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389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洗涤物处理设备,更详细地涉及以将洗涤物托举后落下的方式进行洗涤的洗涤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洗衣机区分为利用洗涤水的旋转水流进行洗涤的顶开式洗衣机和以将洗涤物托举后落下的方式进行洗涤的滚筒洗衣机。

即,所述顶开式洗衣机是作为洗涤槽的内槽以相对地面垂直的方向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设置在所述内槽的底面的波轮一边旋转一边产生水流,该水流与洗涤物发生摩擦或者所述波轮对洗涤物施加冲击,由此来进行洗涤的洗衣机;与之相对,所述滚筒洗衣机是作为洗涤槽的内槽以相对地面水平的方向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所述内槽进行旋转而使洗涤物与所述内槽的内壁面发生摩擦或者落下的过程中进行洗涤的洗衣机。

在所述滚筒洗衣机中,所述滚筒可旋转地设置在作为蓄水槽的外筒内。此外,在所述滚筒洗衣机中设置有排水泵和循环泵。所述排水泵在执行排水行程时起到将所述外筒内的洗涤水向外部排出的功能。另外,所述循环泵在洗涤行程时起到将所述外筒内的洗涤水向所述滚筒内循环的功能。

所述循环泵经由循环流路与设置在滚筒洗衣机的上侧面板即顶壳上的喷射喷嘴连接,在执行洗涤行程时向所述喷射喷嘴供给所述外筒内的洗涤水,从而使得所述喷射喷嘴向所述滚筒喷射被供给到的所述洗涤水,使所述滚筒内的洗涤物均匀地淋湿。

但是,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外筒内的洗涤水抽吸到上侧,因此所述循环泵的配置高度越高,能够向所述滚筒内循环的洗涤水流量越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循环泵的位置最佳化的洗涤物处理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部件设置空间的洗涤物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课题不限于以上所述的课题。关于未提及的其他的课题,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记载可清楚地理解。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洗涤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其容纳洗涤水;滚筒,其能够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外筒内而容纳洗涤物;喷嘴,其向所述滚筒内喷射所述洗涤水;泵单元,其包括泵主体、排水泵和循环泵,该排水泵与所述泵主体结合而向外部排出从所述外筒内向所述泵主体流入的洗涤水,该循环泵与所述泵主体结合而向所述喷嘴供给从所述外筒内向所述泵主体流入的洗涤水;所述循环泵配置在所述泵主体的上侧。

另外,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洗涤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其容纳洗涤水;滚筒,其能够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外筒内而容纳洗涤物;喷嘴,其向所述滚筒内喷射所述洗涤水;泵单元,其包括泵主体、排水泵和循环泵,该排水泵与所述泵主体结合而向外部排出从所述外筒内向所述泵主体流入的洗涤水,该循环泵与所述泵主体结合而向所述喷嘴供给从所述外筒内向所述泵主体流入的洗涤水;所述排水泵和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泵主体的外周面结合。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含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物处理设备由于泵单元的循环泵配置在泵主体的上侧,因此能够获得在进行洗涤行程时从外筒向滚筒内循环的洗涤水流量增多的效果。

此外,还具有在所述泵单元的一侧能够确保用来设置自动投入装置的空间的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所述的效果。关于以上未提及的其他效果,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清楚地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外观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从上侧看图2所示的外筒下方的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循环泵与加热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从上侧看图2所示的泵单元的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

图7是从侧面看图2所示的泵单元的图。

图8是图7的b-b剖面图。

图9是表示泵单元中的紧固部的图。

图10是图9的剖面图。

图11是示出图9所示的安装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6循环流路;10外筒;20自动投入装置;30泵单元;32泵主体;32a流入部;32b过滤器插入部;32c排水泵结合部;32d循环泵结合部;32g接残水口;32h气体凸台;32i第一紧固部;32j第二紧固部;32k第三紧固部;34循环泵;34b循环泵叶轮;36排水泵;36b排水泵叶轮;38过滤器;40加热器;50干燥模块;60喷嘴;h最低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照与附图一同将在后面详细叙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优点以及为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变得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通过相互各异的不同的实施例来实施,本实施例只是完整地公开本发明,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部件。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涤物处理设备。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外观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涤物处理设备包括外筒10、配置在外筒10的下侧的自动投入装置20、配置在自动投入装置20的一侧的泵单元30。外筒10、自动投入装置20和泵单元30收容在形成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外观的壳体1的内部。

