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以及带裆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72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物以及带裆服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以及带裆服装。
背景技术
以往,在短裤等的服装中,在覆盖穿着者的身体部分的本体布料上设置垫布,从而使服装的功能性提高。例如,在短裤中,使用利用由亲肤性优异的棉线等构成的织物而形成的垫布。在短裤中,通过将这样的垫布设置于裤裆部分,即使女性特有的分泌物附着于裤裆部分,分泌物也不会附着于短裤的本体布料,从而使服装的功能性提高。此外,作为像以往那样在短裤本体的裤裆部设置垫布的替代方式,公开有在裤裆部形成开口,在该开口嵌入垫布并使其熔敷的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91430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存在为了在裤裆部设置垫布而用于安装垫布的缝接、熔敷等加工耗费时间的问题。此外,要求一种织物,所述织物不像以往那样设置垫布,能够抑制加工的步骤,实现功能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功能性的提高、并且节省加工的步骤的织物,以及使用该织物而形成的带裆服装。本发明为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毛圈编织组织的毛圈编织区域;围绕毛圈编织区域,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裁断周围区域而形成周缘部分。在这样的织物中,具备:具有毛圈编织组织的毛圈编织区域,在该毛圈编织区域的周围形成有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由此,通过在以往的设置垫布的区域形成毛圈编织区域,能够节省用于以往的安装垫布的加工的步骤。其结果,能够不像以往那样地设置垫布而抑制加工的步骤而实现功能性的提高。此外,在毛圈编织区域的周围形成有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且裁断该周围区域而形成周缘部分,所以无需裁断后的端处理,能够节省加工的步骤。通过裁断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避免毛圈部分变为布料端而防止毛圈部分的脱线。通过使用这样的织物而制造服装,能够节约制造功能性提高了的服装时的步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通过形成毛圈编织区域,能够使例如良好的皮肤触感、吸水性、防透等功能性提高。此外,优选周围区域具备:与周围区域邻接的第一周围区域;与第一周围区域邻接,且具有与第一周围区域不同的编织组织的第二周围区域,裁断第一周围区域或第二周围区域而形成周缘部分。通过这样地构成为周围区域中具备第一以及第二周围区域,例如能够在第一周围区域和第二周围区域中使编织组织变化。由此,在第一周围区域和第二周围区域中,能够使拉伸强度(织物的弹力)变化。此外,本发明的带裆服装是使用上述的织物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具有前后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分别覆盖穿着者的下腹部和臀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形成有应分别插入左右腿的下摆口,主体部的裆部分为,毛圈编织区域被配设于中央,左右的下摆口侧的区域由周围区域形成。此外,优选通过将经由裆部而一体地形成的前主体部和后主体部的旁侧部分互相地缝接/粘接而形成主体部。在这样的带裆服装中,使用织物,所述织物具备具有毛圈编织组织的毛圈编织区域,在该毛圈编织区域的周围具有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由此,能够在以往设置垫布的裤裆部分配置毛圈编织区域,能够节省用于安装垫布的加工的步骤。其结果,不需要在裤裆部分设置垫布,能够形成适于抑制加工的步骤的裤裆部分。此外,裁断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而形成与穿着者的腰围对应的上端部、以及插入腿的下摆部,所以不需要裁断后的端处理,能够节省加工的步骤。通过裁断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避免毛圈部分变为布料端而防止毛圈部分的脱线。通过使用这样的织物而制造短裤(带裆服装),能够节约制造时的步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此外,通过在裤裆部分形成毛圈编织区域,能够使例如良好的皮肤触感、吸水性、防透等功能性提高。此外,裤裆部分的毛圈编织组织的线圈优选由棉线形成。根据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功能性的提高,并且能够节省加工的步骤的织物、以及使用该织物的带裆服装。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织物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的第二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3是图1中的第二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4是图1中的第一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5是图1中的第一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6是图1中的毛圈编织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7是图1中的毛圈编织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8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第二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9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第二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10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第一