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个可推移的、可锁定的针踵的织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24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一个可推移的、可锁定的针踵的织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针织机的织针,它包括一个沿着针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
背景技术
很久以来,已知用于针织机的、具有多个在至针钩不同距离上的刚性针踵的织针。
按照DE 627 905,一个导致生成线圈的针踵与一个针柄形状配合连接地连接。为了能够使织针停止工作,借助于分开三角部分使该针踵从其与针柄的连接处松开,并移动到一个位置上,在此位置上针踵位于编织三角部分的啮合作用范围之外。若织针又参加针织过程,那么借助于缝合三角部分使针踵又到达此位置,使得针踵与针柄又进行形状配合连接。
按照CN 147 763所述,织针在其刚性针踵和在其后端上有一个面,分配导针片的端面作用在该面上,如果它使针进入工作位置的话。分配导针片与其端面有间距处有一个踵,通过该踵使它产生推进运动。若分配导针片作用在刚性的针踵上,那么针踵在前面的编织三角里实现啮合。若分配导针片作用在针的后端上,那么针踵就在后面的编织三角里实现啮合。分配导针片与织针并没有形成形状配合的连接,只是通过织针的端面使运动引入到织针上。尤其是当分配导针片贴靠在织针的后端上时,只能有一种织针向前运动。分配导针片在针上的作用位置必须在针织开始之前人工地进行调整,并且在整个针织过程中不能改变。

发明内容
申请人提出的任务是,改善织针的那种对于生成线圈所必需的推进运动和回拉运动的导入。
该任务通过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来解决。通过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地与织针连接的针踵可以导入所有对于生成线圈所必需的推进运动和回拉运动。这种织针还有一个第二针踵,它至少在两个与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间隔距离的位置上可以自动地推移和锁定住。可以运动的针踵与织针构成一个单元。对于每种单个的织针来说,都可以规定这两个针踵的相互之间每个锁定的间距。若可运动的针踵锁定在其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的最短间距处,那么它可以将推进运动导入织针。若可运动的针踵锁定在其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的最远间距处,那么它可以将返回运动导入织针。
关于所述第二针踵的可推移支承的技术变换有四种可以方便地实现的可选择方案。可运动的针踵可以在针体里或针体上纵向可移动地导向。可运动的针踵可以在与织针连接的导针片的基体内或该基体上进行导向。可运动的针踵总是与织针形状配合地进行连接。这种连接可以用人工地松开。
在这种织针用于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编织三角的针织横机里的优选的应用情况下,该编织三角在纵向可推移的针踵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为最远间距时,通过所述纵向可运动的针踵比通过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对于织针导入一种更低的回拉运动。


附图简明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根据该附图对这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详细示出图1a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侧视图;图1b按照图1a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侧视图;图2a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侧视图;图2b按照图2a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侧视图;图3a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一个侧视图;图3b按照图3a所示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侧视图;图4a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一个侧视图;图4b按图4a所示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侧视图;图5用于本发明的织针的编织三角;图6编织三角的详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a和1b表示了一个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案的织针1,该织针具有一个第一针踵3,它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地与一个针体2相连接;还具有一个第二针踵4,它在针体2里纵向可推移地进行导向,并且可以形状配合连接地锁定在至少两个位置中。针体2为此有一个凹槽21,针踵4在该凹槽里通过其针柄41获得高度固定;还有一个凹槽22,该凹槽形成了用于针踵4头部42的止挡面23和24。
针踵4的移动运动通过未示出的、受控制的三角部分(曲线段)而引起。这些三角部分与一个同样地未示出的选择装置共同作用,因此对于每个单个的织针可以规定针踵4至针踵3的至少两个距离位置。
针踵3通过沿着箭头V1方向的加载而引起织针推进运动,并通过沿着箭头R1方向的加载引起织针回拉运动。对于针踵4来说,可能的加载V2,R2则取决于其至针踵3的距离位置。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针踵4的高度与针踵3的高度相同。但也可以使针踵高度与针踵3的高度不同。
织针1的一个钩5,对应于附图,可以通过一个舌片6打开或关闭,但也可以通过一个未示出的滑板来实现。
