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面料印花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740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面料印花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工艺,特别是一种抗菌面料印花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它可应用于袜子、内衣、工装面料、户外运动面料等方面。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面料印花方法【申请号:201410083887.5;公开号:cn103835167b】。这种面料印花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①将面料上的线头除去并固定在平板上;②在喷液印花机内填充所需印花色浆,通过喷液印花机对面料进行印花处理;③将印花处理后的面料进行3-5天的自然晾干,在自然晾干后还对面料进行水洗,水洗的水流的温度为30-40℃和流速为500ml/min;④将晾干后的面料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55-160℃,定型时间为5-6分钟;所述的印花色浆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染料2-5%、丙烯酸乳液10-15%、小苏打2-3%和印花糊料50-55%,其余为水。

该专利中公开的印花方法虽然印花成本低,但是,该印花方法的步骤过于简单,导致其花色亮度较低,面料手感难以保证,因此,设计出一种抗菌面料印花的制作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菌面料印花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具有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菌面料印花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坯布: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竹纤维20-45份、圣麻纤维8-25份、莫代尔纤维15-20份和亚麻纤维18-30份,面料宽度为:178cm-182cm;

b、去油处理:将面料置于添加有去油剂和皂洗剂的热水中清洗20-30min,热水温度为50-70℃,接着冷水清洗,最后脱水;

c、烘干:通过烘干机将面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50℃;

d、印花:通过印花系统在涂层纸上打印图案,墨水配方如下:分散染料5-8份、正丁醇2-4份、乙基纤维素10-30份、紫外线吸收剂1-5份、乳化剂3-8份和水10-40份;

e、转印:将打印好的涂层纸转印到面料上,转印温度为220-230℃;

f、定型:通过定型机对面料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55-160℃,即得到成品面料;

g、包装:将成品面料检验之后打卷。

采用以上工艺,通过将图案打印到涂层纸上,再将其转印到面料上,可使其色彩鲜艳,着色牢固度好,不容易掉色,产品质量稳定。

所述步骤c中的烘干时间为5-8min。

所述步骤e中的转印时间为8-20min。

所述步骤f中的定型时间为2-4min。

所述步骤d中的印花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打印喷头,机架上设置有能向打印喷头输送面料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转轴、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轴水平设置在机架上,转轴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机构相连,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分别固定在转轴两端上,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面料卷的若干放置轴,放置轴一端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设置在第一转盘上,放置轴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设置在第二转盘上,机架上设置有能驱动放置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安装架的材料为不锈钢。

印花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放置有面料卷的放置轴一端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到第一转盘上,将放置轴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固定到第二转盘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其中一根放置轴转动,将面料输送到打印喷头处对其进行打印,当这根放置轴的面料打印完后,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动,使另一根放置轴转到工作位置,驱动机构带动另一根放置轴转动,可实现连续不间断输送作业,生产效率高。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步进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主动轮固定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轮固定在转轴上,同步带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当需要使转轴转动时,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转轴转动,可使转轴转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若干从动齿轮、伺服电机和安装板,安装板设置在机架上,安装板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气缸相连,伺服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主动齿轮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若干从动齿轮分别固定在相应的放置轴上,且主动齿轮能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当需要使放置轴转动时,控制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上下移动,安装板带动伺服电机上下移动,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上下移动,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接触;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相应的放置轴转动,可使放置轴转动。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能控制伺服电机动作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储布盒、上行程开关、下行程开关、检测杆和控制器,储布盒通过定位弹簧设置在机架上,检测杆固定在储布盒上,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通过一能调节两者距离的调节结构设置在机架上,检测杆位于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之间,检测杆能分别与上行程开关、下行程开关相接触,伺服电机、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与该控制器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放置轴上的面料占存在储布盒上,随着面料的增加,储布盒带动检测杆向下移动,检测杆和下行程开关接触,下行程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随着布料逐渐输送到打印喷头处,储布盒带动检测杆向上移动,检测杆和上行程开关接触,上行程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开始工作,控制方便。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导轨、上滑块、下滑块、驱动气缸、调节块、上连杆和下连杆,导轨竖直固定在机架上,上滑块和下滑块分别设置在导轨上,上行程开关固定在上滑块上,下行程开关固定在下滑块上,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调节块相连,且调节块位于上滑块和下滑块之间,上连杆一端和调节块相铰接,上连杆另一端和上滑块相铰接,下连杆一端和调节块相铰接,下连杆另一端和下滑块相铰接。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来回移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调节块来回移动,调节块使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靠近或远离,可调节检测杆检测的灵敏度,调节方便。

