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90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细纱机,特别是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环锭细纱机。
例如这种类型的细纱机可从DE 199 40 817.3中获悉。
利用比集束元件(如一个筛网鼓)圆周速度低的加捻控制辊圆周速度,可在集束区的端部得到纤维的特定压缩和/或松弛,集束区有助于纱线的聚集,例如,其中的纱线包括化学纤维、羊毛或混合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另一种上面所述的特殊类型的细纱机,在细纱机的集束区的端部,可以得到纱线的这种压缩,也就是相当难对付的长纤维的聚集,特别是羊毛纤维的聚集,并可以很好地操作所述的纤维。另外,要为减少在加捻控制辊区域和上面所述区域内纱线的传送速度而努力工作,而这种努力基本上减少了该纱线的传送速度。
权利要求1的特征提供了这种任务的解决方案。从属权利要求涉及了最佳的其他实施例。
因此,本发明的思想实质上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减少加捻控制辊的圆周速度来实现的,即通过使用具有压缩性能特定值的弹状辊子来实现,最好使用中空辊子,特别是装有一个纺纱指。因此,在筛网鼓和加捻控制辊的表面之间,产生了根据所选择的条件可控制的滑动,这样确保在集束元件和加捻控制辊之间传送的纱线具有筛网鼓和加捻控制辊的圆周速度间的平均速度。
另外,可将加捻控制辊倾斜,加捻控制辊最好绕着筛网鼓的半径、在筛网鼓和加捻控制辊的接触点的区域内倾斜。因此,加捻控制辊的圆周速度以与倾斜角α的余玄相关的系数减少。
因此,加捻控制辊的母线(形成线)可以是直线或向内或向外弯的曲线。
最好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加捻控制辊的材料和尺寸,即加捻控制辊包括一个软的表面,表面的高度相对于端面区域朝着辊子的中心增加1...3mm,因此,10...50N的负载在辊子定位在具有直的机壳轮廓线的计数元件的过程中,足以平衡其弹状形状。
本发明将参照下列附图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在图2的箭头1的方向上看,本发明的环锭细纱机的纺纱区的侧向示意图。
图1a是一个变型的实施例。
图2是在图1的箭头II方向上的视图,因此只显示了作为牵伸单元部分的筛网鼓;图3a,3b是最佳类型的加捻控制辊的剖面图。
参照图1,纱线17在牵伸单元11的一对入口辊22之间导入,纱线从入口辊通过预拉区23导入另一对与带25相配合的辊子24中,纱线从带的输出端引入到牵伸单元11的出口间隙中,所述的间隙是在筛网鼓13和输出压辊14之间形成的间隙。在一对辊子24和输出压辊14与筛网鼓13的接触线之间有主牵引区34。沿着筛网鼓13的内表面,连接有吸管26的吸棉箱27在筛网鼓内部占有某一个角度范围。在筛网鼓的外圆周上,包括在圆周方向上的一个抽吸缝,因此,利用分布在抽吸缝28上筛网鼓13的孔29,在位于筛网鼓13的纱线17处,生产了一股抽吸气流,因此所述的气流凝聚所述的纱线。
在纱线经过输出压辊14后的运送方向上,在距输出压辊一个角度如45℃处,在筛网鼓13上同样设置一个加捻控制辊15。在输出压辊14和加捻控制辊15之间,有一个集束区12。加捻纱线17’然后从加捻控制辊15的加捻控制间隙向传统的环锭细纱机30延伸。
参照图2,加捻控制辊15相对于筛网鼓13倾斜并绕着倾斜轴35倾斜,在筛网鼓13和加捻控制辊15之间接触点处,倾斜轴35与筛网鼓13的半径一致。
由于筛网鼓13和加捻控制辊15之间的接触,在加捻控制辊15的旋转轴18和筛网鼓13的旋转轴19之间生产了一个α角,所述的接触只是在倾斜轴35区域内的接触。
如果加捻控制辊15的表面被设计成柔软的,并更靠近一点筛网鼓13,除了只增加相关的点接触外,还可以增加该接触区。
由于旋转轴18和19之间的夹角α,不借助外力驱动的加捻控制辊15以略低于被驱动旋转的筛网鼓13的圆周速度旋转,加捻控制辊15的圆周速度以与α的余玄相关的系数减少。
这样,在细纱机的操作过程中,加捻控制辊15以低于筛网鼓13的圆周速度驱动,导致了在筛网鼓13和加捻控制辊15之间的集束区12内及该区之前纱线的松弛。
