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858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血(血液)的返液少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以吸收经血或血液为目的的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从肌肤接触面吸收至吸收体中的经血等由于加压等返回到肌肤接触面而产生发粘。作为减少发粘的方法,在形成肌肤接触面的正面片材上设置凹凸以减少与肌肤的接触面积,或者在正面片材中使用膨松的无纺布,但吸收性物品所要求的性能逐年提高,仅是正面片材的努力,在近年或不远的将来就有可能无法充分地满足要求。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348728号公报(以下称为文献l)中记载了有用的聚酯类极细纤维作为纤维网状物,在文献1中记载了由于是不使用三氧化二锑类催化剂制造的极细纤维,因此在将由该极细纤维构成的纤维网用在血液分离滤器中时,不需要洗涤工序,在成本方面有利。另外,在文献l中记载了作为由极细纤维构成的纤维网的用途所列举出的多个例子之一的生理用品。但是,并没有任何关于将由极细纤维构成的纤维网以具有血液分离功能的方式用于生理用品的记载。另外,在日本特表平10-512168号公报(以下称为文献2)中记载了将能够吸收血液和以血液为基础的流体的聚合物发泡体材料作为月经衬垫的吸收性部件使用。但是,在文献2中关于血液分离功能没有任何记载。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含有能够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的血液分离体的吸收性物品。本发明提供在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与含有纤维集合体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之间配置有上述血液分离体的吸收性物品(以下提到第2发明时是指该发明)。本发明提供含有将多张上述血液分离体层叠而成的层叠分离体的吸收性物品(以下提到第3发明时是指该发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图2为表示细孔径分布测定中使用的工具和样品固定方法的示意图。图3为表示细孔径分布测定时的压力和流量的变化的曲线。图4(a)为表示通过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的曲线、图4(b)为表示根据所测定的细孔径分布制成的细孔径与该细孔径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5(a)~图5(d)为表示本发明的血液分离体的作用的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图8为表示本发明(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图9(a)和图9(b)为表示本发明(第2发明)的血液分离体的作用的图。图IO为本发明(第2发明)的另一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图U为本发明(第3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图12(a)~图12(d)为表示本发明(第3发明)的血液分离体的作用的图。图13(a)为表示多张层叠的血液分离体的作用的图、图13(b)为表示使用具有相同单位面积质量的单层血液分离体来代替层叠的血液分离体的情况的图。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图,(a)为表示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b)和(c)为表示在该卫生巾1中使用的层叠分离体的贯通孔的形成图案的例子的图。图16(a)~(c)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截面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本发明。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2、液体不透过性或疏水性的背面片材3和配置在这两片材2、3之间的吸收性芯4,该吸收性芯4由可以分离为血球和血浆的血液分离体构成。本发明中使用的血液分离体具有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的功能(以下也称为血液分离功能)。由于血液中的血球的大部分为红血球,因此从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面一侧导入血液时的血球和血浆的分离呈现出以下现象与血液的液体成分在血液分离体中扩散的范围(三维的范围)相比,红血球的颜色(红色)在血液分离体中扩散的范围更小。利用血液分离体进行的血球和血浆的分离并不要求血球和血浆完全地分为两部分。作为血液分离体,就通过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而言,可以优选使用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20~90%的血液分离体。红血球的中央部呈凹陷的圆盘状,直径为6pm左右、厚度为2nm左右。通过细孔径为6n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某种程度以上,上述形态的红血球被高效地捕获到细孔中,表现出良好的血液分离功能。另外,如果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并非100%、即存在细孔径超过6nm的细孔,则不仅在血液分离体的表面、在内部也可以发挥良好的血液分离功能,因此优选。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更优选为2090%、进一步优选为30~80%。利用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例如可以使用PorousMaterials公司的Perm-PorometerCFP-1200-AEXL-ESA进行测定。具体地说,准备直径为1015mm左右的圆形样品,将其浸渍在表面张力已知的液体中,在20mmHg以下的减压下放置15分钟以上(通常2030分钟左右),将其取出作为湿润状态的样品。如图2所示,用中心具有直径为3.3mm的圆孔的2张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圆盘ll、12夹住湿润状态的样品S,放置在支架10内。通过盖13的螺合,圆筒状的部件14挤压圆盘11,从而稳定地固定样品S。图2中的黑圈为橡胶垫圈,防止气体在配置有橡胶垫圈的空隙内流通。将如上所述固定有湿润状态的样品S的支架10放置在上述Perm-Porometer中,以恒定速度(1.4xl()Spa/分钟)提高支架10的底面侧的气体压力。将施加在样品S上的气体压力和从支架10流出的气体流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那样记录。在施加于样品S上的气体压力较低时,如图3中的点a和点b之间所示,完全没有显示流量,但通过压力提高到某种程度,发生气体从支架10的上部的流出。最初观测到气体流出的压力(图3中的b点的压力)为泡点(bubblepoint),由该压力计算样品的最大细孔径。如果压力的上升继续,则气体的流量沿着对应于细孔径分布的曲线增加(图3的点b-c间部分),如果超过某个压力,则压力的上升量和气体的流量的增加量成比例,压力和气体流量的关系线成为直线状(图3中的c-f间部分)。由压力和气体流量的关系线从曲线状向直线转变的点(图3中的c点)的压力e来计算样品的最小细孔径。压力和气体流量的关系线成为直线状时,如果吹散样品细孔内的全部液体,则认为样品变成干燥状态,然后以恒定速度减小施加在样品S上的压力。