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3184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织物,特别涉及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织造行业开拓三维织造以来,对三维织造织物引用领域越来越广。像抗洪救灾、隔音隔热、体育防护、运输装卸、航天航海、国防科技等等。因三维织物经浸渍涂胶处理后重量轻,刚性强,性价优,深受用户欢迎,市场需求巨大。但像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这种三维织物,要求中空二壁的中空距离达8cm以上的,一般丝绒机织很难做到。目前市场上有的,除进口的以外,一部分是用经编织造替代。但经编织造的,由于双层壁是经编组织,组织结构沒有梭织的紧密,双层壁连接线的连接点会滑移,而且双层壁表面即布面因经编织造的凹凸不平整还必须复合一层梭织布上去再去上塑涂胶。否则胶和布面剥离强度将受到影响而不牢。而且经编的双层壁目前的中空间距也还只能30至40cm高。最高织不出来了,对此在市场上需求还受到一定的限制。

除此还有一部分是丝绒机织加定高片织造而成的。而这种装备的丝绒织机目前还都是进口的,还很稀有。而且定高片会磨损钢筘,由于设备昂贵,钢筘易损。因此由该设备织制的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价格也十分昂贵。对此市场上需求也有所限制。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部分可以是一般丝绒织机借助水溶性纤维作临时辅助纬纱而得到的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这种织造方法相对要巧妙得多。但最后要用热水溶掉水溶性纤维辅助纬纱才能完成,增加了能耗,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像水溶性纤维虽说无毒透明,但毕竟是溶解在水中,短期内对水毕竟还是一种污染。因此这种织造方法也还不十分理想。

当然,据资料介绍,还有一种利用平移增高的方法在织机上用圆筒织物织造方法用纬纱跨越式把里层外层连接而制得。但只能是有梭织机,而且门幅受到限制,产量也不高。例如连接线要求1根/cm的话,织1米宽的中空双层壁充气布需100纬/cm。这种高纬密低产量织造方法很难推广。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质量好价格低,而且制作环保,织造方便的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早早问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和要求,弥补现有设备和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及其织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它包括上层壁基布、下层壁基布和把上层壁基布、下层壁基布连接起来的连接线,所述的上层壁基布包括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和上层壁基布第一纬纱、上层壁基布第二纬纱、上层壁基布第三纬纱、上层壁基布第四纬纱、上层壁基布第五纬纱、上层壁基布第六纬纱、上层壁基布第七纬纱和上层壁基布第八纬纱,所述上层壁基布在织造时还包括上层壁辅助经纱、上层壁第一辅助纬纱、上层壁第二辅助纬纱、上层壁第三辅助纬纱和上层壁第四辅助纬纱,所述的下层壁基布包括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和下层壁第一纬纱、下层壁第二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壁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壁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七纬纱和下层壁基布第八纬纱,所述下层壁基布在织造时还包括下层壁辅助经纱、下层壁第一辅助纬纱、下层壁第二辅助纬纱、下层壁第三辅助纬纱和下层壁第四辅助纬纱,所述的把上层壁基布下层壁基布连接起来的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壁基布第一纬纱、上层壁基布第二纬纱、上层壁基布第三纬纱、上层壁基布第四纬纱、上层壁基布第五纬纱、上层壁基布第六纬纱、上层壁基布第七纬纱、上层壁基布第八纬纱,以及所述的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壁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壁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七纬纱、下层壁基布第八纬纱,还有所述的把上层壁基布和下层壁基布连接起来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均为高强工业涤纶丝或芳纶丝或碳素纤维丝或玻璃纤维丝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层壁辅助经纱、上层壁第一辅助纬纱、上层壁第二辅助纬纱、上层壁第三辅助纬纱、上层壁第四辅助纬纱、以及所述的下层壁辅助经纱、下层壁第一辅助纬纱、下层壁第二辅助纬纱、下层壁第三辅助纬纱、下层壁第四辅助纬纱均为工业用涤纶单F单丝或锦纶单F单丝。

