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纬编织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613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工纬编织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手工编织工具。
背景技术
手工编织渊源流长,多少年来"女红"一直是体现女性心灵手巧的硬功夫, 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轻工业发达且工作节奏加快,这种靠智慧和耐力一针一 线完成的手工艺术逐渐远离了年轻一代的生活。而追求时尚和个性的特点,使 得不少女孩希望自己动手,花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如 围巾、筒帽或织毛玩具等,但又苦于对现行编织工具毛衣针和传统编织方法的
掌握,感觉手笨难学,DIY作品也就难以启动或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设计人正是出于上述考虑并经苦心研究后,获得解决前述问题的有效方 法,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傻瓜型)、能替代传统工具和方法的手工纬编织具。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主体为一个或 若干个可闭合成环状的条形织板,所述织板的长边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出若干个 绕线柱,各绕线柱的顶部为圆弧状突起,绕线柱通过颈部与织板连接,该颈部 的尺寸小于顶部,上述绕线柱和织板由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颈部前方的操作面上有一个凹腔。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先将织板组合成环状,以左手带线为例,起边,左手 带线顺时针方向将线螺旋状缠绕在一个个绕线柱上形成环链后,即可开始编 织左手将线横拉贴近左邻的绕线柱颈部的操作面,并置于套在该绕线柱的前方(外侧)环链的上方,右手指朝下钩提起环链向上覆盖带线部分后翻过绕线 柱顶部,落在颈部后方,形成新一环链的内侧底链,依次循环下去,此过程中 绕线柱颈部始终只有一圈环链,结束时只需带线将环链从绕线柱上拖带脱出的 同时锁边即可, 一条筒状的织物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方便易学,且 织板和绕线柱有一定的柔韧性,避免了对手指的伤害,其结构简单合理,有较 强的实用性和推广的价值。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起边时的环链示意图3为编织的示意图。
图中1、绕线柱,2、(绕线柱)颈部,3、凹腔,4、挂扣,5、织板,6、 折缝,7、挂孔,8、环链,9、毛线,10、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有一个的条形织板5,所述织板的长边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出若 干个绕线柱l,各绕线柱的顶部为圆弧状突起,绕线柱通过颈部2与织板连接, 该颈部的尺寸小于顶部。织板的两端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挂扣4和挂孔7,织 板5的内侧或两侧还设有若干与长边垂直的折缝6,便于织板两端合拢围成环 状。上述绕线柱和织板由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材料制成。
在各绕线柱颈部前方的操作面上有一个凹腔3,便于手指勾线。 参照图2、图3,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先将织板组合成环状,以左手带线 为例,起边,先将线头固定在织板上,左手带线顺时针方向将毛线螺旋状缠绕 在一个个绕线柱上形成环链8后,即可开始编织左手将毛线9横拉贴近左邻 的绕线柱颈部的操作面,并置于套在该绕线柱的前方(外侧)绕线10的上方,右手指朝下钩提起绕线向上覆盖带线部分后翻过绕线柱顶部,落在颈部后方, 形成新一环链的内侧底线,依次循环下去,此过程中绕线柱颈部始终只有前后
两段绕线,结束时只需用毛线9将绕线IO从绕线柱上拖带出来,同时锁边收 口即可。
上述织板的两端设置的挂扣4和挂孔7这组连接件,可以改为尼龙粘扣, 也可镶嵌在织板上的磁片,若干个织板依次首尾相接组合起来可以编织更宽大 的织物。
权利要求1、一种手工纬编织具,主体为一个或若干个可闭合成环状的条形织板(5),所述织板的长边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出若干个绕线柱(1),各绕线柱的顶部(2)为圆弧状突起,绕线柱通过颈部与织板连接,该颈部的尺寸小于顶部,上述绕线柱和织板由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材料制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纬编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前方的操作面上有一个凹腔(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工纬编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板(5) 的两端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挂扣(4)和挂孔(7)。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手工纬编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板(5)的 内侧或两侧还设有若干与长边垂直的折缝(6)。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工纬编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板(5)的 内侧或两侧还设有若干与长边垂直的折缝(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傻瓜型)、能替代传统毛衣针和编织方法的手工纬编织具,其主体为若干个可闭合成环状的条形织板,所述织板的长边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出若干个绕线柱,各绕线柱的顶部为圆弧状突起,绕线柱通过颈部与织板连接,该颈部的尺寸小于顶部。上述绕线柱和织板由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易学易操作,且织板和绕线柱有一定的柔韧性,避免了对手指的伤害,其结构简单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的价值。
文档编号D04B3/00GK201362781SQ20092006344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石李珊 申请人:石李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