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水竹木复合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0969发布日期:2018-11-17 02:1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竹木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展资源节约研究,对于缓解资源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造板工业是一种资源依赖型产业,主要以竹材、木材为其原料。虽然竹材、木材都是可再生资源,但资源的总量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森林资源贫乏的地区。因此,用较少的原材料,生产出数量多、性能好的人造板,始终是木材科技工作者奋斗的目标。目前各种人造板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纤维板、刨花板等产品,虽然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的优点,但物理力学性能较低;另一类是胶合板、层积材等产品,虽然物理力学性能好,但原材料利用率不到50%。一般认为既要原材料利用率高,又要产品性能好,似乎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获得原材料的高利用率,在原材料加工成各种形态的构成单元时,可采用无屑切削方式来替代有屑切削方式,例如用辊压、旋切来替代锯剖和铣削;对于竹材来说可以用径向剖削来替代弦向剖削。虽然竹材的纵向剖削无论径向剖削还是弦向剖削过程,都无切屑产生,但弦向剖削的竹蔑只能进行弦向胶合,而在弦向胶合时,竹材弦向外表面的竹青和内表面的竹黄,是难以胶合的,只能弃之不用。竹材径向剖削的竹蔑,可以不必剔除竹青、竹黄而能进行有效的径向胶合。因此径向剖削的竹材利用率比弦向剖削高得多川。同时要获得较高性能的产品,必须采用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来替代单一结构材料,并且复合材料的各层要根据其性能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但是传统的竹木复合板存在防水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善传统竹木复合板存在的耐水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缺点,以获取更高综合性能的提高,是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的竹木复合板存在的耐水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水竹木复合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水竹木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将木板置于混合酶液中浸泡,取出,得预处理木板;(2)按重量份数计,将20~3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滴加入30~40份壳聚糖液,搅拌反应,得一次混合液,向一次混合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加热搅拌反应,得二次混合液,向二次混合液滴加盐酸,调节二次混合液ph,得改性处理液;(3)将竹篾置于改性处理液中浸润,取出,得预处理竹篾;(4)按重量份数计,将40~60份酚醛树脂,5~8份聚丙烯酸锌树脂,5~8份偶联剂,8~10份纳米炭黑,5~8份六次甲基四胺,8~10份氧化石墨烯搅拌混合,得复合胶黏剂;(5)将预处理竹篾-复合胶黏剂-预处理木板-复合胶黏剂-预处理竹篾组坯,热压,冷却,即得耐水竹木复合板。步骤(3)所述木板为杨木板,桦木板或松木板中的任意一种。步骤(2)所述混合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5份纤维素酶,3~5份果胶酶,3~5份木质素酶,20~30份去离子水。步骤(2)所述壳聚糖液的制备过程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1:30~1:50混合,静置溶胀3~5h后,加热搅拌溶解,得壳聚糖液。步骤(4)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酚醛树脂2127或酚醛树脂2130中的任意一种。步骤(4)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中任意一种。步骤(4)所述热压条件为:压力为3~5mpa,温度为160~18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改性处理液,壳聚糖经过辛烯基琥珀酸酐的改性处理后,分子中同时引入亲水性的羧基基团和疏水性的辛烯基长链,在使用过程中,亲水的羧基基团会伸向水中,疏水的辛烯基长链会伸入油中,而复杂的多糖长链则会在水油界面处展开,在竹纤维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的,连续的,厚实的且不易破坏的界面膜,界面膜的存在使得体系的防水性能得到提升;(2)本发明通过添加复合胶黏剂,在热压过程中,聚丙烯酸锌树脂中锌离子可与处理液中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从而使聚丙烯酸树脂带有锌离子的一端变得可溶,锌离子可与改性处理液的极性基团产生络合作用,还能与木纤维极性基团通过配位键连接起来,在被粘物直接形成较强的化学键作用力,同时,其会渗入木板与竹纤维的空隙中,固化后产生机械咬合,从而提升体系的黏合强度,无机填料中的微小颗粒均匀地分布在胶液中,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吸附性能,能够吸附带正电荷的电解质与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增加了胶的固含量,减少水分,提高了复合胶黏剂的稳定性,同时,有效堵塞木纤维表面的空隙,减少水分的渗透率,从而提高了体系的耐水性能。具体实施方式按重量份数计,将3~5份纤维素酶,3~5份果胶酶,3~5份木质素酶,20~30份去离子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0~35℃,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30~50min,得混合酶液;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1:50~1:100加入2号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30min后,静置溶胀3~4h,再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95~100℃,转速为400~5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溶解40~50min,即得壳聚糖液;将木板置于混合酶液中浸泡30~5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木板;按重量份数计,用滴液漏斗向盛有30~40份壳聚糖液的三口烧瓶中滴加20~3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并将三口烧瓶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30~50min,得一次混合液,随后向一次混合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3~8.5,于温度为35~50℃,转速为200~3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30~50min,得二次混合液,接着向二次混合液滴加质量分数为8~10%的盐酸,调节二次混合液ph至6.8~7.1,得改性处理液;将竹篾置于改性处理液中浸润40~6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竹篾;按重量份数计,将40~60份酚醛树脂,5~8份聚丙烯酸锌树脂,5~8份偶联剂,8~10份纳米炭黑,5~8份六次甲基四胺,8~10份氧化石墨烯置于混料机中,于转速为600~8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40~60min,得复合胶黏剂;将预处理竹篾-复合胶黏剂-预处理木板-复合胶黏剂-预处理竹篾组坯,得板坯,接着将板坯置于热压机中,于压力为3~5mpa,温度为160~180℃,热压成型后,冷却,即得耐水竹木复合板。所述木板为杨木板,桦木板或松木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酚醛树脂2127或酚醛树脂2130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中任意一种。实例1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纤维素酶,5份果胶酶,5份木质素酶,30份去离子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50min,得混合酶液;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1:100加入2号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30min后,静置溶胀4h,再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100℃,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溶解50min,即得壳聚糖液;将木板置于混合酶液中浸泡5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木板;按重量份数计,用滴液漏斗向盛有40份壳聚糖液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并将三口烧瓶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50min,得一次混合液,随后向一次混合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于温度为50℃,转速为3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50min,得二次混合液,接着向二次混合液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调节二次混合液ph至7.1,得改性处理液;将竹篾置于改性处理液中浸润6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竹篾;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酚醛树脂,8份聚丙烯酸锌树脂,8份偶联剂,10份纳米炭黑,8份六次甲基四胺,10份氧化石墨烯置于混料机中,于转速为8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得复合胶黏剂;将预处理竹篾-复合胶黏剂-预处理木板-复合胶黏剂-预处理竹篾组坯,得板坯,接着将板坯置于热压机中,于压力为5mpa,温度为180℃,热压成型后,冷却,即得耐水竹木复合板。