在压力减少的过程中,也记录施加在样品S上的压力和从支架IO流出的气体的流量变化。在干燥状态的样品中,由于流量的变化量仅与压力的变化量成比例,因此压力和气体流量的关系线如线段df所示,成为直线状。通过下式,由干燥状态样品的流量曲线(线段df)和湿润状态样品的流量曲线(曲线abc)来计算样品的相当于特定压力范围(PL-PH间)内的流量比例Q。Q(%)=[(WH/DH)—(WL/DL)]X100(%)其中,由于(WH/DH)为(通过孔径大于相当于压力PH的孔径的孔的空气流量/压力PH下通过全部孔的空气流量),因此由其流量比例来计算孔径大于相当于压力PH的孔径的孔的总数占全部孔数的比例。另一方面,由于(WL/DL)为(通过孔径大于相当于压力PL的孔径的孔的空气流量/压力PL下通过全部孔的空气流量),因此由其流量比例来计算孔径大于相当于压力PL的孔径的孔的总数占全部孔数的比例。然后,由两者的差(WH/DH)_(WL/DL)来计算相当于压力PLPH间的孔径数量占全部孔数的比例。如果在点b点e的压力范围内将其分割为小刻度,则可以计算相当于微小的各范围的Q来导出细孔径分布。在后述的实施例中,由于以每格为细孔径2pm的刻度将显示最大细孔径的压力(图3中的b点压力)和显示最小细孔径的压力(图3中的e点压力)之间分割,并且,为了使柱状图的组中点值(classvalue)易于理解,按照细孔径为整数设定分割的边界(即,2pm、4、6、8...)。虽然低于点b的压力范围或高于点e的压力范围进入到组中点值内,但Q值并不改变。另外,作为表面张力已知的液体,使用PorousMaterials公司的Galwick(16mN/m),气体使用通过冷却压縮(明治机械制作所生产的DPKH-37)干燥了的空气。图4(a)为表示根据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的曲线,横轴为细孔径(pm)、纵轴为由通过该细孔径的孔的空气流量求得的细孔数的比例。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制作表示在上述的Perm-Porometer中每2pm细孔径的范围内所含的细孔的比例的柱状图[参照图4(a)]和图4(b)所示的曲线,并由它们获得6^ni以下的细孔的比例。图4(b)为根据图4(a)的表示细孔径分布的曲线制作的曲线,横轴为细孔径(pm)、纵轴为该细孔径以下的细孔的比例。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对应于细孔径为6pm的纵轴的数值约为40%,判断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约为40%。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中使用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20%以上的纤维集合体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对通过熔喷法制造的纤维集合体或使用分割型复合纤维制造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压延处理的方法。本说明书中的纤维集合体也包括无纺布。通过利用熔喷法的纺丝、分割型复合纤维的构成成分之间的分割来获得纤维径非常小的纤维,并且进一步对由此种纤维构成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压延处理,由此可以获得适合用作本发明的血液分离体的纤维集合体。另外,通过对由利用其它方法制造的极细纤维(平均纤维径为11(^m的纤维)构成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压延处理,也可以获得血液分离体。上述压延处理为利用压延辊对纤维集合体施加热量和压力、从而使纤维集合体高密度化的处理。压延辊的根数和配置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出3根辊的串联型或倾斜型,4根辊的串联型、倒L型、Z型、倾斜Z型,5根辊的Z型或L型等。压延处理优选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压延处理的温度优选为构成纤维的软化点以下。如果在软化点以上进行压延处理,则会引起纤维之间的粘结,血液的扩散路径被封闭。压延处理的压力只要是在通过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中纤维集合体的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达到20~90%,则没有特别限定。分割型复合纤维例如由互不相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构成,各树脂为在纤维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地配置且在该纤维的周方向上交替配置的纤维,可以使用通过热作用和/或机械作用各树脂间能够分割离开的纤维等。分割型复合纤维还可以使用能够进行4分割32分割的纤维等。分割型复合纤维可以在进行压延处理前的阶段构成树脂就已经分离,还可以通过压延处理使构成树脂分离。作为血液分离体的纤维集合体优选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330jLim。通过超过3pm,纤维本身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强度,血液分离体可以获得充分的强度。通过为30pm以下,例如吸收性物品为生理用卫生巾时等,由于血液分离体的刚性,可以防止穿戴者察觉到异物感。由这些观点出发,更优选平均纤维径为515pm。平均纤维径如下测定。在液氮中冷冻纤维集合体,并用锐利的刀截断。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将该截断面放大至800倍2000倍的倍率进行拍摄,将纤维截面任意10个位置与拍摄照片所示的縮标尺相对照,测定纤维径,获得平均值。作为血液分离体的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可以是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中的任一种,但优选为合成纤维和/或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从纤维强度、成本、加工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由选自聚酯、聚酰胺、聚烯烃和乙烯-乙烯醇类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热塑性聚合物构成的纤维。作为血液分离体的纤维集合体为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纤维集合体,这可以良好地表现出血液分离功能,因此优选。即,血液中的血浆良好地扩散,血球和血浆的分离变得良好。另外,由于纤维集合体的液体保持能力提高,因此如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l那样,使用血液分离体作为以保持液体为目的的吸收性芯,从该观点出发也是优选的。亲水性纤维除了通过亲水化处理剂被亲水化的合成纤维之外,还包括即便不用亲水化处理进行处理原本也具有亲水性的再生纤维等。纤维集合体中的亲水性纤维的含量优选为超过50%~100质量%、特别优选为70~100质量%。亲水性纤维还可以混合2种以上。作为亲水性纤维,优选为通过亲水化处理剂被亲水化的合成纤维,作为亲水处理剂,可以是附着在纤维表面的表面附着型处理剂、混炼在原料树脂中使用的混炼型处理剂、以及通过对附着在纤维表面的处理剂的一部分进行热处理等而固定在纤维上的表面固定型处理剂中的任一种。其中,从成本和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表面附着型或表面固定型的处理剂。