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卷绕在一个织轴上,将上层壁辅助经纱、下层壁辅助经纱卷绕在另一织轴上,将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卷绕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串综插筘,将第一连接线、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按顺序串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将第二连接线、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壁辅助经纱按顺序串综并插入第二筘齿,按此顺序串综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

第一梭:上层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下层将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提,第二连接线往下沉,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一纬纱;

第二梭:上层将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下层将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至上层下层中,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至下层上层中,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纬纱;

第三梭:上层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下层将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提,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沉,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三纬纱;

第四梭:上层所有经纱都不提,

下层所有经纱,即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和下层壁辅助经纱都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沉,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提,

投入上层壁第一辅助纬纱、下层壁第一辅助纬纱;

第五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至下层上层中,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至上层下层中,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壁基布第四纬纱;

第六梭:将上层所有经纱都不提,

将下层所有经纱,即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壁辅助经纱都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提,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沉,

投入上层壁第二辅助纬纱、下层壁第二辅助纬纱;

第七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沉,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提,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五纬纱;

第八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至下层上层中,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至上层下层中,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壁基布第六纬纱;

第九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沉,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提,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七纬纱、下层壁基布第七纬纱;

第十梭:将上层所有经纱都不提,

将下层所有经纱,即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壁辅助经纱都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提,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沉,

投入上层壁第三辅助纬纱、下层壁第三辅助纬纱;

第十一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至上层下层中,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至下层上层中,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八纬纱、下层壁基布第八纬纱;

第十二梭:上层所有经纱都不提,

下层所有经纱,即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沉,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提,

投入上层壁第四辅助纬纱,下层壁第四辅助纬纱;

步骤(4):由于将上层壁辅助经纱、下层壁辅助经纱卷绕在一个织轴上,串过综框综丝,串过钢筘,经过织造织入坯布上表层和下表层,但其终点只到织机摆台离钢筘织口约10cm左右即终止,即只织入坯布约10cm左右即终止了,没有跟着坯布卷下去,也就是说辅助经纱固定在织机一织轴到织机前摆台,只有这么一段距离,最终每织一纬,坯布就前进一纬,而辅助经纱不前进,辅助经纱终端同时就相等于退出坯布一纬,辅助经纱一直未与基布经纱交叉,也一直未与基布纬纱交织,只与连接线交织;

步骤(5):由于辅助经纱的退出,连接线与辅助纬纱交织时的包围圈将留有空隙,将布面绷紧,将辅助纬纱再抽出坯布布面;

步骤(6):在失去辅助纬纱交织点的连接线就没有了制约点,将上层壁基布、下层壁基布稍稍用力上下拉开,连接线就舒展开来,连接线与上下层双层壁的连接点就只剩连接线与上下层的纬纱交织点处连接,本连接线舒展长度就有本织造时连结长度的三倍;

步骤(7):经过检验,修饰再检验,打卷入库。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于本发明织造方法简单、实用、不但双梭口织机可用,单梭口绒织机上也可运用,连接线长度按以上方法加以扩展,不但可以三倍,也可以五倍、七倍、九倍……无论在门幅上,中空双层壁的连接线长度(距离)上,都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由于是梭织的,布面平整,连接线连接点牢固。不再像经编的,还要复合一层梭织布再去涂胶;不再像利用水溶性纤维维纶织造,还要热水退维料。污染水源;也不再像利用定高片织机生产,设备昂贵,钢筘易损;更不再像要用有梭织机要在圆筒织物那样高纬密的织造。因此,利用本发明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织造方法织造的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一问世,即深受市场欢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织造时的组织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织造时主要经纱分布图。

