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烫机、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1845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挂烫机、一种控制方法和一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采用挂烫机熨烫衣物时,通常需要用户提前进行熨烫档位和温度等功能参数的设置,通常功能设置面板设置于蒸汽产生器的外壳上,用户操作时还需要弯腰蹲下,并且如果挂烫机存在多个需要切换的工作模式时,用户要进行某一固定模式设置时,需要细别对应的控制按键,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挂烫机及其控制方案,以提高用户的操作便捷度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挂烫机及其控制方案,通过在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并通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挂烫机,包括:动作传感器,设置于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并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通过动作操作指令触发控制模块切换状态切换蒸汽发生器的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并通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动作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动作操作指令的解析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多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其他运动检测传感器将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转换为姿态变化信息,其中,姿态变化信息包括平移信息、翻转信息和晃动信息等,确定动作操作指令对应的运行参数,并通过显示器提示和/或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给用户,以及控制挂烫机的工作模式切换,提升挂烫机操作过程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其中,动作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用肢体操控蒸汽手柄平移、翻转、震动或晃动,另外,为了降低挂烫机功耗,可以在开启动作传感器之前,检测用户是否握持蒸汽手柄,并在用户握持蒸汽手柄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如预设时长可以为10s、20s和30s等)时,控制动作传感器开启,同时,降低了误触发蒸汽手柄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提示模块,设置于蒸汽发生器和/或蒸汽手柄上,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以及扬声器;显示屏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显示切换工作模式后的蒸汽发生器的运行参数;扬声器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语音提示切换工作模式后的蒸汽发生器的运行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蒸汽手柄上设置提示模块,在工作模式切换之后将运行参数实时提示给用户,以供用户了解挂烫机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以及扬声器,显示屏和扬声器都由控制模块控制,当控制模块接收到动作传感器发送的动作操作指令时,将动作操作指令与预设的动作操作指令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进入该动作操作指令对应的工作模式,比如档位调节过程,当调节完毕后,将调节的结果反馈至提示模块,以提示用户调节是否成功以及调节后的结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用户是否握持挂烫机的蒸汽手柄;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控制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在检测到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后的预设时间间隔内,感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控指令;检测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在检测到动作操控指令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时,切换蒸汽发生器切换至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对应的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并通 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动作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动作操作指令的解析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多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其他运动检测传感器将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转换为姿态变化信息,其中,姿态变化信息包括平移信息、翻转信息和晃动信息等,确定动作操作指令对应的运行参数,并通过显示器提示和/或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给用户,以及控制挂烫机的工作模式切换,提升挂烫机操作过程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其中,动作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用肢体操控蒸汽手柄平移、翻转、震动或晃动,另外,为了降低挂烫机功耗,可以在开启动作传感器之前,检测用户是否握持蒸汽手柄,并在用户握持蒸汽手柄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如预设时长可以为10s、20s和30s等)时,控制动作传感器开启,同时,降低了误触发蒸汽手柄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用户是否握持挂烫机的蒸汽手柄前,还包括:预设工作模式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其中,工作模式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速、蒸汽手柄的气孔开启或关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周期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设工作模式与预设动作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以根据动作操作指令和对应关系确定待切换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地提升了挂烫机控制过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具体地,工作模式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速、蒸汽手柄的气孔开启或关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周期中的至少一种,另外,不同的挂烫机功能设置也有区别,有些挂烫机除了具有熨烫功能之外,还具有清洁、消毒和加湿的功能。

因此,对应不同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档位,对档位调节进行动作操作设置,比如熨烫机具有三个档位,分别对应“熨烫”、“清洁”和“加湿”功能。当处于“清洁”档位时,在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由“清洁”调节至“熨烫”,在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又可由“熨 烫”调节档位至“清洁”,再至“加湿”,方便了用户的控制。