壳体1可形成为具有将外筒10、自动投入装置20及泵单元30收容在内部的内部空间的四边形的六面体,多个面板通过框架3a被组装而形成为四边形的六面体。即,壳体1可包括:形成前方面的前壳1a,1b、形成后方面的后壳1c、形成上方面的顶壳1d、形成下方面的底座壳1e、形成两侧面的侧方壳1f。前壳1a,1b可包括配置在外筒10的前方的第一前壳1a、配置在自动投入装置20和泵单元30的前方且第一前壳1a的下侧的第二前壳1b。第二前壳1b下端部的两侧通过铰链与框架3a结合,使得该第二前壳1b能够开闭。在第二前壳1b开放的情况下,自动投入装置20和泵单元30露出,而在关闭的情况下,自动投入装置20和泵单元30被遮挡而不被看到。

外筒10用于容纳洗涤水,以其下侧部被底座壳1e上设置的减振器3支撑的状态配置在壳体1内。减振器3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外筒10的两侧。

在外筒10的内部配置有用来容纳洗涤物的滚筒(未图示),该滚筒能够旋转。所述滚筒配置成其旋转轴相对地面呈水平,所述滚筒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能够旋转。

外筒10的前方面和所述滚筒的前方面均被开口,洗涤物可经由外筒10的前方面的开口和所述滚筒的前方面的开口投入所述滚筒内或者从所述滚筒被取出。第一前壳1a上与所述外筒10的前方面的开口和所述滚筒的前方面的开口对应地被开口,在该第一前壳1a的开口部分可设置有用来对所述外筒10的前方面的开口和所述滚筒的前方面的开口进行开闭的门(未图示),所述门的内侧可结合有门玻璃4。门玻璃4在所述门的内侧向后方凸出,在所述门关闭的状态下,向外筒10的前方面的开口和所述滚筒的前方面的开口插入。门玻璃4可由通过肉眼能够确认所述滚筒内部的透明材质形成。

外筒10的下侧设置有加热外筒10内的洗涤水的加热器40。加热器40可配置在外筒10与自动投入装置20之间。加热器40根据洗涤程序可启动或者可不启动。即,加热器40可在特定的洗涤程序中启动而对外筒10内的洗涤水进行加热。

在所述滚筒的圆周面形成有多个与外筒10内部连通的水孔,外筒10内的洗涤水可通过所述水孔流入流出所述滚筒。例如,当洗涤水在外筒10内容纳到规定的高度时,外筒10内的洗涤水通过所述水孔流入所述滚筒内可以浸湿所述滚筒内的洗涤物。

所述滚筒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提升筋,该提升筋在所述滚筒旋转时将所述洗涤物托举并落下。即,在所述滚筒内容纳的洗涤物被所述提升筋托举后落下,从而被洗涤。

自动投入装置20中储存有液体洗涤剂和液体柔顺剂中的至少一种,执行将与洗涤负荷相匹配的推荐剂量的液体洗涤剂和液体柔顺剂中的一种投入外筒10内的功能。在此,所述洗涤负荷可以是使所述滚筒旋转的施加在马达上的负荷。自动投入装置20从外筒10向下侧隔开,并与底座壳1e的上方面结合。

泵单元30配置在自动投入装置20的一侧,并与底座壳1e的上方面结合。泵单元30包括泵主体32、循环泵34和排水泵36。

在进行洗涤行程时,循环泵34使从外筒10内流入泵主体32内的洗涤水向所述滚筒内循环,在进行排水行程时,排水泵36使从外筒10内流入泵主体32内的洗涤水向外部排出。