图中:1为上层壁基布,2为连接线,3为下层壁基布,TU1为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2为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U3为上层壁辅助经纱,WU1为上层壁基布第一纬纱,WU2为上层壁基布第二纬纱,WU3为上层壁基布第三纬纱,WU4为上层壁基布第四纬纱,WU5为上层壁基布第五纬纱,WU6为上层壁基布第六纬纱,WU7为上层壁基布第七纬纱,WU8为上层壁基布第八纬纱,QU1为上层壁第一辅助纬纱,QU2为上层壁第二辅助纬纱,QU3为上层壁第三辅助纬纱,QU4为上层壁第四辅助纬纱,TD1为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2为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3为下层壁辅助经纱,WD1为下层壁基布第一纬纱,WD2为下层壁基布第二纬纱,WD3为下层壁基布第三纬纱,WD4为下层壁基布第四纬纱,WD5为下层壁基布第五纬纱,WD6为下层壁基布第六纬纱,WD7为下层壁基布第七纬纱,WD8为下层壁基布第八纬纱,QD1为下层壁第一辅助纬纱,QD2为下层壁第二辅助纬纱,QD3为下层壁第三辅助纬纱,QD4为下层壁第四辅助纬纱,4为已织好的坯布,5为上层辅助经纱的终端,6为下层辅助经纱的终端,7为上层辅助经纱,8为下层辅助经纱,9为钢筘,10为连接线串过的综框综丝,11为上层地经串过的综框综丝,12为下层地经串过的综框综丝,13为上层辅助经纱串过的综框综丝,14为下层辅助经纱串过的综框综丝,15为卷绕上下层辅助经纱的织轴,16为卷绕连接线的织轴,17为卷绕上下层基布经纱的织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中空距离为织造时连结线长度的三倍的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1):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U2、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卷绕在卷绕上下层基布经纱的织轴17上,将上层壁辅助经纱TU3、下层壁辅助经纱TU3卷绕在卷绕上下层辅助经纱的织轴15上,将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卷绕在卷绕连接线的织轴16上。

步骤(2):串综插筘,将第一连接线、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U2、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上层壁辅助经纱TU3按顺序串入连接线串过的综框综丝10、上层地经串过的综框综丝11、下层地经串过的综框综丝12、上层辅助经纱串过的综框综丝13内,并插入钢筘9的第一筘齿,将第二连接线、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U2、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壁辅助经纱TU3按顺序串入连接线串过的综框综丝10、上层地经串过的综框综丝11、下层地经串过的综框综丝12、下层辅助经纱串过的综框综丝14内,并插入钢筘9的第二筘齿;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按双梭口织机的织造方法)

第一梭:上层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壁辅助经纱TU3往上提,

下层将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提,第二连接线往下沉,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一纬纱WU1、下层壁基布第一纬纱WD1;

第二梭:上层将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壁辅助经纱TU3往上提,

下层将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至上层下层中,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至下层上层中,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二纬纱WU2、下层壁基布第二纬纱WD2;

第三梭:上层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壁辅助经纱TU3往上提,

下层将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提,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沉,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三纬纱WU3、下层壁基布第三纬纱WD3;

第四梭:上层所有经纱都不提,

下层所有经纱,即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和下层壁辅助经纱TD3都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沉,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提,

投入上层壁第一辅助纬纱QU1、下层壁第一辅助纬纱QD1;

第五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TU3,

将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至下层上层中,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至上层下层中,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四纬纱WU4、下层壁基布第四纬纱WD4;

第六梭:将上层所有经纱都不提,

将下层所有经纱,即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壁辅助经纱TD3都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提,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沉,

投入上层壁第二辅助纬纱QU2、下层壁第二辅助纬纱QD2;

第七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壁辅助经纱TU3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沉,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提,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五纬纱WU5、下层壁基布第五纬纱WD5;

第八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壁辅助经纱TU3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至下层上层中,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至上层下层中,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六纬纱WU6、下层壁基布第六纬纱WD6;

第九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壁辅助经纱TU3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沉,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提,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七纬纱WU7、下层壁基布第七纬纱WD7;

第十梭:将上层所有经纱都不提,

将下层所有经纱,即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壁辅助经纱TD3都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上提,

