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20阅读:28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国纸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中国纸牌是一种兼有麻将牌、骨牌、朴克牌和桥牌四种牌类功能的牌具,属于纸牌游戏。
麻将牌游戏是在我国流传很广,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娱活动。麻将牌的前身是中国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兴起的“马吊牌”,而马吊牌又是由唐代文宗开成年间(公元836-840)贺州刺史李郃所制“叶子戏”发展演变而来的。追溯起来,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此种牌的玩法是四人入局,各抓13张牌,利用牌面花色、数码的巧妙排列和变幻组合,创造赢的条件,抓紧取胜的战机,力争最先取胜。一副麻将牌共144张,其中花牌8张,多不用。常用的是136张,包括主牌(数码牌)108张,辅牌(“四风”、“三元”)28张。麻将牌常用五种不同材料制成牛骨或象万镶嵌竹料;电木、胶木、塑料以及有机玻璃。牛骨或象牙镶嵌竹料的为老式牌具,以五分之三或二分之一的骨料配以竹料精嵌而成。有机玻璃是新式样中最好的一种。但目前不论是哪一种材料制成的麻将牌,其集合体积稍大,有一定重量,不便于携带,特别是在旅途、车船上均不便玩耍。
骨牌也是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牌具,其产生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且流传甚广。该棋具32张,常用牛骨、象牙、竹子、乌木及塑料等材料制成。整付牌具分为三类,即长、点、幺类,四人入局,每人8张,按取牌人先后出牌,按同类大小或同类组合和不同类组合大小决定胜负。此牌具也较沉重,不便于携带。
朴克牌是一种纸牌,目前在全世界流行。从考证历史来看,朴克牌是中国发明的。唐玄宗年间(公元727年)纸牌首先出现在宫庭,供皇帝与宫女玩耍。后来流行到民间,并广为传播。中国纸牌可能在明代或宋、元时期由商人、传教士带到国外,西方受到启发,改制成朴克牌。1982年3月间,在中国上海锦江饭店俱乐部举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亚洲桥牌盛会,美国《纽约时报》桥牌专栏主编艾伦,特拉克斯特先生向世界各地发出电讯说“我们已经高兴地来到十亿人口的中国。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纸牌,中国是桥牌的故乡。今天,世界各地千百万人在享受着桥牌的娱乐,饮水思源,我们要感谢中国。向中国致敬!”朴克牌、桥牌的故乡是中国。但许多年人们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朴克牌、桥牌是欧洲人发明的,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正本清源,澄清人们的认识,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
本发明中国纸牌继承中国古代的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中国纸牌兼有麻将牌、骨牌、朴克牌、桥牌四种牌具的功能。中国纸牌全部用纸张制造。牌具轻巧、美观,便于携带,而且灵活、方便。在使用中国纸牌时,可听任人们的喜爱,选择其中一类牌具(麻将牌、或骨牌、或朴克牌、或桥牌。)进行玩耍,尔后又可斟换,中国纸牌不失旅游、行车坐船之便利牌具。中国纸牌既能以浓郁的乡土气息欣然进入群众家庭,又可以优美的艺术特色昂首荣登大雅之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麻将牌的制造选取我国唐、宋、元、明、清诗词136句,另8首。以诗词句中带有的“千、百、十”三类代替老式麻将牌中的“索、万、筒”三类。取108张空白纸牌,将每一句诗语书写在空白纸牌的右上侧;在左下侧配以与诗语相应的中国国画;在空白纸牌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对称位置)书写“1千至9千”、“一百至九百”、“一十至九十”的字样,诗句取材如下(一)唐宋元明清诗词136句,8首。
