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过拒水处理的纺织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3937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过拒水处理的纺织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具有拒水功能的纺织品,所用拒水剂基本上已经由c8类替换为c6类了。虽然c6类拒水剂较c8类拒水剂环保,但其中仍含有全氟辛酸铵化合物(以下简称pfoa)及全氟辛烷磺酸盐化合物(以下简称pfos)。一般使用c6拒水剂时,纺织品上pfoa、pfos的残留量尽量要控制在0.05μg/g以下,但pfoa、pfos类物质即便是微量的残留对人体也是有一定危害的。现有的加工技术很难实现零残留,即便能实现零残留,工艺也很复杂,成本也很高;而且加工时需要加入架桥剂才能具有较好的拒水耐久性。如专利文献cn201310505871.4中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用无氟拒水剂,所用拒水剂组成比较复杂,包括无氟聚合物(疏水单体和功能单体)、聚乙烯蜡乳液,表面活性剂,助剂等,加工也比较复杂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拒水性可以与氟素拒水剂加工品相媲美、工艺比较简单、洗涤耐久性优越且环保的经过拒水处理的纺织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的纺织品的单纤维表面上覆盖有树脂膜,其中,该树脂膜的主要成分为(n≥8),其中r为(m≥17);且该树脂膜中还含有与单纤维发生反应的成分。

本发明的纺织品由非氟素类拒水剂加工所得,不含pfoa、pfos类物质,具有高安全性;拒水性能优越,与氟素拒水剂加工品相当;而且洗涤耐久性也比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纺织品的单纤维表面覆盖有树脂膜,其中,该树脂膜的主要成分为(n≧8),其中r为(m≧17);且该树脂膜中含有与单纤维发生反应的成分。树脂膜中主要成分可以赋予纺织品拒水性,而成分可以与单纤维发生架桥反应,即便不使用架桥剂也可以获得与普通非氟素拒水剂加工一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纺织品所用纤维原料等没有特别限定,考虑到成本及加工便利性,优选为由涤纶纤维和/或纤维素纤维所形成的机织或针织物,或者为由100%尼龙纤维所形成的机织或者针织物。

本发明中所用纤维素纤维优选为棉纤维或粘胶纤维。主要考虑到棉纤维类纺织品吸湿性、耐磨性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粘胶纤维类纺织品吸水性和垂悬性好,穿着舒适。

根据jisl1092喷雾法标准测得本发明的纺织品的初期拒水性为4级以上。

根据jisl0217:103标准洗涤10回后自然晾干(20℃×65%rh),再根据jisl1092喷雾法测得本发明的纺织品的拒水性为3级以上。

根据aatcc124标准洗涤10回后烘干(60℃~70℃,30min),再根据aatcc22喷雾法测得本发明的纺织品的拒水性为80分以上。

本发明的纺织品由如下方法制得:包括对坯布进行染色,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产品;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10~200g/l

架桥剂0~50g/l

催化剂0~10g/l

渗透剂0~80g/l

其余为水。

其中所用拒水剂含有主要成分(n≧8),其中r为(m≧17);以及可以与单纤维发生反应的成分。

本发明中优选在加工液中使用架桥剂及渗透剂,可以提高加工效果。所用架桥剂优选为三聚氰胺类架桥剂、封锁异氰酸酯类架桥剂和氮丙啶类架桥剂中的至少一种;所用渗透剂优选为异丙醇。架桥剂的用量与纺织品所用原料有关系,使用量过大则纺织品的洗涤耐久性有可能会降低,而使用量过小则纺织品的拒水性有可能会降低,其使用量优选为1~30g/l。渗透剂的使用量与拒水剂进入纺织品内部的容易程度有关系,其使用量优选为1~20g/l。

本发明中,拒水后整理优选采用浸轧加工,然后在温度80~200℃的条件下热处理1~20分钟或在温度80~150℃的条件下干燥,最后在130~200℃的条件下进行定型整理。

配制加工液的方法举例如下:首先将各成分进行软水稀释处理,依次添加架桥剂、拒水剂、渗透剂进行调配,在调配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进行搅拌,但搅拌速度不宜过快,以免破乳;在配制加工液时应不断的注意加工液的状态。当然,也应根据待加工纺织品的不同及时进行加工方法、调液方法的局部调整,并且相应地选择不同的加工剂及使用量。