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第一安装轴、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簧,第一安装轴一端固定在第一转盘上,第一安装轴另一端侧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放置轴一端能放入第一安装槽中,第一安装轴另一端侧部还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相贯通的第一限位槽,第一弹簧和第一限位块依次设置在第一限位槽中,且放置轴一端能和第一限位块相抵靠;所述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第二安装轴、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弹簧,第二安装轴一端固定在第二转盘上,第二安装轴另一端侧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放置轴另一端能放入第二安装槽中,第二安装轴另一端侧部还开设有与第二安装槽相贯通的第二限位槽,第二弹簧和第二限位块依次设置在第二限位槽中,且放置轴另一端能和第二限位块相抵靠。

当需要将放置轴固定住时,按压第一限位块使第一弹簧压缩,将放置轴一端放到第一安装槽中,同时,按压第二限位块使第二弹簧压缩,将放置轴另一端放到第二安装槽中,可将放置轴定位住,拆装方便。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向打印喷头处进行墨水输送的供墨装置,供墨装置包括配墨箱、上隔板、下隔板、加料管和输送管,配墨箱固定在机架上,上隔板和下隔板依次设置在配墨箱内,且上隔板和下隔板将配墨箱内腔分成上搅拌腔、中暂存腔、下供料腔,上搅拌腔的加料口和加料管一端相连通,加料管另一端能与外界相连通,加料管上还设置有加料泵,下供料腔的供料口和输送管一端相连通,输送管另一端和打印喷头相连,输送管上还设置有输送泵,上隔板上具有能将上搅拌腔与中暂存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单向阀,下隔板上具有能将中暂存腔与下供料腔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上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单向阀,上隔板上还开设有上安装孔,上安装孔处设置有弹性的上抖动片,上抖动片上固定有第一振动电机,且第一振动电机位于上搅拌腔内,下隔板上还开设有下安装孔,下安装孔处设置有弹性的下抖动片,且下抖动片的弹性大于上抖动片的弹性,下抖动片上固定有第二振动电机,且第二振动电机位于中暂存腔内。

当需要向打印喷头处输送墨水时,开启加料泵,通过加料管将原料输送到上搅拌腔内,控制第一振动电机工作,第一振动电机使上抖动片产生上下抖动,将原料搅拌均匀,配好的墨水通过第一连通管输送到中暂存腔内进行暂时存放,控制第二振动电机工作,第二振动电机使下抖动片产生上下抖动,避免中暂存腔内的墨水出现沉淀,通过第二连通管输送到下供料腔内,开启输送泵,通过输送管将墨水输送到打印喷头处,从而实现供墨作业,供墨快速;由于第一振动电机、第二振动电机、上抖动片和下抖动片的作用,可使上搅拌腔、中暂存腔、下供料腔三个腔同步上下抖动,且上抖动片和下抖动片可产生变形,可使其三者的体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分配,空间利用率高。

所述上搅拌腔处还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安装盘和转动环,转动杆竖直设置在上搅拌腔内,转动杆上端伸出上搅拌腔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减速电机相连,转动杆下端和安装盘相连,安装盘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安装盘下表面固定有搅拌叶片,安装盘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的滑槽,转动环设置在滑槽内,转动环侧部具有若干弹性的凸块,滑槽内还具有能与凸块接触的阻挡块,转动环上还固定有若干接料盒,且接料盒能位于加料口的正下方,接料盒上还开设有若干过料孔。

当需要对其进行搅拌时,控制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安装盘转动,由于阻挡块对凸块进行阻挡,使转动环与安装盘之间出现差速转动,加料管中的原料一部分掉落在相应的接料盒中,从过料孔中输出到上搅拌腔的各处,同时,安装盘带动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可将原料搅拌均匀,搅拌效果好。

所述上抖动片和下抖动片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上端和上抖动片相连,连接弹簧下端和下抖动片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连接弹簧的连接作用,可使上抖动片和下抖动片两者之间上下联动。

