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13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超薄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为涤纶纺粘非织造布,本发明还包括此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工艺设备包括:长丝级半消光聚酯切片、沸腾式预结晶器、纺丝机、摆丝机、成网机、热轧机和充填式干燥器,所述纺丝机包括两台螺杆挤压机、两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和前后平行排布,制作工艺的流程包括:切片输送、结晶干燥、挤压机熔融、计量纺丝、侧吹风冷却、牵伸器牵伸、摆丝机分丝、成网机成网、热轧机定形、卷绕、分切和成品,通过此制造方法加工的所述面料主体达到10g/m2。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超薄面料通过在气流牵伸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上加以调整和改善并生产出高质量的密度为10g/m2的超薄型面料。
【专利说明】超薄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薄形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面料。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超薄面料尤其是涤纶纺粘非织造布具有强度高、耐气候性强、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在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其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品种、质量与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但作为一些特殊用途,如电缆包布、过滤膜、农业用布等的超薄型产品,由于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生产控制比较困难,要达到密度为10g/m2的超薄型涤纶纺粘非织造布就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面料,通过在国产管式气流牵伸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线上,从干切片含水率、纺丝工艺、侧吹风冷却、牵伸气压、生产速度、成网排风吸附静电消除、热轧机轧辊温度、压力等方面的加工流程进行调整和改善,生产出高质量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密度为10g/m2的超薄型涤纶纺粘非织造布产品。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薄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为涤纶纺粘非织造布。
[000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的设备包括:长丝级半消光聚酯切片、沸腾式预结晶器、充填式干燥器、纺丝机、牵伸器、摆丝机、成网机和热轧机,制作工艺的流程包括:切片输送、结晶干燥、挤压机熔融、计量纺丝、侧吹风冷却、牵伸器牵伸、摆丝机分丝、成网机成网、热轧机定形、卷绕、分切和成品。
[000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纺丝机包括两台螺杆挤压机、两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牵伸器、摆丝机、成网机和热轧机,两台螺杆挤压机和两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为前后平行排布,所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包含有两排丝束和喷丝板,所述两排丝束的单排为32束丝,32束丝的丝束间距为108mm,所述两排丝束的距离为750mm ;所述喷丝板为Φ75πιπιΧ0.22mmX72尺寸的圆形孔板,所述牵伸器的牵伸类型为管式气流牵伸,所述摆丝机采用不锈钢摆片,所述摆丝机的摆丝频率为800Hz,所述成网机的网宽为3.5m,所述成网机采用下吸风式双风机排风,所述热轧机采用德国寇司德双辊热轧机,所述纺丝机的纺丝温度控制为288°C,过滤精度为15μπι,组件压力为1.8MPa,所述牵伸器的牵伸气压控制为0.38Mpa,生产速度设定为38.6m/min。
[000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长丝级半消光聚酯切片的参数设定为:黏度
0.682 dL/g、熔点262.6 °C、凝聚粒子0.25个/mg、端羧基含量23mol/t、水分0.2%、灰分
0.04%ο
[000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沸腾式预结晶器和充填式干燥器的参数为800kg/h。
[000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料主体的结晶干燥工艺要求干燥后的切片含水率小于等于2.5X10-4。
[00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成网机的前部和后部分别采用两道下吸风装置,采取前低后高负压排风方式,前道风机风压控制在1372?1470Pa,后道风机风压控制在1568?I 666Pa,在所述成网机的上方前后设置两台静电电压为1.0X104 V的静电消除装置。
