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及其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89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及其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模拟,特别涉及模拟显示有无纱线的巻入的 技术。
背景技术
申请人提出有将针织物的编织数据变换成针织物的图像,显示于 彩色显示器或者彩色打印机等的技术(专利文献l),但是,在使用多
个纱线的针织物中,可能有一方的纱线巻入另一方的纱线的情况(图9) 和不巻入的情况(图10)。在巻入纱线的情况下,针织物的两个部分 连接。与此相对,在纱线不巻入的情况下,两个部分的连接较弱,例 如图IO中中央的部分相对左右的部分独立,可以抬起或者左右移动。 但是,在申请人所知的范围内,现有的针织设计装置没有达到模拟纱 线的巻入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模拟确认有无纱线的巻入(权利要求 1~11)。
本发明中追加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体的方法,用于判断是否 有纱线的巻入。
本发明中追加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最佳的方法,用于判断是否 有纱线的巻入。
本发明中追加的课题在于,用户可以通过视觉容易地区别是否有 纱线的巻入。
本发明的针织模拟装置,相对于设有至少一对针床、和向针床的 织针供给纱线并在针床的上部与针床平行地移动的导纱器的横机用的 编织数据,对该编织数据下的编织结果进行模拟,其特征在于,为了 在从多个导纱器分别供给纱线而形成各个线圈的针织物的区域上,通 过来自上述多个导纱器中的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在一方针床上的 织针上形成新的线圈时,判断是否巻入来自上述多个导纱器中的其他 导纱器的其他纱线,设有识别单元,用于求出上述第一导纱器和上述
其他导纱器在从上述一方针床观察时前/后的关系;和判断单元,根据 求出的前/后的关系以及上述针织物区域上的编织顺序,判断是否巻入 上述其他纱线。
本发明的针织模拟方法,相对于设有至少一对针床、和向针床的 织针供给纱线并在针床的上部与针床平行地移动的导纱器的横机用的 编织数据,对该编织数据下的编织结果进行模拟,其特征在于,为了 在从多个导纱器分别供给纱线而形成各个线圈的针织物的区域上,通 过来自上述多个导纱器中的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在一方针床上的 织针上形成新的线圈时,判断是否巻入来自上述多个导纱器中的其他 导纱器的其他纱线,设有识别步骤,求出上述第一导纱器和上述其他
导纱器在从上述一方针床观察时前/后的关系;和判断步骤,根据求出 的前/后的关系以及上述针织物区域上的编织顺序,判断是否巻入上述 其他纱线。
本发明的针织模拟程序,相对于设有至少一对针床、和向针床的 织针供给纱线并在针床的上部与针床平行地移动的导纱器的横机用的 编织数据,对该编织数据下的编织结果进行模拟,其特征在于,为了 在从多个导纱器分别供给纱线而形成各个线圈的针织物的区域上,通 过来自上述多个导纱器中的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在一方针床上的 织针上形成新的线圈时,判断是否巻入来自上述多个导纱器中的其他 导纱器的其他纱线,设有识别命令,求出上述第一导纱器和上述其他 导纱器在从上述一方针床观察时前/后的关系;和判断命令,根据求出 的前/后的关系以及上述针织物区域上的编织顺序,判断是否巻入上述 其他纱线。
优选的是,在上述判断中,在使上述新线圈的一个之前的由上述 第一纱线形成的线圈的位置上,在形成上述一个之前的线圈之后使上 述其他纱线成为浮线,从上述一方的针床观察,上述成为浮线的纱线 位于上述一个之前的线圈的后侧,且从上述一方针床观察,在导纱器 的位置关系中,第一导纱器位于另外的导纱器的后侧时,判断为巻入 上述其他纱线。
更优选的是,在上述判断中,上述新线圈为与来自上述第一导纱 器的第一纱线有关的新编织线圈横列的最初线圈时,判断有无纱线的 巻入。
