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筒及烫衬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095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筒及烫衬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筒及烫衬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服装行业对面料的特殊性要求非常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服装达成舒适的效果。其中,特别是对于服装腰部的布料,要求具有弹力和可拉伸具有伸缩性的布料。但是,这种布料在处理起来由于具有弹力,于是难塑形,在工业生产中处理起来需要多步流程,多为人工手动缝纫定型,消耗时间的情况下处理出来的布料仍然容易回溯,在这个工艺流程的处理中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筒及烫衬车,其能够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筒,其包括分缝定型弹片、分缝接头、分缝装置和拉筒本体。所述分缝定型弹片和所述分缝装置均位于所述拉筒本体内,所述分缝接头与所述拉筒本体连接,所述拉筒本体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分缝定型弹片设置在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所述分缝接头与所述出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拉筒本体包括固定底片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固定底片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固定底片之间形成通道,所述分缝装置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分缝定型弹片与所述固定底片连接,所述分缝接头与所述顶盖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分缝装置包括第一分刀、第二分刀和第三分刀。所述第一分刀位于所述进口处,所述第一分刀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第二分刀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第二分刀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第三分刀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第三分刀位于所述出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分缝定型弹片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均与所述固定底片连接,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均位于所述出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底片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拉筒本体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拉筒本体之间形成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包括槽身和横梁。所述槽身包括槽底、第一槽边和第二槽边。所述第一槽边和所述第二槽边均与所述槽底连接,所述第一槽边与所述第二槽边相对设置,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边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槽边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槽底平行,所述横梁和所述槽身均与所述进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槽底的尺寸与所述进口的尺寸相匹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烫衬车,其包括拉筒和热塑形装置。所述热塑形装置与所述拉筒连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筒及烫衬车,通过分缝装置将进入拉筒本体的布料进行分割,通过分缝定型弹片对经过拉筒本体的布料进行塑形和分缝固定,从而实现对布料的塑形,使得对布料的塑形更加方便与快速。通过分缝接头再次对布料进行分缝定型作用,使从拉筒出来的布料按特定形状出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拉筒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拉筒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拉筒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拉筒的进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烫衬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拉筒;110-拉筒本体;120-分缝定型弹片;130-分缝接头;140-分缝装置;150-底座;160-进料槽;111-进口;112-出口;113-固定底片;114-顶盖;121-第一弹片;122-第二弹片;141-第一分刀;142-第二分刀;143-第三分刀;162-槽身;161-横梁;1622-槽底;1621-第一槽边;1623-第二槽边;300-烫衬车;200-热塑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拉筒100,其包括拉筒本体110、分缝定型弹片120、分缝接头130、分缝装置140、底座150和进料槽160。

在本实施例中,拉筒本体110与分缝接头130连接。所述分缝定型弹片120与所述分缝装置140设置在所述拉筒本体110内。所述底座150和所述进料槽160均与所述拉筒本体110连接。

请参照图2与图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拉筒本体110包括进口111、出口112、固定底片113和顶盖114。所述顶盖114与所述固定底片113连接,所述顶盖114与所述固定底片113之间形成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口111连接,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1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筒本体110的形状可以为锥形,还可以为矩形。其中,锥形是指出口112的长度小于进口111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拉筒本体110的形状为锥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111与所述进料槽160连接,所述固定底片113与所述底座150连接,所述固定底片113与所述底座150倾斜连接,即所述固定底片113与所述底座150连接处形成夹角,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50与所述固定底片113成30度夹角,即所述底座150与所述固定底片113之间的锐角的度数为30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111用于进料,即通过进口111将需要加工的布料送入拉筒本体110内。例如,在进行加工弹性布料时,布料通过进口111进入拉筒本体110内,从而使得外界的布料能够进入该拉筒100,进而通过该拉筒100实现对布料的加工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11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优选地,进口111的形状为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口112与所述分缝接头130连接。所述出口112用于将进入该拉筒本体110内的布料加工后输出。例如,在进行加工弹性布料时,布料通过进口111进入拉筒本体110内,从而使得外界的布料能够进入该拉筒100,进而通过该拉筒100实现对布料的加工处理。在完成加工后,通过出口112将加工后的布料输出,得到加工后的布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口112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优选地,所述出口112的形状为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片113的形状为四边形,且所述固定底片113靠近出口112的一端的边长小于所述固定底片113靠近所述进口111的边长。所述固定底片113与所述进料槽16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14与所述固定底片113连接,并在所述顶盖114与所述固定底片113之间形成通道。所述顶盖114与所述分缝接头1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14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底片113的形状相互匹配。