将第二连接线往下沉,

投入上层壁第三辅助纬纱QU3、下层壁第三辅助纬纱QD3;

第十一梭:将上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壁辅助经纱TU3往上提,

将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至上层下层中,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至下层上层中,

投入上层壁基布第八纬纱WU8、下层壁基布第八纬纱WD8;

第十二梭:上层所有经纱都不提,

下层所有经纱,即下层壁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壁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壁辅助经纱TD3往上提,

将第一连接线往下沉,

将第二连接线往上提,

投入上层壁第四辅助纬纱QU4,下层壁第四辅助纬纱QD4;

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织造过程详见图1和表1。

表1 织造时的串综提综投梭打纬的详细过程

备注:↑代表连接线往上提;↓代表连接线往下沉;─代表连接线在上层与下层中间戓下层与上层中间;×代表上层壁基布经纱和上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或代表下层壁基布经纱和下层壁辅助经纱往上提。

步骤(4):在图3中可以看出上层辅助经纱7和下层辅助经纱8起端固定在卷绕上下层辅助经纱的织轴15上,上层辅助经纱的终端5和下层辅助经纱的终端6只到离钢筘9后的约10CM处,而在织造时上下层辅助经纱的织轴15可以经行顺时针逆时针转动,以保证让上下层辅助经纱顺利完成提综动作所需张力引起的牵伸滑动。在图3中继续可以看出已织好的坯布4随着一纬一纬的织造,将逐渐卷取到坯布卷取轴上,而上层辅助经纱7和下层辅助经纱8却被卷绕在上下层辅助经纱的织轴15上,拉住没有随着坯布前进,上层辅助经纱7和下层辅助经纱8就与坯布在一纬一纬的退出,与织造同步进行。

图3结合图2我们继续可以看到,辅助经纱没有与基布经纱交叉,也没有基布纬纱交织,仅与辅助纬纱交织,而辅助纬纱又只是与连接线2交织,连接线2的张力是靠张力补偿辊给予的,因此这里的交织经纬纱包围角的压力很小,再加上辅助经纱,辅助纬纱都是表面很光滑的单F单丝,因此辅助经纱一纬一纬的退出坯布,不是困难的事。

步骤(5):结合图2及表1我们还可以看到,辅助纬纱没有与基布经纱交织,也没有与基布纬纱交叉,因此辅助纬纱在没有连接线的布边处也是虚浮在布边上的,如果布边有2.5cm到3cm宽,那么这段虚浮辅助纬纱也可以有2.5cm到3cm长。工人刚好拿得住。我们还知道,当辅助经纱退出基布以后,连接线2与辅助纬纱交织时的包围圈将不再那么紧密,而且留下了间隙,况且辅助纬纱也是光滑的涤纶或锦纶单F单丝,因此抽去辅助纬纱,也不是困难的事。那么,我们把坯布布面绷紧,抽去辅助纬纱。

步骤(6):当抽去辅助纬纱后,在失去辅助纬纱交织点的连接线2在这里就没有了制约点,将上层壁基布1、下层壁基布3稍稍用力上下拉开,连接线2就在原靠辅助纬纱的交织点处制约处舒展开来。而连接线2与上下层基布纬纱交织的地方还继续存在,这里就成为上下层基布的连接点。舒展开的长度在去掉连接线2与辅助纬纱的交织点后就是我们织造时上下层的高度的三倍,就会达到了我们设计的上层下层壁的中空距离。

步骤(7):经过检验,修饰再检验,打卷入库。

至此,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中空距离为织造时上下层髙度三倍的机织基布制作过程结束。

如果要五倍的,七倍的等等,我们从图2和表1可以推导,只要重复第四梭到第五梭二次或三次再到第六梭,经过第七第八第九梭后,再同样的次数重复第十梭到第十一梭二次或三次再到第十二梭,就可以达到五倍,七倍的奇数倍等等。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