特别优选的是,设置用于显示由上述模拟得到的针织物的图像的 彩色显示器,在该彩色显示器上进行标示,以便用户可以识别有无纱 线的巻入,或者与上述一个之前的线圈的位置的浮线的纱线独立地移 动自如地显示。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针织模拟装置的记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 也适用于针织模拟方法、针织模拟程序。同样,关于模拟方法的记载, 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还适用于针织模拟装置以及针织模拟程序。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使用用于形成新线圈的导纱器与在相同区域喂纱的 其他导纱器的至少前或后的关系,判断是否有纱线的巻入。导纱器位 于前或后是用于判断纱线的巻入有无的基本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根据 编织的种类不同还附加有其他条件。在没有巻入的情况下,来自多个 导纱器的纱线相互独立,针织物在该部分不连接。与此相对,在存在
巻入时,来自多个导纱器的纱线相互结合,针织物连接。因此,在本 发明中,对有无纱线的巻入进行模拟,即使在使用多个导纱器的区域 也可以判断纱线之间有无连接。
在嵌花提花或者提花中,从多个导纱器平行地供给纱线,使一方 的纱线成圈,使另一方的纱线形成浮线,由此形成图案。此时,问题 在于新线圈的1个线圈横列下方或距其一个至多个线圈左右的位置, 在该位置使与新线圈相同的纱线成圈,并在该位置使其他纱线成为浮 线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巻入。为了生成巻入,还有,
1) 在由与新线圈同样的纱线形成一个之前的线圈之后,在该位置 使其他纱线成为浮线,并且形成浮线的纱线位于成圈的线圈的后侧。
2) 而且,用于形成新线圈的导纱器位于形成浮线的纱线的导纱器
的后侧是必要的。而且在此,前/后的关系从形成线圈的织针所在的针 床沿着观察相对侧的针床的方向确定。这样,在嵌花提花或者提花的 图案中,可以模拟图案左右的边界是否连接。
巻入例如在新线圈是与来自上述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有关的新 编织线圈横列的最初线圈时产生的,因而也可以相对其他线圈省略判 断有无巻入。
巻入的有无可以通过文字或者记号等输出,但是也可以在彩色显 示器中显示模拟图像,由巻入的有无改变相关部分的亮度、色度、色 相等的彩色数据,或者对相关部分标以网状的标示等进行显示,则容 易明白。而且,对于相关部分,用户可以在彩色显示器上利用鼠标或 者输入笔等进行指定,指定该部分使其移动,则在存在巻入的情况下 和没有巻入的情况下,连动而动作的部分不同。这样,用户可以通过 视觉容易地确认是否有巻入。


图1是实施例的针织模拟装置的框图。
图2是实施例的针织模拟程序的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中导纱器的前/后的定义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针织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嵌花提花中巻入空针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在嵌花提花中没有巻入空针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一个之前的线圈位于新线圈的一个线圈横列下方的右 侧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一个之前的线圈位于新线圈的一个线圈横列下方的左 侧例子的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在嵌花提花中巻入空针的针织物的图。 图IO是示意地表示在嵌花提花中没有巻入空针的针织物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提花中巻入浮线的纱线的例子的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双色的提花中针织物构造根据有无巻入而变化 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说明筒状针织物的端部的纱线的巻入的图。