主要是加捻控制辊15没有自己的驱动单元,而是被从动筛网鼓13的接触面驱动,由于α角,加捻控制辊以降低的速度进行旋转。
为了形成圆柱型加捻控制辊15,母线36(形成线)被形成图2所示的直线。
然而,如果在筛网鼓13和加捻控制辊15之间有较长的夹紧线的话,那么图2所示的母线可或多或少地为凹型弯曲。母线的半径根据筛网鼓13半径、加捻控制辊15的半径及旋转轴18、19之间的夹角α来选择,这样夹紧线以所需的方式被延伸。
参照图1a,纺纱装置30可被设计成带有一个环304的一个锭子302,环304由一个驱动器310和一个钢丝圈带动。锭子驱动器可以是一个电驱动、或者在轮310上运行的皮带。纺纱指300位于锭子302的头部,在纺纱指的下面,纱线气圈17“延伸到钢丝圈306。在纺纱指的上面,纱线和/或纱17’朝着集束装置130的方向被拉紧,由此纱线穿过一个线导向器301。如图1所示,集束装置130可被设计为圆柱形的筛网鼓,或者如图1a所示,被设计成带有吸入缝的中空的外形13’,中空的外形13’带动一条多孔或透气带13,该带由辊子如输出压辊14或加捻控制辊15的摩擦阻力驱动。在纱线17的上游,有一个牵伸单元11,图1显示了牵伸单元的几个细节。由于纱线17’在纺纱指300下方的纱线气圈17”的区域内的旋转,使纺纱线张紧力在纺纱指300的上方减弱,因此在加捻控制辊15和集束装置130、和/或筛网鼓13之间有足够低的接触压力。因此,对加捻控制辊15的设计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如上所述,加捻控制辊可被设计成圆柱形的,并装在相对于筛网鼓13倾斜的位置上,和/或加捻控制辊被设计成外形13’或如图3a和3b所示的弹状辊子,而如图3a和3b所示的实施例是最佳实施例。特别是最好将辊子15设计成具有橡胶弹性壳156的中空辊子,橡胶弹性壳的端部装在轮毂154上,在支撑点A、B上的外壳156靠在轮毂154的金属表面上。最好将加捻辊15装有轴151和至少一个轴承152,轴承最好为滚柱轴承。图3b显示了壁厚朝向外壳的中心减薄的外壳156。在图3a的下半段,显示了位于集束元件(特别是集束装置130或筛网鼓13)的接触区的外壳形状。外壳156可用整体相同厚度的材料制造,或如图3b所示,用从外壳中心到外壳的边缘厚度增加的材料制成。
图3a的上半段,示意性地显示了在空载状态下,中空辊子15的外壳轮廓,在此其半径尺寸是增大的。图3a的下半段显示出外壳156近乎为直线,即在集束元件13上的辊子15的支撑位置区域内,外壳156近乎为直线。壁厚s、材料的类型和辊子15在集束元件13上的接触压力根据在端面区的辊子15、和/或在支撑位置A、B上的辊子15位于集束元件13的圆周的位置来进行选择。因此在辊子15和集束元件13之间滑动是可重复生产的条件。元件13和15之间的滑动主要是由于弹状的外壳156的弯曲产生的,因为正如图3a的下部所示,在集束元件13上的辊子15支撑区内,弹状形状消失,因此,机壳的轮廓线几乎为直线。如果,根据图2,辊子15以相对于集束元件13的某一夹角α设置,辊子15和集束元件13之间的滑动正如上面所述,并取决于倾斜角,滑动由被定义的再生值增加。在支撑位置A和B上圆柱形辊子15的弹状形状确保了辊子15在集束元件13上保持最小的接触压力,在辊子15和集束元件13之间不断的滑动。如果接触压力增大超过最小值,在端面区A和B内的辊子15触到集束元件13,那么,与集束元件13的圆周速度相比,这对辊子15的圆周速度影响不大,换句话说,为了确保所需的滑动,集束元件的圆周速度V1和辊子15的圆周速度V2不与彼此的接触压力成正比。
以下尺寸范围内给出了用于生产较长的织物纤维>50mm的中空辊子15的最佳实施例。
在每种情况下标有下划线的值被认为是最佳值。
特别是在生产长纤维、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中,主要是在生产羊毛中,图3a或3b所示的辊子被证明是最佳的辊子。
通过补充带纺纱指300的锭子302,中空辊子可以最佳方式进行应用,因为具有相对较薄壁的外壳156的中空辊子15在辊子和集束元件13之间仅产生较弱的夹紧力,并且由于使用纺纱指降低了纺纱张力,因此在辊子15上的低夹紧效果会令人满意。
下列为集束纺纱过程中,按照本发明生产的长纤维的组合或实施例的优点。
1.加捻控制辊15作为中空辊子的实施例,因此不再需要下面所述的预处理装置。
2.如上所述,中空辊子是相对于集束元件13的轴线倾斜设置的,其倾斜角度α=4°至10°最好为6至8°。