图3是从上侧看图2所示的外筒的下方结构的图。

参照图1至图3,泵主体32的一端经由连接流路5与外筒10结合。即,连接流路5的一端与外筒10结合,而另一端与泵主体32结合,可以使外筒10内的洗涤水向泵主体32供给。

从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前方看向时,泵单元30配置在自动投入装置20的右侧。循环泵34配置在泵主体32的上侧,排水泵36配置在泵主体32的自动投入装置20的相反侧即右侧。另外,从洗涤物处理设备的前方看向时,泵主体32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形成,循环泵34在泵主体32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排水泵36的后方,并且配置在泵主体32的上侧。另外,排水泵36在泵主体32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循环泵34的前方,并且配置在泵主体32的右侧。

循环泵34被设置在越高的位置,向所述滚筒内循环的流量越多。因此,循环泵34优选设置在泵主体32的上侧。此外,通过将循环泵34设置在泵主体32的上侧,能够在泵单元30的一侧确保用来设置自动投入装置20的空间。

图4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循环泵与加热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参照图1至图4,如上所述,加热器40在特定的洗涤程序中执行对外筒10内的洗涤水进行加热的功能。因而,在用所述特定的洗涤程序执行洗涤行程的过程中,只有外筒10内的洗涤水的最低水位h在比加热器40高的位置,才能使得加热器40对外筒10内的洗涤水进行加热,而且能够防止加热器40因发热而受损。

如果循环泵34配置在所述最低水位h的上侧,则无法使外筒10内的洗涤水循环,因此循环泵34优选配置在泵主体32的上侧且配置在所述最低水位h的下侧。

图5是从上侧看图2所示的泵单元的图,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图7是从侧面看图2所示的泵单元的图,图8是图7的b-b剖面图。

参照图1至图8,外筒10的上侧还设置有对所述滚筒内的洗涤物进行干燥的干燥模块50,壳体1的顶壳1d上设置有向所述滚筒内喷射洗涤水的喷嘴60。干燥模块50和喷嘴60均容纳在壳体1内。

泵主体32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供外筒10内的洗涤水流入的流入部32a,而在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形成有供过滤器38插入的过滤器插入部32b。流入部32a和过滤器插入部32b配置在同轴上。

流入部32a经由连接流路5与外筒10连接,使得外筒10内的洗涤水流入该流入部32a。即,连接流路5的一端与外筒10结合,而另一端与流入部32a结合。过滤器插入部32b的直径最大而大于泵主体32的其他部分的直径。过滤器38经由过滤器插入部32b插入泵主体32的内部,过滤掉泵主体32内的洗涤水中的杂质。只有过滤器38的把手部配置在过滤器插入部32b内。

排水泵36和循环泵34均与泵主体32的外周面结合。泵主体32上沿其半径方向凸出形成用于使供排水泵36结合的排水泵结合部32c和用于使循环泵34的结合的循环泵结合部32d。

在泵单元30与底座壳1e结合的状态下,排水泵结合部32c配置成从泵主体32的侧面凸出,循环泵结合部32d配置成向泵主体32的上侧凸出。

排水泵结合部32c和循环泵结合部32d在泵主体3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分开。此外,排水泵结合部32c和和环泵结合部32d在泵主体32的圆周方向上彼此正交。因而,在排水泵36与排水泵结合部32c结合且循环泵34与循环泵结合部32d结合的状态下,排水泵36和循环泵34在泵主体3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分开,并且在泵主体32的圆周方向上彼此正交。

排水泵36包括排水泵马达36a、与排水泵马达36a的旋转轴结合的排水泵叶轮36b。排水泵叶轮36b配置成插入排水泵结合部32c内,排水泵马达36a与排水泵结合部32c的外侧结合。排水泵结合部32c的外周面上沿半径方向凸出形成有排水口32e。排水口32e向泵主体32的上侧凸出。排水口32e与排水流路(未图示)连接。所述排水流路用于向壳体1的外部排出从排水口32e排出的洗涤水。