当针踵3固定住时,使针踵4按图1a所示通过未示出的三角部分沿着箭头K1方向运动,一直到其头部42的止挡面43与针体2的止挡面24相接触。针踵4的这个位置通过其止动凸起45与针体2的一个凹槽25的形状配合连接而固定住。为此如此设置一个桥接片26,使它能够弹动地实施所述对于固定来说必须的运动。在这个位置上针踵4至针踵3具有间距A,该间距是在这两个针踵3和4之间最短的间距。
由于头部42的面43贴靠在针体2的面24上,所以可以通过沿着箭头V2方向导入力就引起织针1的推进运动。
当针踵3固定时,使针踵4按照图1b所示通过未示出的三角部分沿着箭头K2方向运动,一直到其头部42的止挡面44与针体2的止挡面23相接触。针踵4的这个位置通过其止动凸起46与针体2的所述凹槽25的形状配合连接而固定住。为此如此设置桥接片26,使它能够弹性地实施所述对于固定来说必须的运动。在该位置上针踵4至针踵3具有间距A’,该间距是在这两个针踵3和4之间最远的间距。
由于头部42的面44贴靠在针体2的面23上,所以可以通过沿着箭头R2方向导入力就引起织针1的回拉运动。
图2a和2b表示了对应于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的织针1,该织针具有一个针踵8,该针踵8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地与一个针体7相连接;还有一个针踵9,它在针体7上纵向可推移地进行导向,并且可以形状配合连接地锁定在至少2个位置中。针体7为此具有一个针柄71,针踵9通过其凹槽91在所述针柄上获得高度固定,用于针柄71头部72的止挡面93和94位于针踵9的一个凹槽92里。
针踵9的移动运动通过未示出的、受控制的针织三角部分(曲线段)而引起。这些三角部分与一个同样也未示出的选择装置共同作用,因此对于每个单个的织针可以规定针踵9至针踵8的至少两个距离位置。
针踵8通过沿着箭头V1方向的加载而引起一种织针推进运动,并通过沿着箭头R1方向的加载而引起针的回拉运动。对于针踵9来说,可能的加载V2,R2取决于其至针踵8的距离位置。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针踵9与针踵8具有同样的高度。但其高度也可以与针踵8的高度不同。
织针1的针钩10,对应于附图,可以通过一个舌片11打开或关闭,但也可以通过一个未示出的滑板来实现。
当针踵8固定住时,使针踵9按图2a所示通过未示出的三角部分沿着箭头K1方向运动,一直到柄71的头部72的止挡面73与针踵9的止挡面94接触为止。针踵9的这个位置通过其止动凸起95与针体7的凹槽75的形状配合连接而固定住。为此如此设置桥接片96,使它能够弹性地实施所述对于固定来说必须的运动。在该位置上,针踵9至针踵8具有间距A,该间距是这两个针踵之间的最短间距。由于柄71的头部72的面73贴靠在针踵9的面94上,因此可以通过沿着箭头V2方向导入力就引起织针1的推进运动。
当针踵8固定住时,使针踵9按照图2b所示通过未示出的三角部分沿着箭头K2方向运动,一直到柄71的头部72的止挡面74与针踵9的止挡面93接触为止。针踵9的这个位置通过其止动凸起95与针体7的凹槽76的形状配合连接而固定住。为此如此设置桥接片96,使它能够弹性地实施所述对于固定来说必须的运动。在该位置上,针踵9至针踵8具有间距A’,该间距是这两个针踵之间的最远间距。由于针柄71的头部72的面74贴靠在针踵9的面93上,因此可以通过沿着箭头R2方向导入力就引起织针1的回拉运动。
图3a和3b表示了一种织针1,在其体端形状配合连接地连接有一个导针片5。织针1在针体2的后端具有针踵3,它与针体2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地进行连接。在所述针踵3后面铰接有连接凸起27,该凸起嵌入到导针片5的凹槽57里,并因此形成一种在针体2和导针片5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的、可以松开的连接。
针踵4在导针片5里可纵向滑动地导向,并可以在至少两个位置上形状配合连接地锁定住。为使针踵4在导针片5的基体内移动、以及形状配合连接地锁定住,该导针片具有一个凹槽51,针踵4在该凹槽里通过其针柄41获得高度固定;还有凹槽52,该凹槽形成了用于针踵4头部42的止挡面53和54。
针踵4的移动运动通过未示出的、受控制的三角部分(曲线段)而引起。这些三角部分与一个同样也是未示出的选择装置共同作用,因此可以在每个导针片上使针踵4移动到至少两个位置上。因此针踵4至针踵3可以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间距。
针踵3通过沿着箭头V1方向的加载而引起一种针推进运动,并通过沿着箭头R1方向的加载引起针的回拉运动。对于针踵4来说,可能的加载V2,R2取决于其至针踵3的距离位置。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针踵4与针踵3具有同样的高度,其中其高度也可以是不同的。织针1的钩,对应于附图,可以通过舌片6打开或关闭,但也可以通一种未示出的滑板来实现。
在说明和实施例中,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3处于织针1上,但它也可以在导针片5上。
当针踵3固定时,使针踵4按图3a所示通过未示出的三角部分沿着箭头K1方向运动,一直到其头部42的止挡面43与导针片5的止挡面54接触为止。针踵4的这个位置通过其止动凸起45与导针片5的凹槽55的形状配合连接而固定住。为此如此设置桥接片56,使它可以弹性地实施对于固定来说所必需的运动。
在该位置上,针踵4至针踵3具有间距A,该间距为这两个针踵之间最短的间距。由于头部42的面43贴靠在导针片5的面54上,因此可以通过沿着箭头V2方向导入力就引起针1的推进运动。
当针踵3固定时,使针踵4按图3b所示通过未示出的三角部分沿着箭头K2方向运动,一直到其头部42的止挡面44与导针片5的止挡面53接触为止。针踵4的这个位置通过其止动凸起46与导针片5的凹槽55的形状配合连接而固定住。为此如此设置桥接片56,使它能够弹性地实施对于固定所必需的运动。在该位置上针踵4至针踵3具有间距A’,该间距是这两个针踵之间最远的距离。由于头部42的面44贴靠在导针片5的面53上,因此可以通过沿着箭头R2方向导入力就引起织针1的回拉运动。
图4a和4b表示了一种织针1,在其基体端部上形状配合连接地连接有一个导针片6。织针1在针体7的后端处具有针踵8,该针踵与针体7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地进行连接。在针踵8后面铰接有连接凸起77,该连接凸起嵌入到导针片6的凹槽67里,并因此在针体7和导针片6之间形成一种形状配合连接的、可以松开的连接。
