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机X轴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25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机X轴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头机X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头绣花机绣框的X轴多通过设置于框架上的电机驱动,由于电机需要随绣框移动和绣框上安装电机空间的限制,不能采用较大的驱动电机。而现有的绣花机机头数量趋向越来越多,该种结构的小电机已经不能适应多头机绣框X轴的驱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传动简单、适用于双头机、可使用大电机的X轴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机X轴驱动机构,作为改进,包括机体、设置机体上的两个绣机机头、绣框、绣框的X轴驱动结构,所述的X轴驱动结构包括驱动X轴滑动导轨的皮带,所述的X轴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皮带的带轮、驱动带轮的动力输入轴,所述的带轮滑动设置于动力输入轴上,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位于带轮的滑动区域与带轮之间设有对应配合的键槽,所述的动力输入轴设有外置的驱动电机,上述的驱动电机设置于绣花机后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定位带轮的设置于框架上的花键轴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皮带设有张力轮,所述的张力轮设置于定位带轮的花键轴座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为花键轴,所述的带轮设有与花键配合键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力输入轴设置于两机头之间。还包括绣框的Y轴驱动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上所设的键槽不小于带轮的滑动区域。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皮带上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连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与 X轴滑动导轨连接,所述的固定块与皮带配合的面为精加工的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皮带另一面与固定块相配合连接夹持皮带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设有与皮带齿相适应咬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设置动力输入轴及通过键槽配合滑动设置于动力输入轴上的带轮相配合驱动绣框X轴,可将动力源外置,动力源电机输出的大小不再受到限制,可通过使用大电机带动更大的绣框动作。另外,外置的动力源将极大的降低的绣框的重量,减轻负载,绣框运行更为轻松流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适用和满足多头机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皮带与导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本实施案例包括机体1a、设置于机体1a上的两个绣机机头2a、绣框、绣框的X轴驱动结构,X轴驱动结构包括驱动X轴滑动导轨1的皮带2、驱动皮带的带轮3、驱动带轮3的动力输入轴4,带轮3滑动设置于动力输入轴上4,动力输入轴4位于带轮3的滑动区域与带轮3之间设有对应配合的键槽,动力输入轴4设有外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于绣花机后侧,电机的大小将不再受到限制。动力输入轴4上的键槽设置可大于带轮3的滑动区域,可防止带轮3意外脱轨。绣机头2a可以是帽绣机头。

还包括定位带轮3的设置于框架丝杠的花键轴座31,皮带2设有张力轮21,张力轮21,张力轮21设置于定位带轮3的花键轴座5上。动力输入轴4设置于两机头2a之间,以便于达到最佳的传动效果。

为了便于零件标准化,动力输入轴4采用花键轴,带轮3设有与花键配合键槽。

绣框可设置Y轴驱动结构,花键轴座5可设置于框架随绣框在Y轴上移动。

皮带2上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与 X轴滑动导轨1连接,固定块13与皮带2配合的面为精加工的面,这样可有效提高滑块12的传动精度。

设置于皮带2另一面与固定块13相配合连接夹持皮带2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设有与皮带2齿相适应咬合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