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766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具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到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实木家具以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为基材制作的、表面经涂饰处理的家具;或在此类基材上采用实木单板或薄木贴面后,再进行涂饰处理的家具;现有生活中实木家具均作为一种高档消费品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在实木家具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进行生产加工出售,在加工过程中为了简便工序,很多工艺步骤均采用机械加工,螺钉固定,此类方法虽然有个较好的整体收益,但是单个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并且现有的板材大多采用烘干技术,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去水功能,但是无法完全有效的去除水分,在长时间使用后板材容易发生开裂变形。家具木料的水份含量直接关系家具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没有进行烘干过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带入生产易出现发霉、变形、开裂等现象,有效地控制木材含水率是家具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天然的树木经过锯解,烘干后成为制造家具用的木材,木材离开干燥炉以后它的含水率并不是不变的,在运输、储存、制作过程中它会不断地吸湿和解吸,甚至经过完善的油漆涂装成为一件家具吸湿和解吸的行为仍然不会停止,只是由于油漆的阻隔作用,使得吸湿和解吸变得相对缓慢,不再那么强烈地造成家具尺寸变化,引起结构和木材质及表面涂层开裂。现有实木家具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缺点:木材蜡质流失大,力学性能变差,韧性降低;榫卯结构不够理想;不易于辨认雕工、打磨等制作工艺的精细度;家具材质天然的纹理、色泽、气息不能有效保存;不能有效减少木性变化而引起的抽胀、开裂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获得拼装毛料;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2h~5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本发明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还包括在防霉毛料上需要进行雕刻的部件进行雕刻加工的步骤。本发明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后处理过程中,还包括在榫卯结构的连接处均匀的涂抹环保胶水。本发明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防霉处理工艺包括:将拼装毛料送入干燥房内加热处理12h,控制干燥房内温度为60℃,湿度为60%rh;并且每隔3h降低温度5℃,降低湿度5%;加热处理12h后送入恒温房内在室温20℃~25℃,相对湿度30%rh的环境下自然存放2~5天。本发明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开料工艺还包括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的步骤;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60℃~8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至少2次;强化液中含有氯化钙1mol/l,山梨糖醇0.5mol/l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0.5mol/l。本发明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40~70份、滑石粉10~15份、石英粉1~5份、流平剂0.1~0.5份、膨润土0.5~1份、硬脂酸锌5~10份、醋酸丁酯2~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3份、海藻酸钠2~3份、阿斯巴甜2~3份。本发明的一个优化方案之一,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工艺合理,生产处的实木家具产品质量好、不开裂变形、强化了防霉能力,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2、本发明还优化了防霉处理工艺,通过阶段性降温的方法获得了更好的防霉效果,使得实木在后期不易吸收水分,提高了耐水性能。3、本发明在开料工艺过程中通过喷洒强化液,让强化液进入到实木内部与木质纤维接触,使得实木内部的水分不易失去,也使得处理后的实木与外界水分的亲和力降低,从而提高了防潮能力,也能够减小开裂的几率。4、本发明优化了底漆的配方,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底漆不能够减少实木开裂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封闭性能,耐水防潮效果更好。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获得拼装毛料。开料时可以根据图纸以及家具的造型和尺寸选择合适大小的家具原木,将家具原木切割成多个木料,每个木料即为实木家具的一个部件;这些拼装毛料表面粗糙,需要经过后续处理才能够获得光滑表面,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本发明的一个优化实施例中,开料工艺还包括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的步骤;例如可以在原木切割后进行润湿步骤。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60℃~8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至少2次;强化液中含有氯化钙1mol/l,山梨糖醇0.5mol/l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0.5mol/l,溶剂可以为水。拼装毛料本身的含水量较高,毛孔开放状态;本发明对毛料喷洒强化液使其浸润毛料,使得毛料的表层部分被强化液包裹,强化液逐渐渗透至毛料内部,干燥后水分蒸发,强化剂仍然在木质纤维中使木质纤维已有的水分被包裹不易失水,并且与外界水分的结合力降低,提高了耐水性能。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防霉处理工艺包括:将拼装毛料送入干燥房内加热处理12h,控制干燥房内温度为60℃,湿度为60%rh;并且每隔3h降低温度5℃,降低湿度5%;加热处理12h后送入恒温房内在室温20℃~25℃,相对湿度30%rh的环境下自然存放2~5天。防霉毛料的含水量较低,具有良好的雕刻性能,本发明还包括在防霉毛料上需要进行雕刻的部件进行雕刻加工,例如可以雕刻出各种装饰纹路。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2h~5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防霉木料含水量较低,置于蜂蜡中有利于毛料的外表形成蜂蜡层,进一步提高毛料的光滑度、可打磨性能以及防水性能。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喷涂完毕后的精料立即送入热烘房内进行固化,固化温度可以选择50℃。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40~70份、滑石粉10~15份、石英粉1~5份、流平剂0.1~0.5份、膨润土0.5~1份、硬脂酸锌5~10份、醋酸丁酯2~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3份、海藻酸钠2~3份、阿斯巴甜2~3份;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后处理过程中,在榫卯结构的连接处均匀的涂抹环保胶水,进一步提高防水封闭性能。实施例1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7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3次;强化液中含有氯化钙1mol/l,山梨糖醇0.5mol/l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0.5mol/l。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8%,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3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50份、滑石粉10份、石英粉2份、流平剂0.3份、膨润土1份、硬脂酸锌6份、醋酸丁酯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海藻酸钠2份、阿斯巴甜3份。