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11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第一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12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毛圈编织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13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毛圈编织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短裤用织物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短裤的主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贴身内衣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贴身内衣用织物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上半身胸衣的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护膝的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贴身内衣的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贴身内衣的图。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短裤的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的第二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24是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第二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变形例的罗纹织的针织组织图。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变形例的罗纹织的编织方法的图。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变形例的平针组织的编织方法的图。图28是图1中的毛圈编织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附图标记说明 10…织物
20…毛圈编织区域
30…周围区域、31...第一周 围区域、32...第二周围区域 40…短裤、41...前主体部、42...后主体部、43...裆部 50、64…非弹性线
61...第一弹性线、62...第二弹性线、63...第三弹性线
91…针筒针、92...罗纹针
110…贴身内衣
120…上半身胸衣
130…护膝。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织物以及带裆服装的适宜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织物)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织物的俯视图。图1所示的织物10是重叠多个针织组织而形成的伸缩性经向织物。织物10具备:具有毛圈编织组织的毛圈编织区域20 ;围绕毛圈编织区域20而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30。织物10裁断周围区域30而形成周缘部。周围区域30是未设置毛圈编织的区域。毛圈编织区域20例如被形成于织物10的中央。另外,毛圈编织区域20也可以形成于从织物10的中央离开的位置。周围区域30具备:与毛圈编织区域20邻接的第一周围区域31 ;与第一周围区域31邻接,具有与第一周围区域31不同的编织组织的第二周围区域32。在织物10中,图示上下方向(Y方向)为横列方向。另外,周围区域30也可以由相同的编织组织形成。第一周围区域31为,在横列方向Y中形成于毛圈编织区域20的两侧。第二周围区域32为,在与横列方向Y正交的X方向中形成于毛圈编织区域20以及第一周围区域31的两侧。第二周围区域32可以与第一周围区域31邻接,也可以是不与毛圈编织区域20邻接的结构。例如可以是以围绕毛圈编织区域20的方式形成第一周围区域31、在第一周围区域31的外侧形成第二周围区域32的结构。(第二周围区域)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3,说明第二周围区域32的编织组织。图2以及图3是图1中的第二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第二周围区域32是将非弹性线50和弹性线61至63组合而织成的经向织物的一部分。在以下的说明中,一横列表示图2中用箭头Y表示的上下方向、即构成各针织组织的线被织入的方向的距离。一纵行表明用箭头X表示的左右方向的距离。第二周围区域32具备: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第三针织组织C、第四针织组织D。第一针织组织A为,非弹性线50以每一横列为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在一个络纱单位中为合计两纵行量的横移幅度的方式沿纵行方向横移,在全部的横列中形成线圈。第一针织组织A是也能够表现为变形缎纹组织或变形经平组织的组织。第二针织组织B为,弹性线中的第一弹性线61每两横列左右交替地以两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即两针距)横移,局部地形成双线圈织(二目編)。第一针织组织A以及第二针织组织B形成为紧固相互的线圈。由此,相互的组织的线难以脱线。第三针织组织C为插入组织,所述插入组织为,弹性线中的第二弹性线62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左右交替地横移,以夹入的形式插通于第一针织组织A和第二针织组织B形成的线圈之间。第四针织组织D为插入组织,所述插入组织为,弹性线中的第三弹性线63与第三针织组织同样地在第一针织组织A以及第二针织组织B形成的例如针编弧和沉降弧之间插通,被针织组织A、B的线夹入。由此,形成相互的针织组织的线难以脱线。另外,第二周围区域32也可以由其他的针织组织构成。例如也可以是不具备第四针织组织D的周围区域。(第一针织组织A)