暮雨虹霓一千尺 唐·杜牧《仙人词二首》步摇冠翠一千峰 唐·薜涛《石山书事》
郭荷花一千顷宋·苏轼《泛舟城南》柳条垂岸一千家 唐·刘商《白沙宿窦常宅观妓》地环苍海二千里 清·杨升《五指山》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杜甫《古柏行》黄鹤春风二千里 唐·陈陶《送谢山人归江夏》京口驻防二千里 清·陆高《青州兵叹》云遮剑阁三千里 唐·何赞《书事》湘江洛浦三千里 唐·杨凭《湘江泛舟》庐山瀑布三千尺 唐·曹松《送僧入庐山》未央宫里三千丈 唐·李商隐《槿花》连云栈外四千里 宋· 《赴任嘉州》铁鹿长樯四千里 清·沈用济《笥沟早发》风骚已极四千言 唐·方干《赠上虞胡少府百篇》电掣雷轰四千尺 清·彭士商《水帘洞》
衔枚夜度五千兵 明·沈明臣《凯歌》剑壁门高五千尺 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悬岩直下五千尺 清·张问陶《铁棺峡》断岸横塘五千尺 清·陈至言《江塘行》日支羊肉六千斤 宋·汪元量《湖州歌》阴山控驭六千里 宋·汪洋度《寄泷西观察》尚余君子六千人 宋·苏轼《西湖寿星院此君轩》天目高峰六千丈 明·徐渭《赋得片目秋帆》金刚般若七千字 明·袁宏道《万寿寺观文皇旧钟》河陇侵将七千里 唐·白居易《西凉伎》剑关西望七千里 宋·苏轼《过岑三首》囊中略有七千首 宋·陆游《初冬杂咏》百盘云蹬八千峰 明·夏言《九里松》扁舟东下八千里 宋·陆游《海棠歌》织金凤被八千条 宋·汪元量《湖州歌》沧波淼淼八千里 清·黄遵宪《到广州》苍云堆磊九千丈 清·黄本骐《登祝融峰顶歌》筑怨兴傜九千里 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幔亭拨地九千尺 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劳山拨地九千丈 清·顾炎武《劳山歌》
东屯稻畦一百顷 唐·杜甫《夔州歌》大艑高船一百尺 唐·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绕城凿湖一百顷 宋·陆游《游汉州西湖》酒幔高楼一百家 唐·王建《华清宫二首》汉家山东二百郡 唐·杜甫《兵车行》秦地城池二百年 唐·成辅端《戏语》壮观东南二百州 宋·刘过《登多景楼》烽火相看二百里 清·严鈖《扬州感旧篇》夹岸垂杨三百里 唐·杜牧《隋堤柳》深紫浓香三百朵 唐·翁承赞《擢探花使三首》岩回水立三百丈 清·刘石龄《恒山》木兰围场三百里 清·王士祯《狩木兰》嵯峨云栈四百里 清·方殿云《褒斜边》驼车相属四百里 清·魏源《黑龙江将军打围图歌》饮酒论文四百刻 唐·杜牧《醉赠薜道封》月窟龙孙四百蹄 唐·陆龟蒙《舞马》余字尚存五百零 清·魏源《岱山经石峪歌》活色生香五百春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台环周五百里 清·潘耒《华峰顶》凤历人间五百年 宋·张元幹《叶少蕴生朝三首》作堤蜿蜿六百尺 宋·陆游《春晚村居杂赋绝句》上复榕阴六百年 清·黄遵宪《己亥杂诗》虵盘萦纡六百里 清·守琬《栈道平歌》宋代经今六百年 清·张文光《拙政园山茶》至今遵守七百年 清·范来宗《义米行》台榭荒凉七百年 唐·栖一《武昌怀古》击鼓吹竿七百年 宋·李格非《过临淄》宗风歇绝七百年 清·丘逢甲《潮阳三生歌》楚云团盖八百里 唐·裴说《游洞庭湖》何况唐碑八百通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须上高峰八百盘 宋·刘过《登白云绝顶》归计先愁八百滩 清·周亮工《靖公弟至》乐府彫零九百春 明·孔尚任《小忽雷开场》一将身领九百人 清·马寿龄《纪张殿臣总戏近事》巍然此塔九百年 清·丘逢甲《南汉敬州修慧寺千佛铁塔歌》倏忽到今九百载 清·黄遵宪《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
荒冢冬