另外,在蒸汽手柄的背侧壳体上,设置有从低温到高温的三个加热温度档位的提示灯,如“一档位”、“二档位”和“三档位”,当用户握持蒸汽手柄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控制加热温度档位降低一档,当用户握持蒸汽手柄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控制加热温度档位提高一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于匹配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容差范围;根据容差范围判断用户的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容差范围进行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提高了用户动作操控的匹配率,提高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地,容差范围是指从用户输入角度允许输入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用户进行动作操控时,动作的速度、方向、距离、力度等都会有误差,容差范围设定了该误差范围,在该范围内的操作均可被认定为匹配,比如用户左右移动蒸汽手柄时无法完全保持水平移动,当设定容差角度为“±15°”时,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控制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检测用户是否单击蒸汽手柄;在检测到用户单击蒸汽手柄时,控制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以调节模式作为指定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点击蒸汽手柄控制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实现了通过动作操作进入调节模式的功能。

具体地,挂烫机是通过灼热水蒸气不断接触衣服,软化衣服,通过拉、压的方式使衣服平整,用户开机后,挂烫机通常按照预设的功能参数进入蒸汽发生器加热状态,如果此时要进行参数调整需要首先进入调节模式,以防止用户熨烫过程中的操作动作被误解读从而造成误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动作操控指令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时,切换蒸汽发生器切换至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对应的工 作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后,控制调节模式对应的指示灯闪烁,并解析动作操控指令中的平移方向信息;在确定平移方向信息为向左平移或向下平移时,降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至第一指定温度;在确定平移方向信息为向右平移或向上平移时,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至第二指定温度;在完成蒸汽发生器的温度调节后,关闭指示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向左平移、向下平移、向右平移以及向上平移作为动作操作指令,当进入温度调节模式后,对应的指示灯开始闪烁,表明处于温度调节模式中,并提示给用户,防止用户该过程中进行熨烫操作,向左平移或向下平移时,下调加热温度,向右或向上平移时,上调加热温度,为了与用户的熨烫操作进行区分并保证操作效率,进一步地,通常设定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速度,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并结合上述提到的容差范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挂烫机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握持挂烫机的蒸汽手柄;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控制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感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后的预设时间间隔内,感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控指令;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控制系统还包括:切换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动作操控指令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时,切换蒸汽发生器切换至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对应的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并通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动作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动作操作指令的解析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多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其他运动检测传感器将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转换为姿态变化信息,其中,姿态变化信息包括平移信息、翻转信息和晃动信息等,确定动作操作指令对应的运行参数,并通过显示器提示和 /或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给用户,以及控制挂烫机的工作模式切换,提升挂烫机操作过程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其中,动作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用肢体操控蒸汽手柄平移、翻转、震动或晃动,另外,为了降低挂烫机功耗,可以在开启动作传感器之前,检测用户是否握持蒸汽手柄,并在用户握持蒸汽手柄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如预设时长可以为10s、20s和30s等)时,控制动作传感器开启,同时,降低了误触发蒸汽手柄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预设单元,用于预设工作模式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其中,工作模式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速、蒸汽手柄的气孔开启或关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周期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设工作模式与预设动作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以根据动作操作指令和对应关系确定待切换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地提升了挂烫机控制过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具体地,工作模式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速、蒸汽手柄的气孔开启或关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周期中的至少一种,另外,不同的挂烫机功能设置也有区别,有些挂烫机除了具有熨烫功能之外,还具有清洁、消毒和加湿的功能。

因此,对应不同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档位,对档位调节进行动作操作设置,比如熨烫机具有三个档位,分别对应“熨烫”、“清洁”和“加湿”功能。当处于“清洁”档位时,在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由“清洁”调节至“熨烫”,在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又可由“熨烫”调节档位至“清洁”,再至“加湿”,方便了用户的控制。

另外,在蒸汽手柄的背侧壳体上,设置有从低温到高温的三个加热温度档位的提示灯,如“一档位”、“二档位”和“三档位”,当用户握持蒸汽手柄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控制加热温度档位降低一档,当用户握持蒸汽手柄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控制加热温度档位提高一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匹配 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容差范围;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容差范围判断用户的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容差范围进行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提高了用户动作操控的匹配率,提高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地,容差范围是指从用户输入角度允许输入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用户进行动作操控时,动作的速度、方向、距离、力度等都会有误差,容差范围设定了该误差范围,在该范围内的操作均可被认定为匹配,比如用户左右移动蒸汽手柄时无法完全保持水平移动,当设定容差角度为“±15°”时,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检测用户是否单击蒸汽手柄;控制系统还包括:调节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单击蒸汽手柄时,控制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以调节模式作为指定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点击蒸汽手柄控制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实现了通过动作操作进入调节模式的功能。