本发明中所选用纺织品坯布的克重优选为50~300g/m2。克重小于50g/m2的话,对织造工艺要求比较高,有可能出现断纱等现象;大于300g/m2的话,最终成品比较厚,不轻便,有可能会影响穿着舒适性。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各项指标的测定、评价方法如下。

(1)拒水性

根据jisl1092-2009法或者aatcc22-2014法测试。

(2)洗涤处理

根据jisl0217:103-1995法标准或者aatcc124-2009标准法洗涤10回。

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使用的树脂如下:

拒水剂a为炭化水素类非氟素拒水剂(广州联庄科技有限公司制、商品名:m-390);

拒水剂b为炭化水素类非氟素拒水剂(huntsman制、商品名:phobolrsh);

拒水剂c为炭化水素类非氟素拒水剂(明成化学工業制、商品名:meishieldp-210);

拒水剂d为炭化水素类非氟素拒水剂(nanotex制、商品名:nanotexx-028);

拒水剂e为普通非氟素拒水剂(日华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eoseednr-200);

架桥剂a为封锁异氰酸酯类架桥剂(京涓化学株式会社制);

架桥剂b为氮丙啶类架桥剂(鲁道夫化工有限公司制);

架桥剂c为三聚氰胺类架桥剂(日华化学株式会社制);

催化剂(acx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渗透剂为异丙醇(c&t制)。

实施例1

对涤棉机织坯布(涤纶/棉含量比为65/35;克重为130g/m2,总密度为200根/英寸)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a80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30℃的条件下热处理2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2

对涤棉机织坯布(涤纶/棉含量比为35/65;克重为120g/m2,总密度为180根/英寸)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b90g/l

架桥剂b8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20℃的条件下热处理3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3

对纯棉机织坯布(克重为120g/m2,总密度为210根/英寸)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d120g/l

架桥剂a20g/l

渗透剂15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10℃的条件下热处理5分钟,最后在16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4

对纯涤机织坯布(克重为180g/m2,总密度为240根/英寸)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b50g/l

架桥剂c3g/l

催化剂(架桥剂c用)3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50℃的条件下热处理2分钟,最后在18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5

对尼龙纤维100%机织坯布(克重为120g/m2,总密度为180根/英寸)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a100g/l

架桥剂a30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30℃的条件下热处理2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6

对涤棉针织坯布(涤纶/棉含量比为80/20;克重为170g/m2)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d100g/l

架桥剂a30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30℃的条件下热处理2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7

对涤棉针织坯布(涤纶/棉含量比为60/40;克重为150g/m2)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c150g/l

渗透剂2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40℃的条件下热处理1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8

对粘胶纤维100%所形成的针织坯布(克重为100g/m2)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d70g/l

架桥剂b5g/l

渗透剂5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00℃的条件下热处理10分钟,最后在15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9

对纯涤针织坯布(克重为140g/m2)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a100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30℃的条件下热处理1分钟,最后在18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实施例10

对100%尼龙纤维针织坯布(克重为120g/m2)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发明的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a70g/l

架桥剂b15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30℃的条件下热处理2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比较例1

对涤棉机织坯布(涤纶/棉含量比为65/35;克重为110g/m2,总密度为160根/英寸)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e100g/l

架桥剂a10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30℃的条件下热处理2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比较例2

对涤棉针织坯布(涤纶/棉含量比为80/20;克重为220g/m2)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e100g/l

架桥剂a30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30℃的条件下热处理2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比较例3

对100%尼龙纤维机织坯布(克重为100g/m2,总密度为160根/英寸)进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进行拒水后整理,得到纺织品,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组成:

拒水剂e80g/l

架桥剂a20g/l

渗透剂10g/l

其余为水。

拒水后整理具体加工条件为:采用一浸一轧加工,然后在温度130℃的条件下热处理2分钟,最后在170℃的条件下定型整理60秒。

表1

*表中拒水剂e虽然也是非氟素类拒水剂,但主要成分与本发明所用非氟素类拒水剂不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