针踵9在导针片6上可以纵向移动地导向,并可以在至少两个位置上形状配合连接地锁定住。为使针踵9在导针片6上移动、并且形状配合连接地锁定住,针踵9具有一个凹槽91,导针片6的柄61在该凹槽里导向;还具凹槽92,该凹槽形成了导针片6的柄61的头部62用的止挡面93和94。针踵9的移动运动通过未示出的、受控制的三角部分(曲线段)而引起。这些三角部分与一个同样也是未示出的选择装置共同作用,因此可以在每个导针片上使针踵9移动到至少两个位置上。因此针踵9至针踵8可以具有至少两种的不同的间距。
针踵8通过沿着箭头V1方向的加载而引起针推进运动,并通过沿着箭头R1方向的加载引起针回拉运动。对于针踵9来说,可能的加载V2,R2取决于其至针踵8的距离位置。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针踵9与针踵8具有同样的高度,但这并不是强制的。织针1的钩10,对应于附图,可以通过舌片11打开或关闭,但也可以通过一个未示出的滑板来实现。
在说明和实施例中,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8位于织针7上,但它也可以在导针片6上。
当针踵8固定时,使针踵9按照图4a通过未示出的三角部分沿着箭头K1方向运动,一直到柄61的头部62的止挡面63与针踵9的止挡面94接触为止。针踵9的这个位置通过其止动凸起95与导针片6的凹槽65的形状配合连接而固定住。为此设置桥接片96,从而使它可以弹性地实施对于固定来说所必须的运动。在该位置上针踵9至针踵8具有间距A,该间距为这两个针踵之间最短的间距。
由于柄61的头部62的面63贴靠在针踵9的面94上,因此可以通过沿着箭头V2方向导入力而引起织针1的推进运动。
当针踵8固定时,使针踵9按照图4b通过未示出的三角部分沿着箭头K2方向运动,一直到柄61的头部62的止挡面64与针踵9的止挡面93接触为止。
针踵9的这个位置通过其止动凸起95与导针片6的凹槽66的形状配合连接而固定住。为此如此设置桥接片96,使它能够弹性地实施对于固定来说所必需的运动。在该位置上针踵9至针踵8具有间距A’,该间距是这两个针踵之间最远的间距。
由于针柄61的头部62的面64贴靠在针踵9的面93上,因此可以通过沿着箭头R2的方向导入力而引起织针1的回拉运动。
图1至4中所示的通过止动凸起使运动的针踵固定只是示例。它也可以按另外方式进行。
图5表示了图1a至4b中所示织针的一种优选应用实施例,在这种织针中通过纵向可推移的针踵引入一种回拉运动,该回拉运动比通过织针的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所能得到的回拉运动更大。
所述引起生成线圈的、对于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的三角通道由挺针部分101、限制部分110、压针部分120,120’、挺针部分(筘相同的)130以及限制及止动部分140构成。
织针的纵向可推移的针踵550通过止动部分201、压针部分210和移近部分220进行加载。
所述选择导针片的踵600通过选择系统400和移近部分301进行加载。
当简明示出的编织三角100沿着箭头X方向在针床上运动时,从点划线A起通过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和挺针斜面102引入第一种挺针运动,这种运动在线B处结束。因为在线A和B之间通过止动面202使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在推进运动上阻挡住,因此针踵就通过织针向前运动至其最远的位置上而移向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在该针踵里它自动地锁定住。织针经过在所述纵向可推移的针踵550的锁定位置上的其它三角通道直到线C。在所述用线C标记的位置上通过选择系统400来确定在什么织针时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的距离应该具有最短的或者最远的位置。
若要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具有最远的位置的话,那么选择系统400不起作用。若要针踵550具有最短的位置的话,那么选择系统400就对选择导针片加载,使其踵600被移近部分301抓住。
当所有织针以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位于线C和D之间的织针三角区域里、并且既无推进运动又无返回运动时,选择导针片就在其踵600经过移近斜面302时将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推移至其距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最近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它自动地锁定住。由线D起织针位于三角通道里,其中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在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的最短或最远的位置上锁定住。
在实施例中,每隔一个织针,所述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在其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的最短位置上锁定住。对于其中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在其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的最短位置上锁定住的织针来说,在其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上通过压针部分120的压针斜面121而使该织针返回,直到它们贴靠在弯纱面122上、并到达它们最低的回程位置线F为止。
通过挺针部分(筘相同的)130的挺针斜面131使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推进,直至它贴靠在上面132上。织针因此位于其基本位置上,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在其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的最短位置上锁定住。
