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倒立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3976发布日期:2020-09-15 19:3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倒立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立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倒立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于倒立这项运动,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找一面墙壁,不做任何防护措施,直接弯腰、双手撑地用、抬起双脚顶在墙上。采用这样的方法存在的缺点是,快速进行这项运动容易给身体一个大的冲击力,不利于身体健康,双脚无法在墙面固定,不安全,危险隐患很高,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一个人做到,容易受伤。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方法倒立会伤害人们的身体,给人带来安全隐患的弊端,因此研发一种能避免快速进行这项运动容易给身体一个大的冲击力,双脚在墙面可以固定,适合初学者使用的,利于身体健康的安全倒立辅助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快速进行这项运动容易给身体一个大的冲击力,不利于身体健康,双脚无法在墙面固定,不安全,危险隐患很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一个人做到,容易受伤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辅助肩部、腰部和脚部安全倒立辅助器械。

一种安全倒立辅助器械,包括有支撑板、底座、辅助机构和缓冲座,底座的顶部左侧设有支撑板,底座顶部中间设有缓冲座,缓冲座顶部开有卡头槽,底座顶部中间两侧滑动式连接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位于缓冲座的外侧。

进一步说明,辅助机构包括有按摩垫、凹板、支板、固定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转动阀、螺纹柱和卡圈,缓冲座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一对支板,每对支板顶部之间设有凹板,凹板顶部设有按摩垫,每对支板之间均设有固定杆,左侧后部支板上设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前侧设有卡圈,左侧前部支板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一支杆滑动式连接,卡圈上设有螺纹柱,螺纹柱外侧铰接式设有转动阀。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滑柱、升降机构和移动装置,底座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滑柱,滑柱内开有通道,后部滑柱内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滑柱之间连接有移动装置。

进一步说明,升降机构包括有螺纹杆、连接块、电机、电线、开关、轴承、连接阀、钢丝球和凸块,支撑板上设有开关,后侧的滑柱设有电机,电机和开关通过电线连接,电线穿过底座,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外壁间隔设有凸块,连接块内上部连接有连接阀,连接阀外壁旋转式连接有钢丝球,连接阀内底部连接有轴承,轴承外侧设有螺纹杆,螺纹杆底部开有卡槽,卡槽与凸块相配合。

进一步说明,移动装置包括有连接套、活动杆、滑块、升降杆、海绵套和移动板,螺纹杆上通过通孔螺纹式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前侧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外侧转动式连有海绵套,升降杆前端设有滑块,前部滑柱与滑块滑动式连接,滑块的顶部连接活动杆,前部滑柱内顶部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与活动杆滑动式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垫子、卡脚器、滑杆和固定板,支撑板左壁两侧均间隔设有卡块,支撑板上侧开有一字槽,一字槽内滑动式设有滑杆,滑杆右端设有卡脚器,卡脚器右侧设有垫子,滑杆左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卡块相卡接。

有益效果是:1.通过缓冲座放在两侧凹板下面,可以给头部一个缓冲作用,防止头部意外受伤。

2.通过移动装置和辅助机构之间的配合,启动电机就可以使得升降杆向上移动,这样可以将腿部慢慢抬起,便于做倒立动作。

3.通过固定机构的配合,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调节卡脚器的高度,可以通过上移固定板后向外拔出,上下移动固定板,这样就可以调整卡脚器的高度,就可以固定用户双脚,防止左右摆动,垫子则可以增加和双腿的摩擦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螺纹杆、连接块、电机和电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承、连接阀、钢丝球和凸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卡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按摩垫、凹板、支板和固定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转动阀、螺纹柱和卡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支撑板,2...底座,3...滑柱,4...升降机构,41...螺纹杆,42...连接块,43...电机,44...电线,45...开关,46...轴承,47...连接阀,48...钢丝球,49...凸块,410...卡槽,5...移动装置,51...连接套,52...活动杆,53...滑块,54...升降杆,55...海绵套,56...移动板,57...通孔,6...辅助机构,61...按摩垫,62...凹板,63...支板,64...固定杆,65...第一支杆,66...第二支杆,67...转动阀,68...螺纹柱,69...卡圈,7...缓冲座,8...固定机构,81...垫子,82...卡脚器,83...滑杆,84...固定板,85...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一种安全倒立辅助器械,如图1所示,包括有支撑板1、底座2、辅助机构6和缓冲座7,底座2的顶部左侧设有支撑板1,底座2顶部中间设有缓冲座7,缓冲座7中部开有卡头槽,底座2顶部中间前后两侧滑动式连接有辅助机构6,辅助机构6位于缓冲座7的外侧。