请再次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缝定型弹片120包括第一弹片121和第二弹片122。所述第一弹片121和所述第二弹片122均与所述固定底片113(请参照图3)连接,所述第一弹片121和所述第二弹片122均位于所述出口112(请参照图3)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121与所述第二弹片122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底片113(请参照图3)上。其中,所述第一弹片121与所述第二弹片122的尺寸相匹配。即第一弹片121的大小与第二弹片122的大小相近或者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弹片121的大小与第二弹片122的大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121用于对经过拉筒本体110的布料进行塑形和分缝固定,从而实现对布料的塑形,使得对布料的塑形更加方便与快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12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椭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片122用于对经过拉筒本体110的布料进行塑形和分缝固定,从而实现对布料的塑形,使得对布料的塑形更加方便与快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片122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椭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缝接头130用于对出口112(请参照图3)出来的布料进行分缝定型作用,使从拉筒100出来的布料按特定形状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缝接头130的一端与所述顶盖114(请参照图3)连接,所述分缝接头130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出口112(请参照图3)。即所述分缝接头130远离所述出口112(请参照图3)的一端是指沿着出口112(请参照图3)的方向延伸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分缝装置140包括第一分刀141、第二分刀142和第三分刀143。所述第一分刀141位于所述进口111(请参照图2)处,所述第一分刀141与所述顶盖114(请参照图3)连接。所述第二分刀142与所述顶盖114(请参照图3)连接,所述第二分刀142位于所述进口111(请参照图2)和所述出口112(请参照图3)之间。所述第三分刀143与所述顶盖114(请参照图3)连接,所述第三分刀143位于所述出口112(请参照图3)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刀141用于将进入进口111(请参照图3)的布料进行切分。其中,所述第一分刀141位于所述进口111(请参照图2)处,即所述第一分刀141的一端靠近进口111,所述第一分刀141的另一端沿着所述拉筒本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分刀141与所述顶盖114(请参照图3)连接,即所述第一分刀141设置在所述顶盖11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刀142用于将进入拉筒本体110内的布料进行切分。其中,所述第二分刀142与所述顶盖114(请参照图3)连接,即所述第二分刀142设置在所述顶盖114上。并且所述第二分刀142位于所述进口111(请参照图2)和所述出口112(请参照图3)之间,即所述第二分刀142处于所述拉筒本体110内部,例如,所述第二分刀142可以位于所述拉筒本体110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中心区域是指所述拉筒本体110的长度的中心处的大致位置。例如,所述第二分刀142还可以位于靠近所述出口112处。例如,所述第二分刀142还可以位于靠近所述进口111处。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刀142位于所述拉筒本体110的中心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刀143用于将即将从出口112(请参照图3)出来的布料进行切分。其中,所述第三分刀143与所述顶盖114(请参照图3)连接,即所述第三分刀143设置在所述顶盖114上。并且所述第三分刀143位于所述出口112(请参照图3)处,即所述第三分刀143靠近所述出口112。具体地,所述第三分刀143的一端与所述出口112边缘靠近,所述第三分刀143的另一端沿着所述进口111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刀141、所述第二分刀142和所述第三分刀143的大小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50用于固定所述拉筒本体110(请参照图1)。所述底座150与所述固定底片113连接。所述底座150的形状与m字母的形状相近。即所述底座150的形状为矩形,并在矩形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匹配的开口,两个开口相对设置在同一边,即开口的方向一致。其中,两个开口相互匹配是指两个开口的大小或形状相同或是相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50与所述固定底片113之间存在夹角,且夹角的度数优选地设置为30度。即为了使得所述底座150与所述固定底片113之间存在夹角,则所述底座150水平设置,即所述底座150与所述进料槽160平行设置。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槽160包括槽身162和横梁161。所述横梁161与所述槽身16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61用于防止在进料的时候布料进入拉筒本体110时出现脱槽现象,即使得在进料时,布料能够顺利地进入拉筒本体110内。其中,所述横梁161与所述槽身16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槽身162包括槽底1622、第一槽边1621和第二槽边1623。所述第一槽边1621和所述第二槽边1623均与所述槽底162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槽边1621与所述第二槽边1623相对设置,所述横梁1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边1621连接,所述横梁1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槽边1623连接,所述横梁161与所述槽底1622平行。且所述横梁161与所述槽底1622之间形成通道,即所述横梁161与所述槽底1622之间存在距离。

所述横梁161和所述槽身162均与所述进口111(请参照图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边1621为“7”字形,所述第一槽边1621的与所述槽底1622连接。所述第一槽边1621与所述横梁161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槽边1621的与所述槽底162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焊接在一起。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槽底1622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槽底16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边1621连接,所述槽底162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槽边1623连接。其中,所述槽底1622用于为进料提供缓冲机制,即通过槽底1622可以使得进料时的布料能够平缓的进入拉筒本体110内,从而提高进料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边1623为“7”字形,所述第二槽边1623的与所述槽底1622连接。所述第二槽边1623与所述横梁161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横梁161的另一端是指所述横梁161与第一槽边1621连接的另外一端。其中,所述第二槽边1623的与所述槽底162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焊接在一起。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拉筒100的工作原理是:弹性布料通过进料槽160进入进口111,从而进入拉筒本体110内,当布料进入拉筒本体110时,经过第一分刀141将布料切分,然后再经过第二分刀142时再次切分。当布料到达出口112时,通过第一弹片121与第二弹片122以及第三分刀143使得布料进行塑形和分缝固定。最后在布料从拉筒本体110内出来时,通过分缝接头130再次对布料进行分缝定型作用,使从拉筒100出来的布料按特定形状出来。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烫衬车300,其包括热塑形装置200与所述热塑形装置200连接的拉筒100。

其中,所述热塑形装置200用于对通过拉筒100的布料进行塑形,即通过热塑形装置200散发的高温对布料进行塑形。例如,当布料进入拉筒100时,在经过热塑形装置200时,其中,在经过热塑形装置200时是指布料位于热塑形装置200的高温覆盖区域。拉筒100内的布料在热塑形装置200散发的高温下进行塑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塑形装置200可以通过该热塑形装置200内的发热电阻提供高温,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塑形装置200与所述拉筒100通过底座150(请参照图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烫衬车300通过热塑形装置200实习对拉筒100内加工的布料进行塑形,从而使得拉筒100加工后的布料能够最大限度的为特定形状。其中,特定形状是指通过拉筒100加工后的布料的形状是一个特定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筒100及烫衬车300,其中该拉筒100通过分缝装置140将进入拉筒本体110的布料进行分割,再通过分缝定型弹片120对经过拉筒本体110的布料进行塑形和分缝固定,从而实现对布料的塑形,使得对布料的塑形更加方便与快速。通过分缝接头130再次对布料进行分缝定型作用,使从拉筒100出来的布料按特定形状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