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涤氨纶抗紫外线布的染液结构和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248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紫外线布,特别涉及一种全涤氨纶抗紫外线布的染液结构和染整工艺,漂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染色布,将包括梭织布、针织布等的坯布通过退浆氧漂、丝光、定型、染色、后整理、预缩定型等工艺生产出来的成品布就是染色布。目前市面上的染色布料由于传统染整工艺和染料的原因,抗紫外线能力较差。染色布面料经制作成服装后,长期在日光下暴晒容易出现褪色、变色等。更为严重是缺乏抗紫外线功能的面料如果是夏季面料,人体穿着后在强烈的阳光下活动,紫外线会穿透面料直接伤害人体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染色布料缺乏抗紫外线功能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涤氨纶抗紫外线布的染液结构和染整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涤氨纶抗紫外线布的染液结构和染整工艺,染液结构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红色染料1.95%、紫色染料1%、分散剂(dm-1501)0.5%、冰醋酸0.5%、匀染剂1%、抗紫外线剂1%、水94.05%,坯布与染液的比例按重量比为1:10;染整工艺包括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和还原清洗工艺,染色工艺包括:1、投料:将经前处理的坯布投入到装有染液的染缸,2、低温预染:将染液升温到80°c保持10min,3、高温定染:按每分钟2.5°c的升温速度将温度升到128°c保温30min,4、降温出缸:按每分钟1.5°c的降温速度将温度降到80°c出缸。

红色染料采用的是分散红g0.2%、分散红b0.65%、荧光桃红bg1.1%。

紫色染料采用的是分散紫hfrl1%。

前处理工艺包括:1、将坯布投入到含2%去油灵的溶液里,2、将溶液升温到90°c保持10min。

还原清洗工艺包括:1、将染色后的布料投入到含有3%保险粉和3%液碱的溶液里,2、将溶液升温到85°c保持10min后出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本染液结构和工艺染整的全涤氨纶服装面料,不但色泽饱和鲜艳亮丽,同时无染液残留。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服装面料抗紫外线功能,不但面料本身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不褪色,还可有效防止紫外线穿透面料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是一种抗紫外线的功能性染整配方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全涤氨纶抗紫外线布的染液结构和染整工艺,染液结构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红色染料1.95%、紫色染料1%、分散剂(dm-1501)0.5%、冰醋酸0.5%、匀染剂1%、抗紫外线剂1%、水94.05%,坯布与染液的比例按重量比为1:10;染整工艺包括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和还原清洗工艺,染色工艺包括:1、投料:将经前处理的坯布投入到装有染液的染缸,2、低温预染:将染液升温到80°c保持10min,3、高温定染:按每分钟2.5°c的升温速度将温度升到128°c保温30min,4、降温出缸:按每分钟1.5°c的降温速度将温度降到80°c出缸。

红色染料采用的是分散红g0.2%、分散红b0.65%、荧光桃红bg1.1%。

紫色染料采用的是分散紫hfrl1%。

前处理工艺包括:1、将坯布投入到含2%去油灵的溶液里,2、将溶液升温到90°c保持10min。

还原清洗工艺包括:1、将染色后的布料投入到含有3%保险粉和3%液碱的溶液里,2、将溶液升温到85°c保持10min后出缸。

实施例1:将经过前处理的坯布进行漂洗以后再投入到染缸的染液里进行染色。

实施例2:经过还原清洗后的已染色坯布,经过一系列的包括烘干热定型在内的后整理工艺,便成了具有抗紫外线功能、色泽饱和鲜艳亮丽的全涤氨纶服装面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全涤氨纶抗紫外线布的染液结构和染整工艺,染液结构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红色染料1.95%、紫色染料1%、分散剂(DM‑1501)0.5%、冰醋酸0.5%、匀染剂1%、抗紫外线剂1%、水94.05%,坯布与染液的比例按重量比为1:10;染整工艺包括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和还原清洗工艺,染色工艺包括:1、投料:将经前处理的坯布投入到装有染液的染缸,2、低温预染:将染液升温到80°C保持10min,3、高温定染:按每分钟2.5°C的升温速度将温度升到128°C保温30 min,4、降温出缸:按每分钟1.5°C的降温速度将温度降到80°C出缸。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市锦祥漂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6.28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