利用表面附着型或表面固定型的处理剂进行的亲水化例如可以列举出在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的水溶液或亲水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及其碱金属盐、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的水溶液中浸渍纤维集合体并使其干燥,从而使纤维表面亲水化的方法等。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纤维集合体还优选在含有亲水性纤维的同时含有疏水性纤维。通过疏水性纤维的共存,液体的扩散性提高,可以有效地活用血液分离体的广范围。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返液量。但是,作为血液分离体的纤维集合体中的疏水性纤维的含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0质量%以下。作为疏水性纤维,可以使用下述纤维其是由聚酯、聚酰胺、聚烯烃等热塑性聚合物构成的合成纤维,且未经亲水化处理。疏水性纤维还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从表现出良好的血液分离功能和由此产生的返液减少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作为血液分离体的纤维集合体的厚度T(参照图1)在49Pa的压力下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厚度T的上限可以通过与吸收性芯所要求的吸收容量等的关系适当地决定,没有特别限定,但从防止吸收性物品穿戴时的异物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mm以下。厚度T的测定通过以下方法测定。首先,将纤维集合体截断为5Ommx50mm的大小,将其作为测定片。在测定台上放置比该测定片更大尺寸的12.5g的板。将该状态下的板上表面的位置作为测定的标准点A。接着,取下板,在测定台上放置测定片,在其上再次放置板。将该状态下的板正面的位置作为B。由A和B之差求出纤维集合体的厚度。测定设备使用激光位移计[Keyence株式会社生产的CCD激光位移传感器LK-080],但也可以使用度盘式指示器式的厚度计。此时也调节测定压力使其达到49Pa。另外,从强度和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作为血液分离体的纤维集合体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300g/m2、更优选为30200g/m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如图5(a)所示,供给至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一侧(正面片材一侧)的血液(经血)7透过正面片材(图示略),如图5(b)所示,被构成吸收性芯4的血液分离体吸收。被血液分离体吸收的血液(经血)7如图5(c)所示,在血液分离体中被过滤,分离为血球71和血浆(液体成分)72,血浆72在血液分离体中的广范围内扩散,而血球71仅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扩散。通过血液(经血)在血液分离体中分离为血球和血浆,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被吸收的血液返回至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正面片材的表面)、即大幅度地降低返液。返液减少的理由认为是以下的原因由于血液在血液分离体被过滤而分离,因此血球相对于血浆的比例显著增大的部分如图5(d)所示,在血液分离体的正面片材一侧的表面附近形成高粘性的层,该高粘性的层会阻止血浆的返回。另外,血液分离体不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吸收性物品整个变得柔软,穿戴感和合身性提高,因此优选。对于生理用卫生巾1的各部分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作为正面片材2和背面片材3,可以分别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在该种吸收性物品中一直使用的各种材料。例如,作为正面片材,可以使用利用各种制法制造的无纺布、在树脂薄膜上形成有开孔的片材、它们的层叠体等。作为背面片材,可以使用具有或不具有透湿性的热塑性树脂的薄膜、疏水性无纺布或它们的层叠体等。接着,参照图6和图7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方面,带有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对于没有特别言及的方面,适当适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的相关说明。图6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A使用由多孔性树脂薄膜构成的血液分离体5。由多孔性的树脂薄膜构成的血液分离体也可以优选使用在通过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中,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20~90%的血液分离体。满足这种条件的树脂薄膜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等热塑性树脂中混合碳酸钙等填充材料,对其进行熔融并挤压成片材状(薄膜状),对其进行拉伸以形成微细的细孔,再实施压延处理。此时,混合的碳酸钙的量优选为40~80质量%。如果小于40质量%,则即便拉伸也不会形成微细的细孔,如果超过80质量%,则薄膜的物性降低。更优选为50~70质量%。另外,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10jim。若小于0.1pm,则碳酸钙粒子之间发生二次凝集,难以均匀地与热塑性树脂混合,若为10pm以上,则薄膜拉伸时会形成较大的细孔,因此难以制作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比例为20%以上的微细结构。优选为0.5~5pm。拉伸倍率优选为1.5~5倍。若小于1.5倍,则不会在薄膜上形成细孔,若超过5倍,则拉伸时薄膜会破坏。更优选为1.7-3倍。拉伸可以是单轴,也可以是双轴,但从薄膜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双轴拉伸。使用多孔性树脂薄膜作为血液分离体时,由于其本身难以具有液体保持能'力,因此在生理用卫生巾1A中,在多孔性的树脂薄膜5的非肌肤接触面一侧配置有以往一直使用的构成的吸收性芯4A。作为吸收性芯4A,可以使用在以往此种物品中使用的各种吸收性芯,例如可以列举出以纸浆纤维为主体的纤维集合体或在其中保持高吸收性聚合物而成的吸收性芯等。另外,使用与后述的生理用卫生巾1C的吸收性芯4A同样构成的吸收性芯作为吸收性芯4A的生理用卫生巾是第2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图7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B中,在正面片材2和由血液分离体构成的吸收性芯4之间配置有中间片材6。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由于具有致密的结构,因此在迅速吸收供给至正面片材2上的血液的方面,与由纸浆纤维的纤维层叠物等构成的以往普通的吸收性芯相比,吸收速度有劣化的倾向,而通过配置中间片材6,可以提高吸收速度。中间片材6必须是能够迅速地使供给至正面片材2上的血液移动至吸收性芯4中的片材。作为中间片材6,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具有这种功能或物性的无纺布等。