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实施例2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7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3次;强化液中含有山梨糖醇0.5mol/l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0.5mol/l。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8%,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3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50份、滑石粉10份、石英粉2份、流平剂0.3份、膨润土1份、硬脂酸锌6份、醋酸丁酯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海藻酸钠2份、阿斯巴甜3份。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实施例3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7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3次;强化液中含有氯化钙1mol/l,羧甲基纤维素钠0.5mol/l。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8%,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3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50份、滑石粉10份、石英粉2份、流平剂0.3份、膨润土1份、硬脂酸锌6份、醋酸丁酯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海藻酸钠2份、阿斯巴甜3份。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实施例4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7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3次;强化液中含有氯化钙1mol/l,山梨糖醇0.5mol/l。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8%,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3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50份、滑石粉10份、石英粉2份、流平剂0.3份、膨润土1份、硬脂酸锌6份、醋酸丁酯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海藻酸钠2份、阿斯巴甜3份。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实施例5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7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3次;强化液中含有氯化钙1mol/l,山梨糖醇0.5mol/l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0.5mol/l。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8%,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3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50份、滑石粉10份、石英粉2份、流平剂0.3份、膨润土1份、硬脂酸锌6份、醋酸丁酯2份、海藻酸钠2份、阿斯巴甜3份。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实施例6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7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3次;强化液中含有氯化钙1mol/l,山梨糖醇0.5mol/l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0.5mol/l。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8%,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3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50份、滑石粉10份、石英粉2份、流平剂0.3份、膨润土1份、硬脂酸锌6份、醋酸丁酯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阿斯巴甜3份。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实施例7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在分割的拼装块表面连续喷洒强化液进行润湿;喷洒时强化液的温度为70℃,每次喷洒1h后晾干至表面干燥,重复处理3次;强化液中含有氯化钙1mol/l,山梨糖醇0.5mol/l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0.5mol/l。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8%,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3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底漆包括短油醇酸树脂50份、滑石粉10份、石英粉2份、流平剂0.3份、膨润土1份、硬脂酸锌6份、醋酸丁酯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海藻酸钠2份。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实施例8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根据家具形状和构造将家具原木分割成多个拼装块,并根据每个拼装块的尺寸选择原木开料。2)防霉处理:将拼装毛料采用防霉工艺处理,处理后将其置入干燥箱内干燥,温度控制在50℃,干燥至含水量为8%,干燥完毕后获得防霉毛料;3)、煮蜡:将防霉毛料置入蜂蜡中煮沸3h,煮蜡完毕后去除毛料表面附着的多余蜂蜡,获得干燥毛料;4)、压刨开榫:使用压刨机将干燥毛料刨光,使拼装块的各个部位的尺寸更加精确,然后根据每个拼装块的连接情况制作榫卯结构;5)、精磨:对开榫后的每个拼装块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每个拼装块的表面光滑,获得精料;6)、上漆拼装:在精料表面喷涂底漆,喷涂完毕后经过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然后再经过多次打磨后将各个拼装块的榫卯结构连接,组装成产品。7)、后处理:在产品表面进行打蜡抛光处理。将实施例1~实施例8中方法处理后得到的产品或者板材进行防潮实验;实验方法为:将实木家具或者板材暴露在雾化水汽中,雾化水汽的温度为50℃,每个产品或者板材的暴露时间为10天。10天后测量暴露前后实木家具或者板材的单位重量差,即每千克实木板材吸收的水分重量,单位为克,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实施例1~实施例8防潮实验结果实施例单位重量差实施例单位重量差实施例142实施例558实施例248实施例662实施例350实施例760实施例452实施例8124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8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8的木材吸水量远远大于实施例1,说明实施例1的防潮效果最佳。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分别减少了氯化钙和山梨糖醇,其防潮效果略有降低,但是相比实施例8同样有显著性的防潮效果;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减少了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其防潮效果相比实施例8有显著防潮效果,但是略低于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6和实施例7减少了海藻酸钠以及阿斯巴甜,其防潮效果相比实施例8有显著防潮效果,但是略低于实施例1~实施例5。由此可见,本发明在增加了强化液处理步骤以及优化底漆后,其防潮性能进一步提高了,说明上述实施例中增加的物质能够对实木的防潮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