标号说明
2针织模拟装置
4总线
5彩色显示器
6键盘
7输入笔
8磁盘驱动器
9LAN接口
IO存储器
ll彩色打印机
15针织设计部
16编织数据存储部
20导纱器分配部
21属性赋予部
22巻入检测部
23巻入显示部
30针织模拟程序
31针织模拟命令
32导纱器位置识别命令
33巻入判断命令
34巻入显示命令
35色彩识别命令
36操作/变形命令
40横机
42前针床
43后针床
44导纱轨
45、 46导纱器
48织针
50针织物
52针迹
53空针
54—个之前的线圈 55线圈 56巻入部 60、 61纱线 62、 63线圈 64空针 65线圈 66巻入部
70、 72提花线圈横列 73、 74线圈横列 S0端部区域
81在前针床上形成的线圈列
82在后针床上形成的线圈列
83—个之前的线圈
F前侧导纱器
B后侧导纱器
N针编弧
S沉降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 图13表示实施例。在这些图中,2是针织模拟装置,4是总 线,5是彩色显示器,7是输入笔,指定彩色显示器5上的坐标,代替 输入笔7也可以使用鼠标或者轨迹球、操纵杆等。8是磁盘驱动器,9 是LAN接口,进行针织模拟程序、图案数据、编织数据等的输入输出 等。10是存储器,存储针织模拟程序等,并存储操作中的种种数据或 者模拟图像等。ll是彩色打印机,与显示器5同样输出针织模拟图像。
针织设计部15,通过来自键盘6或者输入笔7等的输入,生成针 织的设计数据,将其变换成横机中的编织数据,编织数据存储部16存 储生成的编织数据。为了判断有无纱线的巻入,设置导纱器识别部20, 对于执行编织数据所必需的导纱器,指定导纱器编号。如以往的针织 模拟装置那样,不指定导纱器编号,并且不指定导纱器之间的前/后的 关系,在识别模拟时,不能判断有无纱线的巻入。在此,在编织数据 中已经指定导纱器编号的情况下,仍然使用其编号。在没有指定导纱 器编号的情况下,通过彩色显示器5等向用户要求指定导纱器编号, 将由键盘6等指定的值作为导纱器编号。
属性赋予部21相对编织数据中的各线圈(针迹),指定线圈的属 性,在属性中例如有是表面线圈还是反面线圈,成圈、集圈还是浮线 等的线圈的种类、自身线圈的编号以及左右线圈的编号、以及处理顺
序的编号。线圈的编号例如以按照形成线圈的顺序赋予,处理顺序的 编号是每次形成线圈或者进行移圈时计数的编号,如果不进行移圈则 为与线圈编号同样的顺序。如果存在移圈,则在先形成在后移圈的线 圈,分配给比在途中形成的线圈大的处理顺序的编号。此外,浮线的 纱线也从形式上视作线圈而称为空针,指定属性。在成圈的线圈和浮 线的纱线重叠在相同位置的情况下,由线圈的属性可以判断哪一个靠 近编织所使用的针床。
关于一个导纱器,对于新线圈横列的最初的线圈,将一个之前的 线圈作为属性而追加。该线圈以同样的纱线通过相同的导纱器形成, 在针织物的上下方向上处于一个线圈横列之前的位置,例如新线圈横 列的最初的线圈的正下方或者其左右的位置。
巻入检测部22利用多个导纱器之间的前/后的关系和编织数据,
检测巻入的有无。巻入显示部23,相对彩色显示器5或者彩色打印机
ll的图像,在存在巻入情况和没有巻入的情况下,例如改变彩色数据。
或者相对彩色显示器5的图像,作为用户的设计者通过输入笔7等指 定对希望确认有无巻入的部分进行指定,确认在画面上指示移动的情 况。与此相对,在通过巻入连接的部分与存在巻入的情况下指定的部 分同时移动,在不存在巻入的情况下不移动,如此产生彩色显示器的 显示图像。也可以以彩色数据以外的显示来标记巻入的有无。而且, 在画面上的移动中,通过巻入的有无使画面上针织物的变形不同即可。
在图2的针织模拟程序30中,在针织模拟命令31进行通常的针 织模拟,将编织数据变换成根据编织数据编织成的针织物的图像。在 该模拟图像中,各个线圈以纱条等显现。针织模拟命令31本身,是通 常的针织模拟装置所具有的命令。在导纱器位置识别命令32中,相对 执行编织数据所必需的导纱器,根据编织数据分配导纱器编号,没有 由编织数据指定的情况下,向用户要求指定。代替向用户要求导纱器 编号的指定,也可以将巻入有/无等的条件提示给用户,根据对此的回
答,分配导纱器编号。
在巻入判断命令33中,使用导纱器的前/后的位置关系和编织顺 序以及由编织数据求出的线圈的属性,判断有无巻入。在巻入显示命
