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戏操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6038发布日期:2020-11-27 10:5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游戏操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游戏操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等)的普及,智能终端游戏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由于智能终端游戏的复杂性,在智能终端上进行游戏操作并不容易。比如,人较难用三个以上的手指同时触碰到智能终端屏幕进行操作,但大部分智能终端游戏的复杂性又要求进行多处操作,如吃鸡游戏,需要实现移动、瞄准、射击、规避伤害等等多个动作,从而导致智能终端功能或智能终端软件的部分功能无法实现。

由于大部分玩家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精确的控制游戏人物,从而影响了游戏体验,由此出现了游戏操控装置,通过代替人手来实现对智能终端屏幕的多处操作。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游戏操控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戏操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游戏操控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游戏操控装置,包括按压板、夹持部、盖板和锁紧部;所述夹持部在内部形成容纳腔,分别与智能终端屏幕、智能终端背壳进行接触固定;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夹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夹持部卡接;所述按压板与所述盖板铰接,包括左右两个并对称设置,能够在外力按压作用下转动与所述夹持部接触;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并能够调节所述容纳腔的宽度;所述按压板为导电材质。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前夹持部、后夹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前夹持部、后夹持部相连接;所述前夹持部、连接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前夹持部与智能终端屏幕接触,所述后夹持部与智能终端背壳接触。

可选地,所述前夹持部与智能终端屏幕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圆柱形的导电触点。

可选地,所述导电触点的材质为导电金属、导电橡胶、导电硅胶或导电海绵。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两条条状凸起,两条所述条状凸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智能终端的厚度相匹配并对智能终端进行卡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外窄内宽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后夹持部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垫片;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并在内部形成限位孔;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后夹持部通过所述限位孔转动连接;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并与智能终端背壳接触。