所述木板为杨木板。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实例2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纤维素酶,5份果胶酶,5份木质素酶,30份去离子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50min,得混合酶液;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1:100加入2号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30min后,静置溶胀4h,再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100℃,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溶解50min,即得壳聚糖液;将木板置于混合酶液中浸泡5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木板;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酚醛树脂,8份聚丙烯酸锌树脂,8份偶联剂,10份纳米炭黑,8份六次甲基四胺,10份氧化石墨烯置于混料机中,于转速为8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得复合胶黏剂;将竹篾-复合胶黏剂-预处理木板-复合胶黏剂-竹篾组坯,得板坯,接着将板坯置于热压机中,于压力为5mpa,温度为180℃,热压成型后,冷却,即得耐水竹木复合板。所述木板为杨木板。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实例3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纤维素酶,5份果胶酶,5份木质素酶,30份去离子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50min,得混合酶液;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1:100加入2号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30min后,静置溶胀4h,再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100℃,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溶解50min,即得壳聚糖液;将木板置于混合酶液中浸泡5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木板;按重量份数计,用滴液漏斗向盛有40份壳聚糖液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并将三口烧瓶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50min,得一次混合液,随后向一次混合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于温度为50℃,转速为3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50min,得二次混合液,接着向二次混合液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调节二次混合液ph至7.1,得改性处理液;将竹篾置于改性处理液中浸润6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竹篾;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酚醛树脂,8份偶联剂,10份纳米炭黑,8份六次甲基四胺,10份氧化石墨烯置于混料机中,于转速为8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得复合胶黏剂;将预处理竹篾-复合胶黏剂-预处理木板-复合胶黏剂-预处理竹篾组坯,得板坯,接着将板坯置于热压机中,于压力为5mpa,温度为180℃,热压成型后,冷却,即得耐水竹木复合板。所述木板为杨木板。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实例4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纤维素酶,5份果胶酶,5份木质素酶,30份去离子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50min,得混合酶液;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1:100加入2号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30min后,静置溶胀4h,再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100℃,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溶解50min,即得壳聚糖液;将木板置于混合酶液中浸泡5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木板;按重量份数计,用滴液漏斗向盛有40份壳聚糖液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并将三口烧瓶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50min,得一次混合液,随后向一次混合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于温度为50℃,转速为3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50min,得二次混合液,接着向二次混合液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调节二次混合液ph至7.1,得改性处理液;将竹篾置于改性处理液中浸润6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竹篾;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酚醛树脂,8份聚丙烯酸锌树脂,8份偶联剂,10份氧化石墨烯置于混料机中,于转速为8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得复合胶黏剂;将预处理竹篾-复合胶黏剂-预处理木板-复合胶黏剂-预处理竹篾组坯,得板坯,接着将板坯置于热压机中,于压力为5mpa,温度为180℃,热压成型后,冷却,即得耐水竹木复合板。所述木板为杨木板。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实例5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纤维素酶,5份果胶酶,5份木质素酶,30份去离子水置于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置于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50min,得混合酶液;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1:100加入2号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30min后,静置溶胀4h,再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100℃,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溶解50min,即得壳聚糖液;将木板置于混合酶液中浸泡5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木板;按重量份数计,用滴液漏斗向盛有40份壳聚糖液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0份辛烯基琥珀酸酐,并将三口烧瓶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中,于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50min,得一次混合液,随后向一次混合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于温度为50℃,转速为3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50min,得二次混合液,接着向二次混合液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调节二次混合液ph至7.1,得改性处理液;将竹篾置于改性处理液中浸润60min后,取出,得预处理竹篾;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酚醛树脂,8份聚丙烯酸锌树脂,8份偶联剂,10份纳米炭黑,8份六次甲基四胺,置于混料机中,于转速为800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得复合胶黏剂;将预处理竹篾-复合胶黏剂-预处理木板-复合胶黏剂-预处理竹篾组坯,得板坯,接着将板坯置于热压机中,于压力为5mpa,温度为180℃,热压成型后,冷却,即得耐水竹木复合板。所述木板为杨木板。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3。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对比例:南昌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竹木复合板。将实例1至实例5所得的耐水竹木复合板及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参照参照gb/t24508检测上述板材试样的吸水率。表1耐水竹木复合板性能具体检测结果检测项目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5实例6对比例吸水率/%4.55.36.26.97.69.712.6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耐水竹木复合板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的特点,在建筑材料技术行业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