作为中间片材6使用的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纤度优选为110dtex、特别优选为27dtex,其厚度(压力49Pa下(荷重0.5/cm2下))优选为0.31.0mm、特别优选为0.5~0.8mm,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50g/m2、特别优选为20~40g/m2。作为中间片材6使用的无纺布可以通过纺粘法、熔喷法、热风法等制造,优选通过热风法制造。另外,中间片材6在通过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中,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5%以下。下面,参照图8说明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C。对于生理用卫生巾1C,主要对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对于相同方面,带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对于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适当适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的相关说明。如图8所示,作为第2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C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2、液体不透过性或疏水性的背面片材3以及配置在这两片材2、3之间的吸收性芯4A,在该正面片材2和吸收性芯4A之间配置有能够分离为血球和血浆的血液分离体5。吸收性芯4A含有纤维集合体141和吸水性聚合物142。在生理用卫生巾1C中,使用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5。从表现出良好的血液分离功能和由此产生的返液减少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作为血液分离体5的纤维集合体的厚度T5(参照图8)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厚度T5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吸收性物品穿戴时的异物感的方面出发,优选为5.0mm以下。另外,从获得能够充分地吸收透过血液分离体5后的液体的吸收容量的观点等出发,吸收性芯4A的厚度T4(参照图8)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厚度T4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吸收性物品穿戴时的异物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mm以下。另外,血液分离体的厚度T5优选为血液分离体5和吸收性芯4A的总厚度T2(参照图8)的1.0~90、特别优选为340%。厚度T5和T4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首先,将血液分离体5或吸收性芯4A截断为50mmx50mm的大小,将其作为测定片。在测定台上放置比该测定片更大尺寸的12.5g的板。将该状态下的板的上表面的位置作为测定的标准点A,接着,取下板,在测定台上放置测定片,在其上再次放置板。将该状态下的板正面的位置作为B。由A和B的差求出血液分离体5或吸收性芯4的厚度。测定设备使用激光位移计[Keyence株式会社生产的CCD激光位移传感器LK-080],但也可以使用度盘式指示器式的厚度计。此时也调节测定压力使其达到49Pa。另外,还可以在测定台上或板与板之间放置测定片,利用显微镜或图像观察其截面来测定厚度。测定T5、T4的各个厚度时,还可以分别将它们取出,如上所述地使用激光位移计或度盘式指示器式的厚度计进行测定,或者如上所述通过显微镜、图像进行测定。另外,从强度和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作为血液分离体5的纤维集合体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300g/m2、特别优选为30~200g/m2。生理用卫生巾1C的吸收性芯4A含有纤维集合体141和吸水性聚合物142,并吸收保持透过血液分离体5后的液体。作为纤维集合体141的构成纤维,可以是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中的任一种,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纤维,尼龙等聚酰胺类纤维,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纤维,人造丝、醋酯人造丝等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纸浆纤维,棉纤维等。合成纤维还可以使用芯鞘型、并列型等复合纤维。另外,还可以混合2种以上这些纤维进行使用。作为吸水性聚合物142,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此种物品中一直使用的聚合物,优选可以吸收自身重量20倍以上的液体、且可以凝胶化的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淀粉、交联羧甲基化纤维素、丙烯酸或丙烯酸碱金属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等、聚丙烯酸及其盐以及聚丙烯酸盐接枝聚合物等。吸水性聚合物还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吸水性聚合物142可以基本均匀地分散保持在纤维集合体141中,也可以偏向存在于纤维集合体141的厚度方向的正面片材一侧、背面片材一侧或中央部等。另外,还可以以夹心的状态保持在由多层构成的纤维集合体的层间。另外,纤维集合体141可以是未被无纺布化的纤维网,也可以是无纺布。从返液的观点出发,吸收性芯4A的吸收性聚合物142的含量相对于吸收性芯的总质量优选为1.0~80质量%、特别优选为10~80质量%。吸收性芯4A中纤维与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比例(质量比)优选为20:8095:5、特别优选为25:75~90:10。另外,在生理用卫生巾1C中,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5的周围不会被薄纸或透水性的无纺布等包覆材料包覆,吸收性芯4A被薄纸或透水性无纺布等包覆材料包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C,如图9(a)所示,供给至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一侧(正面片材2—侧)的血液(经血)7透过正面片材2。然后,透过正面片材2的液体如图9(b)所示,在血液分离体5中被过滤,分离为血球71和血浆(液体成分)72,血浆72移动到吸收性芯4A且被吸收保持在吸收性芯4A内,而血球71被血液分离体5捕获,偏向存在于血液分离体5和/或其附近。这样,通过血液(经血)在血液分离体中被分离为血球和血浆,因此可以大幅度减少所吸收的血液返回到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正面片材的表面),即大幅度减少返液。返液减少的理由认为是以下的原因由于血液在血液分离体中被过滤而分离,因此血球相对于血浆的比例显著增大的部分在血液分离体5和/或其附近形成高粘性的层,该高粘性的层会阻止血浆的返回;并且血球被分离而成为含有血球的比例少的血浆,与吸收血液的情况相比,阻碍吸水聚合物吸收的成分有所减少,因此吸水聚合物的吸收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另外,优选血液分离体不含有吸水性聚合物,其原因在于,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面附近变得柔软,穿戴感和合身性提高。