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640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喷气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气织机,在其后梁机构的后梁辊的前上方设置有第一主动辊,在第一主动辊前下方设置有第二主动辊,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联动;第一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第二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第一、第二主动辊配置有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传动连杆与动力输入曲轴;第一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摆臂与第一主动辊的辊轴联接,另一端与动力输入曲轴联接;第二传动连杆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主动送经的功能,在保证经纱上机张力的同时,还可提升送经速度,有利大幅提高整机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喷气织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气织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喷气织机主要有开口机构、气射流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与后梁机构。上述喷气织机的工作过程大致是:由开口机构带动综框上下运动,使经纱形成梭口,引纬机构通过气射流将纬纱带入梭口,然后由打纬机构带动钢筘将进入梭口的纬纱打入织口织造成布。上述后梁机构包括一条后梁辊,该后梁辊为被动辊,经纱上机张力主要是由后梁辊形成并调整,经纱由织轴送出,直接经过该后梁辊并形成包角,在进行张力调整时,使后梁辊相应移动促使经纱包角随之改变,进而达到使经纱保持适宜张力的目的。上述后梁机构,后梁辊在经纱的带动下被动旋转与移动,只能提供经纱上机张力,并不能进行主动送经。
[0003]由上述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喷气织机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喷气织机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喷气织机。
[0005]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喷气织机,包括后梁机构,该后梁机构包括一条后梁辊,在后梁辊的前上方设置有第一主动辊,在第一主动辊的前下方设置有第二主动辊,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联动;上述后梁机构还包括固定联接在左墙板上的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固定联接在右墙板上的右侧梯形支撑架,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位置正相对;第一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第二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上述第一、第二主动辊配置有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连杆、第二传动连杆与动力输入曲轴;第一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摆臂与第一主动辊的辊轴联接,另一端与动力输入曲轴联接;第二传动连杆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上述左墙板与右墙板中的任一墙板,均包括前方墙板分体、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前方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前方墙板分体之间为可拆分联接,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之间形成分隔区;上述后方下部墙板分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上凸部,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前部设置有一下檐部,上凸部的顶面后侧抵顶在下檐部的底面前侧上。
[0007]上述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后端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的后端之间设置有能调整杆身长度的竖直支撑杆;上述竖直支撑杆包括上部杆体、下部杆体和中部调节套,中部调节套设置有内螺纹,上部杆体的下段设置有外螺纹,下部杆体的上段设置有外螺纹,上部杆体的下段旋入中部调节套的上端,下部杆体的上段旋入中部调节套的下端;上述的上部杆体与下部杆体是由铜制成的,中部调节套是由不锈钢制成的。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0009]经纱由织轴送出,得以首先经后梁辊,然后依次绕经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第一、第二主动辊联动,并可同步相应回转,携带并将经纱向前送出;与现有喷气织机相比,增加了主动送经的功能,在保证经纱上机张力的同时,还可提升送经速度,有利大幅提高整机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其后梁机构。
[0012]图2为图1方式的位于织机一侧墙板部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结合图1与图2,一种喷气织机,包括开口机构、气射流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与后梁机构。上述后梁机构,包括一条后梁辊1,在后梁辊的前上方设置有第一主动辊2,在第一主动辊的前下方设置有第二主动辊3,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联动。上述后梁机构还包括固定联接在左墙板上的左侧梯形支撑架(未示出)与固定联接在右墙板上的右侧梯形支撑架4,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位置正相对。第一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第二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上述第二主动辊配置有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连杆5、第二传动连杆6与动力输入曲轴7 ;第一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摆臂与第一主动辊的辊轴联接,另一端与动力输入曲轴联接;第二传动连杆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上述左墙板与右墙板中的任一墙板,均包括前方墙板分体10、后方上部墙板分体8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9,前方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前方墙板分体之间为可拆分联接,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之间形成分隔区。上述后方下部墙板分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上凸部901,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前部设置有一下檐部801,上凸部的顶面后侧抵顶在下檐部的底面前侧上。
[0014]优选地,上述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后端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的后端之间设置有能调整杆身长度的竖直支撑杆。上述竖直支撑杆包括上部杆体11、下部杆体12和中部调节套13,上部杆体与下部杆体是由铜制成的,中部调节套是由不锈钢制成的。中部调节套设置有内螺纹,上部杆体的下段设置有外螺纹,下部杆体的上段设置有外螺纹,上部杆体的下段旋入中部调节套的上端,下部杆体的上段旋入中部调节套的下端。
[0015]在上述上、下部墙板分体之间设置有上凸部与下檐部,以及竖直支撑杆等部件,更有利于增加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强度及安装其他机件后的稳定性。
[0016]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喷气织机,包括后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后梁机构包括一条后梁辊,在后梁辊的前上方设置有第一主动辊,在第一主动辊的前下方设置有第二主动辊,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联动;上述后梁机构还包括固定联接在左墙板上的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固定联接在右墙板上的右侧梯形支撑架,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位置正相对;第一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第二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上述第一、第二主动辊配置有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连杆、第二传动连杆与动力输入曲轴;第一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摆臂与第一主动辊的辊轴联接,另一端与动力输入曲轴联接;第二传动连杆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上述左墙板与右墙板中的任一墙板,均包括前方墙板分体、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前方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前方墙板分体之间为可拆分联接,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之间形成分隔区;上述后方下部墙板分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上凸部,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前部设置有一下檐部,上凸部的顶面后侧抵顶在下檐部的底面前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后端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的后端之间设置有能调整杆身长度的竖直支撑杆;上述竖直支撑杆包括上部杆体、下部杆体和中部调节套,中部调节套设置有内螺纹,上部杆体的下段设置有外螺纹,下部杆体的上段设置有外螺纹,上部杆体的下段旋入中部调节套的上端,下部杆体的上段旋入中部调节套的下端;上述的上部杆体与下部杆体是由铜制成的,中部调节套是由不锈钢制成的。
【文档编号】D03D47/30GK203700657SQ20132084491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庄振礼, 赵金树 申请人:青岛合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