由非弹性线50构成的第一针织组织A构成伸缩性经向织物的基本组织。第一针织组织A为,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以一个络纱单位中合计两纵行量的横移幅度沿纵行方向横移而在全部的横列中形成线圈。具体而言,使用具有21/10/12/23//等的络纱单位的针织组织。通过与后述的弹性线的针织组织B、C、D的组合,在伸缩性经向织物的功能及特性中产生不同。(第一针织组织A的非弹性线)
作为第一针织组织A的非弹性线,能够使用与通常的经向织物同样的线材。“非弹性线”是指包含与弹性线相比弹性较少的线的线材。例如能够将伸长度不满100%的线作为非弹性线而使用。作为非弹性线,优选伸长度不满60%的线。具体而言能够将棉等的天然纤维、尼龙等的合成纤维、进而半合成纤维及再生纤维等用作非弹性线。作为非弹性线的形态,能够采用长丝、短纤维纱、交捻纱线等。(第二针织组织B)
由弹性线构成的第二针织组织B具有将良好的伸缩性赋予织物10的功能。此外,第二针织组织B具有防止织物的脱线及裂开的功能。第二针织组织B与其他的针织组织A、C一起使用,从而形成弹性织物。具体而言,采用具有12/02/21/31//等的络纱单位的针织组织。(第二针织组织B的弹性线)
第二针织组织B具有令织物不易卷曲的功能。作为第二针织组织B的弹性线,能够使用与通常的伸缩性经向织物同样的线材。例如,能够将伸长度200%以上的线作为弹性线而使用。作为弹性线,优选伸长度400%以上。具体而言,能够使用聚氨酯弹性线。
(第三针织组织C)
由弹性线构成的第三针织组织C具有将伸缩性及其他的特性赋予织物的功能。第三针织组织C与第二针织组织B不同,第二弹性线62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左右交替地横移而插入。为所谓锯齿形的插入组织,为00/11//的络纱单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第三针织组织C为00/11//的络纱单位的例子,但也可以如图28所示为例如11/00/11/22//的络纱单位。第三针织组织C主要地与沿经向的伸缩性相关。与沿纬向以及斜向示出优异伸缩性的第二针织组织B组合,能够向经向织物赋予在经、纬、斜任意的方向上都取得平衡的伸缩功能。(第三针织组织C的弹性线)
作为第三针织组织C的弹性线,基本地能够使用与用于第二针织组织B的弹性线共通的线材。弹性线的伸长度也能够设定于相同程度的范围内。(第四针织组织D)
由弹性线构成的第四针织组织D具有将伸缩性及其他的特性赋予织物的功能。第四针织组织D与第二针织组织B不同,第二弹性线62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左右交替地横移而插入。为所谓锯齿形的插入组织,为00/11//的络纱单位。另外,第四针织组织D也可以由弹性线形成。第四针织组织D主要地与沿经向的伸缩性相关,也有助于防止脱线。被与在纬向以及斜向示出优异伸缩性的第二针织组织B组合,能够向经向织物赋予在经、纬、斜任意的方向上都取得平衡的伸缩功能。(第四针织组织D的弹性线)
作为第四针织组织D的弹性线,基本地能够使用与用于第二针织组织B的弹性线共同的线材。弹性线的伸长度也能够设定于相同程度的范围内。(第一周围区域)
接着,参照图4以及图5说明第一周围区域31的编织组织。图4以及图5是图1中的第一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第一周围区域31为将非弹性线50、64和弹性线61至63组合而织成的经向织物的一部分。第一周围区域31除上述的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第三针织组织C、以及第四针织组织D之外,还具备非弹性线64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左右交替地横移而插入的第五针织组织E。另外,第一周围区域31也可以由其他的针织组织构成。(第五针织组织E)
由非弹性线64构成的第五针织组织E将形成于区域20的毛圈的线缠绕于各针织组织。由此,在第一周围区域31的织物被裁断时,形成毛圈的线难以脱线。第五针织组织E为,非弹性线64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左右交替地横移而插入。为所谓锯齿形的插入组织,为00/11//的络纱单位。第五针织组织E具有通过缠绕非弹性线64而在第一周围区域31和第二周围区域32之间设置伸长度的差、即弹力差的功能。由此,减小第一周围区域(裆部)31的伸长度而令布料不易陷入穿着者的裆部。另一方面,关于覆盖穿着者的臀部以及腹部周边的第二周围区域32,与第一周围区域相比使其伸长度变高而具有伸缩性,提高相对于臀部的密接性。
(毛圈编织区域)
接着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毛圈编织区域20的编织组织。图6以及图7是毛圈编织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毛圈编织区域20为将非弹性线50、64和弹性线61至63组合而织成的经向织物的一部分。毛圈编织区域20除上述的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第三针织组织C、以及第四针织组织D之外,还具备插入非弹性线64的第六针织组织F。(第六针织组织F)
第六针织组织F是构成毛圈的部分。为了构成毛圈的线圈,局部地没有织入。具体而言,采用具有11/11/11/11/11/11/11/11/11/11/00/11//等的络纱单位的针织组织。另外,在图6中,为了简洁而省略了络纱单位的一部分的图示而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通过如上所述地令线圈的间隔为11针距(即,11横列量的距离)从而形成毛圈部分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商品的规格而设定线圈的间隔。(织物的作用)
在这样的织物10中,具备具有构成毛圈的第六针织组织F的毛圈编织区域20,在该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30。由此,通过在以往的设置垫布的区域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能够节省用于安装以往的垫布的加工的步骤。其结果,不像以往那样设置垫布就能够抑制加工的步骤而实现功能性的提高。此外,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30,且裁断该周围区域30而形成周缘部分,所以无需裁断后的端处理,能够节省加工的步骤。通过裁断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避免毛圈部分变为布料端而防止毛圈部分的脱线。通过使用这样的织物10来制造服装,能够在制造功能性提高了的服装时节省步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在织物10中,由于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能够使例如良好的皮肤触感、吸水性、防透等功能性提闻。(第一变形例: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