下面,参照图10说明第2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说明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C不同的方面,对于相同的方面,带相同符号并将说明省略。对于没有特别言及的方面,可以适当适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C的相关说明。图10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D中,在正面片材2和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5之间配置有中间片材6。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由于具有致密的结构,因此在迅速地吸收供给到正面片材2上的血液的方面,与由纸浆纤维的纤维层叠物等构成的以往普通的吸收性芯相比,吸收速度有劣化的倾向,而通过配置中间片材6,可以提高吸收速度。中间片材6必须是能够使供给到正面片材2上的血液迅速地移动到吸收性芯4A中的片材。作为中间片材6,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这种功能或物性的无纺布等。下面,参照图11说明第3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E。对于生理用卫生巾1E,主要说明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不同的方面,对于相同的方面,带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对于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可以适当适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的相关说明。本发明的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还可以层叠多张后作为吸收性芯使用。如图11所示,作为第3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E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2、液体不透过性或疏水性的背面片材3和配置在这两个片材2、3之间的吸收性芯4,该吸收性芯4由层叠多张(图示例中为3张)能够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的血液分离体41而成的层叠分离体40构成。生理用卫生巾1E中,将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41多张层叠后使用。作为血液分离体的纤维集合体优选是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纤维集合体,其原因在于会良好地表现出血液分离功能。即,血液中的血浆良好地扩散,血球与血浆的分离变得良好。另外,由于纤维集合体的液体保持能力提高,因此如上述卫生巾1或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E等那样,也优选将血液分离体作为吸收性芯使用。如上所述,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纤维集合体也优选在含有亲水性纤维的同时含有疏水性纤维。疏水性纤维可以含有在所有构成层叠分离体40的多张血液分离体41中,还可以仅含有在一部分血液分离体41中,但优选至少含有在位于最靠近肌肤接触面一侧的血液分离体41中。从表现出良好的血液分离功能和由其产生的返液减少的效果的观点出发,由多张血液分离体41构成的层叠分离体40的各血液分离体41的厚度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另外,层叠分离体40的厚度T3(参照图11)可以通过与吸收性芯所要求的吸收容量等的关系适当地决定,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吸收性物品穿戴时的异物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6~10mm、更优选为0.85mm。厚度T3的测定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首先,将层叠分离体截断为50mmx50mm的大小,将其作为测定片。在测定台上放置比该测定片更大尺寸的12.5g的板。将该状态下的板上表面的位置作为测定的标准点A。接着,取下板,在测定台上放置测定片,在其上再次放置板。将该状态下的板正面的位置作为B。由A和B的差求出层叠分离体的厚度。测定设备使用激光位移计[Keyence株式会社生产的CCD激光位移传感器LK-080],但也可以使用度盘式指示器式的厚度计。此时也调节测定压力使其达到49Pa。另外,从强度和柔软性的观点出发,血液分离体41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300g/m2、更优选为30200g/m2。本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E中,由于在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2的非肌肤接触面一侧配置有血液分离体41,因此如图12(a)所示,供给至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一侧(正面片材一侧)的血液(经血)7透过正面片材(图示略),如图12(b)所示,被构成层叠分离体的血液分离体41吸收。被血液分离体41吸收的血液(经血)7如图12(c)所示,在血液分离体中被过滤,分离为血球71和血浆(液体成分)72,血浆72在血液分离体中的广范围内扩散,而血球71仅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扩散。通过血液(经血)在血液分离体41中被分离为血球和血浆,因此大幅度地减少了被吸收的血液返回到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正面片材的表面)、即大幅度地减少了返液。返液减少的理由认为是以下的原因由于血液在血液分离体中被过滤而分离,因此血球相对于血浆的比例显著增大的部分如图12(d)所示,在血液分离体的正面片材一侧的表面附近形成高粘性的层,该高粘性的层会阻止血浆的返回。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IE中,由于层叠多张具有血液分离功能的血液分离体使用',比较多量的经血(血液)被排出(供给)至肌肤接触面上时,如图13(a)所示,该血液的一部分透过血液分离体41,到达血液分离体41和血液分离体41之间的空隙,流过该空隙内,快速地在平面方向上扩散。由此,即便在分离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内部,平面方向的广范围被有效地活用,过滤效率提高,返液量进一步减少。另外,血液也保持在血液分离体41之间的空隙,保持着材料所具有的饱和吸收量以上的血液。图13(b)是由单层血液分离体构成吸收芯的情况,表现血液分离功能的平面方向的范围从正面片材2—侧(肌肤接触面一侧)向背面片材3—侧(非肌肤接触面一侧)比较剧烈地变化。因此,即便使用与本发明的分离层叠体相同单位面积质量的血液分离体,本发明的血液吸收容量也高,返液量也变少。另外,本发明的分离层叠体的至少位于最靠近肌肤接触面一侧的血液分离体优选不含高吸收性聚合物,更优选整个分离层叠体不含高吸收性聚合物。通过不含高吸收性聚合物,整个吸收性物品变得柔软,穿戴感和合身性提高。