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48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特别是涉及支承缝纫机的台板与缝纫机本体的底板部上面一致、便于加工布的移动操作并可开闭滑板的构造。
各回转梭为水平梭时,当设置于这些水平梭中的梭心的下线用完时,为了能将收容有梭心的梭心套取出,在各水平梭的上方分别形成有梭心取出开口,在常态时,由各自可沿左右方向滑动的左右1对滑板109、110分别将该梭心取出开口关关闭住。在此场合,特别是为了使左侧滑板109不对台板113造成丝毫影响,能向左方滑动到所定的开放位置,将台板113上面的高度设定得比底板部106上面稍低一点(例如、约5mm)。
另外,为了能使右侧滑板110向右方滑动,在底板部106的上面形成有大致矩状且台阶状的凹部121。由此,当设置于左侧或右侧的水平梭中的梭心的下线用完时,通过使左侧或右侧的滑板109、110滑动到左方的开放位置或右方的开放位置,即可容易地将梭心套取出。
在上述传统结构的缝纫机中,如前所述,为了使左侧滑板109不对台板造成丝毫影响,能向左方滑动到所定的开放位置,将台板上面的高度设定得比底板部的上面稍低一点。由此,当作业者一边将加工布从台板上面滑动到底板部上面一边向缝制位置移动时,加工布有可能被底板部形成的台阶勾住。在此场合,为了越过这一台阶,需要将加工布瞬间性向上提起进行移动,故发生了降低缝制作业性的问题。
例如在缝制中,当加工布移动或转动时,为了使右侧的滑板开放,加工布的一部分往往会被底板部106形成的台阶状凹部121勾住。这种场合,因也需要进行将加工布瞬间性向上提起等的操作,故存在操作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加工布被底板部的台阶和底板部上形成的滑板用的台阶状凹部勾住、可顺利地进行加工布的移动和转动、又可提高缝制的作业性的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包括底板部,具有包含梭心套的水平梭和将该水平梭上方的梭心取出开口关闭住的滑板;针杆,由缝纫机主轴上下驱动;台板,具有将缝纫机本体嵌入的开口部,将缝纫机本体嵌入该开口部,支承缝纫机本体,并且形成有与底板部的上面大致同一水平的作业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的上面高度与底板部的上面高度一致,在所述台板的上面附近部,形成有当所述滑板切换至开放位置时能收容滑板一部分或全部的退让凹部。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将缝纫机本体嵌入并支承缝纫机本体的台板的上面与缝纫机本体的底板部的上面为同一高度,因此,缝制作业开始时,当作业者将加工布从台板上面向底板部上面的缝制位置滑动状地进行移动时,不会被任一台阶等勾住,可顺利地进行移动,可提高缝制的作业性。并且,由于在台板的上面附近部形成有退让凹部,因此使滑板滑动一部分或全部,在切换至开放位置时,滑板可通过该退让凹部容易地移动到开放位置,由此,通过被打开的梭心取出开口可将水平梭中的梭心套取出。
另外,所述退让凹部从台板上面形成往下台阶状,设置有可缓和该段落的台阶并具有平滑的上面的盖体构件,在此场合,当加工布移动或转动时,即使加工布一部分被嵌入退让凹部,通过台阶状的退让凹部中设置的盖体构件,可缓和台阶,故可使退让凹部平滑地进行移动,可实现缝制作业的平滑化。
另外,所述盖体构件具有外周侧的台阶缓和部以及盖住退让凹部底面的底面盖体部,利用与底面盖体部连续的台阶缓和部,可使被嵌入退让凹部的加工布在台板上面的移动平滑化。并且,盖体构件可由外周侧的台阶缓和部和盖住退让凹部底面的底面盖体部构成的一体物形成,还可将盖体构件安装于退让凹部,可使结构简单化。
另外,所述缝纫机是双针缝纫机,具有1对缝针、1对水平梭和1对滑板,同时在台板和底板部,形成有与1对滑板对应的1对退让凹部,在设置于台板和底板部的1对退让凹部中,设置有盖体构件,即使加工布被嵌入任一退让凹部,也可利用盖体构件使加工布在台板上面和底板部上面的移动平滑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技术方案1),包括具有水平梭和滑板的底板部、由缝纫机主轴上下驱动针杆、以及支承缝纫机本体并形成有与底板部的上面大致同一水平的作业面的台板,因将台板的上面做成与底板部的上面相同的高度,故缝制作业开始时,当作业者将加工布从台板上向底板部上的缝制位置滑动状地进行移动时,不会被任一台阶等勾住,可顺利地进行移动,可提高缝制的作业性。
并且,由于在台板的上面附近部形成有退让凹部,该退让凹部在将滑板切换至开放位置时能收容滑板的一部分或全部,因此,使滑板滑动一部分或全部,在切换至开放位置时,滑板可通过该退让凹部容易地移动到开放位置,由此,通过被打开的梭心取出开口可将水平梭中的梭心套取出。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2)中,所述退让凹部从台板上面形成往下的台阶状,设置有可缓和该台阶并具有平滑的上面的盖体构件,在此场合,当加工布移动或转动时,即使加工布一部分被嵌入退让凹部,通过台阶状的退让凹部中设置的盖体构件,可缓和台阶,故可在退让凹部上平滑地进行移动,可顺利地进行缝制作业。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3),所述盖体构件具有外周侧的台阶缓和部以及盖住退让凹部底面的底面盖体部,利用与底面盖体部连续的台阶缓和部,可使被嵌入退让凹部的加工布在台板上面的移动平滑化,并且,盖体构件可由该外周侧的台阶缓和部和盖住退让凹部底面的底面盖体部构成的一体性形成,还可将盖体构件安装于退让凹部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4、5、6),所述缝纫机是双针缝纫机,具有1对缝针、1对水平梭和1对滑板,在台板和底板部形成有与1对滑板对应的1对退让凹部,在双针缝纫机中的台板和底板部设置有1对滑板用的退让凹部,并在各退让凹部中设置有盖体构件,即使加工布被嵌入任一退让凹部,也可利用盖体构件使加工布在台板上面的移动平滑化。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针缝纫机要部立体图。