接着,参照图23说明第一变形例的第一针织组织A以及第二针织组织B。图23是第一变形例的具有第一针织组织A以及第二针织组织B的第二周围区域32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如图23所示的第二周围区域32是将非弹性线50和弹性线61至63组合而织成的经向织物的一部分。第一变形例的针织组织A、B能够共通地应用于周围区域30以及毛圈编织区域20。第一变形例的第一针织组织A为,非弹性线50为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即将此作为一个络纱单位,在各横列中形成线圈。第一变形例的第一针织组织A是所谓经平组织。第一变形例的第二针织组织B为,弹性线61为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即将此作为一个络纱单位,在各横列中形成线圈。第一变形例的第二针织组织B是所谓经平组织。另外,第一针织组织A的非弹性线50和第二针织组织B的弹性线61,可以被配置为彼此的线通过相同的路线而同行,也可以被配置为彼此的线相对于横列方向通过对称的路线地逆行。此外,经平组织也可以被用于毛圈编织区域、第一周围区域。具有经平组织的第一周围区域以及第二周围区域为无需裁断后的端处理的组织。另外,可以令构成第一针织组织A至第四针织组织D的线全部为非弹性线,也可以是由弹性线形成的。之外,也可以用本例所示的组合以外的方式将弹性线、非弹性线组合。但是,关于作为插入组织的针织组织C、D,为了获得适度的伸缩性,优选任意一方使用弹性线。(第二变形例: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
接着参照图24,说明第二变形例的第一针织组织A以及第二针织组织B。图24为,第二变形例的具有第一针织组织A以及第二针织组织B的第二周围组织32是将非弹性线50和弹性线61至63组合而织成的经向织物的一部分。第二变形例的针织组织A、B能够共通地应用于周围区域30以及毛圈编织区域20。第二变形例的第一针织组织A为,非弹性线50为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即将此作为一个络纱单位,连续四次向相同的横列方向横移,并且在各横列中形成线圈。第二变形例的第一针织组织A是所谓经缎组织。第二变形例的第二针织组织B为,弹性线61为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即将此作为一个络纱单位,连续四次向相同的纵行方向横移,并且在各横列中形成线圈。第二变形例的第二针织组织B是所谓经缎组织。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举出每四次向相同的纵行方向横移弹性线61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例如向相同的纵行方向横移弹性线61的次数是三次以下,也可以是五次以上。(第三变形例:第二周围区域)
接着参照图8以及图9,说明第三变形例的第二周围区域32的编织组织。图8以及图9是变形例的第二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第二周围区域32是将非弹性线50和弹性线61、62组合而织成的经向织物的一部分。在第二周围区域32中,具备:第一针织组织A,非弹性线50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以在一个络纱单位中合计两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向纵行方向横移,在全部的横列中构成线圈;第二针织组织B,每一横列或每两横列具有弹性线中的第一弹性线61在相同的横列内多针距重叠的横列、和在横列间从前一个横列以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向纵行方向横移而向下一个横列移动的部位,在全部的横列中形成线圈;第三针织组织C,弹性线中的第二弹性线62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左右交替地横移而插入。第一针织组织A以及第三针织组织C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针织组织。(第三变形例:第二针织组织B)
由弹性线构成的第二针织组织B具有将良好的伸缩性赋予织物10的功能。此外,第二针织组织B具有防止织物脱线及裂开的功能。第二针织组织B为,每一横列或每两横列具有第一弹性线61在相同的横列内多针距重叠的横列、在横列间从前一个横列以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向纵行方向横移而向下一个横列移动的部位,在全部的横列中形成线圈。具体而言,使用具有31/02//等的络纱单位的针织组织。基本地,在包含于双线圈织的技术概念的针织组织中,能够采用以横列间的移动为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向纵行方向横移的针织组织。具体而言,能够采用每一横列在相同的横列内使多针距重叠后以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向纵行方向横移而向下个横列移动,在全部的横列中形成线圈的针织组织。另外,一般地,在相同横列内的重叠为两针距的情况较多,但也可以重叠为三针距以上。这样的针织组织通过在相同的横列内多针距的重叠而能够发挥向横向的较强的伸缩功能。此外,横列间的移动具有以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向纵行方向横移的部位,从而除了横向也能够良好地发挥斜向的伸缩功能。横列间的横移方向可以在络纱单位内全部是相同的方向,横移方向也可以变化。若横移方向左右地变化,则向左右任意的斜向都容易平衡良好地发挥良好的伸缩以及弹力。优选令横移方向每一横列地左右交替变化。另外,可以根据商品的规格而使用使第二针织组织B稍微变化的针织组织。(第三变形例:第一周围区域)
接着参照图10以及图11说明第一周围区域31的编织组织。图10以及图11是变形例的第一周围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第一周围区域31是将非弹性线50和弹性线61、62、64组合而织成的经向织物的一部分。第一周围区域31除上述的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以及第三针织组织C之外,还具备非弹性线64以每一横列一纵行量的横移幅度左右交替地横移而插入的第五针织组织E。第五针织组织E是与第三针织组织C相同的针织组织。(第三变形例:毛圈编织区域)
接着参照图12以及图13说明变形例的毛圈编织区域20的编织组织。图12以及图13是变形例的毛圈编织区域的各构成线的针织组织图。毛圈编织区域20是将非弹性线50、64和弹性线61、62组合而织成的经向织物的一部分。毛圈编织区域20除上述的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以及第三针织组织C之外,还具备插入了非弹性线64的第六针织组织F。(第三变形例:第六针织组织F)