令34中,由彩色显示器或者打印机显示有无巻入。例如为了根据有无 巻入来改变该部分的彩色数据,设置彩色识别命令35。而且,在用户 指定有无巻入成为问题的部分而进行操作时,由于根据有无巻入改变 变形的程度,因而设置操作/变形命令36。
图3中表示横机40中的导纱器45、 46等的前和后的关系。42是 前针床、43是后针床,在它们的上部还可以设置针床、移圈针床等。 44是导纱轨,导纱器45、 46等例如沿着各轨道的左右行进,从其下端 的喂纱口向针床的42、 43的织针喂纱。48是针床的织针,由50表示 编织中的针织物。在由前针床的织针48形成线圈的情况下,沿着从前 针床42观察后针床43的方向,定义导纱器45、 46等的前和后。相反 在由后针床43的织针形成线圈的情况下,沿着从后针床43观察前针 床42的方向,定义前/后。在横机40上具有此外未图示的控制部和三 角座滑架,由控制部解释编织数据并使导纱器动作,三角座滑架使导 纱器45、 46连动并控制织针48等。
在图4中表示嵌花提花或者提花情况下判断有无纱线巻入的方法。 纱线的巻入,由于在个别的导纱器的线圈横列的最初线圈产生,因而 判断是否是一个线圈横列中的编织开始针迹。其为是(YES)的情况下, 将检查编织的针迹的一个之前位置处的线圈是否为浮线的对象针迹。 换言之,以与编织的线圈同样的纱线和同样的导纱器在一个之前形成 的线圈重叠,检査是否存在浮线的纱线。接着这也为是的情况下,判 断空针是否在浮线之下。在此对于空针而言,也有将浮线的纱线在形 式上看做线圈而称之为线圈的情况。而且浮线之下是指,从编织新线 圈的织针存在的针床观察相对侧的针床的时候,空针处于前一个线圈 后侧的情况。
如果空针在浮线之下,则确认前一个线圈之后是否形成空针。虽 然在形成前一个线圈之后形成空针的话可以形成巻入,但是如果先形 成空针之后形成一个之前的线圈,则不会产生巻入。在先形成空针的 情况下,后形成的一个之前的线圈的过渡纱不会钻入浮线的纱线下侧。 相反,如果先形成一个之前的线圈,则浮线可能以交叉的方式通过一 个之前的线圈的过渡纱的上部,此时产生巻入。浮线以交叉的方式通 过一个之前的线圈的过渡纱的上部,是指一个之前的线圈在前侧、浮 线在后侧、并且一个之前的线圈的纱线的导纱器在后侧,浮线纱线的 导纱器在前侧的情况。因此,编织新线圈的纱线的导纱器,通过空针 的导纱器识别处于前还是后,如果处于后侧则对空针附加纱线的巻入 属性。
在图5、图6中示意地表示有无巻入。接着针迹52以相同的导纱 器编织针迹55。在针迹55编织的线圈中,53是空针。而且52是线圈 55的一个之前的线圈。图5、图6的F、 B表示前或后,F表示前侧的 导纱器,B表示后侧的导纱器。而且,N表示针编弧,S表示沉降弧, 进而52~55的标号略除途中标号而表示线圈属性下的线圈编号。
在图5中由导纱器B编织针迹52后,由导纱器F编织空针53或 者线圈54。线圈54是该线圈横列中编织的最后的线圈,三角座滑架暂 时在此停止。接着使用导纱器B编织线圈55。在此判断是否有巻入。 在图6中由导纱器F编织针迹52之后,由导纱器B编织空针53或者 线圈54。接着使用导纱器F编织线圈55。在此判断有无巻入。
在图5的情况下,空针53,从进行编织的针床观察,比针迹52 处于后侧,相当于浮线之下。并且编织的线圈55的一个之前的位置上 存在针迹52,这是从空针53观察时浮线的对象针迹。此时,如图5所 示,由比空针53处于后侧的导纱器B编织线圈55的情况下,在沉降 弧上产生巻入,由56表示巻入部。在为了编织线圈55所使用的导纱 器F处于用于空针53的导纱器B的前侧的情况下(图6),不产生纱 线的巻入。
对于一个之前的线圈而言,不是仅新线圈正下方的线圈成为问题。 将一个之前的线圈处于新线圈的左右、且产生巻入的例子表示于图7、 图8。在图中,55表示新的线圈、52'、 52',表示一个之前的线圈,53'、 53"是空针,56'、 56"是巻入部。
图9表示存在纱线巻入的情况下的彩色显示器等的显示例,图10 表示不存在纱线巻入情况下的显示例。这些是1线圈宽度的嵌花提花 的图案,在附图中从内侧观察显示针织物,中央的平针线圈编织成连 成纵向一列。如图9所示存在巻入的情况下,浮线的纱线通过纵向连 接的平针线圈的从下至上走向的部分上形成的线圈之间,由此连成纵 列的平针线圈编入周围的针织物主体,形成牢固的组织。与此相对, 如图10所示,在不存在纱线的巻入的情况下,浮线的纱线通过平针线 圈的后方,连成纵向一列的平针线圈仅与上下两端周围的针织物连接, 该部分以桥状悬浮。图IO的这种设计也作为针织物的变形而存在。
纱线的巻入有无,在存在巻入和不存在巻入的情况下,改变彩色 数据而显示。或者利用输入笔等指定该部分而使其移动时,存在巻入 的情况下,周围的针织物也一同移动,在不存在巻入的情况下,仅该 部分与周围独立地移动而显示。