所述输送管上还设置有第三单向阀。

所述下供料腔内还设置有弹性的辅助板,辅助板四周通过弹性的连接条和下供料腔内壁相连,下供料腔上还固定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推杆竖直向上,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通过连接杆和辅助板中部相连,辅助板上开设有若干螺旋的辅助孔,辅助孔的孔径由外向内依次变小。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推杆电机的推杆向下移动,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辅助板向下移动,使辅助板形成内凹结构,配合孔径由外向内依次变小且螺旋的辅助孔,可使下供料腔内各处的墨水同步向供料口处流动,从而避免下供料腔处的墨水由于内壁致使其出现滞后性,辅助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抗菌面料印花的制作工艺具有该优点:本发明中通过将图案打印到涂层纸上,再将其转印到面料上,可使其色彩鲜艳,着色牢固度好,不容易掉色,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动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控制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拆去部分零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中供墨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安装架;3、升降气缸;4、打印喷头;5、第一转盘;6、转轴;7、放置轴;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第二转盘;11、伺服电机;12、安装板;13、支架;14、同步带;15、从动轮;16、主动轮;17、步进电机;18、定位弹簧;19、导轨;20、下行程开关;21、下滑块;22、下连杆;23、驱动气缸;24、调节块;25、上连杆;26、上滑块;27、上行程开关;28、检测杆;29、储布盒;30、控制器;31、第一安装轴;31a、第一安装槽;31b、第一限位槽;32、第二安装轴;32a、第二安装槽;32b、第二限位槽;33、第二弹簧;34、第二限位块;35、第一限位块;36、第一弹簧;37、配墨箱;37a、上搅拌腔;37b、中暂存腔;37c、下供料腔;38、第二单向阀;39、第二连通管;41、第二电磁阀;42、下隔板;43、第一单向阀;44、第一连通管;45、第一电磁阀;46、上隔板;47、加料泵;48、加料管;49、第一振动电机;50、上抖动片;51、连接弹簧;52、第二振动电机;53、下抖动片;54、连接条;55、第三单向阀;56、输送泵;57、输送管;58、推杆电机;59、辅助板;61、转动环;61a、凸块;62、安装盘;62a、滑槽;63、接料盒;63a、过料孔;64、减速电机;65、转动杆;66、阻挡块;67、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抗菌面料印花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坯布: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竹纤维20-45份、圣麻纤维8-25份、莫代尔纤维15-20份和亚麻纤维18-30份,面料宽度为:178cm-182cm;在本实施例中,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竹纤维25份、圣麻纤维15份、莫代尔纤维18份和亚麻纤维24份,面料宽度为:180cm;

b、去油处理:将面料置于添加有去油剂和皂洗剂的热水中清洗20-30min,热水温度为50-70℃,接着冷水清洗,最后脱水;在本实施例中,将面料置于添加有去油剂和皂洗剂的热水中清洗24min,热水温度为55℃,接着冷水清洗,最后脱水;去油剂和皂洗剂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

c、烘干:通过烘干机将面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5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烘干机将面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30℃;

d、印花:通过印花系统在涂层纸上打印图案,墨水配方如下:分散染料5-8份、正丁醇2-4份、乙基纤维素10-30份、紫外线吸收剂1-5份、乳化剂3-8份和水10-40份;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印花系统在涂层纸上打印图案,墨水配方如下:分散染料6份、正丁醇3份、乙基纤维素15份、紫外线吸收剂3份、乳化剂5份和水25份;分散染料、紫外线吸收剂和乳化剂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助剂;

e、转印:将打印好的涂层纸转印到面料上,转印温度为220-230℃;在本实施例中,将打印好的涂层纸转印到面料上,转印温度为225℃;涂层纸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材料;

f、定型:通过定型机对面料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55-160℃,即得到成品面料;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型机对面料进行定型,定型温度为157℃,即得到成品面料;

g、包装:将成品面料检验之后打卷。

采用该工艺,通过将图案打印到涂层纸上,再将其转印到面料上,可使其色彩鲜艳,着色牢固度好,不容易掉色,产品质量稳定。

步骤c中的烘干时间为5-8min;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的烘干时间为6min。

步骤e中的转印时间为8-20min;在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转印时间为14min。