第六针织组织F是构成毛圈的部分,具备与图6所示的针织组织F相同的结构。(第三变形例:织物的作用)
这样的变形例的织物10起到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织物10同样的作用、效果。(第四变形例:罗纹织)
接着参照图25说明第四变形例的织物(罗纹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织物也能够应用于由圆形针织机而编结的圆形织物。图25是表示变形例的罗纹织的针织组织图。图25所示的罗纹织能够使用双重编织机(具有针盘以及针筒的编织机)而编结。织物也能够这样地通过圆形编织等的纬编而形成。另外,也能够代替圆形编织而利用横编等织成。罗纹织(圆形罗纹、松紧编织物)是平针组织的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每一纵行交替地配置所以沿布料的宽度方向良好地伸展的编织组织。罗纹织具备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第三针织组织C。如图25所示,第一针织组织A的非弹性线50和第二针织组织B的线61被配置为通过相同路线。对于第二针织组织B的线61使用被热处理而熔敷的熔敷线。另外,第二针织组织B的熔敷线61可以配置于全部的横列,也可以例如每隔一横列地配置。在图25中,将非弹性线50和熔敷线61作为一根线而图示,但实际上配置两根线。图26 Ca)表示第一针织组织A的编织方法。在第一针织组织A中,非弹性线50被针筒针91和罗纹针92交替地卡止而形成线圈。
图26 (b)表示第二针织组织B的编织方法。在第二针织组织B中,熔敷线61被针筒针91和罗纹针92交替地卡止而形成线圈。图26 (C)表示第三针织组织C的编织方法。第三针织组织C的非弹性线63被针筒针91和罗纹针92交替地卡止而形成线圈之后,将针筒针91跳三针之后,再次被针筒针91和罗纹针92交替地卡止而形成线圈。跳过针筒针91的部分变为毛圈线圈。然后,具有毛圈线圈的区域相当于本发明的毛圈编织区域2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通过如上所述地将针筒针91跳三针而形成毛圈部分的例子,但跳几针可以根据商品规格进行适当设定。此外,在罗纹织被应用于周围区域30的情况下,第三针织组织C的非弹性线63被配置为沿第一针织组织A的非弹性线50。在具有这样的罗纹织的织物中,通过在编结后实施热处理,能够使熔敷线与其他线熔敷。由此,能够形成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第五变形例:平针组织)
接着参照图27说明第五变形例的织物(平针组织)。图17是表示变形例的平针组织的针织组织图。图27所示的平针组织能够使用未图示的单式编织机(具有针盘或者针筒的任意一个的编织机)而编结。变形例的平针组织(平针织物、单梳栉织物)具备:第一针织组织A、第二针织组织B、第三针织组织C。图27 (a)表示第一针织组织A的编织方法。在第一针织组织A中,非弹性线50仅被针筒针91卡止而形成线圈。图27 (b)表示第二针织组织B的编织方法。在第二针织组织B中,熔敷线61仅被针筒针91卡止而形成线圈。图27 (C)表示第三针织组织C的编织方法。第三针织组织C的非弹性线63仅被针筒针91卡止而形成线圈后,将针筒针91跳三针之后,再次仅被针筒针91卡止而形成线圈。在跳过针筒针91中的部分成为毛圈线圈。然后,具有毛圈线圈的区域相当于本发明的毛圈编织区域20。另外,非弹性线63跳过任意针的针筒针地织入可以根据形成的毛圈线圈的规格而适当设定。此外,在平针组织被应用于周围区域30的情况下,第三针织组织C的非弹性线63被配置为与第一针织组织A的非弹性线50同行或逆行。在具有这样的平针组织的织物中,通过在编结后实施热处理,能够使熔敷线与其他线熔敷。由此,能够形成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第二实施方式:短裤用织物)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短裤(带裆服装)用织物。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短裤用织物的俯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短裤用织物11具备:覆盖穿着者的下腹部的前主体部41、覆盖穿着者的臀部的后主体部42、形成于前主体部41和后主体部42之间的裆部43,由一体相连的织物10形成。另外,省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短裤用织物11将前主体部41和后主体部42经由裆部43而一体地形成、将前主体部41和后主体部42的左右的旁侧部分连接而形成短裤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将前主体部和后主体部作为分别的织物形成,将彼此的织物用粘接或者缝接等的手段连接而形成短裤。也可以将左右襟作为分别的织物形成,将彼此的织物用缝接或者粘接等的手段连接而形成短裤。
短裤用织物11是对照短裤(带裆服装)的外形而裁断织物10而形成的。前主体部41由第二周围区域32形成。后主体部42由第二周围区域32形成。形成于裆部43的中央的裤裆部分由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裆部43的裤裆部分以外的部分由第一周围区域31形成。在短裤用织物11 (织物10)中,毛圈编织区域20以与裤裆部分的尺寸对应的方式设置毛圈编织区域2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以经由裆部43将前主体部41和后主体部42连接的状态形成短裤用织物11从而在裆部43不形成接线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即使在毛圈编织区域20内及毛圈编织区域20周边的第一周围区域31形成接线及粘接处理部分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裆部43实施缝接及粘接等的加工处理。但是为了形成皮肤触感良好的织物,优选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裆部没有接线及粘接处理部分。前主体部41的周缘部分41a、41b、41c为裁断第二周围区域32而形成的。周缘部分41a是前主体部41的上端部,是与穿着者的腰围对应的部分。周缘部分41b、41b是前主体部41的侧端部,是与后主体部42的周缘部分42b、42b缝合的部分。周缘部分41c是相当于插入穿着者的腿的下摆部的部分。另外,周缘部分42b和周缘部分41b在缝合之外还可以由压接处理等接合。后主体部42的周缘部分42a、42b、42c为裁断第二周围区域32而形成的。周缘部分42a是后主体部42的上端部,是与穿着者的腰围对应的部分。周缘部分42b、42b是后主体部42的侧端部,是与前主体部41的周缘部分41b、41b缝合的部分。周缘部分42c是相当于插入穿着者的腿的下摆部的部分。裆部43的周缘部分43a为裁断第一周围区域31而形成的。周缘部分43a是裆部43的侧端部,是相当于插入穿着者的腿的下摆部的部分。(短裤用织物的针织组织)