一十秋清·顾有孝《寄赠沈留候》红袖香消一十年 唐·关盼盼《燕子楼三首》如病如痴一十秋 唐·刘得仁《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凤历别时一十六 明·宋懋澄《促促曲》衣锦南归二十余 唐·李涉《酬彭伉》怨女啼红二十年 唐·刘鄂《红叶馆》今岁灯船二十余 清·陈文述《吴门灯船行》花开花落二十日 唐·白居易《牡丹芳》嫋嫋亭亭三十竿 清·曹寅《南轩种竹》西湖窈窕三十里 明·皇甫涍《西湖歌寄方思道》展放荷花三十里 明·于谦《泛舟大明湖》夹岸垂杨三十里 清·恽毓鼎《邯郸道中遇雨》铁干铜肤四十围 明·袁宏道《大林寺宝树》霜皮溜雨四十围 唐·杜甫《古柏行》壮压西川四十州 唐·薜涛《筹边楼》古道迟迟四十里 元·耶律楚材《早行》银甲弹冰五十弦 元·萨都刺《赠弹筝者》路上云霄五十盘 清·陈学泗《望岳》醉舞狂歌五十年 明·唐寅《西洲话旧图》
御门空锁五十年 唐·张籍《洛阳行》金坛陵西六十里 明·汤显祖《凤台同人望句曲》惠我新吟六十章 唐·王溥《谢进士张翼投诗轴》白草黄榆六十秋 唐·张籍《凉州词三首》铁欛连环六十斤 明·徐渭《武林馆中》白发苍颜七十翁 宋·陆游《忽得京书有感》阿姥龙钟七十强 宋·陆游《阿姥》梓泽东来七十里 唐·李商隐《河阳诗》倾筐数得七十枚 明·孔尚任《碏石歌》室中有母八十余 清·陆元鋐《沈孝子诗》道旁老翁八十余 元·萨都刺《过居庸关》拥路争看八十身 宋·陆游《出近村归偶作》偏裨背负八十创 元·宋无《战城南》雪鬓萧萧九十翁 宋·陆游《志喜》柯山老人九十余 宋·陆游《赠九十老人》病过春风九十日 宋·苏轼《安国寺寻春》踏遍云头九十峰 明·梁世骠《九华山》以诗词句中带有“东、南、西、北、中、发、白”字的28句诗代替老式麻将中的“四风”、“三元”。取28张空白纸牌的右上部和中部篆刻相应的诗句;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对称位置)书写“东、南、西、北、中、发、白、”各一个字。取材如下东风冽红梅拆画
几片飞来雪宋·赵汝茪《摘红英》东风长是客
栊静燕子一双飞宋·王泳祖《风流子》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宋·辛弃疾《春玉案》东风着意 正群芳未放 蟠桃初缀宋·吴敬《念奴娇》南风吹掉过吴头 聚散付云浮 宋·李曾伯《朝中措》南风十里平湖外 夜舞凌波队 元·邵享贞《虞美人》南风送暖麦齐腰 桑畴椹正饶 清·叶申芗《阮郎归》南风五月江波 使君莫袖平戏手 宋·韩元吉《水龙吟》西风半夜
栊冷远梦初归唐·冯延已《采桑子》西风鸿鹄 一举横绝碧云端 元·王恽《水调歌头》西风突 怪鸱悲啸 一天霜月 清·曹尔堪《忆秦娥》西风淅淅 满眼芙蓉红欲滴 清·黄机《减字栏花》北风休遣雁南来 断送不成今夜睡 宋·苏直《玉楼春》北风振野云平屋 寒溪渐渐流冰谷 宋·苏庠《菩萨蛮》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北风著意送征鸿 愁绝无归处 清·陈训正《霜叶飞》桥如虹 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宋·陆游《长相思》车流水 马游龙 万家行乐醉醒中 宋·沈端礼《鹧鸪天》多少相思多少事 都尽在 不言中 宋·沈端节《江城子》山重水远 云闲天淡 游子断肠中 宋·张先《少年游》酒罢归对寒窗 相留昨夜 应是梅花发 宋·辛弃疾《念奴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宋·柳永《雨霖铃》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宋·苏轼《念奴娇》冰纹窗外 亚字栏边 看瑶蕤初发 清·唐嘉禾《瑶花》凄凄恻恻 思思忆忆 误了东方白 清·屈秉筠《青玉案》药圃围棋 草堂翦烛 话到东方白 清·黄仲则《百字令》尽终宵 狂叫碧云天 东方白 清·钱泰吉《满江红》酒醒时 枕上一声鸡 东方白 宋·洪适《满江红》以“春日”等8首诗词代替老式麻将中的花牌“春、夏、秋、冬、梅、兰、萄、竹”。取8张空白纸牌在左上侧和右下侧(对称位置)均写上“中国纸牌”四个字;要求其中4张红颜色,4张黑颜色。在纸牌中部书写相应的诗词。取材如下春日 (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间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意 (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萤时一声。