当排水泵马达36a驱动而排水泵马达36a的旋转轴旋转时排水泵叶轮36b旋转,排水泵叶轮36b吸入泵主体32内的洗涤水向排水口32e排出,向排水口32e排出的洗涤水经由所述排水流路向壳体1的外部排出。

循环泵34包括循环泵马达34a、与循环泵马达34a的旋转轴结合的循环泵叶轮34b。循环泵叶轮34b配置成插入循环泵结合部32d内,循环泵马达34a与循环泵结合部32d的外侧结合。循环泵结合部32d的外周面上沿半径方向凸出形成有循环口32f。循环口32f与泵主体32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在泵主体32的上侧。

循环口32f经由循环流路6与喷嘴60连接。即,循环流路6的一端与循环口32f结合,而另一端与喷嘴60结合。

当循环泵马达34a驱动而循环泵马达34a的旋转轴旋转时循环泵叶轮34b旋转,循环泵叶轮34b吸入泵主体32内的洗涤水向循环口32f排出,向循环口32f排出的洗涤水经由循环流路6向喷嘴60流动,喷嘴60可以向所述滚筒内喷射洗涤水。喷嘴60向所述滚筒内喷射的洗涤水浸湿所述滚筒内的洗涤物之后,经由形成在所述滚筒上的所述水孔再次流入外筒10内而容纳在外筒10内。

在循环泵34与循环泵结合部32d结合且排水泵36与排水泵结合部32c结合的状态下,循环泵叶轮34b配置在排水泵叶轮36b的上侧。

另外,泵主体32上还形成有接残水口32g和气体凸台32h。接残水口32g和气体凸台32h以与泵主体32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状态向泵主体32的上侧凸出形成。接残水口32g的直径比气体凸台32h的直径大。

接残水口32g经由接残水流路7与干燥模块50连接。即,接残水流路7的一端与接残水口32g结合,而另一端与干燥模块50结合。在由干燥模块50干燥所述滚筒内的洗涤物的过程中,干燥模块50上生成的冷凝水经由接残水流路7流动,经由接残水口32g向泵主体32的内部流入,并且在排水泵36驱动时,可以经由所述排水流路向壳体1的外部排出。

气体凸台32h经由气体凸台流路8与循环流路6连接。即,循环流路6的一端与气体凸台32h结合,而另一端与循环流路6中的循环口32f和喷嘴60之间结合。气体凸台32h能够使从循环口32f向循环流路6排出的洗涤水顺畅地向喷嘴60流动。

另外,泵主体32上形成有用于与壳体1的底座壳1e结合的紧固部32i,32j,32k。紧固部32i,32j,32k包括在循环泵34的相反侧即下侧形成的第一紧固部32i、从排水泵36和过滤器插入部32b之间的下侧向一侧凸出形成的第二紧固部32j、从排水泵36和过滤器插入部32b之间的下侧向另一侧凸出形成的第三紧固部32k。

在泵主体32上变换第一紧固部32i、第二紧固部32j和第三紧固部32k的位置而对振动位移进行试验的结果发现,第一紧固部32i位于循环泵34的相反侧即下侧、第二紧固部32j从排水泵36和过滤器插入部32b之间的下侧向一侧凸出,并且第三紧固部32k从排水泵36和过滤器插入部32b之间的下侧向另一侧凸出时,才有最小的振动位移,即排水泵36驱动时的振动位移为0.0044mm,循环泵34驱动时的振动位移为0.0053mm。

第一紧固部32i,第二紧固部32j和第三紧固部32k各自结合有用于吸收振动的安装件70。第一紧固部32i,第二紧固部32j和第三紧固部32k各自因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为了便于说明,以第二紧固部32j为例说明紧固部32j。

安装件70的一端插入紧固部32j并与紧固部32j结合,而另一端安置在壳体1的底座壳1e上之后,使用图10所示的紧固部件80与底座壳1e结合。紧固部件80可由螺纹构件形成,从底座壳1e的下侧贯穿底座壳1e后插入安装件70内,使安装件70与底座壳1e结合。

