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688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珠边机配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



背景技术:

珠边机在工作过程中,面线线环是由两个因素形成的。

一方面,当机针带着面线到达下死点时,由于缝线受到针眼向下的拉力和引入槽处针刃与缝料的挤压,此时缝线的张力最大。当机针上升时,针眼顶部的张力消失,一部分线段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只要给线段加一个很小的力就会使线段改变形状)。随着机针的上升缝线本身具有一定的回弹力,再加上针眼底部对缝线产生的托力,这是形成线环的条件之一。

另一方面,从机针的结构上看,机针针槽有长槽和短槽(或缺档)之分,它的一面为长槽,而另一面则为短槽(或缺档)。引入槽是一条直径大于面线直径的长槽,引出槽是一条直径小于面线的短槽(或缺档)结构。当机针退出缝料时,引入槽一旁的缝线与缝料不发生磨擦随机针上升,而引出槽的一旁的缝线与缝料相互挤压发生磨擦,不能随机针一起上升留在缝料下。这个摩擦力显然是短槽边(缺档处)大于长槽边,这是形成线环的又一个条件。

现有技术中的珠边机,由于弯针角度限制,进线阻力比较大,形成的线环为自由式水滴形线环,导致线环形成不规则,形状不稳定,容易引起跳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线环形成稳定且形状规则不易引起跳针的弯针。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包括弯针和护线器;

所述弯针的固定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弯针的工作端有第 一梯形槽,所述第一梯形槽的两个侧沿长度不同且靠近固定端的侧沿的长度大于远离固定端的侧沿的长度,所述第一梯形槽的侧沿的厚度小于所述弯针的固定端的厚度,形成凹槽;

所述护线器的固定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护线器的工作端有第二梯形槽,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两个侧沿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侧沿的厚度由内侧到端部逐渐变薄,且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侧沿的内侧厚度大于所述护线器的固定端的厚度,形成凸起;

所述弯针和所述护线器重叠放置,所述护线器的凸起和所述弯针的凹槽配合,形成护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弯针的定位孔的形状由一个长方形和分别位于所述长方形两条短边侧的半圆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护线槽的形状为楔形。

进一步的,所述护线槽的顶部的宽度范围为0.3mm到0.8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梯形槽的侧沿的内侧的厚度和端部的厚度相同。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包括弯针和护线器;所述弯针的工作端有第一梯形槽,所述第一梯形槽的两个侧沿长度不同且靠近固定端的侧沿的长度大于远离固定端的侧沿的长度,所述第一梯形槽的侧沿的厚度小于所述弯针的固定端的厚度,形成凹槽所述护线器的工作端有第二梯形槽,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两个侧沿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侧沿的厚度由内侧到端部逐渐变薄,且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侧沿的内侧厚度大于所述护线器的固定端的厚度,形成凸起;所述弯针和所述护线器重叠放置,所述护线器的凸起和所述弯针的凹槽配合,形成护线槽。本实用新型的弧线弯针实用双片组合型,使线环固定在同一位置,减少了机器跳针的概率,同时线环相对现有技术的线环变小,获得完美的线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弯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 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包括弯针和护线器;所述弯针的固定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弯针的工作端有第一梯形槽,所述第一梯形槽的两个侧沿长度不同且靠近固定端的侧沿的长度大于远离固定端的侧沿的长度,所述第一梯形槽的侧沿的厚度小于所述弯针的固定端的厚度,形成凹槽;所述护线器的固定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护线器的工作端有第二梯形槽,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两个侧沿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侧沿的厚度由内侧到端部逐渐变薄,且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侧沿的内侧厚度大于所述护线器的固定端的厚度,形成凸起;所述弯针和所述护线器重叠放置,所述护线器的凸起和所述弯针的凹槽配合,形成护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使用双片组合型,使线环位置固定在同一位置,能够保证推线弯针稳定推到线环,大大减少机器跳针的概率,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线环变小,从而使推线弯针向前推进的时间变短,是机针能获得完美的线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弯针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弯针为L形弯针,所述弯针的固定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101,所述定位孔由一个长方形和位于长方形短边两侧的两个半圆构成,所述弯针的工作端有第一梯形槽104,所述第一梯形槽104的两个侧沿长度不同且靠近固定端的侧沿102的长度大于远离固定端的侧沿103的长度,远离固定端的侧沿103的断面为斜面,且所述远离固定端的侧沿103的内边长度大于远离固定端的侧沿103的靠外的边的长度,所述第一梯形槽104的侧沿的厚度小于所述弯针的固定端的厚度,形成凹槽;所述第一梯形槽104的侧沿的正面与所述弯针的正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一梯形槽104的侧沿的背面相对于所述弯针的背面下凹。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线器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线器的固定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201,所述护线器的工作端有第二梯形槽202,所述第二梯形槽202的两个侧沿203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梯形槽202的侧沿203的厚度由内侧到端部逐渐变薄,且所述第二梯形槽202的侧沿203的内侧厚度大于所述护线器的固定端的厚度,形成凸起;所述第二梯形槽202的侧沿203的背面和所述护线器的背面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二梯形槽202的侧沿203的正面高出所述护 线器的正面所在的平面,并相对于所述护线器的正面形成凸台,沿所述第二梯形槽202的侧沿203的延伸方向,由内侧向端午,所述凸台的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楔形结构。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链式珠边机的护线弯针的弯针1和护线器2重叠放置,所述护线器2的凸起和所述弯针1的凹槽配合,形成护线槽,所述护线槽的形状为楔形,用于固定在珠边过程中形成的线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护线槽的顶部的宽度范围为0.3mm到0.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弯针的第一梯形槽的侧沿的内侧的厚度和端部的厚度相同,即所述弯针的整体厚度均匀,能够更好的与所述护线器贴合。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