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4541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上班族出现了亚健康,深受慢性肩周炎、颈椎病和腰椎病等慢性疾病困扰。众所周知,游泳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以健身、减肥以及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蛙泳是游泳的主要姿势之一,由于其动作简单,易于学习,因此是很多游泳初学者的首要选择。蛙泳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一、蛙泳可以帮助人矫正某些不正常的体形,可以使身体各部位机体和肌肉得到均衡和全面的发展;二、经常参加蛙泳运动,能够使心脏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三、经过长期的蛙泳锻炼,呼吸肌将逐渐发达,肺活量将逐渐增加;四、进行蛙泳锻炼时热量消耗大,新陈代谢加快,所以经常进行蛙泳锻炼的人,皮下脂肪增长得快,体温调节系统的功能将逐渐增强。
[0003]但是,游泳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很多人往往又缺乏时间,模拟蛙泳训练装置可以在室内随时使用,不仅可以利用琐碎时间来锻炼身体,还可以起到与游泳相似的锻炼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其根据蛙泳的原理,模拟蛙泳的动作,不仅能够达到与蛙泳相似的锻炼效果,还可以利用琐碎的时间来锻炼身体,方便实用。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前端的前支架、设置在底座后端的后支架以及设置于底座中部的支撑台。
[0007]所述前支架上端为弧形,所述前支架内侧设置有前滑槽,所述前滑槽内部两
[0008]端分别设置有前弹簧,两侧所述前弹簧一端与前滑槽端部固定连接,两侧所述前
[0009]弹簧自由端分别与左手推板和右手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滑槽中部固定设置有弹
[0010]性挡块。
[0011]所述后支架上端为弧形,所述后支架内侧设置有后滑槽;所述后滑槽内部两
[0012]端分别设置有后弹簧,两侧所述后弹簧一端与后滑槽端部固定连接,两侧所述后弹簧自由端分别与左脚推板和右脚推板固定连接。
[0013]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板、对称设置于支撑板前端两侧的前支撑柱、对称设置
[0014]于支撑板后端两侧的后支撑柱以及上端铰接于支撑板对应位置的中支撑柱;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上端均与支撑板通过弹簧柔性连接。
[0015]所述前支架底端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于底座前端,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限位
[0016]块;所述后支架固定连接于底座后端。
[0017]优选的,所述前弹簧和后弹簧为压簧。
[0018]优选的,所述左手推板、右手推板、左脚推板以及右脚推板内侧覆置有防滑橡胶层。
[001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覆置有弹性垫层。
[00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前支架滑动连接在底座上,可以调节到不同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设置有前弹簧和后弹簧,模拟水的阻力,前弹簧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手推板和右手推板,后弹簧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脚推板和右脚推板,手和脚沿着前滑槽和后滑槽的方向运动,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上端均与支撑板通过弹簧柔性连接,使支撑板可以前后摆动,不仅可以训练规范的蛙泳动作,还可以达到与蛙泳相似的锻炼效果;左手推板、右手推板、左脚推板和右脚推板表面为防滑橡胶层,防止运动时打滑;设置弹性挡块,可以使左手推板和右手推板回复原位时,增大缓冲,同时使左手推板和右手推板之间留有空隙,方便下一周期的运动;滑动台上表面为弹性垫层,减少对骨骼的损伤;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够使全身得到很好地锻炼,还能训练规范的蛙泳姿势,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为支撑台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_底座;2_前支架;3_后支架;4_支撑板;5_滑轨;6_限位块;7_前滑槽;8-左手推板;9_右手推板;10-左脚推板;11-右脚推板;12-后滑槽;13-前弹簧;14_后弹簧;15-弹性挡块;16_前支撑柱;17_中支撑柱;18-后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前端的前支架2、设置在底座后端的后支架3以及设置于底座中部的支撑台。
