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20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主要是改善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与各动作部件之间的关系,使之兼有后掀盖展示直升机、侧掀盖展示飞弹及顶起摩托车身并旋转等多项有趣动作。
我们知道,一般常见电动玩具车辆的设计,大都局限于在行驶过程中可自动转向,同时可发出声光效果等,因为无法产生精彩的多元化的动作,所以不能满足现今儿童求新求变的高要求,因此,现在流行玩具车辆的结构设计朝单一车辆玩具兼有多项特殊动作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只着重于动作的变化,而忽略了机构的适当简化,机构过于复杂,成本提高,玩具价格无法合理下降,无法普及收入较低家庭的儿童,玩具的推广受到限制。所以在成本与动作的精彩性之间平衡取舍,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产生一种动作生动多变的车辆玩具,其另一目的是精简结构、降低成本,提供一种不仅具有自动转向行驶功能,还有可驱动一升降机构、一侧顶机构及一后顶机构,分别带动摩托车车身上升旋转、打开摩托车车身后方与侧方的相应盖体展示其内部的直升机与飞弹等装饰品。
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图3.本实用新型后顶与升降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动作前);图4.本实用新型后顶与升降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动作后);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动杆及相关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滑动杆及相关结构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侧顶机构剖面示意图(动作前);图8.本实用新型侧顶机构剖面示意图(动作后)。
图示中各部件编号与名称对照如下1………机身罩 44………平置底座2………传动机构箱 45………压缩弹簧21,211…侧顶件伸出槽孔5………后顶机构212……底端伸出孔 51………后顶板213……引导槽 511……拉伸弹簧214……钩扣部 52………升降杆22……十字形开口槽 53………传动轴23……开口 531……可挠弹性部件24……顶升柱伸出孔 54………推板25……升降引导槽 55………直升机26……装饰品 551……螺旋桨3………传动机构56………后掀盖31……动力源 6………旋转动力轮组32……减速齿轮组 7………侧顶机构34……主动轴 71………第一侧顶件35……驱动轴 711……第二复位弹簧361……第一凸轮712……引导片362……第二凸轮713……受引端37……枢转轮盘 714……反钩部371……前顶块 715……钩制部372……后顶块 72………第二侧顶件4………升降机构721……第二复位弹簧41……顶部受压架 722……受引端411……引导滑键724……顶限片42……引动齿轮 73………侧掀盖43……顶升柱参阅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传动机构箱2、传动机构3、升降机构4、后顶机构5、与侧顶机构7构成。其中传动机构箱2是装在机身罩1的底盘上的一个空壳箱,其内部有传动机构3,且传动机构箱2顶面上有一个十字型开口槽22,它的两侧面接近尾部处有两个对称的升降引导槽25,两侧面的中段有侧顶件伸出槽孔21、211,于该伸出槽孔21、211的前方壳壁装有装饰品26(图示者为飞弹形体)。伸出槽孔21是由底端伸出孔212、引导槽213、及顶部的钩扣部214所组成。传动机构箱2的底面前侧设有一开口23,开口23后侧设有一顶升柱伸出孔24;传动机构3装在传动机构箱2中,动力源31经减速齿轮组32分别连接主动轴34和驱动轴35;主动轴34底端直接带动旋转动力轮组6由开口23伸出,再由旋转动力轮组6带动机身罩1;主动轴34顶端则经一可挠弹性部件531与后顶机构5的传动轴53衔接;驱动轴35一端连动枢转轮盘37,另一端有二相位差为180度的第一凸轮361与第二凸轮362,而枢转轮盘37前、后二侧分别设有前顶块371、后顶块372;升降机构4有一顶部受压架4 1,可用来接受第一凸轮361的旋转间歇压制,其内有引动齿轮42,与顶升柱43同心连动,顶升柱43底端设置一平盘座44,另,压缩弹簧45装在受压架41底部与传动机构箱2内底面之间,顶升柱43经传动机构箱2的顶升柱伸出孔24外伸到底盘下方,受压架41的二侧架壁上设有两引导滑键411,正好可放在传动机构箱2的升降引导槽25上;后顶机构5的传动轴53一端以可挠弹性部件531与主动轴34衔接,另一端则伸入升降杆52内;升降杆52一端以后顶板51与第二凸轮362接触,另一端设有一直升机装饰品55,该直升机装饰品55二侧设有推板54,而伸入升降杆52内的传动轴53端部则与直升机装饰品55的螺旋桨551衔接;侧顶机构7是由两分别穿置于传动机构箱2的两侧顶件伸出槽孔21、211上的第一侧顶件71及第二侧顶件72构成。第二侧顶件72呈伸出柱状,尾部有一受引端722,通过枢转轮盘37的前顶块371(或后顶块372)的推动,产生向外伸顶效果。另有一顶限片724可压制位于传动机构箱2内侧壁与顶限片724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721,使它具有自行回复的能力。第一侧顶件71也有穿置于伸出槽孔21底端的伸出孔212的一个伸出柱体,其尾部有一反钩部714,可用来钩住传动机构箱2的内侧壁;另外在该伸出柱体上方斜伸出一引导片712,其上端为受引端713,可通过枢转轮盘37的后顶块372(或前顶块371)的推动,产生向外伸顶效果,其前端设钩制部715,通过第一复位弹簧711的一端钩在上面,另一端则钩在该对应伸出槽孔21的钩扣部214上。