3.如第一和/或第二那样,在锭子302上还加有一个纺纱指300。
参考标号的明细表11 牵伸单元12 集束区13 筛网鼓/多孔带13’带有抽吸缝的轮廓14 输出压辊15 加捻控制辊15’加捻控制辊16 软表面区域17 纱线17’线17”纬夹18 加捻控制辊15的转轴18’加捻控制辊15的转轴19 筛网鼓13的转轴20 传动齿轮装置21 中心轴22 一对入口辊2223 预拉伸区
24 一对中心辊子25 带26 吸管27 吸棉箱28 抽吸缝29 孔30 环锭细纱机31 旋转轴32 旋转轴33 通道的长度34 主要牵引区35 倾斜轴35’倾斜轴36 母线(形成线)36’母线(形成线)37 驱动轴38 轴承130 集束装置151 轴152 轴承154 轮毂156 外壳170 线装300 纺纱指302 锭子304 环306 钢丝圈310 锭子驱动312 皮带
权利要求
1.细纱机,特别是带有多个纺纱段的环锭细纱机,在每个纺纱段内,纺纱段包括一个牵伸单元(11)和随后的集束区(12),集束区(12)包括一个旋转的集束元件,特别是一个带有气动抽吸装置的筛网鼓(13),在筛网鼓上设有一个止动器或加捻控制辊(15,15’),其特征在于所提供的辊子是一个软的、具有弹性的弹状(bomb shaped)辊子,其径向高度增加1至3mm,为了使辊子的空载弹状外壳(156)对称,并与集束元件(13)进行线接触,辊子被设计成要承担10至50N的负载,特别是20至30N的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提供的辊子是中空的辊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辊子包括在一个轮毂(154)上的一个外壳(156)。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仅在端点(A,B)上,外壳(156)靠在轮毂(154)上,因此,在端点之间,外壳有一个自由空间。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加捻控制辊(15)是弹状的。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在集束区(12)、一个纺纱装置(30)后面,在一个锭子(302)上使用一个纺纱指(300)。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加捻控制辊(15)的形成线(母线)(36)至少部分是直线。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外壳(156)的厚度s从端点A,B向外壳的中心减少。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集束元件(13)和加捻控制辊(15)的轴相互倾斜,因此辊子(15)的轴相对于集束元件的轴,特别是相对于筛网鼓(13)的轴倾斜的角度α=4...10°,最好6...8°。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在轮毂(154)上装有一个外壳(156),所述的轮毂被装在外壳(156)的端面区(A,B)内,在外壳的中心附近,外壳的直径较大,即当外壳压在集束元件(13)上时,外壳中心在外壳(156)的最大半径变形区内。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加捻控制辊(15)的尺寸在下列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细纱机,特别是一种带有多个纺纱段的环锭细纱机,在每个纺纱段内,纺纱段包括一个牵伸单元(11)和随后的集束区(12),在集束区(12)内包括一个旋转的集束元件,特别是一个带有气动抽吸装置的筛网鼓(13),在筛网鼓上设有一个牵伸单元(11)的输出压辊(14)和一个与输出辊子间隔一个角度的加捻控制辊,加捻控制辊被设计成中空的辊子(15,15’)。
文档编号D01H1/00GK1425814SQ0215187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30日
发明者H·斯塔尔德, G·韦利基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