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9159发布日期:2018-08-14 19:0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组竹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



背景技术:

重组竹强度高、硬度大、变形小、刚度好、握钉力高、可再生,是一种优异的天然工程材料。现有的重组竹制品加工主要是板材和方材为主,截面尺寸固定,密度高。过剩的性能导致用现有的重组竹材料直接用于建筑工程材料需要先经过接长、拼宽、铣型等工序。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重组竹作为工程材料的加工成本,限制了重组竹在建筑结构材领域的应用。重组竹型材的加工制造目前多以先制成板材,再将各种板材经铣型,涂胶等工序制造,材料损耗大、工序繁杂、增加成本、竞争力低,消耗了更多的劳动力、材料、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可用于重组竹弯折、连接等加工过程,有利于后期组合成多种重组竹型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底面中部和下模具顶面中部分别开设有相应的方型模腔凹槽,为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的上凹槽和下凹槽各深度为3-5cm,所述下凹槽贯穿下模具前、后侧面,所述上凹槽贯穿上模具前、后侧面;在上凹槽和上模具底面平面连接处设有上梯形凸台,上梯形凸台周围为平面,在下凹槽和下模具顶面平面连接处设有下梯形凸台,下梯形凸台周围为平台;所述上梯形凸台下底宽5mm、上底宽10mm、高度5mm,所述下梯形凸台下底宽10mm、上底宽5mm、高度5mm;所述下模具的左侧设有左挡块,右侧设有右挡块。

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长度、宽度、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左挡块、右挡块的长度、宽度与下模具相同,高度高出下模具二分之一高度。

所述左挡块、右挡块高度较下凹槽顶面平面高出8-10cm。

进一步的,所述上梯形凸台沿上凹槽和上模具底面平面连接处交线连续设置,所述下梯形凸台沿下凹槽和下模具底面平面连接处交线连续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模具内凸台部分上下径向对应,用于预先压制重组竹型材两条高密度条形区域做分界线。压制前打开模腔,压制时,先将组坯好的坯料整体长度方向和模具平行,调整好左右位置放入模腔内;下模腔固定,上模腔向下移动,先压制模腔凸台部分,再压制模腔平台部分;最终平台部分压制得到重组竹型材高密度区,凹槽部分得到重组竹型材低密度区,凸台部分压制得到分界线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简单,利于模腔改造和互换,可以减少设备投入成本。使用此种模腔制造的重组竹制品中重组竹密度低区域提供了弯折、连接等作用,有利于后期组合成多种重组竹型材,可用于两步法(先加工重组竹中间制品,再加工成各种成造型工程型材)制造重组竹型材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所述上模具1底面中部和下模具2顶面中部分别开设有相应的方型模腔凹槽,为上凹槽3和下凹槽4;所述的上凹槽3 和下凹槽4各深度为3-5cm,所述下凹槽4贯穿下模具1前、后侧面,所述上凹槽4贯穿上模具3前、后侧面。

在上凹槽3和上模具1底面平面连接处设有上梯形凸台5,上梯形凸台周围为平面,在下凹槽和下模具顶面平面连接处设有下梯形凸台6,下梯形凸台周围为平台;所述上梯形凸台5 下底宽5mm、上底宽10mm、高度5mm,所述下梯形凸台6下底宽10mm、上底宽5mm、高度5mm。

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长度、宽度、高度相同。所述下模具2的左侧设有左挡块7,右侧设有右挡块8。

所述左挡块7、右挡块8的长度、宽度与下模具2相同,高度高出下模具2二分之一高度。或者所述左挡块7、右挡块8高度较下凹槽2顶面平面高出8-10cm。

所述上梯形凸台5沿上凹槽3和上模具1底面平面连接处交线连续设置,所述下梯形凸台6沿下凹槽4和下模具2底面平面连接处交线连续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