图9是表示泵单元的紧固部的图,图10是图9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安装件的图。

参照图9至图11,紧固部32j包括上下隔开配置的第一紧固板33和第二紧固板35。第一紧固板33配置在第二紧固板35的上侧,第二紧固板35配置在第一紧固板33的下侧。第一紧固板33和第二紧固板35各自的上下面形成为平坦面。第一紧固板33和第二紧固板35彼此平行地配置。第一紧固板33上形成有第一紧固孔33a,第二紧固板35上形成有第二紧固孔35a。

安装件70形成为供紧固部件80插入的中空状,使得紧固部件80插入并与壳体1的底座壳1e结合。安装件70的所述中空上下较长地形成。

安装件70包括插入第一紧固板33上形成的第一紧固孔33a的硬质部72和插入第二紧固板35上形成的第二紧固孔35a的硬度比硬质部72软的软质部74。软质部74可由橡胶形成,硬质部72可由工程塑料或者钢制品形成。

硬质部72和软质部74一体成形。先将硬质部72成形,之后,在模具内成形软质部74时将硬质部72一同放入所述模具,通过嵌件注塑成形方式制作出硬质部72和软质部74一体成形的安装件70。

硬质部72包括圆形的底座部72a、从底座部72a的外周面沿半径方向凸出的至少一个防旋转凸起部72b。第一紧固板33上形成的第一紧固孔33a形状与硬质部72的形状对应。在使用紧固部件80将安装件70紧固在底座壳1e上时,防旋转凸起部72b在第一紧固孔33a内与第一紧固板33接触而不使安装件70旋转,从而使得安装件70与底座壳1e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软质部74包括与第二紧固孔35a对应的槽74a、形成在槽74a的上侧的第一卡止部74b、形成在槽74a的下侧的第二卡止部74c、从第二卡止部74c向下侧延长并与底座壳1e接触的缓冲部74f。

槽74a的形状与第二紧固孔35a的形状对应,沿着安装件70的外周面形成。在安装件70与紧固部32j结合的状态下,第二紧固板35插入位于第一卡止部74b和第二卡止部74c之间的槽74a内。第一卡止部74b与第二紧固板35的面向第一紧固板33的面即第二紧固板35的上表面卡止,第二卡止部74c与第二紧固板35的面向第一紧固板33的相反面即第二紧固板35的下表面卡止,缓冲部74f从第二紧固板35向下侧凸出并安置在底座壳1e上,吸收排水泵36和循环泵34中的至少一个泵驱动时向底座壳1e传递的振动。

第一卡止部74b和第二卡止部74c向安装件70的半径方向凸出形成。多个第一卡止部74b沿着安装件70的圆周方向彼此分开地形成,多个第二卡止部74c也沿着安装件70的圆周方向彼此分开地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只有第一卡止部74b沿着安装件70的圆周方向彼此分开地形成有多个,而第二卡止部74c沿着安装件70的圆周方向连续地只形成有一个。相反,第一卡止部74b沿着安装件70的圆周方向连续地只形成由一个,而第二卡止部74c沿着安装件70的圆周方向彼此分开地形成有多个。

第一卡止部74b的插入第二紧固孔35a的前端形成为倾斜面74g,使得软质部74能够容易插入第二紧固孔35a。

缓冲部74f包括从第二卡止部74c沿轴向延伸的延长部74d、从延长部74d的端部向半径方向凸出并与壳体1的底座壳1e接触的接触部74e。延长部74d优选构成为以能够吸收从泵单元30向底座壳1e传递的振动的规定的长度从第二卡止部74c向下侧凸出。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洗涤物处理设备中,由于泵单元30的循环泵34配置在泵主体32的上侧,因此,在进行洗涤行程时,从外筒10内向所述滚筒内循环的洗涤水流量增多,并且能够在泵主体30的一侧确保用于设置自动投入装置20的空间。

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可以在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者必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可通过其他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因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是示例性的,并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是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而是基于权利要求书来确定的,并且应理解为从权利要求书的意义、范围及其均等概念推导出来的所有变更或者变形的方式都属于本发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