短裤用织物11的毛圈编织区域20、第一周围区域31以及第二周围区域32的各针织组织能够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织物10的毛圈编织区域20、第一周围区域31以及第二周围区域32的各针织组织为相同的针织组织。关于对各针织组织的详细的说明,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省略说明。此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变形例的针织组织使用于短裤用织物11。(短裤用织物的作用)
根据这样的短裤用织物11,通过使前主体部41以及后主体部42对置并缝合侧端部4lb、42b彼此,能够形成短裤。在短裤用织物11中,具有毛圈编织组织的毛圈编织区域20被形成于裤裆部分,在该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30。由此,在以往的设置垫布的裤裆部分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从而能够节省用于安装以往的垫布的加工的步骤。其结果,不像以往那样地设置垫布,能够抑制加工的步骤而实现功能性的提高。此夕卜,由于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30、且裁断该周围区域30而形成周缘部分,所以无需裁断后的端处理,能够节省加工的步骤。通过裁断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避免毛圈部分变为布料端而防止毛圈部分的脱线。通过使用这样的短裤用织物11制造短裤,能够节省制造作为功能性提高了的服装的短裤时的步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在短裤用织物11中,由于在裤裆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所以能够使良好的皮肤触感、吸水性、防透等功能性提高。此外,具有裤裆部分的裆部43在与裤裆部分邻接的部分形成有第一周围区域31,裆部43与邻接的前主体部40以及后主体部的布料相比伸长度变低。由此,能够防止身布料(布料本体)被夹入裤裆。(第三实施方式:短裤)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短裤(带裆服装)。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短裤的主视图。在图15中,表示将短裤40翻面的状态,将皮肤侧作为表面侧而图示。短裤40使用上述的短裤用织物11 (织物10)而形成。该短裤40具备:覆盖穿着者的下腹部的前主体部41、覆盖穿着者的臀部的后主体部42、形成于前主体部41和后主体部42之间的裆部43、由一体相连的织物形成。另外,省略与上述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前主体部41以及后主体部42由第二周围区域32形成。裆部43的裤裆部分由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裆部43的裤裆部分以外的部分由第一周围区域31形成。在短裤40中,毛圈编织区域20以与裤裆部分的尺寸对应的方式设置毛圈编织区域20。以彼此对置的方式反折前主体部41以及后主体部42,缝合前主体部41以及后主体部42的侧端部41b、42b彼此。短裤40的上端部是与穿着者的腰围对应的部分,由织物的周缘部分41a、42a形成。裁断第二周围区域32而形成短裤40的上端部。在周缘部分41a、42a不实施裁断后的端处理。另外,在周缘部分41a、42a无需实施裁断后的端处理,但为了按照商品的规格而安装蕾丝材料等,也可以考虑进行缝制。短裤40的下摆部是插入穿着者的腿的开口部,由织物的周缘部分41c、43a、42c形成。裁断第一周围区域31以及第二周围区域32而形成短裤40的下摆部。在周缘部分41c、43a、42c中,不实施裁断后的端处理。(短裤的织物的针织组织)
短裤40的织物的毛圈编织区域20、第一周围区域31以及第二周围区域32的各针织组织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织物10的毛圈编织区域20、第一周围区域31以及第二周围区域32的各针织组织是相同的。关于对各针织组织的详细的说明,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说明。此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变形例的针织组织用于短裤40。此外,作为短裤40的织物,也可以使用具有其它针织组织的织物。(短裤的作用)
在这样的短裤40中,由于在以往设置垫布的裤裆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所以能够节省用于安装垫布的加工的步骤。此外,在短裤40中,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仅裁断该周围区域。即,通过裁断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而形成短裤40的上端部以及下摆部,所以能够节省加工的步骤。通过裁断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避免毛圈部分变为布料端而防止毛圈部分的脱线。在这样的短裤40中,由于省略加工的步骤而制造,所以实现低成本化。此外,由于在裤裆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所以能够提高例如良好的皮肤触感、吸水性、防透等功能性。(第四实施方式:贴身内衣、织物) 接着,作为第四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织物向贴身内衣(服装)的应用。图16 (a)是贴身内衣的主视图,图16 (b)是贴身内衣的后视图,图17是贴身内衣用织物的俯视图。贴身内衣110是使用织物10而形成的。另外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贴身内衣110为,将两片织物10对置地配置,缝合织物的周缘部分彼此而形成。在贴身内衣110中,左右方向的一侧由一片织物构成。贴身内衣110为,在与穿着者的腋下对应的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在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有向皮肤侧突出的毛圈状的线圈。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仅裁断该周围区域30而形成周缘部分。毛圈编织区域20具有作为吸汗垫的功能。在使用这样的织物的贴身内衣中,仅在对应于特定的身体部位(腋下)的位置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这样地仅在应有良好的皮肤触感的部分及提高吸水性的部分使带有该功能的针织组织(毛圈编织区域20)向皮肤侧部分突出,从而能够不事先在设定的部分安装垫布等而使亲肤性及吸水性提高。其结果,能够节省安装垫布的步骤。(第五实施方式:上半身胸衣、织物)
