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横机的防废线倒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545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横机的防废线倒缠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横机,具体指一种针织横机的防废线倒缠机构。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是采用横向编织针床进行编织的机器,按其发展,它包括有手摇横机、半自动横机和电脑横机,目前多采用电脑横机进行生产。当纱线被编织成织物时,该织物会被一对相对滚动的主罗拉(当需要更大的牵引力时,再附加一对副罗拉)牵引,通过主罗拉(和副罗拉)的牵引,将织好的织物进行收纳。但在收集织物时,由于一些织物(如纤维织物)容易产生静电,而使得织物不从一对主罗拉(或副罗拉)之间落下,反而会随着其中一个主罗拉(或副罗拉)转动倒缠在该主罗拉(或副罗拉)上,尤其是织物的线头(即废线)更易发生这种现象,导致没有产生的静电的织物也会发生倒缠现象。

为此,人们设计出毛刷头的防倒缠装置来,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2454041A的“横机织物辅助装置”,通过毛刷头将横机中因产生静电而绕滚锟旋转的织物刷下去。但在实际使用中,刷力不够,防倒缠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易于控制吸力而具有较好防废线倒缠效果的针织横机的防废线倒缠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织横机的防废线倒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真空发生器和带有内腔的吸气座,该吸气座的上表面上开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对应着从针织横机的罗拉处下移的织物下边沿,该吸气座上还开有与内腔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真空发生器的供气口与高压气源相连,该真空发生器的吸入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接。

为了方便定位,较好的是,所述吸气座上固定有用来吸附在所述机身上的第一磁性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吸气口为沿吸气座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孔或沿吸气座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小孔,以按需吸住织物的下边沿。

为了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来安装真空发生器的支撑座,该支撑座又包含有供所述真空发生器坐落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两侧分别向下、向上延伸出的用来定位在所述机身上的下竖直边和对真空发生器进行限位的上竖直边。

同样较好的是,所述下竖直边上固定有用来吸附在所述机身上的第二磁性块。

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控制所述供气口进气的控制阀,该控制阀安装在真空发生器的供气口处,以方便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发生器,因此通过控制真空发生器的供气口气源,可以使吸入口产生负压,再通过吸气座按需吸住织物的下边沿或废线头,一旦织物的下边沿或废线离开主罗拉(或副罗拉),则停止供气,因此控制起来非常方便,且吸力大,吸附效果好,能有效避免倒缠现象。尤其采用磁性吸附方式,可随时调整位置,安装也极为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针织横机的机身上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机架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掉支撑座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针织横机包括机身10和主罗拉20以及废线倒缠机构,其中机身又由机架101、支承机架的支撑座102等组成,本实施例中,防废线倒缠机构安装在主罗拉20下方,它包括有真空发生器1、吸气管2、进气管3以及控制阀4和带有内腔的吸气座5,该真空发生器1的供气口通过进气管3与高压气源(图中未示)相连,该真空发生器的吸入口连接上述吸气管2的一端,该吸气管2的另一端连接吸气座5的排气口,该吸气座的排气口位于吸气座的底面,它与该吸气座的内腔相贯通,并且在该吸气座上的上表面还开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吸气口51,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气口为沿吸气座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小孔,各小孔对应着从针织横机的罗拉处下移的织物下边沿A或废线头B。

为了方便安装,在上述吸气座5上固定有用来吸附在机身上的第一磁性块(图中未示)。

安装时,只要吸气座5上的第一磁性块吸附在机身10上,使吸气座5的各小孔对应将要下垂的织物下边沿。同时为了使真空发生器1稳定定位,还可以配置有用来安装真空发生器1的支撑座6,该支撑座6又包含有供真空发生器1坐落的安装面61,安装面61的两侧分别向下、向上延伸出的用来定位在支撑座上的下竖直边62和对真空发生器进行限位的上竖直边63。同样为了安装的便利性,在下竖直边上固定有用来吸附在支撑座上的第二磁性块64。

上述控制阀4为优选采用安装在真空发生器的供气口处的电磁阀,它可以放置在安装面上,通过螺栓7进行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