下面,参照图14~图16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说明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E不同的方面,对于相同的方面,带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对于没有特别言及的方面,适当适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m的相关说明。在图14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F中,在正面片材2和由层叠多张血液分离体41而成的层叠分离体40构成的吸收性芯4之间配置有中间片材6。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由'于具有致密的结构,因此从迅速地吸收供给至正面片材2上的血液的方面出发,与由纸浆纤维的纤维层叠物等构成的以往普通的吸收性芯相比,吸收速度有劣化的倾向,而通过配置中间片材6,可以提高吸收速度。中间片材6必须是能够迅速地使供给至正面片材2的血液移动到吸收性芯4中的片材。作为中间片材6,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这种功能或物性的无纺布等。可以作为中间片材6使用的优选材料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B或1D的中间片材相同。卫生巾1D除了具有中间片材6之外,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C具有相同的构成。图15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G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E相同,吸收性芯4由多张层叠由纤维集合体所构成的血液分离体41而成的层叠分离体40构成,在该层叠分离体40中形成有贯通全部血液分离体41的贯通孔42。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41由于具有致密的结构,因此从迅速地吸收供给到正面片材2上的血液的方面上,与以往常用的纸桨纤维的纤维层叠物等相比有劣化的倾向,但通过设置贯通孔42,可以提高吸收速度。从提高吸收速度和血液分离功能降低所导致的返液量增加的观点出发,形成在血液分离体41上的贯通孔42的开孔径优选为0.5~5mm、特别优选为"3mm。贯通孔42间的间隔优选为0.58mm、特别优选为l~5mm。图15(b)和图15(c)表示形成有贯通孔42的血液分离体41在肌肤接触面一侧的一部分,贯通孔42如图15(b)所示,形成为锯齿状,如图15(c)所示,可以在纵横两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还可以以多种图案形成。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进行变更。例如,还可以将单层或多层的血液分离体(层叠分离体)与以往的纸浆纤维的纤维层叠物等组合,作为吸收性芯使用。另外,还可以组合由多孔性树脂薄膜构成的血液分离体和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来使用。另外,第2发明的血液分离体和吸收性芯之间可以局部地接合,也可以完全不接合。另外,构成层叠分离体的血液分离体的层叠张数在上述图示例中为3张,也可以是2张或4张以上。优选为38张左右。另外,当在血液分离体上形成贯通孔时,还可以形成在构成层叠分离体的血液分离体的任意1张或2张以上,例如如图16(a)或图16(b)所示,还可以仅在肌肤接触面一侧的1张或2张上形成贯通孔。另外,层叠分离体40还可以与以往纸浆纤维的纤维层叠物等组合,作为吸收性芯使用。例如,在图16(c)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中,将由2张血液分离体41构成的层叠分离体40与以往常用构成的吸收性芯4A层叠,作为吸收性芯4使用。作为吸收性芯4A,可以使用以往在该种物品中使用的各种吸收性芯,例如可以列举出以纸浆纤维为主体的纤维集合体或在其中保持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等。另外,还可以将由多孔性树脂薄膜构成的血液分离体作为构成层叠分离体40—部分的血液分离体使用。作为由多孔性的树脂薄膜构成的血液分离体,优选使用在通过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中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2090%的血液分离体。另外,血液分离体可以配置在生理用卫生巾的整个可吸液区域上,也可以仅配置在与穿戴者经血排出部相对的部位上。另外,还可以仅配置在偏向卫生巾的前方或后方的任一个方向的部位或偏向左右任一个方向的部位等上。另外,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的周围可以不被薄纸或透水性的无纺布包覆,也可以被其包覆。另外,吸收性物品还可以在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和液体透过性的背面片材之间配置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另外,构成层叠分离体的血液分离体的血液分离体之间还可以局部地接合或完全不接合。另外,层叠分离体的周围可以不被薄纸或透水性的无纺布包覆,也可以被其包覆。另外,吸收性物品还可以在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和液体透过性的背面片材之间配置有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血液分离体。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除了生理用卫生巾以外,还可以是绷带、伤处医疗用品、外科用覆盖巾等。另外,还可以是创伤治疗用品、覆盖巾吸收材料、手术用片材等。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实施例1]将聚丙烯(PP)树脂作为原料,通过熔喷法获得平均纤维径为io,、单位面积质量为30g/n^的无纺布。在温度40°C、线压250kgf/cm的条件下对其实施压延处理后,浸渍在0.05%表面活性剂(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7一K一,10)的水溶液中,进行自然干燥,获得试样无纺布。通过上述细孔径分布测定方法测定所得试样无纺布的细孔径分布,结果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20%。将所得试样无纺布截断为长度15cm、宽度6cm的尺寸,将其作为血液分离体,并夹在从市售生理用卫生巾(花王株式会社生产、口y工^b占G夕:y、乂3乂日用)中取出的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制造生理用卫生巾。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试样无纺布作为血液分离体,将通过热风法制造的单位面积质量为40g/m2的无纺布作为中间片材,将它们夹在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血液分离体和中间片材按照中间片材位于正面片材一侧、血液分离体位于背面片材一侧的方式配置。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造生理用卫生巾。使用由聚丙烯(PP)树脂和聚乙烯(PE)树脂构成的16分割纤维制造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的纤维网,通过水流交织法使纤维间交织,获得无纺布。在温度4(TC、线压250kgf/cm的条件下对其实施压延处理后,浸渍在0.05%表面活性剂(花王株式会社生产7,K、一A10)的水溶液中,进行自然干燥,获得试样无纺布。