具有玩具摇摇马的功能,收纳桶可以用于收纳小型玩具和衣服杂物,使用完毕拼合不但节省空间、便于搁置,且能够作为凳子、墩子使用,进一步扩展了功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实施方式1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实施方式1的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实施方式2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实施方式2的爆炸结构图;

图5是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实施方式2的第一功能壳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功能壳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多功能外壳、2-收纳桶;

11-第一功能壳体、12-第二功能壳体、13-通孔;

111-滑轮车鞍部、112-悬空侧沿、113-上端面沿、114-下端面沿、115-小车走轮、115A-万向轮、115B-固定轮、121-摇摇马鞍部、122-摇腿侧沿、123-上轮槽沿、124-下轮槽沿、125-轮槽、125A-圆形轮槽、125B-矩形轮槽;

100-隔板、200-半孔槽、201-卡槽、202-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如图1、2所示,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包括多功能外壳1 和收纳桶2,所述多功能外壳1内部设有容腔,所述收纳桶2设置在该容腔内,其中,所述多功能外壳1包括形状上互补匹配的第一功能壳体11和第二功能壳体12,第一、二功能壳体11、12拼合形成所述多功能外壳1;所述第一功能壳体11包括向内凹陷的滑轮车鞍部111、呈弧形内凹的悬空侧沿112、外凸延伸出悬空侧沿112的上、下端面沿113、114,所述上、下端面沿113、114 上设有小车走轮115;所述第二功能壳体12包括向内凹陷的摇摇马鞍部121、呈弧形外凸的摇腿侧沿122、内凹入摇腿侧沿122内部的上、下轮槽沿123、 124,所述上、下轮槽沿123、124上设有轮槽125。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的第一功能壳体具有玩具滑轮车的功能,第二功能壳体具有玩具摇摇马的功能,收纳桶可以用于收纳小型玩具和衣服杂物,使用完毕拼合不但节省空间、便于搁置,且能够作为凳子、墩子使用,进一步扩展了功能性。

所述第一、二功能壳体11、12的凹腔内均设有上、下两道弧形的隔板100。第一、二功能壳体的隔板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两壳体在单独使用时,增加壳体耐压刚性,缓解来自鞍部的压力;拼合状态下,第一、二功能壳体的隔板在拼合呈环状的隔离缘,固定收纳桶的上下端,消除移动本多功能家庭教娱玩具时,收纳桶在多功能外壳上下窜动发出的噪音。

所述第一功能壳体11和第二功能壳体12上端面均开有半孔槽200,第一、二功能壳体11、12拼合状态下,两半孔槽200拼成位于多功能外壳1顶面的通孔13。用于拼合状态,在不打开两功能壳体的情况下,向收纳桶内置物。

所述小车走轮115包括一对万向轮115A和一对固定轮115B,其中所述万向轮115A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壳体11的上端面沿113,所述固定轮115B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壳体11的下端面沿114。使得第一功能壳体能够转弯。

所述轮槽125包括一对圆形轮槽125A和一对矩形轮槽125B,其中所述圆形轮槽125A设置在所述第二功能壳体12的上轮槽沿123,所述矩形轮槽125B 设置在所述第二功能壳体12的下轮槽沿124。圆形轮槽用于容纳万向轮,矩形轮槽用于容纳固定轮。

实施方式2:如图3至6所示:所述第一功能壳体11的半孔槽200内开有一对卡槽201,第二功能壳体12的半孔槽200内铰接一对卡爪202。第一、二功能壳体拼合后,通过卡爪卡入卡槽,来维持拼合状态。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略。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