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钉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9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结构改进的钉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钉角机,特别是一种改进了其控制装置结构 的钉角机。
背景技术
钉角机在装裱行业中的应用较普遍,其作用主要是将组成像 框的相邻两边条进行拼接和固定。其结构主要包括操作平台、传
动装置及操作装置等,对此在本人于2005年10月25日申请的专 利号为ZL200520130109. 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有详细描述。但 由于上述专利中的操作装置——活动手柄位于操作平台的上方, 即活动手柄的下端是穿过操作平台上所设的通槽的,经过实践我 们发现上述活动手柄的结构使得钉角机的结构较复杂,而且操作 平台被突出的活动手柄分为了两部分,其中自活动手柄至操作平 台边缘的部分无法合理利用,从而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 省操作平台的面积、降低成本的结构改进的钉角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结构改进的钉角机,包括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上开有通槽, 通槽中安装有钉头,所述钉头与操作手柄连接,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 述操作平台侧。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手柄呈L形,其中
竖边伸出操作平台台面,横边在操作平台底部通过套筒组与所述钉头 连接,所述套筒组与固定在操作平台底部的导轨滑动连接。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平台周边设有保护 围板,所述围板上开设有槽,所述操作手柄贯穿所述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将操作平台及操作平 台与操作手柄的连接位置关系进行改进,将操作手柄直接放置在操作 平台的侧面,从而减少了操作平台的整体面积,降低了钉角机的生产 成本,而且操作手柄在操作平台侧面也有利于安装和维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3是
图1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至图3, 一种结构改进的钉角机,包括操作平台1、在操 作平台1的中间位置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ll,通槽11中安装有钉头2, 该钉头2与操作手柄3连接,操作手柄3位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侧面, 所述操作手柄3呈L形,其中竖边31伸出操作平台1台面,横边32 在操作平台1底部通过套筒组4与所述钉头2连接,所述套筒组4与 固定在操作平台1底部的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操作平台1周边向下 设有保护围板12,所述围板12上开设有槽13,所述操作手柄3贯穿 所述槽13。从附图可看到,操作手柄3位于操作平台1的围板12侧,当推拉 操作手柄3时,与操作手柄3连接的钉头2即可沿着通槽11前后移动, 由于L形操作手柄3的横边32与套筒组4连接,而套筒组4又与导 轨5是滑动连接的,所以只要轻轻推拉操作手柄3即可实现钉头2的 移动,方便实用。而操作手柄3位于操作平台1的侧面,不但减少了 操作平台1的整体面积,降低了成本,而且进行安装和维修等工作时 也更方便。
权利要求1. 一种结构改进的钉角机,包括操作平台(1)、在操作平台上开有通槽(11),通槽(11)中安装有钉头(2),所述钉头(2)与操作手柄(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3)位于所述操作平台(1)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钉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 手柄(3)呈L形,其中竖边(31)伸出操作平台(1)台面,横边(32) 在操作平台(1)底部通过套筒组(4)与所述钉头(2)连接,所述套 筒组(4)与固定在操作平台(1)底部的导轨(5)滑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钉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 平台(1)周边设有保护围板(12),所述围板(12)上开设有槽(13), 所述操作手柄(3)贯穿所述槽(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钉角机,包括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上开有通槽,通槽中安装有钉头,所述钉头与操作手柄连接,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操作平台侧,本实用新型主要将操作平台及操作平台与操作手柄的连接位置关系进行改进,将操作手柄直接放置在操作平台的侧面,从而减少了操作平台的整体面积,降低了钉角机的生产成本,而且操作手柄在操作平台侧面也有利于安装和维修。
文档编号B27F7/02GK201244841SQ20082004958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3日
发明者敬智勇 申请人:敬智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