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01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该上销一方面与压力棒一体化连接,另一方面,压力棒表面采用锯齿结构,使得后牵伸区须条内的纤维通过压力棒表面时,可产生分束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区对须条的解捻作用,改善牵伸效果,提高成纱质量。
【专利说明】—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纱机牵伸元件出现了许多新型产品,如前区附加压力棒隔距块、后区附加压力棒上销等,以进一步加强对牵伸区中纤维的控制,改善成纱质量。上销是环锭纺细纱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对于普通上销,因其一次成形,不能自调胶圈张力,运转过程中易造成疲劳变形、磨损,导致工作面与小铁辊中心的距离及其他工艺性能参数与标准不符等,使上、下销同胶圈之间存在着不同状态的摩擦和滑溜现象。而且,细纱机传统牵伸的后区是采用简单罗拉直线牵伸,目前的普通上销无法对后区牵伸中的纤维运动进行控制,须条从后罗拉出来以后的非控制区较长,从而导致纤维运动不稳定,影响牵伸效果,使得条干CV值不稳定。因此,目前带压力棒的上销应用较为广泛,所附带的压力棒可有效加强后区牵伸对纤维运动的控制及对纤维长度的适应性。通过后区附加两根压力棒,使平面牵伸后区由直线牵伸变为双压力棒曲线牵伸,保证了前纤维水平进人中罗拉和中上罗拉组成的双胶圈钳口。同时,附加压力棒以后,在后区形成了两个对纤维作用的附加摩擦点和一个后罗拉包围弧,使纤维的变速点得到控制且相对稳定,同时加强了对浮游纤维运动的控制,保证进入主牵区的须条均匀,使成纱条干均匀有了保障。
[0003]目前使用压力棒上销,压力棒和上销分开,使用时压力棒固定在上销上,容易造成两者契合不好,使得对纤维运动的控制力不足,影响成纱质量;另一方面,压力棒一般采用表面光滑的铁质材料,因此对牵伸区摩擦力界的稳定性控制不足。针对此,本专利给出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该上销一方面与压力棒一体化连接,另一方面,压力棒表面采用锯齿结构,使得后牵伸区须条内的纤维通过压力棒表面时,可产生分束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区对须条的解捻作用,改善牵伸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使得后牵伸区须条内的纤维通过压力棒表面时,可产生分束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区对须条的解捻作用,改善牵伸效果。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包括前销区、中间弧形连接机构和后销区,所述前销区和后销区通过中间弧形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后销区包括压力棒连接端,所述压力棒端包括连接棒,所述连接棒与中间弧形连接机构一体化连接,在所述连接棒伸出中间弧形连接机构的左侧两端加装有轴承,在所述连接棒伸出中间弧形连接机构的右侧两端加装有轴承,在所述两端轴承外表面加装有压力棒,所述压力棒的表面为锯齿结构,所述相邻锯齿的宽度在l_3mm之间。
[0006]使用时,皮辊嵌入到中间弧形连接机构,同时两个上皮圈分别紧套在皮辊与上销前销区上张紧,并由皮辊转动带动其转动,纺纱时,牵伸区内的纤维从压力棒端表面穿过,压力棒端沿着轴承转动,从而使得纤维沿着牵伸方向移动,须条内的纤维在压力棒表面锯齿结构的作用下产生分束,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区对须条的解捻作用,提高成纱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销后销区压力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包括前销区1、中间弧形连接机构II和后销区III,其中,前销区I和后销区III通过中间弧形连接机构II连接,后销区III包括压力棒连接端,压力棒端包括连接棒1,连接棒I与中间弧形连接机构II 一体化连接,在连接棒I伸出中间弧形连接机构II的左侧两端加装有轴承3和4,在连接棒I伸出中间弧形连接机构II的右侧两端加装有轴承3和4,在两端轴承3和4外表面加装有压力棒5,压力棒5的表面为锯齿结构2,相邻锯齿的宽度在l-3mm之间。
[0010]使用时,皮辊嵌入到中间弧形连接机构II,同时两个上皮圈分别紧套在皮辊与上销前销区I上张紧,并由皮辊转动带动其转动,纺纱时,牵伸区内的纤维从压力棒端5表面穿过,压力棒5端沿着轴承3和4转动,从而使得纤维沿着牵伸方向移动,须条内的纤维在压力棒5表面锯齿结构2的作用下产生分束,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区对须条的解捻作用,提高成纱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分束作用的压力棒上销,包括前销区、中间弧形连接机构和后销区,前销区和后销区通过中间弧形连接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销区包括压力棒连接端,所述压力棒端包括连接棒,所述连接棒与中间弧形连接机构一体化连接,在所述连接棒伸出中间弧形连接机构的左侧两端加装有轴承,在所述连接棒伸出中间弧形连接机构的右侧两端加装有轴承,在所述两端轴承外表面加装有压力棒,所述压力棒的表面为锯齿结构,所述相邻锯齿的宽度在l-3mm之间。
【文档编号】D01H5/72GK204058733SQ20142043587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刘新金, 苏旭中, 朱预坤, 张洪, 李思颖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