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0962发布日期:2018-11-17 02:16阅读:39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灯笼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以竹条做内部支撑而做成的灯笼,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竹条,并且这些竹条在尺寸上都是具有一定的尺寸的。一般生产厂家的竹条原料不等长,在使用时需要对竹条进行裁剪,但是裁断过程中,无法根据需要的长度进行定尺裁断,而且竹子的直径各不相同,如何对不同直径的竹子进行固定,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实现对竹子的定尺切断,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不同直径的待加工竹子具有很好的定位作用,实现自动化上料的过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机架、两组固定件、两组压紧装置、切断装置、定位装置和推动装置;切断装置包括切割刀具;压紧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升降杆和紧压板;定位装置包括移动件、第二驱动机构和挡板;

机架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固定件设置在工作台上,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设有供切割刀具穿过的切割空间;切断装置位于该切割空间的上方并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结构相同;第一固定件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竹子的梯形空间,梯形空间顶部形成开口,其开口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

两组压紧装置位于切断装置的两侧;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控制升降杆沿竖直方向伸缩;紧压板呈倒置的v形,紧压板设置在升降杆下端;

定位装置位于第二固定件上方;其中,移动件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移动件底部,用于驱动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挡板向下插入第二固定件的梯形空间内;

推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靠近第一固定件的一端,用于推动待加工竹子朝向第一固定件运动。

优选的,固定件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减震设备。

优选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梯形空间的内壁上设置多排辊筒。

优选的,辊筒外周设置弹性橡胶层。

优选的,第二固定件的外周设有刻度值。

优选的,推动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三驱动装置和限位件;固定板设置在工作台的端部;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板朝向第一固定件的一端,用于驱动限位件朝远离或接近第一固定件的方向移动;限位件呈圆台状,其朝向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为较小的一端,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为较大的一端。

优选的,限位件的周面为多层阶梯状。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喷气装置;喷气装置包括喷气头,喷气头位于切割空间的侧面,其喷气方向朝向切割空间。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喷水装置;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的喷水方向朝向切割刀具。

本发明中,紧压板将待加工竹子压紧在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梯形空间内部;切断装置驱动切割刀具转动,并驱动切割刀具穿过切割空间,从而对待加工竹子进行切断,切断过程中,竹子放置稳定,切断效果好。其中,推动装置能够推动待加工竹子不断沿工作方向运动,以实现自动化上料的过程。

本发明中,调节移动件的位置而确定挡板与切割刀具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待加工竹子的长度,实现竹子的定尺切断,整个过程只需要调节一次定位装置的位置,便能够实现多个竹子的定尺切断,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竹子的梯形空间,梯形空间顶部形成开口,即使不同直径的待加工竹子放在梯形空间内,待加工竹子的外周均能够得到稳固支撑;同时,紧压板呈倒置的v形,紧压板的底部也能够与待加工竹子的周面进行有效压紧;紧压板和梯形空间配合使用,对不同直径的待加工竹子具有很好的定位作用,不会出现竹子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对待加工竹子的稳固、定位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中固定件与压紧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中固定件与定位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中固定件与压紧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中固定件与定位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参照图1-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灯笼生产用原料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1、机架4、两组固定件、两组压紧装置5、切断装置6、定位装置7和推动装置;切断装置6包括切割刀具;压紧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51、升降杆52和紧压板53;定位装置7包括移动件71、第二驱动机构72和挡板73;

机架4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方;固定件设置在工作台1上,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之间设有供切割刀具穿过的切割空间8;切断装置6位于该切割空间8的上方并设置在机架4上;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结构相同;第一固定件2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竹子的梯形空间23,梯形空间23顶部形成开口,其开口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

两组压紧装置5位于切断装置6的两侧;第一驱动机构51设置在机架4上,用于控制升降杆52沿竖直方向伸缩;紧压板53呈倒置的v形,紧压板53设置在升降杆52下端;

定位装置7位于第二固定件3上方;其中,移动件71滑动设置在机架4上;第二驱动机构72设置在移动件71底部,用于驱动挡板7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挡板73向下插入第二固定件3的梯形空间23内;

推动装置设置在机架4上靠近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用于推动待加工竹子朝向第一固定件2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之间设有供切割刀具穿过的切割空间8;切断装置6位于该切割空间8的上方并设置在机架4上;两组压紧装置5位于切断装置6的两侧;工作中,紧压板53将待加工竹子压紧在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梯形空间23内部;切断装置6驱动切割刀具转动,并驱动切割刀具穿过切割空间8,从而对待加工竹子进行切断,切断过程中,竹子放置稳定,切断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7位于第二固定件3上方,通过调节移动件71的位置而确定挡板73与切割刀具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待加工竹子的长度;工作中,第二驱动机构72驱动挡板73向下插入第二固定件3的梯形空间23内,待加工竹子的端部抵靠在挡板73的侧面,从而实现待加工竹子的定尺;将竹子切断后,第二驱动机构72驱动挡板73向下运动,将切断的竹子取出即可;重复上述过程,实现竹子的定尺切断,即,整个过程只需要调节一次定位装置7的位置,便能够实现多个竹子的定尺切断,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设备无法对不同直径竹子进行有效夹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结构相同;第一固定件2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竹子的梯形空间23,梯形空间23顶部形成开口,其开口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即使不同直径的待加工竹子放在梯形空间23内,待加工竹子的外周均能够得到稳固支撑;同时,紧压板53呈倒置的v形,紧压板53的底部也能够与待加工竹子的周面进行有效压紧;紧压板53和梯形空间23配合使用,对不同直径的待加工竹子具有很好的定位作用,不会出现竹子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对待加工竹子的稳固、定位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推动装置设置在机架4上靠近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用于推动待加工竹子朝向第一固定件2运动,推动装置能够推动待加工竹子沿工作方向运动,以实现自动化上料的过程。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件与工作台1之间设有减震设备,减震效果好,保证待加工竹子的切断质量和切断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梯形空间23的内壁21上设置多排辊筒22;当切断装置6对待加工竹子进行切断动作时,待加工竹子会发生转动,辊筒22减小了待加工竹子的摩擦力,使得待加工竹子发生转动,防止待加工竹子受到损坏。

进一步的,辊筒22外周设置弹性橡胶层,对待加工竹子进行保护,防止竹子受到损坏。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件3的外周设有刻度值,在调节定位装置7与切割刀具之间的距离时,便于读数,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推动装置包括固定板9、第三驱动装置10和限位件11;固定板9设置在工作台1的端部;第三驱动装置10设置在固定板9朝向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用于驱动限位件11朝远离或接近第一固定件2的方向移动;限位件11呈圆台状,其朝向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为较小的一端,远离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为较大的一端;工作时,限位件11由竹子的端部插入竹子内部,限位件11呈圆台状,适合用于不同直径的竹子,使用范围广,对竹子的推动效果好。

限位件11插入竹子内部,容易造成竹子端部开裂;因此,进一步的,限位件11的周面为多层阶梯状,竹子的端面抵靠在限位件11阶梯状的断面上,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4上的喷气装置;喷气装置包括喷气头,喷气头位于切割空间8的侧面,其喷气方向朝向切割空间8,避免切割空间8在长时间工作后被竹屑堵塞,保证待加工竹子的加工质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4上的喷水装置;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的喷水方向朝向切割刀具,及时对切割刀具进行喷水散热,其中,雾化的水滴更加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避免切割刀具在高温下出现的加速损坏,保证竹子的切断质量,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