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高跷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4645发布日期:2021-04-13 22:3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高跷玩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玩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儿童高跷玩具。


背景技术:

2.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目前市场上也开发出了一些儿童高跷玩具。由于高跷使用时需踩在脚底,此时人体的重心会出现不稳,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对高跷的结构、稳定性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固、防滑的儿童高跷玩具,以增强玩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升玩具趣味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儿童高跷玩具,包括用于踩踏的盖体矮高跷以及安装在盖体矮高跷上方的拉绳;
6.所述盖体矮高跷包括顶盖和位于顶盖下方的环形支撑体,所述环形支撑体由两个底部具有向下凸起弧度的半圆形板面组成;当半圆形板面的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时,盖体矮高跷能够沿下部的凸起弧度进行晃动;
7.所述拉绳固定在顶盖的上部,其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半圆形板面的中部,或者两个半圆形板面的连接处。
8.具体地,所述顶盖的四周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拉绳的两组通孔,一组通孔相对设置在两个半圆形板面中部的上方,另一组相对设置在两个半圆形板面连接处的上方;拉绳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其中的一组通孔内。当拉绳两端安装在两个半圆形板面中部的上方顶盖两侧时,小朋友双脚穿过拉绳之间,踩在盖体矮高跷的上方,利用环形支撑体底部的向下凸起弧度,可以前后晃动;当拉绳两端安装在两个半圆形板面连接处上方顶盖两侧时,小朋友双脚穿过拉绳之间,踩在盖体矮高跷的上方,利用环形支撑体底部的向下凸起弧度,可以左右晃动。
9.进一步地,该高跷玩具还包括盖合在盖体矮高跷下方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盒体侧面和盒体底面;所述盒体底面具有弧度,底部中心为平面;所述盒体侧面的内壁设有盒体卡槽;
10.所述环形支撑体的侧面设有对应盒体卡槽的盖体卡扣,当盖体矮高跷盖合在盒体上时,环形支撑体进入盒体内部,并通过盖体卡扣与盒体侧面内壁的盒体卡槽实现卡扣连接,从而组成高度更高的高跷。
11.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矮高跷的下方还设有侧体,所述侧体沿顶盖的外沿设置,位于环形支撑体的外侧;侧体的侧壁上设有盖体卡槽;
12.所述盒体侧面的外壁上设有相应的盒体卡扣,通过盒体卡扣与盖体卡槽的配合,加强盖体矮高跷盖合在盒体的顶部。
13.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起,以增强顶盖与脚底之间的摩擦,避免打滑。
14.进一步地,所述拉绳的中部套有柔性把手,通过脚踩下方的盖体矮高跷,手提拉绳中部的柔性把手,手脚并用,进行高跷行走。
15.优选地,所述环形支撑体的侧面,沿通孔向下留有用于安装拉绳的安装槽,方便拉绳在顶盖上的安装固定。
16.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盒体底面的外围对称设置有三个以上防滑胶垫,以增强盒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打滑。
17.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儿童高跷玩具可实现矮高跷和高高跷的变形玩法,使用矮高跷时,利用下方的弧形板面,儿童踩在上方能够很好的锻炼平衡感;作为高高跷使用时,仅需将下方的盒体组装在盖体的下方,安装把手后,双手握把手,踩在上面作为高跷行走;盒体和盖体组合后可以当作过河石进行踩走。该儿童高跷玩具可以用于亲子运动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体验游戏的乐趣。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20.图1是矮高跷玩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盖体矮高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盖体矮高跷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盖体矮高跷的底部俯视图。
24.图5是高高跷玩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高高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高高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7.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盖体矮高跷;11顶盖;12环形支撑体;13半圆形板面;14通孔;15盖体卡扣;16侧体;17盖体卡槽;18防滑凸起;19安装槽;2拉绳;21柔性把手;3盒体;31盒体侧面;32盒体底面;33盒体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28.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29.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0.如图1~图4所示,该儿童高跷玩具,包括用于踩踏的盖体矮高跷1以及安装在盖体
矮高跷1上方的拉绳2。盖体矮高跷1包括顶盖11和位于顶盖11下方的环形支撑体 12,所述环形支撑体12由两个底部具有向下凸起弧度的半圆形板面13组成;当半圆形板面13的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时,盖体矮高跷1能够沿下部的凸起弧度进行晃动。拉绳2固定在顶盖11的上部,其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半圆形板面13的中部,或者两个半圆形板面13的连接处。
31.顶盖11的四周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拉绳2的两组通孔14,一组通孔14相对设置在两个半圆形板面13中部的上方,另一组相对设置在两个半圆形板面13连接处的上方;拉绳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其中的一组通孔14内。当拉绳两端安装在两个半圆形板面中部的上方顶盖11两侧时,小朋友双脚穿过拉绳之间,踩在盖体矮高跷1的上方,利用环形支撑体12底部的向下凸起弧度,可以前后晃动;当拉绳两端安装在两个半圆形板面连接处上方顶盖11两侧时,小朋友双脚穿过拉绳之间,踩在盖体矮高跷1的上方,利用环形支撑体12底部的向下凸起弧度,可以左右晃动。
32.如图5至图7所示,该高跷玩具还包括盖合在盖体矮高跷1下方的盒体3;所述盒体3包括盒体侧面31和盒体底面32;所述盒体底面32具有弧度,底部中心为平面;所述盒体侧面31的内壁设有盒体卡槽;环形支撑体12的侧面设有对应盒体卡槽的盖体卡扣15,当盖体矮高跷1盖合在盒体3上时,环形支撑体12进入盒体3内部,并通过盖体卡扣15与盒体侧面31内壁的盒体卡槽实现卡扣连接,从而组成高度更高的高跷。
33.盖体矮高跷1的下方还设有侧体16,所述侧体16沿顶盖11的外沿设置,位于环形支撑体12的外侧;侧体16的侧壁上设有盖体卡槽17;盒体侧面31的外壁上设有相应的盒体卡扣33,通过盒体卡扣33与盖体卡槽17的配合,加强盖体矮高跷1盖合在盒体3的顶部。
34.顶盖11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起18,以增强顶盖11与脚底之间的摩擦,避免打滑。拉绳2的中部套有柔性把手21,通过脚踩下方的盖体矮高跷1,手提拉绳2中部的柔性把手21,手脚并用,进行高跷行走。环形支撑体12的侧面,沿通孔14向下留有用于安装拉绳2的安装槽19,方便拉绳2在顶盖11上的安装固定。盒体3的盒体底面32 的外围对称设置有三个以上防滑胶垫,以增强盒体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打滑。
35.该儿童高跷玩具具有三种玩法:
36.(1)将盖体矮高跷1盖合在盒体3顶部后,整体作为过河石使用(见图6),小朋友依次踩着高跷跳到河的对岸,对儿童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37.(2)将盖体矮高跷1盖合在盒体3顶部形成高高跷,通过一组相对的通孔14安装向上拉绳2和把手(见图5),小朋友双脚各踩一个高高跷,手提把手,双脚并用,进行高跷行走,对开发儿童的平衡性和手脚的协调性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38.(3)单独使用盖体矮高跷1作为矮高跷,通过一组相对的通孔14安装向上的拉绳2和把手(图1),小朋友双脚各踩一个矮高跷,利用环形支撑体12底部的向下凸起弧度,盖体矮高跷1会前后或左右的晃动,小朋友在大人的帮助下,踩上矮高跷进行平衡感训练,适应后手提把手,双脚并用,进行矮高跷行走,对开发儿童的平衡性和手脚的协调性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3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高跷玩具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
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