通过上述细孔径分布测定方法测定所得试样无纺布的细孔径分布,结果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40%。将所得试样无纺布作为血液分离体使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l相同地制造生理用卫生巾。将聚丙烯(PP)树脂作为原料,使用熔喷法制作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的无纺布。将其浸渍在0.05%表面活性剂(花王株式会社生产7<K一》10)的水溶液中,进行自然干燥,获得试样无纺布。通过上述细孔径分布测定方法测定所得试样无纺布的细孔径分布,结果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14%。用所得试样无纺布代替实施例l中使用的试样无纺布,除此之外,与实施例l相同地制造生理用卫生巾。将市售的纺粘法无纺布(三井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SyntexPS-112)浸渍在0.05%表面活性剂(花王株式会社生产^吖K一》10)的水溶液中,进行自然干燥,获得试样无纺布。通过上述细孔径分布测定方法测定所得试样无纺布的细孔径分布,结果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10%。用所得试样无纺布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试样无纺布,除此之外,与实施例l相同地制造生理用卫生巾。对于实施例1~4和比较例1、2制造的各生理用卫生巾,进行以下所示的血液返回性试验,评价难返液性。将其结果示于表l中。[返液性试验]在生理用卫生巾上放置开有直径为10mm孔的丙烯酸板,使得孔处于正面片材的中央,在丙烯酸板上放置砝码,使对生理用卫生巾施加3.5xl(^Pa的压力。在该状态下由上述孔注入3g马脱纤维血液。注入l分钟后,取下丙烯酸板,在正面片材上重叠放置IO张长度为10cm、宽度为6cm的薄纸,在其上再放置砝码使得压力达到6.6xl03Pa,加压2分钟。加压2分钟后,测定被薄纸吸收的血液的质量,将该质量作为血、液返回量。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5</column></row><table>由表1可知,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血液返回量与比较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相比,大大减少。将聚丙烯(PP)树脂作为原料,通过熔喷法获得平均纤维径为10pn、单位面积质量为60g/n^的无纺布。在温度40。C、线压250kg化m的条件下对其实施压延处理后,浸渍在0.05%表面活性剂(花王株式会社生产^一K一》10)的水溶液中,进行自然干燥,获得试样无纺布。所得试样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通过上述细孔径分布测定方法测定所得试样无纺布的细孔径分布,结果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20%。将所得试样无纺布截断为长度为15cm、宽度为7cm的尺寸,将其作为血液分离体。另外,在单位面积质量为30g/m2的热风法无纺布(上层芯/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凍乙烯(PE)6dtex+PET6dtex的混纺20g/m2,下层芯/鞘-PET/PE2dtex10g/m2)上散布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吸水性聚合物(EQ5)l.Og,获得长度为15cm、宽度为7cm大小的吸收性芯。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吸收性芯的质量的含有率为76%。将如此获得的血液分离体和吸收性芯夹在从市售生理用卫生巾(花王株式会社生产、口y工台bSb夕y^3y日用)中取出的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按照血液分离体位于正面片材一侧、吸收体位于背面片材一侧的方式夹住,制造生理用卫生巾。血液分离体和吸收性芯之间以及正面片材和分离体之间用溶剂型粘接剂[住友3M株式会社生产]接合在一起。吸收性芯和背面片材之间未涂布粘接剂。[实施例5]在实施例4中,除了将用薄纸(台纸)包覆纸浆(单位面积质量-240g/m2)和吸水性聚合物(单位面积质量95g/m2)的混合纤维层叠物所得到的物品作为吸收性芯(单位面积质量350g/m2)使用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生理用卫生巾。除了将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由76质量%改为56质量%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生理用卫生巾。[实施例7]除了将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由76质量%改为61质量%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生理用卫生巾。[参考例1]除了不配置吸收性芯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生理用卫生巾。在实施例4中,除了在配置有血液分离体的位置上代替该血液分离体配置作为不具有血液分离功能的材料的由聚丙烯纤维构成的纺粘法无纺布[平均纤维径为15pm、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比例为15%、单位面积质量为30g/m"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生理用卫生巾。除了不配置血液分离体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生理用卫生巾。在实施例4中,除了在制作吸收性芯时不散布吸水性聚合物之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生理用卫生巾。[难返液性的评价]对于通过实施例47、参考例l、2和比较例3、4制造的各生理用卫生巾,进行以下所示的血液返回性试验,评价难返液性。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将生理用卫生巾水平放置,放上带有直径为lcm的注入口的丙烯酸板,在丙烯酸板上放置砝码,使得对生理用卫生巾施加3.5xl0卞a的压力。在该状态下用约1秒钟的时间由注入口注入6g脱纤维马血(日本八°一才亍7卜研究所株式会社),将该状态保持1分钟后,取下丙烯酸板和砝码,在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上重叠放置10张7cmx8cm、单位面积质量为30g/m2的吸收纸(市售的薄纸),并在其上放置砝码,使得压力达到6.6xl03Pa,加压2分钟。加压2分钟后,测定被薄纸吸收的血液的质量,将该质量作为返液量。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7</column></row><table>表中O表示使用或混合,X表示未使用或未混合由表2可知,实施例47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返液量与比较例和参考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相比,大大减少。[实施例8]将聚丙烯(PP)树脂作为原料,使用熔喷法获得平均纤维径为10pm、单位面积质量为60g/n^的无纺布。在温度40°C、线压250kg^cm的条件下对其实施压延处理后,浸渍在0.05%表面活性剂(花王株式会社生产7^K—A10)的水溶液中,进行自然干燥,获得试样无纺布。