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0171发布日期:2018-11-23 20:1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胶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竹胶板是以毛竹材料作主要架构和填充材料,经高压成坯的建材。由于竹胶板硬度高,抗折,抗压,在很多使用区域已经替代了钢模板。又由于竹是易培养,成林快的林木,三到五年就可以砍伐,能替换木材,因此,国家林业部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以竹为主要加工材料的人造板,已经在很多地方替换了木材类板材的使用。

竹胶板在生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竹板原料进行烘干水分,用来便于后续竹胶板的加工,现有的干燥设备在竹片在干燥过程中,平整的竹片容易在横向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产生卷曲变形,导致后续的使用极为不便,严重的影响了竹胶板的加工质量,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且具有定型干燥功能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包括:外框;烘干器,所述烘干器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框的内壁的底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外框的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外框的内壁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并且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转轮,所述转轮固定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表面,并且所述转轮的轴心处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的外框内壁的顶部;斜板,所述斜板的左侧通过稳定板固定于所述外框的内壁的左侧,所述斜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与所述转轮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转杆的左端通过滑头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通过弹力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内壁的顶部;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并且设置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压板,所述压板朝向所述支撑板设置,并且所述压板与所述稳定装置的底部连接;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于所述外框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稳定装置包括稳定框、活动板和活动杆,所述稳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板的顶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稳定框内壁底部,所述活动杆贯穿所述稳定框,并且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稳定框内壁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弹力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所述弹力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滑头呈相适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通过滑块分别与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把手,并且所述箱门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玻璃窗。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内壁均设置有保温材料,同时所述支撑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压板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所述烘干器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框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外框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达到了便于对竹板进行烘干的目的,同时便于竹板的放置,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并且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转轮固定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表面,所述斜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滑头呈相适配设置,所述转杆的右端与所述转轮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转杆的左端通过滑头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与所述稳定装置的底部,便于对竹板进行加压,有效的防止竹片在横向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产生卷曲变形,便于后续竹板的使用,所述箱门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与所述外框的表面,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把手,并且所述箱门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玻璃窗,达到了便于取放竹板的目的,同时便于对竹板烘干情况的观察,通过稳定装置的设置,达到了提供缓冲效果的目的,防止在压板下降的过程中,压力过大损坏竹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的拆除箱门后的装配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外框,2、烘干器,3、支撑杆,4、支撑板,5、侧板,6、电机,7、第一皮带轮,8、皮带,9、第二皮带轮,10、转轮,11、转杆,12、滑头,13、斜板,14、稳定板,15、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弹力伸缩杆,18、移动板,19、稳定装置,191、稳定框,192、弹簧,193、活动板,194、活动杆,20、压板,21、箱门,22、把手,23、玻璃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的拆除箱门后的装配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图。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包括:外框1;烘干器2,所述烘干器2用于对竹板进行烘干,所述烘干器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框1的内壁的底部;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通过支撑杆3固定于所述外框1的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5;所述侧板5有效的防止竹板掉落,电机6,所述电机6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电机6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外框1的内壁的顶部,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7,并且所述第一皮带轮7的表面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转轮10,所述转轮10固定于所述第二皮带轮9的表面,并且所述转轮10的轴心处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外框1的内壁的顶部;便于稳定所述转轮10,斜板13,所述斜板13的左侧通过稳定板14固定于所述外框1的内壁的左侧,所述斜板1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5;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右端与所述转轮10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转杆11的左端通过滑头12与所述第一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顶部通过弹力伸缩杆17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1内壁的顶部;稳定装置19,所述稳定装置19的数量为两个,并且设置于所述移动板18的底部;压板20,所述压板20便于压盖竹板,所述压板20朝向所述支撑板4设置,并且所述压板20与所述稳定装置19的底部连接;箱门21,所述箱门21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于所述外框1的表面。

所述稳定装置19包括稳定框191、活动板193和活动杆194,所述稳定框19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板20的顶部,所述活动板193的底部通过弹簧192固定连接于所述稳定框191内壁底部,所述活动杆194贯穿所述稳定框191,并且所述活动杆194位于所述稳定框191内壁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9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94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板18的底部,达到了提供缓冲效果的目的,防止在压板下降的过程中,压力过大损坏竹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所述弹力伸缩杆17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所述弹力伸缩杆17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为移动板18提供向上的拉力。

所述移动板18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6,且所述第二滑槽16、所述第一滑槽15和所述滑头12呈相适配设置,便于滑头12在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6中滑动。

所述移动板18的两侧均通过滑块分别与所述外框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提高所述移动板18的稳定性。

所述箱门21的表面设置有把手22,并且所述箱门2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玻璃窗23,便于观察竹板的烘干情况。

所述外框1的内壁均设置有保温材料,同时所述支撑板4、所述侧板5和所述压板20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把手22开启箱门21,然后将竹板均匀放置在支撑板4的顶部,此时关闭箱门21启动电机6带动第一皮带轮7转动,通过皮带8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通过转轮10带动转杆11逆时针转动,带动滑头12沿着第一滑槽15划入第二滑槽16,当滑头12在第二滑槽16中向右侧滑动时,会推动移动板18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稳定装置19和压板20向下移动,当压板20接触到竹板时,稳定装置19的弹簧192通过弹力对下降压力进行一定的缓冲,防止压力过大损坏竹板,此时,关闭电机6,启动烘干器2即可开始对竹板的烘干,通过玻璃窗23便于观察烘干情况,烘干完成后,启动电机6反转,从而通过转杆11带动滑头12顺时针转动,使得滑头延第二滑槽16向右移动,此时弹力伸缩杆17通过弹力将移动板18拉动上升,恢复至初始位置,滑头12通过第二滑槽16划入第一滑槽15,此时压板20离开竹板,即可打开箱门21取出竹板,完成烘干。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胶板生产用竹板定型干燥装置,所述烘干器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框1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通过支撑杆3固定于所述外框1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5,达到了便于对竹板进行烘干的目的,同时便于竹板的放置,所述电机6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7,并且第一皮带轮7的表面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转轮10,所述转轮10固定于所述第二皮带轮9的表面,所述斜板1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移动板18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6,且所述第二滑槽16、所述第一滑槽15和所述滑头12呈相适配设置,所述转杆11的右端与所述转轮10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转杆11的左端通过滑头12与所述第一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板20的顶部固定与所述稳定装置19的底部,便于对竹板进行加压,有效的防止竹片在横向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产生卷曲变形,便于后续竹板的使用,所述箱门21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与所述外框1的表面,所述箱门21的表面设置有把手22,并且所述箱门2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玻璃窗23,达到了便于取放竹板的目的,同时便于对竹板烘干情况的观察,通过稳定装置19的设置,达到了提供缓冲效果的目的,防止在压板20下降的过程中,压力过大损坏竹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