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多功能滑行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1734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龙舟多功能滑行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龙舟多功能滑行底座,涉及一种陆上训练、比赛用龙舟的滑行
目.0
【背景技术】
[0002]龙舟作为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在国际上已经广为推广,因为龙舟的训练和比赛需要在水上进行,所以造成在我国南方龙舟项目的开展比北方好;北方进入秋季,直到第二年的春季都不适合进行水上龙舟的训练和比赛,这就限制了这项运动在北方的开展;可是北方人的身体素质好,比较适合龙舟运动的需要,这就需要设计一种龙舟,能够在气候不适合进行水上训练和比赛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训练和比赛;既需要像水上龙舟一样训练和比赛,那这种龙舟的整体结构和外形就要和现有的水上龙舟一样,但是还要能不需要在水上滑行。针对这个问题,本专利研宄了一种龙舟多功能滑行底座,从而实现这个需要。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宄设计一种新型的龙舟多功能滑行底座。用以满足我国北方地区在不适合水上龙舟进行训练和比赛的季节同样能够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龙舟多功能滑行底座包括前滑行装置、制动装置、连接臂、后滑行装置及转向装置;前滑行装置与后滑行装置分别装于连接臂的两端;制动装置装于前滑行装置上;转向装置与后滑行装置相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滑行装置包括前滑行器、主支撑连板、主体连板、固定轴、在主支撑连板的两端加工有固定轴轴孔,在主支撑连板下部中间位置加工有通孔;在主支撑连板两端的固定轴轴孔内分别装有一个固定轴,固定轴的下部加工有插槽,插槽内装有前滑行器;前滑行器前部内侧加工有一个转向连板轴孔;主体连板装于主支撑连板的上部;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连杆、拉杆、弹簧辅支、脚踏板、固定连板、转向连板、脚踏板轴、拉杆限位及刹车连杆;拉杆插入主支撑连板下部的通孔,拉杆前端套装弹簧辅支后插入到连杆中部的拉杆通孔中并与其铰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转向连板铰接,转向连板的另一端与前滑行器上的转向连板轴孔铰接;拉杆的后端通过刹车连杆与脚踏板相连接,脚踏板与固定连板通过脚踏板轴相连接;固定连扳装于连接臂上;在拉杆后端靠近主支撑连板的位置装有拉杆限位;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滑行装置包括主体连扳、后滑行架、后滑行器;主体连板与后滑行架通过旋转轴相连接;在后滑行架下部两侧加工有插槽,后滑行器装于插槽内;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连杆及方向舵;转向连杆的一端装于后滑行架的后部,另一端与方向舵相连接;转向连杆与方向舵呈U型的刚性结构。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臂的前端装于主支撑连板的下部,后端与后滑行装置上的主体连板相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体连板的两侧装有连接卡扣孔。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向舵装于龙舟的舵架上。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滑行器为冰刀、滑雪板、滑轮组;冰刀插入到插槽中,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滑雪板与滑轮组的上部加工有连接板,连接板插入到插槽中,通过紧固螺钉固定。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滑行器为冰刀、滑雪板、滑轮组;冰刀插入到插槽中,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滑雪板与滑轮组的上部加工有连接板,连接板插入到插槽中,通过紧固螺钉固定。
[0015]使用前将选择并安装好前后滑行器(根据滑行路面不同,选择冰刀、滑雪板或滑轮组)的本装置装于龙舟(先要将龙舟前部安装本装置的位置开一个长通孔,用于安装制动装置的脚踏板用)的底部,先将脚踏板穿过长通孔装于龙舟内确定本装置的安装位置后,使用绑带穿过主体连板上的连接卡扣孔将前滑行装置固定在龙舟的前端底部;同样使用绑带穿过主体连板上的连接卡扣孔将前滑行装置固定在龙舟的后端底部,再将方向舵装于龙舟的舵架上即可。
[0016]在训练和比赛时,运动员像做水上龙舟运动一样的的姿势滑行装配好本装置的龙舟,舵手通过调整方向舵来控制龙舟的滑行方向,方向舵以舵架为圆心点旋转带动转向连杆作左右摆动,转向连杆带动后滑行架转动,后滑行架以旋转轴为中心左右转动,操作方向舵带动转向连杆,转向连杆带动后滑行架进行左右摆动达到转向目地。