图2为底板部及其台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局部剖面的底板部及其台板的部分主视图。
图4为沿图3中的D-D线的纵剖面侧视图。
图5为传统技术的相当于图1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适用于设置2组针杆和水平梭等的平缝用的双针缝纫机。
简单说明双针缝纫机1。
如图1所示,通过将双针缝纫机1的缝纫机本体的底板部6嵌入台板13上形成的矩状开口部13a,将缝纫机本体支承于台板13上。
在缝纫机本体的机臂部2上,支承着可上下运动及朝送布方向摆动的针杆3。在其下端,通过针杆连接架4安装着可装取的2根缝针5。在底板部6上,可装取状地安装着可使左右1对送料牙7出没的挺针板8,同时在该挺针板8的左侧设置有左侧的第1滑板9,在该挺针板8的右侧设置有右侧的第2滑板10。第1滑板9受底板部6支承,可滑动到左侧的开放位置。第2滑板10也受底板部6支承,可滑动到右侧的开放位置。
在底板部6内,关闭状态的第1滑板9的右端部下方设置有第1水平梭11(参照图2),同时在关闭状态的第2滑板10的左端部下方设置有第2水平梭12(参照图2)。由此,在常态时,由第1滑板9将第1水平梭11上部的梭心取出开口(未图示)关闭住,同时由第2滑板10将第2水平梭12上部的梭心取出开口(未图示)关闭住。这样,当第1滑板9滑动到左侧的开放位置时,第1水平梭11通过梭心取出开口露出,另外,当第2滑板10滑动到右侧的开放位置时,第2水平梭12通过梭心取出开口露出。
在此,该第1和第2水平梭11、12通过未图示的下轴与缝纫机主轴(未图示)同步地进行各自的回转驱动。并且,左右的送料牙7同时也随着所述下轴的回转驱动同步地进行送料运动。另外,1对缝针5(针杆3)随着所述缝纫机主轴的回转驱动同步地进行上下驱动。这样,通过1对缝针5的上下运动和1对水平梭11、12的配合动作,在加工布上形成了2列状的线迹。
下面说明滑板开闭机构。
首先说明设置于左侧的第1滑板开闭机构15。
如图1~图3所示,台板13的上面与底板部6的上面为同一高度。在台板13上面的与第1滑板9接合的部位,形成有当第1滑板9滑动到开放位置时能收容第1滑板9大致全部的第1退让凹部16。该第1退让凹部16俯视看呈矩状,从台板13上面形成了往下的台阶状。
在所述第1退让凹部16中,通过小螺丝18固定着第1盖体构件17,该第1盖体构件17具有平滑的上面,可缓和该台阶的高度差。即,如图3和图4所示,第1盖体构件17由合成树脂制成,由盖住第1退让凹部16底面的矩状底面盖体部17a和与该底面盖体部17a的3方(前方、左方和后方)的外周一体形成的大致コ字状台阶缓和部17b构成。该台阶缓和部17b的形状是可缓和第1退让凹部16的台阶,具有平滑的上面。
下面说明用于第2滑板10的第2滑板10开闭机构20。在底板部6上面的与第2滑板10接合的部位,形成有当第2滑板10滑动到开放位置时能收容第2滑板10大致全部的第2退让凹部21。该第2退让凹部21的形状与上述第1退让凹部16的形状相同。并且,在所述第2退让凹部21中,通过小螺丝23固定着与第1盖体构件17相同的合成树脂制的第2盖体构件22。该第2盖体构件22外周侧的台阶缓和部22b可缓和第2退让凹部21台阶,具有平滑的上面。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第1滑板9开闭机构15的作用及其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第1滑板9通常是关闭状态,将第1水平梭11上部的梭心取出开口(未图示)关闭住。在此场合,因台板13的上面与底板部6的上面为同一高度,故缝制作业开始时,当作业者将加工布从台板13上面向底板部6上面的缝制位置滑动状地进行移动时,不会被任一台阶等勾住,可顺利地进行移动,可提高缝制的作业性。
另外,为了第1滑板9而形成的第1退让凹部16因设置有第1盖体构件17,故当加工布移动或转动时,即使加工布一部分被嵌入第1退让凹部16,通过台阶状的第1退让凹部16中设置的第1盖体构件17,也可缓和台阶,可使被嵌入第1退让凹部16的加工布向台板13上面的移动平滑化。这样,可使加工布相对第1退让凹部16也能进行平滑移动,可顺利地进行缝制作业。
并且,由于第1盖体构件17是由盖住第1退让凹部16底面的底面盖体部17a和外周侧的台阶缓和部17b构成的一体物所形成,因此第1盖体构件17在第1退让凹部16中的安装也能简单化。然而,在缝制中,当第1水平梭11中的梭心的下线用完时,因台板13的上面形成有第1退让凹部16,通过滑动第1滑板9的大致全部被收容于第1退让凹部16内,故容易地将第1滑板9切换至左方的开放位置。