通过上述细孔径分布测定方法测定所得试样无纺布的细孔径分布,结果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63%。将所得试样无纺布截断为长度为15cm、宽度为7cm的尺寸,重叠4张后作为层叠分离体,夹在从市售生理用卫生巾(花王株式会社生产、口!i工3b^b夕:7、乂3V曰用)中取出的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制造生理用卫生巾。通过热风法将4dtex的聚丙烯/聚丙烯乙烯共聚物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制成厚度为0.8mm、单位面积质量为40g/m2的无纺布,将其截断为长度为15cm、宽度为7cm的尺寸,获得中间片材。在该中间片材和与实施例8相同构成的层叠分离体夹在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按照中间片材位于正面片材一侧、层叠分离体位于背面片材一侧的方式夹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操作,制造生理用卫生巾。将实施例8的层叠分离体按照开孔径为1.5mm、孔间距离为2mm的方式形成贯通孔后使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操作,制造生理用卫生巾。在实施例8中,改变通过熔喷法制造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对其进行压延处理,获得单位面积质量为240g/cm2、细孔径为6|i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63%的试样无纺布,将该一张试样无纺布夹在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操作,制造生理用卫生巾。制造由聚丙烯纤维构成的纺粘法无纺布(纤维径为15pm、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15%、没有血液分离功能、单位面积质量为30g/m2),将其截断为长度为15cm、宽度为7cm的尺寸,重叠8张。用其代替实施例8的层叠分离体使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操作,制造生理用卫生巾。将上述生理用卫生巾水平放置,放上带有直径为lcm的注入口的丙烯酸板和砝码,对生理用卫生巾施加3.6g/cn^的荷重。接着,用约l秒钟的时间从注入口注入脱纤维马血6g,测定脱纤维马血完全被吸收的时间。吸收后保持该状态l分钟后,取下丙烯酸板和砝码,在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上重叠放置10张7cmxl0cm、单位面积质量为30g/m2的吸收纸(市售的薄纸),放置砝码,使得压力达到6.6xl03Pa,加压2分钟。加压后,取出10张吸收纸,测定荷重前后的吸收纸重量,求出被吸收纸吸收的血液量,将其作为从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返回的血液的返液量。将其结果示于表3中。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由表3可知,实施例810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返液量与比较例和参考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相比,大大减少。另外,如果比较实施例9、10和实施例8,则由于配置中间片材、或者在血液分离体上形成贯通孔,可以抑制返液量,提高吸收速度。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大幅度减少经血(血液)的返液量。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含有能够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的血液分离体。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血液分离体在通过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中,细孔径为6p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20~90%。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血液分离体由对通过熔喷法制造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压延处理而获得的无纺布构成。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血液分离体由对使用分割型复合纤维制造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压延处理而获得的无纺布构成。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血液分离体由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构成的纤维集合体构成。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血液分离体配置在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的非肌肤接触面一侧,且在所述正面片材和所述血液分离体之间配置有中间片材。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与含有纤维集合体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之间配置有所述血液分离体。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血液分离体由多孔性薄膜构成。9.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其含有将多张所述血液分离体层叠而成的层叠分离体。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多张所述血液分离体的至少一张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细孔。11.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层叠分离体形成在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的非肌肤接触面一侧,且在所述正面片材和所述层叠分离体之间配置有中间片材。12.权利要求9U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多张所述血液分离体的至少一张由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构成的纤维集合体构成。全文摘要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含有能够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的血液分离体(4)。作为血液分离体(4),可以使用在通过ASTMF316-86测定的细孔径分布中,细孔径为6μm以下的细孔的比例为20~90%的分离体等。作为血液分离体,可以使用对纤维集合体实施压延处理而获得的无纺布等。文档编号D04H1/4382GK101180022SQ20068001779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申请日期2006年6月7日优先权日2005年6月8日发明者小平博志,川口宏子,立川裕美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