当人们自行倒立时,尤其是初学者,无法自如地将脚抬起,这时,借助一种倒立辅助器械来帮助人们进行这项运动。首先人们下弯,双手撑地,将肩膀放在辅助机构6上,人们再慢慢倒立,头部放置在卡头槽内,缓冲座7则可以给头部一个缓冲作用,防止头部意外受伤。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6和7所示,辅助机构6包括有按摩垫61、凹板62、支板63、固定杆64、第一支杆65、第二支杆66、转动阀67、螺纹柱68和卡圈69,缓冲座7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一对支板63,每对支板63顶部之间设有凹板62,凹板62上部设有按摩垫61,每对支板63中部之间均设有固定杆64,左侧后部支板63前壁中部设有第一支杆65,第一支杆65前侧设有卡圈69,左侧前部支板63后壁中部设有第二支杆66,第二支杆66和第一支杆65滑动式连接,卡圈69上设有螺纹柱68,螺纹柱68外侧铰接式设有转动阀67。

当人们自行倒立时,尤其是初学者,无法自如地将脚抬起,这时,借助一种倒立辅助器械来帮助人们进行这项运动。首先人们先用手旋转转动阀67,转动阀67转动带动螺纹柱68转动,使得卡圈69与第二支杆66松开,此时,人们可以移动第二支杆66和第一支杆65,根据人们肩膀的宽度,将第二支杆66和第一支杆65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凹板62和支板63则跟着移动,然后人们旋紧转动阀67,使得第二支杆66和第一支杆65被固定,这样就可以自由调节靠肩膀的距离。

还包括有滑柱3、升降机构4和移动装置5,底座2的顶部右侧两部分别设有滑柱3,滑柱3内开有通道,后部滑柱3内设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与滑柱3之间连接有移动装置5。

当人们需要做倒立时,先将腿部放置在移动装置5上,启动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带动移动装置5不断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腿部慢慢支撑起,这样就可以完成倒立的动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2、3、4、5和8所示,升降机构4包括有螺纹杆41、连接块42、电机43、电线44、开关45、轴承46、连接阀47、钢丝球48和凸块49,支撑板1右侧下部设有开关45,后侧的滑柱3下部设有电机43,电机43和开关45通过电线44连接,电线44穿过底座2,电机4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块42,连接块42外壁间隔设有凸块49,连接块42内上部连接有连接阀47,连接阀47外壁旋转式连接有钢丝球48,连接阀47内底部连接有轴承46,轴承46外侧设有螺纹杆41,螺纹杆41底部开有卡槽410,卡槽410与凸块49相配合。

当人们需要做倒立时,先将腿部放置在移动装置5上,按下开关45上部,发动电机43,电机43输出轴上的连接块42开始转动,由于连接块42凸块49与螺纹杆41的卡槽410啮合,连接块42带动螺纹杆41顺时针转动,随之移动装置5向上移动,双腿在移动装置5的带动下向上抬起,移动装置5升到一定高度,再按上开关45上部,关闭发动机,移动装置5移动,此时,人们腿部已经伸直,腰部发力腿向左移动靠向支撑板1,这样就可以完成倒立动作。

移动装置5包括有连接套51、活动杆52、滑块53、升降杆54、海绵套55和移动板56,螺纹杆41上通过通孔57螺纹式连接有移动板56,移动板56前侧连接有升降杆54,升降杆54外侧转动式连有海绵套55,升降杆54前端设有滑块53,前部滑柱3与滑块53滑动式连接,滑块53的顶部连接活动杆52,前部滑柱3内顶部连接有连接套51,连接套51与活动杆52滑动式连接。

当螺纹杆41转动带动移动板56、升降杆54和海绵套55不断向上移动,这样就可以将人们的腿部慢慢抬起,当用户准备下来时,可以按下开关45下部,发动电机43,电机43输出轴上的连接块42开始转动,带动螺纹杆41逆时针转动,随之移动板56向下移动,升降杆54缓慢下降,达到最低点后,再按上开关45下部,关闭发动机,升降杆54停止移动,此时升降杆54的高度不会妨碍用户放下双腿,用户放下双腿,运动就完成了。

还包括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有垫子81、卡脚器82、滑杆83和固定板84,支撑板1左壁上部前后两侧均间隔设有卡块85,支撑板1上侧中部开有一字槽,一字槽内滑动式设有滑杆83,滑杆83右端设有卡脚器82,卡脚器82右侧设有垫子81,滑杆83左端设有固定板84,固定板84与卡块85相卡接。

当人们脚部向左移动与卡脚器82接触时,卡脚器82可以固定用户双脚,防止左右摆动,垫子81则可以增加和双腿的摩擦作用,若卡脚器82的高度与用户身高不匹配,可以通过上移固定板84后向外拔出,上下移动固定板84,这样就可以调整卡脚器82的高度,调整好高度后,向内按下固定板84后下移固定在槽固定上。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