[00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热轧机定形的工艺采用先将非织造布预热到145 °C再定形加热到236°C的加热工艺,所述热轧机的轧棍压力为70 N/mm。
[00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此制造方法加工的所述面料主体的密度达到10g/m2。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超薄面料通过在国产管式气流牵伸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线上,从干切片含水率、纺丝工艺、侧吹风冷却、牵伸气压、生产速度、成网排风吸附静电消除、热轧机轧辊温度、压力等方面的加工流程进行调整和改善,生产出高质量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密度为10g/m2的超薄型涤纶纺粘非织造布产品;通过在成网机上采用前低后高负压排风方式,使产品能更好地吸附在成网机的网帘上,解决局部翻网布面不均匀问题;通过改装下吸风流道,改善气流组织,使非织造布上网面负气压均匀度比较均一;通过在成网机上方前后设置两台静电电压为1.0X104 V的静电消除装置,来消除非织造布运行过程中的静电累计,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超薄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为涤纶纺粘非织造布。
[0016]一种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的设备包括:长丝级半消光聚酯切片、沸腾式预结晶器、充填式干燥器、纺丝机、牵伸器、摆丝机、成网机和热轧机,制作工艺的流程包括:切片输送、结晶干燥、挤压机熔融、计量纺丝、侧吹风冷却、牵伸器牵伸、摆丝机分丝、成网机成网、热轧机定形、卷绕、分切和成品。
[0017]所述纺丝机包括两台螺杆挤压机、两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牵伸器、摆丝机、成网机和热轧机,两台螺杆挤压机和两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为前后平行排布,所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包含有两排丝束和喷丝板,所述两排丝束的单排为32束丝,32束丝的丝束间距为108mm,所述两排丝束的距离为750mm ;所述喷丝板为Φ75ι?πιΧ0.22mmX72尺寸的圆形孔板,所述牵伸器的牵伸类型为管式气流牵伸,所述摆丝机采用不锈钢摆片,所述摆丝机的摆丝频率为800Hz,所述成网机的网宽为3.5m,所述成网机采用下吸风式双风机排风,所述热轧机采用德国寇司德双辊热轧机,所述纺丝机的纺丝温度控制为288°C,过滤精度为15 μ m,组件压力为1.8MPa,所述牵伸器的牵伸气压控制为0.38Mpa,生产速度设定为38.6m/min。
[0018]所述长丝级半消光聚酯切片的参数设定为:黏度0.682 dL/g、熔点262.6 °C、凝聚粒子0.25个/mg、端羧基含量23mol/t、水分0.2%、灰分0.04%。
[0019]所述沸腾式预结晶器和充填式干燥器的参数为800kg/h。
[0020]所述面料主体的结晶干燥工艺要求干燥后的切片含水率在2.5X10-4以下。
[0021]在所述成网机的前部和后部分别采用两道下吸风装置,采取前低后高负压排风方式,前道风机风压控制在1372?1470Pa,后道风机风压控制在1568?I 666Pa,在所述成网机的上方前后设置两台静电电压为1.0X104 V的静电消除装置。
[0022]热轧机定形的工艺采用先将非织造布预热到145°C再定形加热到236°C的加热工艺,所述热轧机的轧棍压力为70 N/mm。
[0023]通过此制造方法加工的所述面料主体的密度达到10g/m2。
[0024]本发明中,由于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的密度要达到10g/m2,这种超薄型产品的单丝纤度较低,为了防止在纺丝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断丝、烛头丝等现象,干燥后的切片含水率要求控制在2.5X10-4以下,切片在干燥塔内的停留时间控制在6?8h,纺丝参数的设定还包括:温度为288°C,过滤精度为15 μ m,组件压力为1.8MPa。
[0025]侧吹风冷却工艺:
涤纶熔体由喷丝板喷出,带有一定的能量,必须有一定的温度、湿度、流速的冷却空气将其交换带出,此为侧吹风冷却。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侧吹风出风为均匀的层流状态,横向风速极差要小于15%,防止因侧吹风的波动,造成丝条牵伸点的漂移,引起牵伸不匀或丝条绞缠成索状;反应在布面上,能看到丝条粗细不一,或形成明显的条筋,造成布面多孔眼或局部稀薄。在生产本发明的超薄型面料时,侧吹风风速控制在0.36 m/s左右,风温控制在23?25°C之间,湿度控制在65%比较合适。
[0026]成网排风吸附调整工艺:
成网是纺粘非织造布中一个重要的工序,技术难度高,因为在纺丝牵伸后形成的长丝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分丝成网。由于超薄型产品单丝运动速度较高,单纤较小,而牵伸气流速度较高,控制气流运动及丝条间扰动难度更大。因此,在纺粘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纺丝成网均匀度很难有效控制,尤其是超薄型产品。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通过以下方法来保证产品质量:在成网机前部、后部分别采用两道下吸风装置,增强排风强度,前道风机风压控制在1372?1470 Pa,后道风机风压控制在1568?1666Pa,采取前低后高负压排风方式,使产品能更好地吸附在成网机的网帘上,解决局部翻网布面不均匀问题;通过改装下吸风流道,改善气流组织,使非织造布上网面负气压均匀度比较均匀;另外,在成网机上方前后设置两台静电电压为1.0X 104V的静电消除装置,来消除非织造布运行过程的静电累计。