可选地,所述锁紧部包括连接轴和转动件;所述连接轴、转动件为一体结构,所述转动件能够带动所述连接轴在所述限位孔转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为哑铃型结构,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偏心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转动后能够与所述后夹持部抵接,减少所述前夹持部、后夹持部之间的宽度。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游戏操控装置的结构简单,只需要对按压板按压就能实现对智能终端游戏的操作,而且固定方式简单可靠,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游戏操控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游戏操控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游戏操控装置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1、按压板;11、第一按压板;12、第二按压板;2、夹持部;21、前夹持部;22、后夹持部;221、第一安装部;222、第二安装部;223、垫片;23、连接部;231、条状凸起;232、凹槽;3、盖板;4、锁紧部;41、连接轴;42、转动件;5、频率切换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游戏操控装置实施例,如图1-3所示,包括按压板1、夹持部2、盖板3和锁紧部4。夹持部2在内部形成容纳腔,分别与智能终端屏幕、智能终端背壳进行接触固定,用于将游戏操控装置固定在智能终端(具体的,智能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等等)上,避免游戏操控装置滑落或晃动而影响游戏体验。盖板3位于夹持部2的外侧,并与夹持部2卡接,盖板3与夹持部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倒扣结构,通过卡合的方式将盖板3与夹持部2进行固定,盖板3对夹持部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盖板3上设置不同的图案和/或颜色,使得本游戏操控装置更为美观。盖板3与夹持部2之间的内部空间内还设置有内部电路板(即信号处理电路,图中未画出),该信号处理电路为现有技术或者专有技术,将对按压板1或其他按键的操作转换为电流信号,并对电流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实现电流信号放大,使得操作的识别更为灵敏可靠。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按压板1与盖板3铰接,包括左右两个(即第一按压板11和第二按压板12,分别对应人的左右手进行操作)并对称设置,优选的,按压板1为与手指匹配的弧形表面,以提升使用体验,按压板1能够在外力按压作用下转动与夹持部2接触。锁紧部4与夹持部2连接,并能够调节容纳腔的宽度,即能够使容纳腔的宽度根据不同的智能终端厚度进行适当调节,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与智能终端之间更牢固的固定,避免了固定不牢产生的操作不灵等情况,提升了游戏体验。按压板1为导电材质,使用过程中,双手向下按压按压板1后,按压板1与内部电路板实现电连接,内部电路板接收该按压操作后,手指的按压动作信号一并送入内部电路板进行信号处理,然后处理过的信号再通过夹持部2的导电触点(图中未画出)发送给智能终端触摸屏进而模拟手指触摸,实现对智能终端屏幕的触碰操控,对应智能终端游戏中的点击等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只需要对按压板1按压就能实现对智能终端游戏的点击操作,而且固定方式简单可靠,提升了用户体验。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夹持部2包括前夹持部21、后夹持部22和连接部23,连接部23将前夹持部21、后夹持部22相连接。前夹持部21、连接部23为一体结构,连接部23与后夹持部22的第二安装部222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制造简单,结构更为可靠。前夹持部21与智能终端屏幕接触,后夹持部22与智能终端背壳接触。前夹持部21与智能终端屏幕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圆柱形的导电触点,智能终端游戏的操作图标一般为圆形,圆柱形的导电触点与该形状匹配,以达到更好的操作效果。导电触点与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以实现电流信号的传输。导电触点的材质为导电金属、导电橡胶、导电硅胶或导电海绵,导电金属优选为质地较软的金属,如镁、铝等,避免划伤屏幕;橡胶、硅胶、海绵材质的质地柔软,一般将银、铜等导电金属颗粒均布掺杂在其中就能实现导电,在满足导电的同时也更不易划伤屏幕。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连接部23设置有两条条状凸起231,条状凸起231位于容纳腔的位置。两条条状凸起231之间形成凹槽232,凹槽232与智能终端的厚度相匹配并对智能终端进行卡合固定,凹槽232提供了智能终端按键的空间,也便于更好对智能终端进行固定,能够避免本实用新型在操作过程中触碰到智能终端音量调节等按键而影响体验。凹槽232为外窄内宽的结构,这种结构增大了摩擦力,更便于对智能终端进行固定,不易脱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后夹持部22包括第一安装部221、第二安装部222和垫片223。第一安装部221与连接部23为一体结构。第一安装部221、第二安装部222可拆卸连接并在内部形成限位孔,其中第一安装部221设置有卡槽,第二安装部222设置有半圆柱孔,两者均与锁紧部4卡接,从而实现可拆卸连接。锁紧部4与后夹持部22通过限位孔转动连接。垫片223与第二安装部222连接并与智能终端背壳接触,垫片优选与第二安装部222粘接,垫片223优选为橡胶、硅胶等较柔软的材质,实现对智能终端更好的保护,避免划伤。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锁紧部4包括连接轴41和转动件42,两端与第一安装部221的卡槽匹配,中间与第二安装部222的半圆柱孔匹配。连接轴41、转动件42为一体结构,转动件42能够带动连接轴41在限位孔转动。连接轴41为哑铃型结构,转动件42与连接轴41的两端偏心连接,即转动件42与连接轴41两端的圆柱体的偏心位置连接,从而转动件42向夹持部2在内部形成的容纳腔转动时,能够将后夹持部22推向前夹持部21,从而更便于实现对智能终端的夹紧操作,也便于适应不同厚度的智能终端。转动件42转动后能够与后夹持部22抵接,减少前夹持部21、后夹持部22之间的宽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盖板3上还设置有频率切换键5,包括左右功能相同的两个,可根据操作方便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操作即可。频率切换键5与夹持部2与盖板3之间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电连接,信号处理电路实现一次操作中对屏幕点击次数的切换(即单位时间内电磁脉冲信号发出次数的切换),从而提高了游戏操作的准确度。频率切换键5可设定在4次/秒、8次/秒、16次/秒、32次/秒等频率范围切换,也可根据需要设定其他频率切换档位。

本实用新型游戏操控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调节吃鸡游戏的操作触点位置,将其调整到横向智能终端屏幕的上端。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在上端与智能终端进行固定,并调节本实用新型的位置,使前夹持部21的导电触点与游戏的触点位置完全重合。然后,向智能终端背壳方向转动锁紧部4的转动件42,使本实用新型与智能终端进行更好的卡接固定。最后,操作吃鸡游戏过程中,大拇指在游戏中对方向进行控制,当需要射击或者开放大镜时,通过左右食指分别对第一按压板11和第二按压板12的进行按压操作,按压后触摸信号的电流从第一按压板11和第二按压板12流入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对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将电流信号传输给导电触点,实现对游戏触点的相应点击操作,整个过程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