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操用柔道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2127发布日期:2020-10-09 18:2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操用柔道垫的制作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操用柔道垫。

(二)

背景技术:

目前,柔道垫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由于柔道垫产品本身组成材料的特性,生产稳定性也比较差,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影响产品的使用。柔道垫的海绵过软会造成下陷大,影响运动员的灵活性;若是过硬,则会造成弹性销,以致运动的使用舒适性不佳。因此,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是柔道垫生产的必行趋势。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舒适性好的体操用柔道垫。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体操用柔道垫,包括面层和内胎,面层包覆在内胎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由上向下由缓冲材料层、增强材料层和缓冲材料层叠加热合而成,内胎底部的面层外侧设置有底部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改变原柔道垫内胎的结构,材料采用对称分布的结构,缓冲材料层对称设置于增强材料层上下两面,同时,三层材料采用热合工艺替代了以往的粘合剂粘合方式,将内胎做成一个整体,增强了各层结构见的粘结力。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所述面层为机织布材料或人造革材料,结实耐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所述内胎的两缓冲材料层厚度、密度均相同,缓冲材料层为聚氨酯材料;柔道垫的解耦股为三明治夹心架构,上下两层为相同材料、相同规格对称分布,有效增强了柔道垫弹性的均匀一致性。

所述增强材料层为聚乙烯材料,增强整体硬度,防止发生翘曲变形。

所述底部防滑层为tpe高弹性热塑性材料,增加了柔道垫的底部摩擦力,有效防止垫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结构,解决了柔道垫在使用过程中的翘曲形变问题,并且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增强了内胎各层间的粘结力,简化了生产工艺,改变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且产品性能符合柔联标准。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增强材料层,2缓冲材料层,3面层,4底部防滑层。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体操用柔道垫是由面层3、内胎和底部防滑层4组成,内胎主要由上中下三层组成,分别是缓冲材料层2、增强材料层1和缓冲材料层2。面层3材料为机织布材料或人造革材料,缓冲材料层2和增强材料层1分别是聚氨酯材料和聚乙烯材料。本实用新型柔道垫改变了以往柔道垫内胎的组成材料,采用对称分布结构,主要作用是解决柔道垫在使用过程中的翘曲形变和产品质量问题,并且提高了产品的弹性和柔软性;在此基础上使用新型热合工艺替代了以往的粘合剂粘合方式,增强了各层结构间的黏结力,简化了生产工艺,改变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缓冲材料层2是缓冲材料,能够有效的保证柔道垫的柔软性,增强材料层2是增强材料,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保证柔道垫使用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柔道垫采用对称结构,热合工艺生产柔道垫内胎,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体操用柔道垫,包括面层(3)和内胎,面层(3)包覆在内胎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由上向下由缓冲材料层(2)、增强材料层(1)和缓冲材料层(2)叠加热合而成,内胎底部的面层(3)外侧设置有底部防滑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操用柔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3)为机织布材料或人造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操用柔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的两缓冲材料层(2)厚度、密度均相同,缓冲材料层(2)为聚氨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操用柔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层(1)为聚乙烯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操用柔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滑层(4)为tpe高弹性热塑性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体操用柔道垫。该体操用柔道垫,包括面层和内胎,面层包覆在内胎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由上向下由缓冲材料层、增强材料层和缓冲材料层叠加热合而成,内胎底部的面层外侧设置有底部防滑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结构,解决了柔道垫在使用过程中的翘曲形变问题,并且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增强了内胎各层间的粘结力,简化了生产工艺,改变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盛兴;杜苗苗;陈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泰山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