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朴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冬柳 (唐)陆龟蒙柳汀斜对野人家,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梅 (清)秋瑾 菊开遍江南品最高,铁骨霜姿有傲衷,数枝庾岭占花朝。不逢彭泽志徒雄。
沉香犹有名人赏,夭桃枉自多含妒,不与夭桃一例娇。争奈黄花奈晚风。
竹 (明)徐渭 兰 (元)揭傒斯叶叶枝枝逐景生,潇湘无限意,高高下下自人情。屈贾一生心。
两梢直拨春天上,若可纫为佩,留取根丛作雨声。骚人正苦吟。
本发明设计在每一张纸牌上部书写或一首诗词,这样“千、百、十”三类计一百零八张牌和“东、南、西、北、中、发、白”七种二十八张牌即构成老式牌中素麻将共计一百三十六张牌。再加上“春、夏、秋、冬、梅、兰、菊、竹”八张花牌即为花麻将,共计一百四十四张牌。最后注意,四张“1千”牌牌面应因诗配画,并画以“凤凰、孔雀、雄鸡、鸳鸯”以作为麻将花样中的“二龙戏凤”的凤。
(二)、骨牌的制造取出写有“二十”至“九十”的纸牌,每类4张共36张牌。在其左上部(即写有“二十至九十”字样的下一个位置上)和右下部位置上对应地画上骨牌的三大类,即幺牌斧头、四六、尖七、幺五各二张共8张;点类5、7、8、9各二张,3、6各一张共10张;长类天、地、人、和、梅、长、板各二张共143张。这样32张牌即构成一付完整的骨牌。
三、桥牌、朴克牌的制造取出千类牌“1千至9千”各四张,共36张。在每一张牌左上角和右下角阿拉伯数字下印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等图案,此36张牌即具有桥牌、朴克牌的功能。
另取“东、南、西、北”四风牌各四张共16张,在“东、南、西、北”四个字的左方写以“10、J、Q、K”字样,并在下方画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等图案。会合千类,共计54张牌,即是桥牌中国纸牌兼备麻将牌、骨牌、朴克牌和桥牌四种功能。一付牌面又精选了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136句又8首,将中国精美绝伦的灿烂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将国内美术家、书法家、篆刻家所作绘画、书法、篆刻艺术装饰美化在纸牌上,这样,中国纸牌就以其新颖、创造、实用三大特点为人们喜爱。中国唐代至当代,三百多人聚集在一副牌上,在玩耍对局中增长知识,中国纸牌的社会效益也将是很大的了。
图1至图8是本发明的制作说明图例。
图1A、图1B、图1C为“千”类牌样,千类1至9千各4张共36张,并分别画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图案,即具有桥牌、朴克牌的功能。
图2A、图2B、图2C为“百”类牌样,“百”类一至九百各4张共36张。
图3A、图3B、图3C、图3D为“十类”牌样,“十类”一十至九十各4张共36张,作骨牌时,退出4张“一十”牌;作麻将牌时,全部加入,相当于老式麻将中的“筒”类。
图4A、图4B、图4C、图4D为“风类”牌样,“四风”各4张共16张,并画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图案,会合“千类”即是桥牌。
图5A、图5B、图5C为“中、发、白”三种牌样,各4张共12张。以上总计136张,全部会合即为素麻将。
图6A、图6B、图7A、图7B为“梅兰竹菊、春夏秋冬”8张花牌。红色“中国纸牌”样为大王,黑色“中国纸牌”样为小王,各取其1,会合桥牌,即为朴克牌;全部会合素麻将,即为花麻将。
图8A,图8B、图8C为玩牌图例,抓牌在手,三个方向展出,即可作到四牌三样,即桥牌、朴克牌;麻将牌和骨牌。牌面清晰,不会混杂。
实施情况中国纸牌四种功能,其规则仍按原牌规定进行。