结果是可通过被打开的梭心取出开口将第1水平梭11中的梭心套取出。对于第2滑板10开闭机构20的作用及其效果,因与上述第1滑板开闭机构15相同,故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变更例。
(1)由于第1退让凹部16和第2退让凹部21与第1和第2盖体构件17、22相同,形成了可缓和台阶的平滑的上面,因此也可将该第1和第2盖体构件17、22省略。
(2)第1和第2盖体构件17、22除了合成树脂制以外,也可采用金属制等各种材料构成。
(3)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可适用于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包括底板部、具有包含梭心套的水平梭和将该水平梭上方的梭心取出开口关闭住的滑板;针杆,由缝纫机主轴上下驱动;台板、具有将缝纫机本体嵌入的开口部、并将缝纫机本体嵌入该开口部、支承缝纫机本体、并且形成有与底板部的上面大致同一水平的作业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的上面高度与底板部的上面高度一致,在所述台板的上面附近部形成有当所述滑板切换至开放位置时能收容滑板一部分或全部的退让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让凹部从所述台板上面形成的往下台阶状,同时设置有可缓和该台阶高度差并具有平滑的上面的盖体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构件具有外周侧的台阶缓和部、盖住所述退让凹部底面的底面盖体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是双针缝纫机,具有1对缝针、1对水平梭和1对滑板,同时,在所述台板和所述底板部形成有与所述1对滑板对应的1对退让凹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是双针缝纫机,具有1对缝针、1对水平梭和1对滑板,同时在所述台板和所述底板部,形成有与所述1对滑板对应的1对退让凹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是双针缝纫机,具有1对缝针、1对水平梭和1对滑板,同时,在所述台板和所述底板部形成有与所述1对滑板对应的1对退让凹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让凹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台阶缓和部。
8.一种缝纫机,包括底板部、具有包含梭心套的水平梭和将该水平梭上方的梭心取出开口关闭住的滑板;针杆、由缝纫机主轴上下驱动;台板、具有将缝纫机本体嵌入的开口部、将缝纫机本体嵌入该开口部、支承缝纫机本体、并且形成有与底板部的上面大致同一水平的作业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的上面高度与底板部的上面高度一致,在所述台板的上面附近部形成有当所述滑板切换至开放位置时能收容滑板一部分或全部的退让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让凹部从所述台板上面形成往下台阶状,设置有可缓和该台阶高度差并具有平滑的上面的盖体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构件具有外周侧的台阶缓部和盖住所述退让凹部底面的底面盖体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是双针缝纫机,具有1对缝针、1对水平梭和1对滑板,同时在所述台板和所述底板部,形成有与所述1对滑板对应的1对退让凹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是双针缝纫机,具有1对缝针、1对水平梭和1对滑板,同时在所述台板和所述底板部,形成有与所述1对滑板对应的1对退让凹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是双针缝纫机,具有1对缝针、1对水平梭和1对滑板,同时在所述台板和所述底板部,形成有与所述1对滑板对应的1对退让凹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让凹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台阶缓和部。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的滑板开闭机构,包括具有将包含梭心套的水平梭上方的梭心取出开口关闭住的滑板(9)的底板部(6);由缝纫机主轴上下驱动的针杆(3);以及将缝纫机本体嵌入开口部、支承缝纫机本体并形成有与底板部(6)的上面大致同一水平作业面的台板(13),其特征在于,台板(13)的上面高度与底板部(6)的上面高度一致,在台板(13)的上面形成有当滑板(9、10)切换至开放位置时能收容滑板(9)一部分或全部的退让凹部(16)。
文档编号D05B73/12GK1460742SQ0313076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6日
发明者岩越弘恭, 水谷智晴, 大利人美, 池田尚文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