接着,作为第五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织物向上半身胸衣(服装)的应用。图18 (a)是上半身胸衣的主视图,图18 (b)是上半身胸衣用织物的俯视图。上半身胸衣120是使用织物10而形成的。另外,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上半身胸衣120为,将两片织物10在左右方向邻接配置、缝合织物的周缘部分彼此而形成。在上半身胸衣120中,形成为通过一片织物10从前面侧覆盖一侧的胸部。上半身胸衣120为,在与胸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例如,毛圈编织区域20可以仅配置于与乳头对应的部分。在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有向皮肤侧突出的毛圈状的线圈。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仅裁断该周围区域30而形成上半身胸衣120的周缘部分。毛圈编织区域20具有作为胸垫的功能。在使用这样的织物的上半身胸衣120中,仅在对应于特定的身体部位(胸部)的位置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这样地仅在应有良好的皮肤触感的部分使带有该功能的针织组织(毛圈编织区域20)向皮肤侧部分突出,从而能够不事先在设定的部分安装垫布等而使亲肤性提高。其结果,能够节省安装垫布的步骤。此外,通过将毛圈编织区域20设置于与特定的身体部位对应的位置,身体部位的形状被毛圈状的线圈缓冲,防止其反映于外侧的服装。(第六实施方式:护膝、织物)
接着,作为第六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织物向护膝(服装)的应用。图19 (a)是护膝的侧视图,图19 (b)是护膝用织物的俯视图。护膝130是使用织物10而形成的。另外,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护膝130覆盖穿着者的膝部,由一片织物10形成,缝合织物10的周缘部分彼此而形成为筒状。护膝130为,在与膝部前侧对应的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在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有向皮肤侧突出的毛圈状的线圈。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仅裁断该周围区域30而形成护膝130的周缘部分。毛圈编织区域20具有作为膝部缓冲垫的功能。在使用这样的织物的护膝130中,仅在对应于特定的身体部位(膝部前侧)的位置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这样地仅在应有良好的皮肤触感的部分及提高保温性的部分使带有该功能的针织组织(毛圈编织区域20)向皮肤侧部分突出,从而能够不事先在设定的部分安装垫布等而使亲肤性及吸水性提高。其结果,能够节省安装垫布的步骤。另外可以是作为特定的身体部位在与肘、手腕、肩、颈、脚踝、腰等其它的身体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毛圈编织区域20的护具(服装)。(第七实施方式:贴身内衣、织物)
接着,作为第七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织物向贴身内衣(服装)的应用。图20 (a)是贴身内衣的后视图,图20 (b)是贴身内衣用织物的俯视图。贴身内衣110是使用织物10形成的。另外,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周围区域30以及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贴身内衣110的后主体部。贴身内衣110将后主体部与未图示的前主体部接合而形成。贴身内衣110将两片织物10对置而配置,缝合织物的周缘部分彼此而形成。在贴身内衣110中,正面侧以及背面侧分别由一片织物构成。贴身内衣110为,在与穿着者的后背对应的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在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有向皮肤侧突出的毛圈状的线圈。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仅裁断该周围区域30而形成周缘部分。毛圈编织区域20具有作为背部吸汗垫、背部保温垫的功能。在使用这样的织物的贴身内衣中,仅在对应于特定的身体部位(背部)的位置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这样地仅在应有良好的皮肤触感的部分及提高吸水性的部分及提高保温性的部分,使带有该功能的针织组织(毛圈编织区域20)向皮肤侧部分突出,从而能够不事先在设定的部分安装垫布等而使亲肤性及吸水性提高。其结果,能够节省安装垫布的步骤。(第八实施方式:贴身内衣、织物)
接着,作为第八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织物向贴身内衣(服装)的应用。图21 (a)是贴身内衣的主视图,图21 (b)是贴身内衣用织物的俯视图。贴身内衣110是使用织物10而形成的。另外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周围区域30以及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后主体部。贴身内衣110将后主体部与未图示的前主体部接合而形成。贴身内衣110为,在与穿着者的腰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另外,毛圈编织区域20为,也可以在与穿着者的胸部、腹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在毛圈编织区域20上形成有向皮肤侧突出的毛圈状的线圈。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仅裁断该周围区域30而形成周缘部分。