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449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刨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



背景技术:

当前,企业生产时采用的压刨机均为单刨轮结构,在木料需要进行粗加工与经加工时须在两台设备上进行操作,这降低了木料的加工效率,同时在更换设备时容易增大由于设备参数调试不同而引起的加工误差,降低产品质量,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为克服上述的不足,采用双刨轮的结构,在一台设备上一次性同时完成粗加工与精加工,不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避免由于设备参数调试不同而引起的加工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包括机体、主动带轮、电机、操作台、导向柱、压板、第二刨刃、第二刨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二传动带、第一传动带、第一从动带轮、第一刨轮、第一刨刃;其中:机体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操作台与导向柱固定连接,导向柱与压板连接,机体与电机固定连接,电机与主动带轮同轴连接,主动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从动带轮连接,第一从动带轮与第一刨轮同轴连接,第一刨轮周围设有第一刨刃,主动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从动带轮连接,第二从动带轮与第二刨轮同轴连接,第二刨轮周围设有第二刨刃。

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其中:第一刨轮与第二刨轮的半径之比为7:2。

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其中:第一刨刃与第二刨刃的刃倾角之比为3: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采用双刨轮的结构,在一台设备上一次性同时完成粗加工与精加工,不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避免由于设备参数调试不同而引起的加工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机体1、主动带轮2、电机3、操作台4、导向柱5、压板6、第二刨刃7、第二刨轮8、第二从动带轮9、第二传动带10、第一传动带11、第一从动带轮12、第一刨轮13、第一刨刃1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包括机体1、主动带轮2、电机3、操作台4、导向柱5、压板6、第二刨刃7、第二刨轮8、第二从动带轮9、第二传动带10、第一传动带11、第一从动带轮12、第一刨轮13、第一刨刃14;其中:机体1与操作台4固定连接,操作台4与导向柱5固定连接,导向柱5与压板6连接,机体1与电机3固定连接,电机3与主动带轮2同轴连接,主动带轮2通过第一传动带11与第一从动带轮12连接,第一从动带轮12与第一刨轮13同轴连接,第一刨轮13周围设有第一刨刃14,主动带轮2通过第二传动带10与第二从动带轮9连接,第二从动带轮9与第二刨轮8同轴连接,第二刨轮8周围设有第二刨刃7。

实施例2、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其中:第一刨轮13与第二刨轮8的半径之比为7:2,可同时实现第一刨轮13进行粗加工与第二刨轮8进行精加工,将两道工序整合到一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双刨轮高效压刨机,其中:第一刨刃14与第二刨刃7的刃倾角之比为3:2,有利于提高刨削效率,同时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

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主动带轮2旋转,主动带轮2分别通过第一传动带11与第二传动带10同时带动第一从动带轮12与第二从动带轮9旋转,第一从动带轮12带动第一刨轮13旋转,第一刨轮13带动第一刨刃14转动,第二从动带轮9带动第二刨轮8旋转,第二刨轮8带动第二刨刃7转动,同时,将木料放置于操作台4之上,并将木料推动沿着操作台4表面运动,依次经过第一刨刃14与第二刨刃7的刨削加工,最终形成成品,在加工过程中,第一刨轮13与第二刨轮8的半径之比为7:2,确保加工效率的前提下,使得第二刨刃7具有更高的转速,提高刨削精度,也可一次性完成由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过程,提高效率,当第一刨刃14与第二刨刃7的刃倾角之比为3:2时,在确保刨刃的结构强度与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第二刨刃7比第一刨刃14具有更高的刨削效率,达到一次性完成精加工的有益效果,动作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