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动作如下当动力源31通电时,带动减速齿轮组32,驱动主动轴34与驱动轴35,主动轴34底端直接牵动旋转动力轮组6,通过旋转动力轮组6,让机身四处行驶;主动轴34顶端则通过传动轴53直接驱动直升机装饰品55的螺旋桨551转动。同时,驱动轴35转动,驱使第一、第二凸轮361、362和枢转轮盘37转动,其中第一凸轮361、第二凸轮362间歇性地压制顶部受压架41和后顶板51。当顶部受压架41动作使顶升柱43通过平置盘座44将机身罩1撑起,引导滑键411下滑到下死点时,使齿轮42和减速齿轮组32啮合,使机身罩1旋转。然后,顶在顶部受压架41上的第一凸轮361逐渐转离,机身罩1受压缩弹簧45的作用而下滑。此时,后顶板51受第二凸轮362的作用带动升降杆52上升,升降杆52带动直升机装饰品55和推板54上升,由推板54推开后掀盖56,使直升机装饰品55展示出来,当第二凸轮362滑离后顶板51时,后顶板51带动直升机装饰品55和推板54下降,后掀盖56盖合。而枢转轮盘37转动时,前、后顶块371、372分别顶在第一、第二侧顶件71、72的受引端713、722,通过第一、第二侧顶件71和72撑开侧掀盖73,展示装饰品26。当前、后顶块371、372滑离受引端713、722后,第一、第二侧顶件71、72受第一、第二复位弹簧711、721的作用而收合,恢复原状。
权利要求1.一种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其包括传动机构箱、传动机构、升降机构、后顶机构、侧顶机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箱是装在机身罩底盘上的空壳箱,内装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装在传动机构箱内,是由动力源驱动减速齿轮组,再带动主动轴和驱动轴,该主动轴底端设置旋转动力轮组,顶端衔接后顶机构的传动轴,驱动轴从端开始依次安装枢转轮盘、第一凸轮、第二凸轮,该枢转轮盘前后侧分别是前、后顶块;升降机构,即在传动机构箱底面,由里向外穿出顶升柱,该顶升柱的上端设受压架以承受第一凸轮的旋转压制,其下端是平置盘座,当它受压时向下外伸从而顶起传动机构箱,当压力消失时则下降;后顶机构是传动轴一端与主动轴衔接,传动轴另一端则伸入升降杆内,升降杆一端用来固定后顶板,另一端安装直升机装饰品和推板,通过第二凸轮推动后顶板可推开后侧掀盖,使直升机展示出来;侧顶机构至少有两个穿在传动机构箱侧面的伸出槽孔里的侧顶件,该侧顶件在受到上述前、后顶块的压推时侧向外伸,推开上述侧掀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箱顶面上有十字形开口槽,其两侧面接近尾部处设有两对称的升降引导槽,两侧面的中部设有侧顶件伸出槽孔,传动机构箱底面的前部设有供旋转动力轮组伸出的开口,该开口的后面是顶升柱伸出孔,用来安装升降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侧顶件伸出槽孔的结构是底部的伸出孔向上延伸一引导槽,并在引导槽顶部设置钩扣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侧顶机构的第一侧顶件和第二侧顶件,分别穿置在传动机构箱伸出槽孔中,第二侧顶件设计成伸出柱状,尾部是受引端,用来接受侧顶轮引顶片的推动,并且设有顶限片,用于压制装在顶限片和传动机构箱内壁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第一侧顶件也设有伸出柱体穿置在伸出槽孔内,该柱体尾部有反钩部,可钩在传动机构箱的内侧壁上,并且柱体之上,斜伸出引导片,引导片的末端是钩制部,用于钩住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钩在该伸出槽孔上方的钩制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顶部受压架,中间安装引动齿轮,该引动齿轮同心连动顶升柱伸出传动机构箱外,该升降机构底端设计成平制盘座,另有压缩弹簧装在上述受压架底部与传动机构箱底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在受压下降时,能使引动齿轮与减速齿轮组啮合,产生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伸入升降杆内的传动轴,一端和直升机装饰品的螺旋桨衔接,直接驱动螺旋桨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摩托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的相位差为18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玩具摩托车的传动机构,其主要包括传动机构箱、传动机构、升降机构、后顶机构、侧顶机构等部分所构成,传动机构箱是装置在玩具摩托车底盘上,其内部装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一动力源、一减速齿轮组、及一同轴凸轮组所构成,传动机构驱动一旋转动力轮组从而带动摩托车触地前进,而同轴凸轮组能依次带动上述升降机构、后顶机构及侧顶机构等,从而具有顶开后掀盖、侧掀盖以展示各装饰品(如直升机、飞弹),及撑起整具摩托车并作旋转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H17/00GK2233275SQ9524490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0日
发明者蔡文和 申请人:蔡文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