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75209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何使毛巾产品手感蓬松、柔软、吸水、快干,是这个行业创新和追求的永恒主题。 为此人们研究出了无捻纱和中空纱来提高毛巾的蓬松度和柔软度,并被毛巾行业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两类纱的产品的最大缺点是产品的蓬松和柔软不能持续。无捻纱产品因纱线没有捻度使用过程中易掉绒,入水或洗涤后因纤维粘连而板结发硬。中空纱在去维后(中空的填充物),中空纱会在后续的加工及产品的使用初期的反复拉伸、受压失去中空和蓬松。进分析无捻纱和中空纱蓬松不能长久的原因是这两种纱中纤维都是平行排列取向度高度一致,尤其在湿态的拉伸和受压下,纤维间非常容易粘连而导致产品板结变硬失去蓬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蓬松性能好的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40-70D碱溶涤纶丝与需加工的棉纱并线, 然后反向加捻至被捻纱为反向捻纱捻系数达38(Γ440;然后倒松筒,筒纱经110°C、50分钟练漂定型、去可溶纱处理、水洗、干燥、络筒制成反向捻毛巾蓬松纱;将制得的蓬松纱分条或分批整经、织轴上浆,再织造制得坯巾,上浆率控制在2. 3^3. 5%,织造时控制经密为 200-240 根 /10cm、纬密为 160-180 根 /10cm、毛高 0. 4 0. 70cm。坯巾还经退浆或退浆染色、水洗、干燥、缝制制得产品。本发明生产的产品蓬松性能好。本发明蓬松纱产生蓬松的原理是,正常的环锭纺粗砂到细纱的过程中受高比率的牵伸,纱线中的纤维随纱的加捻方向趋向度高度一致,将成型的纱在低牵伸条件下强行反向加捻为反捻纱,由于这种反捻加工中纤维收到的牵伸很小无法完全改变纤维原捻向的趋向度,在无张力条件下这种反捻纱中的部分纤维有一种强烈的恢复原捻向的趋势,从而在纤维间产生一种相互的排斥力。在这种排斥力的作用下纤维间产生很多空隙,造成纱径变大蓬松度增加。由于这纱的蓬松度和空隙来至于纱中纤维间始终存在的排斥力,所以用这种蓬松纱加工的毛巾可以保持长久的蓬松,即使经入水和洗涤依然蓬松不会板结。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采用40-70D碱溶涤纶丝与需加工的棉纱并线,然后反向加捻至被捻纱为反向捻纱捻系数达38(Γ440 ;然后倒松筒,筒纱经110°C、50分钟练漂定型、去可溶纱处理、水洗、干燥、络筒制成反向捻毛巾蓬松纱;将制得的蓬松纱分条或分批整经、织轴上浆,再织造制得坯巾,上浆率控制在2. 3^3. 5%,织造时控制经密为200-240根/10cm、纬密为 160-180 根 /10cm、毛高 0. 4 0. 70cm。 坯巾还经退浆或退浆染色、水洗、干燥、缝制制得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40-70D碱溶涤纶丝与需加工的棉纱并线,然后反向加捻至被捻纱为反向捻纱捻系数达38(Γ440 ;然后倒松筒,筒纱经110° C、50 分钟练漂定型、去可溶纱处理、水洗、干燥、络筒制成反向捻毛巾蓬松纱;将制得的蓬松纱分条或分批整经、织轴上浆,再织造制得坯巾,上浆率控制在2. 3^3. 5%,织造时控制经密为 200-240 根 /10cm、纬密为 160-180 根 /10cm、毛高 0. 4 0. 7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坯巾还经退浆或退浆染色、水洗、干燥、缝制制得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蓬松毛巾的加工方法,采用40-70D碱溶涤纶丝与需加工的棉纱并线,然后反向加捻至被捻纱为反向捻纱捻系数达380~440;然后倒松筒,筒纱经110°C、50分钟练漂定型、去可溶纱处理、水洗、干燥、络筒制成反向捻毛巾蓬松纱;将制得的蓬松纱分条或分批整经、织轴上浆,再织造制得坯巾,上浆率控制在2.3~3.5%,织造时控制经密为200-240根/10cm、纬密为160-180根/10cm、毛高0.4~0.70cm。本发明生产的产品蓬松性能好。
文档编号D06B3/04GK102534945SQ2012100654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缪斌, 金艳元, 黄亚军 申请人:南通大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