压针部分120对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加载,该压针部分可以沿着双箭头150方向移动。它在沿着朝向下方的箭头尖方向移动地越多,织针返回就越低。
对于其中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锁定在其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最远位置上的织针来说,通过压针斜面121使该织针在其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处返回,直至到达了线E。从线E起,所述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进入到压针部分210的啮合作用区域中,并通过压针斜面211而返回,直至它们贴靠在弯纱面212上、并到达其最低的回程位置。织针的该回程位置比通过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在弯纱面122上所能达到的回程位置更低。自线G起,由移近部分220分别抓住织针的纵向可推移的针踵550,并通过移近斜面221一直在朝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的方向运动,直至它们在其至该针踵的最短位置上锁定住。从线G起,使所有织针的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在限制及止动部分140的止动面141上阻止一种推进运动,因此才可能使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移近运动到其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织针踵500最短的位置上。从线H起,在所有织针中所述纵向可推移的针踵550处于其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的最短位置上。
压针部分210对纵向可运动的针踵550进行加载,该压针部分可以沿着双箭头150’方向推移。沿着向下指的箭头尖方向推移地越多,织针返回就越低。
线圈限制部分160与压针部分120在一个间距处耦联起来,该间距如由图1a可见由A+针踵3的宽度+针踵4的宽度而得出,通过所述线圈限制部分160确保了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在针回拉运动时不会突出于弯纱面122。
线圈限制部分230与压针部分210以所述沿着纵向可推移的针踵550的宽度的间距相耦联。因此保证了在纵向可推移的针踵上引入的织针回拉运动时所述针踵不会突出于弯纱面212。
在将返回运动引入织针时,无论是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还是沿着纵向方向可运动的针踵550都以其全高与三角部分120,210作用啮合。
图6为图5所示编织三角的局部图,表示了用于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的压针部分120与用于纵向可运动的针踵的压针部分210的联合作用。所述两个弯纱三角的运动平面相互平行,而通过双箭头150,150’表示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
弯纱三角210与弯纱三角120耦联,因而在弯纱面122和弯纱面212’之间得出间距X,该间距相当于间距A’加上图1a至4b所示的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的宽度。通过这种耦联,如果弯纱三角120在双箭头150方向运动的话,那么在弯纱三角120之后在固定的距离上就是弯纱三角210。通过压针部分210沿着向下指的箭头150’方向的调整,在弯纱边212和212’之间就形成了间距Y。因此通过所述纵向可运动的针踵而获得回拉运动的织针就比通过所述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而获得回拉运动的织针更低地返回。
压针部分210的调整运动通过一种对应于背景技术的、未示出的装置无级地进行,直至最大间距并返回至其基本位置。
权利要求
1.针织机用的织针(1),它包括一个沿着针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3;8),其特征在于,织针(1)附带地具有一个沿着纵向方向可以推移的、并且可以在至少两个位置上锁定的针踵(4;9)。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推移的针踵(4)在织针(1)的针体(2)里导向。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可推移的针踵(9)在针体(7)上导向。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可推移的针踵(4)在一个与织针(1)连接的导针片(5)的基体内导向。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可推移的针踵(9)在一个与织针(1)连接的导针片(5)的基体上导向。
6.按权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织针(1)在一种针织横机上的应用,该针织横机具有至少一个三角装置,当纵向可推移的针踵(550)至沿着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500)为最远间距时,该三角装置通过纵向可推移的针踵(550)比通过所述位置固定的针踵(500)对于织针(1)引入一种更低的回拉运动。
全文摘要
针织机用的一种织针(1),它具有一个沿着针纵向方向位置固定的针踵(3)和附带的一个沿着纵向方向可推移的并在至少两个位置上可以锁定针踵(4)。
文档编号D04B35/00GK1844531SQ200610074339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7日
发明者J·莫尔, M·韦尔恩勒, S·迈尔 申请人:H.斯托尔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