[0017]在需要停下来时,前方的运动员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踩踏脚踏板进行制动,当运动员踏下脚踏板,脚踏板以脚踏板轴为中心旋转带动与其相连接的刹车连杆及拉杆向龙舟尾部方向运动,在拉杆的作用下带动连杆向舟尾方向运动,牵动转向连扳向内移动,使得前滑行器的前部向内侧转动,向内侧做倾角运动使前滑行器由平行变为夹角,增大了前滑行器与地面(冰面、雪面)的接触面,产生阻力面达到刹车目的。制动结束后,抬起脚,拉杆在弹簧辅支的作用下复位(向舟首方向移动),推动连杆前行,带动转向连扳及前滑行器向外侧归位,恢复平行状态,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实现解除制动。
[00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0019]1、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刹车和转向系统,有利于龙舟运动过程中改变前进方向及刹车,使其操作灵活可控。
[0020]2、本实用新型的出现改水上龙舟成为陆上龙舟、冰上龙舟及雪上龙舟;增加了龙舟的应用范围。
[0021]3、本实用新型的出现能够在水域匮乏地区及极北或极南的寒冷底气也能开展龙舟运动。
[0022]4、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娱乐性强,老少闲宜。
[0023]5、本实用新型装配在标准龙舟底部使用,使比赛的功能性大大增强。
[0024]6、本实用新型改变龙舟水中运动的局限性,开拓了龙舟运动发展的新方向。
[002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装配方便、操作灵活、安全性高、老少皆宜、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6]本实用新型共有9幅附图,其中:
[002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002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29]附图3为附图2的A-A视图;
[0030]附图4为附图3的B-B视图;
[0031]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图;
[0032]附图6为前滑行装置的前滑行器为滑雪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7为滑雪板式前滑行器的俯视图;
[0034]附图8为前滑行装置的前滑行器为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9为滑轮组式前滑行器的俯视图。
[0036]在图中:1、前滑行器2、连杆3、拉杆4、弹簧辅支5、脚踏板6、固定连板7、连接臂8、主体连板9、转向连杆10、方向舵11、旋转轴12、主支撑连板13、固定轴14、转向连板15、转向连板轴孔16、脚踏板轴17、拉杆限位18、刹车连杆19、后滑行器20、固定轴轴孔21、插槽22、通孔23、拉杆通孔24、转向连板轴孔25、后滑行架26、连接卡扣孔。
[0037]【具体实施方式】I
[003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龙舟多功能滑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舟多功能滑行底座包括前滑行装置、制动装置、连接臂7、后滑行装置及转向装置;前滑行装置与后滑行装置分别装于连接臂7的两端;制动装置装于前滑行装置上;转向装置与后滑行装置相连接;
[0039]前滑行装置包括前滑行器1、主支撑连板12、主体连板8、固定轴13、在主支撑连板12的两端加工有固定轴轴孔20,在主支撑连板12下部中间位置加工有通孔22 ;在主支撑连板12两端的固定轴轴孔20内分别装有一个固定轴13,固定轴13的下部加工有插槽21,插槽21内装有前滑行器I ;前滑行器I为冰刀,冰刀插入到插槽21中,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前滑行器I前部内侧加工有一个转向连板轴孔15 ;主体连板8装于主支撑连板12的上部;
[0040]制动装置包括连杆2、拉杆3、弹簧辅支4、脚踏板5、固定连板6、转向连板14、脚踏板轴16、拉杆限位17及刹车连杆18 ;拉杆3插入主支撑连板12下部的通孔22,拉杆3前端套装弹簧辅支4后插入到连杆2中部的拉杆通孔23中并与其铰接,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转向连板14铰接,转向连板14的另一端与前滑行器I上的转向连板轴孔24铰接;拉杆3的后端通过刹车连杆18与脚踏板5相连接,脚踏板5与固定连板6通过脚踏板轴16相连接;固定连扳装于连接臂7上;在拉杆3后端靠近主支撑连板12的位置装有拉杆限位17 ;
[0041]后滑行装置包括主体连扳8、后滑行架25、后滑行器19;主体连板8与后滑行架25通过旋转轴11相连接;在后滑行架25下部两侧加工有插槽21,后滑行器19装于插槽21内;后滑行器19为冰刀,冰刀插入到插槽21中,通过紧固螺钉固定;
[0042]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连杆9及方向舵10 ;转向连杆9的一端装于后滑行架25的后部,另一端与方向舵10相连接;转向连杆9与方向舵10呈U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