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清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93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纤维清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清除纺织品上残留纤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在制造纺织品时,由于纺织品的本质是由各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纤维组成的,有些纤维并非是连续一体的,因此,部分纺织品上的纤维处于游离状态,这种多余的纤维会脱离纺织品表面,进而污染空气、或者附着于纺织机械上,对纺织机械的运行构成威胁。

对此,申请号为20122053246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清除器,该纤维清除器包括抽风道和导流道,所述抽风道和导流道相对设置在纺织品的两侧,所述抽风道的道口正对所述导流道的道口,所述抽风道内设置有滤网及抽风扇。不过,结合其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按照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实施后,纺织品表面的纤维虽然可以被吸除,但该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缺陷,一是抽风道的具体结构无法得知,通过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可知,在抽风道内还设有滤网和抽风扇,所以抽风道的道口宽度不会小于抽风扇的宽度,因此抽风扇需要很大的功率才能产生足够的吸力将纤维吸入;二是道口内的滤网位置,结合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可知,该滤网的位置设于道口的上方,这样的位置,吸入的纤维被滤网过滤后会滞留在滤网朝向道口的一侧,而由于滤网位于道口的上方,因此滤网滤出的纤维很容易因自身重力而从道口掉落,重新掉落在纺织品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纤维清除器,吸力强,过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纤维清除器,包括水平设置在纺织品上方的抽风管和水平设置在纺织品下方的吹风管,所述吹风管位于抽风管正下方,抽风管与吹风管的中心轴线平行;在抽风管底部沿中心线方向设有条形的进风口,在吹风管的顶部沿中心线方向设有条形的出风口;位于抽风管和吹风管相同一侧的端部通过导风管与过滤器和抽风机连通,所述过滤器位于抽风管和抽风机之间,抽风管和吹风管的另一端均为封闭端。

所述抽风管的进风口设有横截面呈喇叭状的引流罩。

所述吹风管上的出风口的长度不小于抽风管的进风口。

所述导风管为软管。

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过滤网袋,过滤网袋设有袋口,袋口朝向气体流入的方向并固定在外壳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过滤效果好,吹风管的出风口为条形,因此既可以适应较宽的纺织品,又增加了吹风管从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强度。同样的,抽风管的底部也是条形的进风口,适应纺织品宽度和增加气流的吸力。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过滤器内为过滤网袋,过滤网袋柔性好,在过滤器内可以吸纳更多的纤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方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设置在纺织品1上方的抽风管2和水平设置在纺织品1下方的吹风管3,所述吹风管3位于抽风管2正下方,抽风管2与吹风管3的中心轴线平行。

在抽风管2底部沿中心线方向设有条形的进风口20,本实施例中,在抽风管2的进风口20设有横截面呈喇叭状的引流罩21。在吹风管3的顶部沿中心线方向设有条形的出风口30。

本实施例中,吹风管3上的出风口30的长度不小于抽风管2的进风口20。

位于抽风管2和吹风管3相同一侧的端部通过导风管4与过滤器和抽风机5连通,本实施例中,导风管4为软管,如此,抽风管2和吹风管3的位置以及过滤器和抽风机5的位置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固定。

所述过滤器位于抽风管2和抽风机5之间,抽风管2和吹风管3的另一端均为封闭端。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6和固定在外壳6内的过滤网袋7,过滤网袋7设有袋口,袋口朝向气体流入的方向并固定在外壳6内壁。从抽风管2送过来的夹杂纤维的气流通过过滤网袋7时,纤维被过滤出来并滞留在过滤网袋7内,过滤网袋7是软质材料制成,因此其容量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