做麻将牌用时,可自备骰子备用。也可使用新法;牌分四迭置四人面前,四迭牌中,任取一张,以该牌牌面数字为定准。
做骨牌用时,可自备骰子,也可使用新法;掷骰人对门把长点幺三张牌在桌下洗好,再让掷骰人任选一张为准。
权利要求
1.中国纸牌由144张纸牌组成,其特征是在每一张牌牌面上书写或篆刻中国唐、宋、元、明、清诗词各一句或一首,包括主牌(“数码牌”)108张,辅牌(“四风”、“三元”)28张,和花牌8张。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是把含有“千、百、十”字的诗句写在纸牌的右上侧,在左下侧配以与诗句相应的中国国画,在纸牌左上角和右下角(对称位置)书写“1千至9千”、“一百至九百”、“一十至九十”的字样。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是把含有“东、南、西、北、中、发、白”字的诗句篆刻在纸牌的右上部和中部,在纸牌左上角和右上角(对称位置)书写“东、南、西、北、中、发、白”各一个字。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是把含有“春、夏、秋、冬、梅、兰、菊、竹”的诗词书写在纸牌的中部。在纸牌的左上侧和右上侧(对称位置)写上“中国纸牌”的个字,并要求其中4张书写红颜色,4张书写黑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是在四张“1千”牌牌面上画以“凤凰、孔雀、雄鸡、鸳鸯”图画,以作为麻将花样中的“二龙戏凤”的凤。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在含有“二十至九十”的纸牌左上部(即写有“二十至九十”字样的下一个位置)和右下部(对称位置)画上骨牌的三大类即幺牌斧头、四六、尖七、幺五各二张共8张;点牌5、7、8、9各二张;3、6各一张共10张;长牌、天、地、人、和、梅、长、板各二张共14张,这样32张牌即构成一付完整的骨牌。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是在含有“1千至9千”的纸牌左上角和右下角阿拉伯数字下方画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等图案,此36张牌即是有桥牌、朴克牌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是在含有“东、南、西、北”的纸牌“东、南、西、北”四个字的左方分别写以“10、J、Q、K”字样,并在其下方再画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等图案,(在纸牌右下方(对称位置)作同样处理),会合“千”类牌,共计54张牌,即是桥牌。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是该纸牌兼有麻将牌、骨牌、朴克牌和桥牌四种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国纸牌,其特征是四种牌类三种握法,玩时规则照旧。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中国纸牌是一种并有麻将牌、骨牌、扑克牌和桥牌四种牌类功能的牌具。中国纸牌144张牌面上书写或篆刻了中国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136句和诗词8首,并配以相应的中国国画,图文并茂,显示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国纸牌将麻将牌、骨牌、扑克牌和桥牌结合在一起,构造巧妙简单,四牌在手三种握法,清晰明确。中国纸牌轻巧、美观、便于携带,使用灵活,可随心所欲,选用其中一种玩耍,是旅游行车坐船便利牌具。
文档编号A63F1/02GK87102010SQ87102010
公开日1988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31日
发明者苏泽华 申请人:苏泽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