具体地,挂烫机是通过灼热水蒸气不断接触衣服,软化衣服,通过拉、压的方式使衣服平整,用户开机后,挂烫机通常按照预设的功能参数进入蒸汽发生器加热状态,如果此时要进行参数调整需要首先进入调节模式,以防止用户熨烫过程中的操作动作被误解读从而造成误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解析单元,用于在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后,控制调节模式对应的指示灯闪烁,并解析动作操控指令中的平移方向信息;调节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平移方向信息为向左平移或向下平移时,降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至第一指定温度;调节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平移方向信息为向右平移或向上平移时,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至第二指定温度;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完成蒸汽发生器的温度调节后,关闭指示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向左平移、向下平移、向右平移以及向上平移作为动作操作指令,当进入温度调节模式后,对应的指示灯开始闪烁,表明处于温度调节模式中,并提示给用户,防止用户该过程中进行熨烫操作,向左平移或向下平移时,下调加热温度,向右或向上平移时,上调加热温度,为了与用户的熨烫操作进行区分并保证操作效率,进一步地,通常设 定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速度,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并结合上述提到的容差范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挂烫机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并通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的蒸汽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的硬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第三方不同于在此描述的第三方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100,包括: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蒸汽发生器102、蒸汽手柄104以及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102与所述蒸汽手柄104的导气管106,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蒸汽手柄104和所述蒸汽发生器102;动作传感器108,设置于蒸汽手柄104的把持区域,并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104的动作操作指令,以通过动作操作指令触发控制模块切换状态切换蒸汽发生器102的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蒸汽手柄104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 108,并通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104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动作传感器108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动作操作指令的解析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多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其他运动检测传感器将用户对蒸汽手柄104的动作操作指令转换为姿态变化信息,其中,姿态变化信息包括平移信息、翻转信息和晃动信息等,确定动作操作指令对应的运行参数,并通过显示器提示和/或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给用户,以及控制挂烫机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蒸汽手柄104提升挂烫机100操作过程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其中,动作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用肢体操控蒸汽手柄平移、翻转、震动或晃动,另外,为了降低挂烫机100功耗,可以在开启动作传感器108之前,检测用户是否握持蒸汽手柄104,并在用户握持蒸汽手柄104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如预设时长可以为10s、20s和30s等)时,控制动作传感器108开启,同时,降低了误触发蒸汽手柄104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提示模块(图中未示出),设置于蒸汽发生器102和/或蒸汽手柄104上,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以及扬声器;显示屏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显示切换工作模式后的蒸汽发生器102的运行参数;扬声器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语音提示切换工作模式后的蒸汽发生器102的运行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蒸汽手柄104上设置提示模块,在工作模式切换之后将运行参数实时提示给用户,以供用户了解挂烫机100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提示模块包括显示屏以及扬声器,显示屏和扬声器都由控制模块控制,当控制模块接收到动作传感器108发送的动作操作指令时,将动作操作指令与预设的动作操作指令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进入该动作操作指令对应的工作模式,比如档位调节过程,当调节完毕后,将调节的结果反馈至提示模块,以提示用户调节是否成功以及调节后的结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检测用户是否握持挂烫机的蒸汽手柄;步骤204,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 柄时,控制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步骤206,在检测到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后的预设时间间隔内,感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控指令;步骤208,检测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210,若否,则结束;步骤210,在检测到动作操控指令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时,切换蒸汽发生器切换至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对应的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并通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动作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动作操作指令的解析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多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其他运动检测传感器将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转换为姿态变化信息,其中,姿态变化信息包括平移信息、翻转信息和晃动信息等,确定动作操作指令对应的运行参数,并通过显示器提示和/或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给用户,以及控制挂烫机的工作模式切换,提升挂烫机操作过程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其中,动作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用肢体操控蒸汽手柄平移、翻转、震动或晃动,另外,为了降低挂烫机功耗,可以在开启动作传感器之前,检测用户是否握持蒸汽手柄,并在用户握持蒸汽手柄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如预设时长可以为10s、20s和30s等)时,控制动作传感器开启,同时,降低了误触发蒸汽手柄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用户是否握持挂烫机的蒸汽手柄前,还包括:预设工作模式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其中,工作模式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速、蒸汽手柄的气孔开启或关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周期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设工作模式与预设动作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以根据动作操作指令和对应关系确定待切换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地提升了挂烫机控制过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具体地,工作模式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速、蒸汽手柄的气孔开启或关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周期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不同的挂烫机功能设置也有区别,有些挂烫机除了具有熨烫功能之外,还具有清洁、消毒和加湿的功能。

