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929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包括断丝检测器、电源、断丝报警组件,断丝报警组件发出丝线是否断丝的信号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断丝检测器包括第一、二接线端子,第一、二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一弹性导电丝杆,弹性导电丝杆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弹性固接为一体,弹性导电丝杆的另一端处于悬置状态。上述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可对丝线的断丝进行精确的检测,而且生产成本底,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专利说明】—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纺织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随着现代纺织技术与现代纺织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融合,改变了传统防治技术与生产过程,特别是纺织设备由于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现代测量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而更加智能化,纺织业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高速度、连续生产的趋势。但是在纺织机械在纺织过程中会出现丝线断丝的现象,造成纺线品缺股,断丝的丝线还会在机械上缠绕,不但浪费资源,甚至会造成设备故障。
[000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已经研究出各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通过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对断丝进行检测,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但是目前采用的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大多是采用光电原理,包括发射管和与发射管正对布置的接收管,丝线位于中间。这些光电断丝检测装置虽然能够对丝线断丝进行检测,但是由于丝线极细,由丝线阻挡的光线所产生的光强变化信号相对于发光管发射出来的光强信号弱很多,使得检测装置的信噪比低、灵敏度低,并且装置使用敞开式,发光管和接收管都暴露在环境中,会受到工作环境光线影响以及其他光电检测装置的相互干扰,造成检测失灵。另外这些丝线断丝检测装置的成本高、结构较为复杂,难以在纺织业被大规模的推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可对丝线的断丝进行精确的检测,而且生产成本底,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丝线的断丝进行检测的断丝检测器,断丝检测器分别与电源、断丝报警组件组合构成断丝检测电路连接,断丝报警组件发出丝线是否断丝的信号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所述的断丝检测器包括第一、二接线端子,第一、二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一弹性导电丝杆,弹性导电丝杆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弹性固接为一体,弹性导电丝杆的另一端处于悬置状态;弹性导电丝杆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丝线经过弹性导电丝杆的中部撩拨使得弹性导电丝杆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导电丝杆的悬置端与第二接线端子相分离、闭合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的形变位;其二为丝线断丝弹性导电丝杆发生弹性形变恢复,弹性导电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贴合接触、闭合电路处于导通状态的断丝位。
[0007]更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为0.025?0.035mm的铜弹性钢丝构成。
[0008]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上设置有防止丝线从弹性导电丝杆上滑脱的防滑部。
[0009]断丝检测器可具体选用如下两种方案:
[0010]其一为:所述的防滑部为弹性导电丝杆的悬置端向弹性导电丝杆本体下侧弯折形成,弹性导电丝杆总体呈一台阶状。[0011]其二为: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为一中部向上弯折形成的开口向下的V形丝杆。
[0012]更为具体的方案为:弹性导电丝杆为合金材料构成,所述的合金材料组分组成为:
7.5?8%的镍,5.5?5.8%的锡、0.05?0.07%的镧、0.02?0.03%的铈、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杂质。导电率超过65% IACS。
[0013]弹性导电丝杆两侧设置有导线架,导线架上端设置有圆形导线孔,丝线在两圆形导向孔、弹性导电丝杆上呈开口向上的V形布置。
[0014]通过上述构成的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可有效的对丝线断丝进行检测,以便及时提示操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整个设备的生产成本底,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2为本发明中采用的断丝检测器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可对丝线的断丝进行精确的检测,其采取的方案为: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包括一对丝线10的断丝进行检测的断丝检测器,断丝检测器分别与电源、断丝报警组件组合构成断丝检测电路连接,断丝报警组件发出丝线10是否断丝的信号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所述的断丝检测器包括第一、二接线端子21、22,第一、二接线端子21、22之间设置有一弹性导电丝杆23,弹性导电丝杆23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21弹性固接为一体,弹性导电丝杆23的另一端处于悬置状态;弹性导电丝杆23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丝线10经过弹性导电丝杆23的中部撩拨使得弹性导电丝杆23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导电丝杆23的悬置端与第二接线端子22相分离、闭合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的形变位;其二为丝线10断丝弹性导电丝杆23发生弹性形变恢复,弹性导电丝杆23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端子22相贴合接触、闭合电路处于导通状态的断丝位。通过丝线10的撩拨使得弹性导电丝杆23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导电丝杆23的悬置端与第二接线端子22相分离、闭合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丝线10断丝后,丝线10无法起到撩拨作用,因此,弹性导电丝杆23发生弹性形变恢复,弹性导电丝杆23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端子22相贴合接触、闭合电路处于导通(接通)状态,断丝报警组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整个设备的生产成本底,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0018]更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23为0.025?0.035mm的铜弹性钢丝构成。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23上设置有防止丝线10从弹性导电丝杆23上滑脱的防滑部。由于弹性导电丝杆23为一光滑铜丝,因此在纺织过程中,丝线10容易从弹性导电丝杆23上滑脱,因此,通过设置防滑部,这样就可保证铜丝构成的断丝检测器检测的准确性以及生产的可靠性。
[0019]断丝检测器可具体选用如下两种方案:其一为:所述的防滑部为弹性导电丝杆23的悬置端向弹性导电丝杆23本体下侧弯折形成,弹性导电丝杆23总体呈一台阶状,具体如图1所示。其二为: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23为一中部向上弯折形成的开口向下的V形丝杆,具体如2所示。当然也可将铜丝进行其他的弯折形成带有防滑部的弹性导电丝杆23。
[0020]更为具体的方案为:弹性导电丝杆23为合金材料构成,所述的合金材料组分组成为:7.5?8%的镍,5.5?5.8%的锡、0.05?0.07%的镧、0.02?0.03%的铈、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杂质。上述材料构成的弹性导电丝杆23,其导电率可达65% IACS,同时其弹性性能好,使得铜丝直径较小时,也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性能,保证断丝检测器检测的可靠性。弹性导电丝杆23两侧设置有导线架,导线架上端设置有圆形导线孔,丝线10在两圆形导向孔、弹性导电丝杆23上呈开口向上的V形布置。
[0021]总之,本发明其可有效的对丝线断丝进行检测,以便及时提示操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整个设备的生产成本底,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丝线的断丝进行检测的断丝检测器,断丝检测器分别与电源、断丝报警组件组合构成断丝检测电路连接,断丝报警组件发出丝线是否断丝的信号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所述的断丝检测器包括第一、二接线端子,第一、二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一弹性导电丝杆,弹性导电丝杆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弹性固接为一体,弹性导电丝杆的另一端处于悬置状态;弹性导电丝杆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丝线经过弹性导电丝杆的中部撩拨使得弹性导电丝杆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导电丝杆的悬置端与第二接线端子相分离、闭合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的形变位;其二为丝线断丝弹性导电丝杆发生弹性形变恢复、弹性导电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贴合接触、闭合电路处于导通状态的断丝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为0.025?0.035mm的铜弹性钢丝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上设置有防止丝线从弹性导电丝杆上滑脱的防滑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部为弹性导电丝杆的悬置端向弹性导电丝杆本体下侧弯折形成,弹性导电丝杆总体呈一台阶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导电丝杆为一中部向上弯折形成的开口向下的V形丝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导电丝杆为合金材料构成,所述的合金材料组分组成为:7.5?8%的镍,5.5?5.8%的锡、0.05?0.07%的镧、0.02?0.03%的铺、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杂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断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导电丝杆两侧设置有导线架,导线架上端设置有圆形导线孔,丝线在两圆形导向孔、弹性导电丝杆上呈开口向上的V形布置。
【文档编号】D01H13/16GK103643362SQ20131062916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彭祖招, 姜文开 申请人:上林海润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