[0027]所述前支架2上端为弧形,所述前支架2内侧设置有前滑槽13,所述前滑槽13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弹簧7,两侧所述前弹簧7 —端与前滑槽13端部固定连接,两侧所述前弹簧7自由端分别与左手推板8和右手推板9固定连接;所述前滑槽13中部固定设置有弹性挡块15。
[0028]所述后支架3上端为弧形,所述后支架3内侧设置有后滑槽12 ;所述后滑槽12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后弹簧14,两侧所述后弹簧14 一端与后滑槽12端部固定连接,两侧所述后弹簧14自由端分别与左脚推板10和右脚推板11固定连接;前弹簧13和后弹簧12压缩时的阻力模拟水的阻力,手和脚沿着前滑槽7和后滑槽14的方向运动,前支撑柱16和后支撑柱18上端均与支撑板4通过弹簧柔性连接,使支撑板4可以前后摆动,不仅可以训练规范的蛙泳动作,还可以达到与蛙泳相似的锻炼效果。
[0029]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板4、对称设置于支撑板4前端两侧的前支撑柱16、对称设置于支撑板4后端两侧的后支撑柱18以及上端铰接于支撑板4对应位置的中支撑柱17 ;前支撑柱16和后支撑柱17上端均与支撑板4通过弹簧柔性连接。
[0030]所述前支架2底端通过滑轨5滑动连接与底座1前端,所述滑轨5上设置于限位块6,可以调节到不同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所述后支架3固定连接于底座1后端。
[0031]所述前弹簧13和后弹簧12为压簧。
[0032]所述左手推板8、右手推板9、左脚推板10以及右脚推板11内侧覆置有防滑橡胶层,防止运动时手脚打滑。
[0033]所述支撑板4上表面覆置有弹性垫层,增大使用舒适度,减少对骨骼的损伤。
[0034]使用时,先根据身高,调节限位块6的位置,然后身体平趴在支撑板4的弹性垫层上,双手前伸,手掌倾斜大约45°,小拇指朝上,左手放在左手推板8内侧,右手放在右手推板9内侧,双手同时向外、后方划,推动左手推板8和有手推板9,将两侧前弹簧13沿前滑槽7压缩,然后双手离开左手推板8和右手推板9,向内、前划,双手和左左手推板8和右手推板9弹回原位,双手也回复到原位,与此同时,双脚沿后滑槽12蹬左脚推板10和右脚推板11,使双脚向内画半圈后迅速回复原位,与此同时左脚推板10与右脚推板11弹回原位,开始做下一周期的运动。
[003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 )、设置于底座(1)前端的前支架(2)、设置在底座后端的后支架(3)以及设置于底座中部的支撑台; 所述前支架(2 )上端为弧形,所述前支架(2 )内侧设置有前滑槽(13 ),所述前滑槽(13 )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弹簧(7),两侧所述前弹簧(7)—端与前滑槽(13)端部固定连接,两侧所述前弹簧(7)自由端分别与左手推板(8)和右手推板(9)固定连接;所述前滑槽(13)中部固定设置有弹性挡块(15); 所述后支架(3)上端为弧形,所述后支架(3)内侧设置有后滑槽(12);所述后滑槽(12)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后弹簧(14),两侧所述后弹簧(14) 一端与后滑槽(12)端部固定连接,两侧所述后弹簧(14)自由端分别与左脚推板(10)和右脚推板(11)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板(4)、对称设置于支撑板(4)前端两侧的前支撑柱(16)、对称设置于支撑板(4 )后端两侧的后支撑柱(18 )以及上端铰接于支撑板(4 )对应位置的中支撑柱(17);前支撑柱(16)和后支撑柱(17)上端均与支撑板(4)通过弹簧柔性连接; 所述前支架(2 )底端通过滑轨(5 )滑动连接于底座(1)前端,所述滑轨(5 )上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后支架(3)固定连接于底座(1)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弹簧(7)和后弹簧(14)为压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推板(8)、右手推板(9)、左脚推板(10)以及右脚推板(11)内侧覆置有防滑橡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上表面覆置有弹性垫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蛙泳模拟健身装置,包括底座、前支架、后支架以及支撑台;前支架内侧设置有前滑槽、前弹簧,两侧前弹簧自由端分别与左手推板和右手推板固定连接;前滑槽中部固定设置有弹性挡块;后支架内侧设置有后滑槽、后弹簧,两侧后弹簧自由端分别与左脚推板和右脚推板固定连接;支撑台包括支撑板、对称设置于支撑板前端两侧的前支撑柱、对称设置于支撑板后端两侧的后支撑柱以及上端铰接于支撑板对应位置的中支撑柱;本实用新型根据蛙泳的原理,模拟蛙泳的动作,不仅能够达到与蛙泳相似的锻炼效果,还可以利用琐碎的时间来锻炼身体,方便实用。
【IPC分类】A63B69/10
【公开号】CN205055381
【申请号】CN201520831653
【发明人】荆雯, 李洋
【申请人】渤海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