[0027]热轧机热轧工艺:
本次生产的10g/m2超薄型涤纶纺粘产品,采用先将非织造布预热到145°C之后,再定形加热到236°C的工艺方式,由于热轧机轧辊温度的作用是将纤网中的纤维软化和熔融并使纤维主体黏合在一起固结成布。按一般规律,轧棍的表面温度应高于漆纟仑软化点1(T20°C。轧辊温度低,非织造布仅有少部分纤维软化黏连,产品强力低;轧辊温度高,非织造布大部分纤维软化黏连,纤维失去原有形态并且变脆,产品强力下降。而热轧机轧辊压力的作用是改善轧辊热量对纤网的传递,纤维在轧辊压力的作用下,使软化熔融的纤维流动和扩散并黏连在一起固结成布。轧辊压力低时,轧点处纤维密度低,非织造布黏连强度低,导致非织造布强力低;轧辊压力高时,影响纤维熔融后流入到轧点处,造成轧点处纤维变薄,纤维密度低,非织造布黏连强度低,也将导致非织造布强力低。因此,必须控制好热轧机轧辊压力。经过多次调整,生产密度为10g/m2的超薄型面料时,轧辊压力采用70 N/mm的工艺条件,热轧效果较好。
[0028]本发明超薄面料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在成网机上采用前低后高负压排风方式,使产品能更好地吸附在成网机的网帘上,解决局部翻网布面不均匀问题;通过改装下吸风流道,改善气流组织,使非织造布上网面负气压均匀度比较均一;通过在成网机上方前后设置两台静电电压为1.0X104 V的静电消除装置,来消除非织造布运行过程中的静电累计,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在国产管式气流牵伸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线上,从干切片含水率、纺丝工艺、侧吹风冷却、牵伸气压、生产速度、成网排风吸附静电消除、热轧机轧辊温度、压力等方面的加工流程进行调整和改善,生产出高质量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密度为10g/m2的超薄型涤纶纺粘非织造布产品。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超薄面料,包括:面料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为涤纶纺粘非织造布。
2.一种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的设备包括:长丝级半消光聚酯切片、沸腾式预结晶器、充填式干燥器、纺丝机、牵伸器、摆丝机、成网机和热轧机,其特征在于,制作工艺的流程包括切片输送、结晶干燥、挤压机熔融、计量纺丝、侧吹风冷却、牵伸器牵伸、摆丝机分丝、成网机成网、热轧机定形、卷绕、分切和成品。
3.—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机包括两台螺杆挤压机、两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牵伸器、摆丝机、成网机和热轧机,两台螺杆挤压机和两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为前后平行排布,所述双面操作纺丝箱体包含有两排丝束和喷丝板,所述两排丝束的单排为32束丝,32束丝的丝束间距108mm,所述两排丝束的距离为750mm ;所述喷丝板为Φ75πιπιΧ0.22mmX72尺寸的圆形孔板,所述牵伸器的牵伸类型为管式气流牵伸,所述摆丝机采用不锈钢摆片,所述摆丝机的摆丝频率为800Hz,所述成网机的网宽为3.5m,所述成网机采用下吸风式双风机排风,所述热轧机采用德国寇司德双辊热轧机,所述纺丝机的纺丝温度控制为288°C,过滤精度为15μπι,组件压力为l.SMPa,所述牵伸器的牵伸气压控制为0.38Mpa,生产速度设定为38.6m/min。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丝级半消光聚酯切片的参数设定为:黏度0.682 dL/g、熔点262.6 °C、凝聚粒子0.25个/mg、端羧基含量23mol/t、水分 0.2%、灰分 0.04%。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式预结晶器和充填式干燥器的参数为800kg/h。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的结晶干燥工艺要求干燥后的切片含水率小于等于2.5X10-4。
7.—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网机的前部和后部分别采用两道下吸风装置,采取前低后高负压排风方式,前道风机风压控制在1372?1470Pa,后道风机风压控制在1568?I 666Pa,在所述成网机的上方前后设置两台静电电压为1.0X104 V的静电消除装置。
8.—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热轧机定形的工艺采用先将非织造布预热到145°C再定形加热到236°C的加热工艺,所述热轧机的轧辊压力为70N/mm η
9.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此制造方法加工的所述面料主体的密度达到10g/m2。
【文档编号】D04H3/14GK103485075SQ201310407373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俞浩 申请人:苏州艺汇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