在以上的例子中,将嵌花提花作为例子,但是这在双色提花等的 一般提花中也是同样的。将这种例子显示于图11、图12时,60、 61 是纱线,形成线圈62后形成线圈63, 64是与线圈62重叠的空针。在 此使用纱线60在线圈62的上部编织线圈65。此时,线圈65对于供给 纱线60的导纱器而言,是其线圈横列上最初的线圈,这种情况下一个 之前的线圈62是浮线的对象针迹,空针64处于线圈62的后侧。因此, 与图4的流程图同样地,形成线圈65的导纱器B,如果处于用于空针
64的导纱器F的后侧,则形成巻入部66,在这种情况下,在空针64 中追加纱线的巻入属性。用于形成线圈65的导纱器如果处于用于空针 64的导纱器的前侧,则不产生纱线的巻入。
在图12表示筒状的双色提花的针织物的例子,70、 72是提花线圈 横列,在编织端部如果存在纱线的巻入,则如图12的线圈横列73那 样继续,如果没有巻入则如74所示继续线圈横列。包含线圈横列74 的针织物的内径难以变小,根据巻入有无,针织物的性质不同。
在图13中表示筒状针织物的端部的区域80上的纱线的巻入的发 生。81是前针床上形成的线圈列,82是后针床上形成的线圈列,使用 后侧的导纱器B编织一个之前的线圈83的下一个新的线圈。导纱器B 比导纱器F位于后侧,由于在线圈83的编织后编织线圈84,因而在编 织一个之前的线圈83的下一个线圈时,产生纱线的巻入。另一方面, 在此,即使通过导纱器F编织线圈84的下一个线圈,也能在线圈83 之后编织线圈84,因而不产生巻入。
在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判断有无巻入,可以将其显示给用户,用户 可以由该显示确认所希望的设计。由于根据巻入的有无,针织物的性 质较大不同,因而该发明是重要的。例如设计者可以在显示器上确认 是否已经设计了从周围的针织物浮起的图案,是否已经设计了以线圈 横列的端部固定在周围的针织物上的针织物。
1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模拟装置,相对于设有至少一对针床、和向针床的织针供给纱线并在针床的上部与针床平行地移动的导纱器的横机用的编织数据,对该编织数据下的编织结果进行模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从多个导纱器分别供给纱线而形成各个线圈的针织物的区域上,通过来自所述多个导纱器中的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在一方针床上的织针上形成新的线圈时,判断是否卷入来自所述多个导纱器中的其他导纱器的其他纱线,设有识别单元,用于求出所述第一导纱器和所述其他导纱器在从所述一方针床观察时前/后的关系;和判断单元,根据求出的前/后的关系以及所述针织物区域上的编织顺序,判断是否卷入所述其他纱线。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针织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 元,在使所述新线圈的一个之前的由所述第一纱线形成的线圈的位置 上,在形成所述一个之前的线圈之后使所述其他纱线成为浮线,从所述一方的针床观察,所述成为浮线的纱线位于所述一个之前 的线圈的后侧,且从所述一方针床观察,在由所述识别单元求出的导 纱器的位置关系中,第一导纱器位于另外的导纱器的后侧时,判断为 巻入所述其他纱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 元,在所述新线圈为与来自所述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有关的新编织 线圈横列的最初线圈时,判断有无纱线的巻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 彩色显示器,用于显示由所述模拟得到的针织物的图像,和 确认单元,用于在该彩色显示器上进行标示,或者与所述一个之前的线圈的位置的浮线纱线独立地移动自如地显示,以便用户可以识别有无纱线的巻入。
