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蛙游戏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814阅读:1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捕蛙游戏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游戏器具,它涉及一种称为捕蛙游戏的器具的结构。
以拍和球为主组成的娱乐游戏器具种类很多,如乒乓球、板羽球,拍子由硬板变成富于弹性的编织网的,就成了羽毛球或网球。另外,规范性的运动器具使用时,还有场地的要求。这些器具都是多年成熟的形式,由于比较普及,作为一种陈旧的形式对一般青少年的吸引力已不是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推陈出新,再创一种由板和球组成的新型游戏器具,具有新的形式,且有多种可变的游戏规则,无固定场地要求,是一种可普及的大众化的游戏,且具有趣味性。
按如上构思,本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捕蛙游戏器具是由拍和球组成,其具体的特征是它的球拍是一个带有长把的板,板上有一个孔,孔的边缘上联接着一个网兜;它的球为青蛙形状即称蛙球,是一空心圆头的圆柱形蛙体,在球体的两侧带有薄片的蛙形四肢,其蛙球横向的尺寸应小于球拍上孔的内径。
本方案中的球拍是梨形或椭圆形的。本方案尚有两种变形的球拍其一,在拍板上有N个尺寸相同的孔,并有N-1个可与各孔配合紧密的盖,还有一个可选择地和任一孔相联接的网兜,N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二,在拍板上有M个尺寸相同的孔,并具有M-1个可与各孔配合紧密的盖,它有一个大网兜,与球拍板背面的外边缘相联接,M为大于1的正整数。
采用本方案能体现如下的优越性①本方案推出了一种全新型式的由拍和球所组成的游戏器具,拍板上带孔而球作成蛙形;②游戏规则多变,可自行选择决定,拍板上有一个孔时,两相对打来打去,接不到或打不回去的为输,另外还可规定成蛙球钻入拍孔内为赢或为输,孔在拍子上的位置可以改变,在拍板上也可以多设孔,凡是钻入的蛙球必然停留在网兜之内,很好辨认,可见它规则多变趣味性强;③无特殊民族文化内容,适合各国家或各地区使用,无场地要求,无年龄限制是一种大众化的普及型游戏器具;④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制造推广使用。
图1是蛙球形状示意图。
图2是带一个孔的球拍板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变形实施例的拍板示意图。
图4是第二变形实施例的拍板示意图。
现结合

本方案的各实施例本方案的游戏器具是由带孔的拍(1)和蛙形的球(3)所组成,本方案的原型中的球拍带有一个孔且在孔的内边缘联接着一个网兜(2);其第一变形实施例的拍子上有多个孔,有比孔数少一的盖(4),还有一个可与任一孔内边缘联接的网兜;其第二变形实施例的拍子上有多个孔,有比孔数少一的盖,板背后有与板边缘相联接的大网兜(5)。在方案的原型上只具有一个固定位置的孔,在第一变形实施例中也有一个孔,但位置可以变换,其余的孔用盖封严,保留的孔装上网兜,在第二变形实施例中可以多留孔,孔数自定,不用的孔用盖封严。该游戏的规则多变,可定为蛙球进孔为赢,也可定为输。多设孔时还可规定进不同的孔得不同分数,另外,它无场地、民族、年龄的限制,因此是一种趣味性强的大众化普及型的游戏器具。
权利要求1.一种捕蛙游戏器具,它是由拍和球所组成,其特征是它的球拍(1)是一个带有长把的板,板上有一个孔,孔的边缘上联接着一个网兜(2);它的球为青蛙形状即称蛙球(3),是一空心圆头的圆柱形蛙体,在球体的两侧带有薄片的蛙形四肢,其蛙球横向的尺寸应小于球拍上孔的内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蛙游戏器具,其特征是它的球拍的板为梨形或椭圆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捕蛙游戏器具,其特征是它的球拍板上有N个尺寸相同的孔,并有N-1个可与各孔配合紧密的盖(4),还有一个可选择地和任一孔相联接的网兜,N为大于1的正整数。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捕蛙游戏器具,其特征是它的球拍板上有M个尺寸相同的孔,并具有M-1个可与各孔配合紧密的盖,它有一个大网兜(5),与球拍板背面的外边缘相联接,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游戏器具。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由拍和球组成的游戏器具,它的球拍上带孔,孔的边缘上联接有网兜;它的球成蛙形,侧面有蛙形的四肢,其蛙体的横向尺寸小于孔的内孔。在变形的实施例中可在拍板上变换孔的位置或多设孔。游戏中二个相对打来打去,可规定蛙球进孔为赢或为输。该捕蛙游戏有规则多变、趣味性强,无场地、民族、年龄的限制,是一种大众化普及型的游戏器具。
文档编号A63B67/00GK2284083SQ9522456
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6日
发明者张玉文 申请人:张玉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