毛圈编织区域20具有作为腰部吸汗垫、腰部保温垫的功能。在使用这样的织物的贴身内衣中,仅在对应于特定的身体部位(腰部)的位置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这样地仅在应有良好的皮肤触感的部分及提高吸水性的部分及提高保温性的部分使带有该功能的针织组织(毛圈编织区域20)向皮肤侧部分突出,从而能够不事先在设定的部分安装垫布等而使亲肤性及吸水性提高。其结果,能够节省安装垫布的步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将本发明作为贴身内衣而实现的例子,但也可以考虑在胸罩的背后部分使用本发明的织物。具体而言,考虑用周围区域30形成背后部分的上边以及下边部分,用毛圈编织区域形成上边和下边之间的区域。此外,也可以考虑用周围区域30形成胸罩的肩带部分的边缘部分,用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中央部分。此外,也可以考虑用周围区域30形成短裤的腰围周围的下摆口部分的边缘,用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其它的下摆口部分。
(第九实施方式:短裤、织物)
接着,作为第九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织物向短裤(服装)的应用。图22 (a)是短裤的后视图,图22 (b)是短裤用织物的俯视图。短裤40是使用织物10而形成的。另外,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短裤40为,在与穿着者的腰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毛圈编织区域20。在毛圈编织区域20形成有向皮肤侧突出的毛圈状的线圈。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周围形成有无需端处理的周围区域30,仅裁断该周围区域30而形成周缘部分。毛圈编织区域20具有作为腰部吸汗垫、腰部保温垫的功能。在使用这样的织物的短裤中,仅在对应于特定的身体部位(腰部)的位置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这样地仅在应有良好的皮肤触感的部分及提高吸水性的部分及提高保温性的部分使带有该功能的针织组织(毛圈编织区域20)向皮肤侧部分突出,从而能够不事先在设定的部分安装垫布等而使亲肤性及吸水性提高。其结果,能够节省安装垫布的步骤。另外,在短裤40中,优选在裤裆部分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但也可以不在裤裆部分形成毛圈编织区域20。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带裆服装作为短裤而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带裆服装不限定于短裤,例如也可以作为束带、夹衣、泳衣、形体服、护腿、紧身裤、长袜、运动紧身衣而实现。此夕卜,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带裆服装作为上述以外的下装例如裤子等的外套而实现。此外,本发明的织物10的外形可以为矩形以及其它形状。例如可以为具有与服装等的产品对应的形状的周缘部分的形状。此外,被裁断的周缘部分为无需端处理,但也可以对被裁断的周缘部分实施端处理而使用。此外,也可以将垫布、其它的附属部与织物10缝接而使用。此外,也可以在毛圈编织区域20的内侧配置周围区域30。产业上的使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织物以及使用该织物的带裆服装,能够既实现功能性的提高,又节省加工耗费的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毛圈编织组织的毛圈编织区域; 围绕所述毛圈编织区域,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 裁断所述周围区域而形成周缘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围区域具备: 与所述毛圈编织区域邻接的第一周围区域; 与所述第一周围区域邻接,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周围区域不同的编织组织的第二周围区域; 裁断所述第一周围区域或所述第二周围区域而形成所述周缘部分。
3.一种带裆服装,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而形成,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分别覆盖着穿着者的下腹部和臀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形成有应分别插入左右腿的下摆口, 所述主体部的裆部分为,所述毛圈编织区域被配设于中央,左右的下摆口侧的区域由所述周围区域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裆服装,其特征在于, 与穿着者的腰围对应的上端部由上述织物的裁断周围区域而形成的周缘部分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裆服装,其特征在于, 前述主体部通过将经由裆部而一体地形成的前主体部和后主体部的旁侧部分互相地缝接/粘接而形成所述主体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裆服装,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毛圈编织组织的毛圈部分的线是棉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织物具备具有毛圈编织组织的毛圈编织区域;围绕毛圈编织区域,由无需端处理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周围区域;裁断周围区域而形成周缘部分。此外,使用有本发明的织物的带裆服装由前主体部、后主体部、以及裆部一体连接的织物形成,缝合前主体部以及后主体部的侧端部彼此,与穿着者的腰围对应的上端部是裁断织物的周围区域而被形成的周缘部分,插入穿着者的腿的下摆部,是裁断织物的周围区域而被形成的周缘部分,在裆部形成有由毛圈编织区域构成的裤裆部分。
文档编号D04B1/02GK103189557SQ20108007003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杉野菜穗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华歌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