5. —种针织模拟方法,相对于设有至少一对针床、和向针床的织 针供给纱线并在针床的上部与针床平行地移动的导纱器的横机用的编 织数据,对该编织数据下的编织结果进行模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从多个导纱器分别供给纱线而形成各个线圈的针织物的区 域上,通过来自所述多个导纱器中的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在一方 针床上的织针上形成新的线圈时,判断是否巻入来自所述多个导纱器 中的其他导纱器的其他纱线,设有识别步骤,求出所述第一导纱器和所述其他导纱器在从所述一方 针床观察时前/后的关系;和判断步骤,根据求出的前/后的关系以及所述针织物区域上的编织 顺序,判断是否巻入所述其他纱线。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 步骤中,在使所述新线圈的一个之前的由所述第一纱线形成的线圈的 位置上,在形成所述一个之前的线圈之后使所述其他纱线成为浮线,从所述一方的针床观察,所述成为浮线的纱线位于所述一个之前的线圈的后侧,且从所述一方针床观察,在由所述识别步骤求出的导纱器的位置关系中,第一导纱器位于另外的导纱器的后侧时,判断为 巻入所述其他纱线。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织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 步骤中,在所述新线圈为与来自所述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有关的新 编织线圈横列的最初线圈时,判断有无纱线的巻入。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织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显 示由所述模拟得到的针织物的图像的彩色显示器,并且设有确认步骤,在该彩色显示器上进行标示,或者与所述一个之 前的线圈的位置的浮线纱线独立地移动自如地显示,以便用户可以识别有无纱线的巻入。
9. 一种针织模拟程序,相对于设有至少一对针床、和向针床的织 针供给纱线并在针床的上部与针床平行地移动的导纱器的横机用的编 织数据,对该编织数据下的编织结果进行模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从多个导纱器分别供给纱线而形成各个线圈的针织物的区 域上,通过来自所述多个导纱器中的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在一方 针床上的织针上形成新的线圈时,判断是否巻入来自所述多个导纱器 中的其他导纱器的其他纱线,设有识别命令,求出所述第一导纱器和所述其他导纱器在从所述一方 针床观察时前/后的关系;和判断命令,根据求出的前/后的关系以及所述针织物区域上的编织 顺序,判断是否巻入所述其他纱线。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织模拟程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 断命令中,在使所述新线圈的一个之前的由所述第一纱线形成的线圈 的位置上,在形成所述一个之前的线圈之后使所述其他纱线成为浮线,从所述一方的针床观察,所述成为浮线的纱线位于所述一个之前 的线圈的后侧,且从所述一方针床观察,在由所述识别命令求出的导 纱器的位置关系中,第一导纱器位于另外的导纱器的后侧时,判断为 巻入所述其他纱线。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针织模拟程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 断命令中,在所述新线圈为与来自所述第一导纱器的第一纱线有关的 新编织线圈横列的最初线圈时,判断有无纱线的巻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根据导纱器的位置处于前侧还是后侧以及与线圈的连接关系等,检测有无纱线的卷入,并显示于显示器。在显示器中,例如在触到纱线时根据有无卷入来改变变形的程度,或者根据有无卷入改变颜色而显示。可以检测出纱线卷入的有无并显示给用户。
文档编号D04B35/00GK101184880SQ200680018630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7日
发明者寺井公一, 福田哲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