因此,对应不同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档位,对档位调节进行动作操作设置,比如熨烫机具有三个档位,分别对应“熨烫”、“清洁”和“加湿”功能。当处于“清洁”档位时,在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由“清洁”调节至“熨烫”,在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又可由“熨烫”调节档位至“清洁”,再至“加湿”,方便了用户的控制。

另外,在蒸汽手柄的背侧壳体上,设置有从低温到高温的三个加热温度档位的提示灯,如“一档位”、“二档位”和“三档位”,当用户握持蒸汽手柄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控制加热温度档位降低一档,当用户握持蒸汽手柄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控制加热温度档位提高一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于匹配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容差范围;根据容差范围判断用户的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容差范围进行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提高了用户动作操控的匹配率,提高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地,容差范围是指从用户输入角度允许输入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用户进行动作操控时,动作的速度、方向、距离、力度等都会有误差,容差范围设定了该误差范围,在该范围内的操作均可被认定为匹配,比如用户左右移动蒸汽手柄时无法完全保持水平移动,当设定容差角度为“±15°”时,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控制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检测用户是否单击蒸汽手柄;在检测到用户单击蒸汽手柄时,控制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以调节模式作为指定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点击蒸汽手柄控制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 实现了通过动作操作进入调节模式的功能。

具体地,挂烫机是通过灼热水蒸气不断接触衣服,软化衣服,通过拉、压的方式使衣服平整,用户开机后,挂烫机通常按照预设的功能参数进入蒸汽发生器加热状态,如果此时要进行参数调整需要首先进入调节模式,以防止用户熨烫过程中的操作动作被误解读从而造成误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动作操控指令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时,切换蒸汽发生器切换至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对应的工作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后,控制调节模式对应的指示灯闪烁,并解析动作操控指令中的平移方向信息;在确定平移方向信息为向左平移或向下平移时,降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至第一指定温度;在确定平移方向信息为向右平移或向上平移时,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至第二指定温度;在完成蒸汽发生器的温度调节后,关闭指示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向左平移、向下平移、向右平移以及向上平移作为动作操作指令,当进入温度调节模式后,对应的指示灯开始闪烁,表明处于温度调节模式中,并提示给用户,防止用户该过程中进行熨烫操作,向左平移或向下平移时,下调加热温度,向右或向上平移时,上调加热温度,为了与用户的熨烫操作进行区分并保证操作效率,进一步地,通常设定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速度,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并结合上述提到的容差范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挂烫机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系统300,包括:检测单元302,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握持挂烫机的蒸汽手柄;控制单元304,用于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控制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感测单元306,用于在检测到蒸汽发生器进入指定工作模式后的预设时间间隔内,感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控指令;检测单元302还用于:检测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控制系统300还包括:切换单元310,用于在检测到动作操控指令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时,切换蒸汽发生器切换至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对应的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并通 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动作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动作操作指令的解析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多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其他运动检测传感器将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转换为姿态变化信息,其中,姿态变化信息包括平移信息、翻转信息和晃动信息等,确定动作操作指令对应的运行参数,并通过显示器提示和/或语音提示的方式提示给用户,以及控制挂烫机的工作模式切换,提升挂烫机操作过程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其中,动作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用肢体操控蒸汽手柄平移、翻转、震动或晃动,另外,为了降低挂烫机功耗,可以在开启动作传感器之前,检测用户是否握持蒸汽手柄,并在用户握持蒸汽手柄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如预设时长可以为10s、20s和30s等)时,控制动作传感器开启,同时,降低了误触发蒸汽手柄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预设单元310,用于预设工作模式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其中,工作模式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速、蒸汽手柄的气孔开启或关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周期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设工作模式与预设动作操作指令的对应关系,以根据动作操作指令和对应关系确定待切换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地提升了挂烫机控制过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具体地,工作模式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速、蒸汽手柄的气孔开启或关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周期中的至少一种,另外,不同的挂烫机功能设置也有区别,有些挂烫机除了具有熨烫功能之外,还具有清洁、消毒和加湿的功能。

因此,对应不同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档位,对档位调节进行动作操作设置,比如熨烫机具有三个档位,分别对应“熨烫”、“清洁”和“加湿”功能。当处于“清洁”档位时,在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由“清洁”调节至“熨烫”,在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后,又可由“熨烫”调节档位至“清洁”,再至“加湿”,方便 了用户的控制。

另外,在蒸汽手柄的背侧壳体上,设置有从低温到高温的三个加热温度档位的提示灯,如“一档位”、“二档位”和“三档位”,当用户握持蒸汽手柄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控制加热温度档位降低一档,当用户握持蒸汽手柄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后,控制加热温度档位提高一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获取单元312,用于获取用于匹配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容差范围;判断单元314,用于根据容差范围判断用户的动作操控指令是否与预设动作操控指令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动作操控指令的容差范围进行动作操控指令匹配,提高了用户动作操控的匹配率,提高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地,容差范围是指从用户输入角度允许输入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用户进行动作操控时,动作的速度、方向、距离、力度等都会有误差,容差范围设定了该误差范围,在该范围内的操作均可被认定为匹配,比如用户左右移动蒸汽手柄时无法完全保持水平移动,当设定容差角度为“±15°”时,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302还用于:在检测到用户握持蒸汽手柄时,检测用户是否单击蒸汽手柄;控制系统300还包括:调节单元316,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单击蒸汽手柄时,控制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以调节模式作为指定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点击蒸汽手柄控制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实现了通过动作操作进入调节模式的功能。

具体地,挂烫机是通过灼热水蒸气不断接触衣服,软化衣服,通过拉、压的方式使衣服平整,用户开机后,挂烫机通常按照预设的功能参数进入蒸汽发生器加热状态,如果此时要进行参数调整需要首先进入调节模式,以防止用户熨烫过程中的操作动作被误解读从而造成误操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解析单元318,用于在蒸汽发生器进入调节模式后,控制调节模式对应的指示灯闪烁,并解析动作操控指令中的平移方向信息;调节单元316还用于:在确定平移方向信息为向左平移或向下平移时,降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至第一指定温 度;调节单元316还用于:在确定平移方向信息为向右平移或向上平移时,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温度至第二指定温度;控制单元304还用于:在完成蒸汽发生器的温度调节后,关闭指示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向左平移、向下平移、向右平移以及向上平移作为动作操作指令,当进入温度调节模式后,对应的指示灯开始闪烁,表明处于温度调节模式中,并提示给用户,防止用户该过程中进行熨烫操作,向左平移或向下平移时,下调加热温度,向右或向上平移时,上调加热温度,为了与用户的熨烫操作进行区分并保证操作效率,进一步地,通常设定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速度,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如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等),并结合上述提到的容差范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挂烫机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的蒸汽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的蒸汽手柄104,包括:防滑区104a、气孔104b、熨板104c、动作传感器108和提示模块110。其中,防滑区104a可设置为橡胶涂层等,气孔104b用于喷出蒸汽发生器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气,熨板104c通过拉、压的方式使衣服平整,动作传感器108可以设置在蒸汽手柄104的壳体的两侧,提示模块110包括显示屏和/或扬声器,以向用户展示设置好的功能参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的硬件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挂烫机,其中,控制模块可以由控制芯片1(手柄)和控制芯片2(蒸汽发生器)组成,控制芯片1(手柄)还连接至显示屏和扬声器,动作传感器108将动作操控指令传输至控制芯片1(手柄)后,经由控制芯片2(蒸汽发生器)发送至蒸汽发生器102,其中,控制芯片1(手柄)可以对动作触控指令进行滤波和修正处理,以降低数据交互量,并提高检测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如何设计一种新的挂烫机及其控制方案以提高用户的操作便捷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挂烫机及其控制方案,通过在蒸汽手柄的把持区域设置动作传感器,并通过检测用户对蒸汽手柄的动作操作指令,以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并进行功能参数调节,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熨烫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