步骤f中的定型时间为2-4min;在本实施例中,步骤f中的定型时间为3min。

如图1-图6所示,步骤d中的印花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材料为不锈钢;安装架2上设置有打印喷头4,打印喷头4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机架1上设置有能向打印喷头4输送面料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转轴6、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10,转轴6水平设置在机架1上,转轴6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机构相连,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10分别固定在转轴6两端上,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1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转轴6两端上;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10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面料卷的若干放置轴7,在本实施例中,放置轴7的数量为三根;放置轴7一端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设置在第一转盘5上,放置轴7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设置在第二转盘10上,机架1上设置有能驱动放置轴7转动的驱动机构。

转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17、主动轮16、从动轮15和同步带14,步进电机17固定在机架1上,步进电机1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主动轮16固定在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上,主动轮1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上;从动轮15固定在转轴6上,从动轮1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转轴6上;同步带14套设在主动轮16和从动轮15上。

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8、若干从动齿轮9、伺服电机11和安装板12,安装板12设置在机架1上,安装板12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气缸3相连,升降气缸3通过支架13固定在机架1上,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和安装板12相连;伺服电机11固定在安装板12上,伺服电机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12上;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主动齿轮8固定在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上,主动齿轮8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上;若干从动齿轮9分别固定在相应的放置轴7上,在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9的数量为三个;且主动齿轮8能与从动齿轮9相啮合。

机架1上设置有能控制伺服电机11动作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储布盒29、上行程开关27、下行程开关20、检测杆28和控制器30,储布盒29通过定位弹簧18设置在机架1上,检测杆28固定在储布盒29上,检测杆2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储布盒29上;上行程开关27和下行程开关20通过一能调节两者距离的调节结构设置在机架1上,检测杆28位于上行程开关27和下行程开关20之间,检测杆28能分别与上行程开关27、下行程开关20相接触,伺服电机11、上行程开关27和下行程开关20与该控制器30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0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电机和行程开关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要程序编辑。

调节结构包括导轨19、上滑块26、下滑块21、驱动气缸23、调节块24、上连杆25和下连杆22,导轨19竖直固定在机架1上,导轨1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上滑块26和下滑块21分别设置在导轨19上,上行程开关27固定在上滑块26上,上行程开关2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滑块26上;下行程开关20固定在下滑块21上,下行程开关2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滑块21上;驱动气缸23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气缸23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水平设置,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端部和调节块24相连,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调节块24相连;且调节块24位于上滑块26和下滑块21之间,上连杆25一端和调节块24相铰接,上连杆25另一端和上滑块26相铰接,下连杆22一端和调节块24相铰接,下连杆22另一端和下滑块21相铰接。

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第一安装轴31、第一限位块35和第一弹簧36,第一安装轴31一端固定在第一转盘5上,第一安装轴31另一端侧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1a,放置轴7一端能放入第一安装槽31a中,第一安装轴31另一端侧部还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31a相贯通的第一限位槽31b,第一弹簧36和第一限位块35依次设置在第一限位槽31b中,且放置轴7一端能和第一限位块35相抵靠;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第二安装轴32、第二限位块34和第二弹簧33,第二安装轴32一端固定在第二转盘10上,第二安装轴32另一端侧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2a,放置轴7另一端能放入第二安装槽32a中,第二安装轴32另一端侧部还开设有与第二安装槽32a相贯通的第二限位槽32b,第二弹簧33和第二限位块34依次设置在第二限位槽32b中,且放置轴7另一端能和第二限位块34相抵靠。

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向打印喷头4处进行墨水输送的供墨装置,供墨装置包括配墨箱37、上隔板46、下隔板42、加料管48和输送管57,配墨箱37固定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配墨箱3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上隔板46和下隔板42依次设置在配墨箱37内,且上隔板46和下隔板42将配墨箱37内腔分成上搅拌腔37a、中暂存腔37b、下供料腔37c,上搅拌腔37a的加料口和加料管48一端相连通,加料管48另一端能与外界相连通,加料管48上还设置有加料泵47,下供料腔37c的供料口和输送管57一端相连通,输送管57另一端和打印喷头4相连,输送管57上还设置有输送泵56,上隔板46上具有能将上搅拌腔37a与中暂存腔37b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44,第一连通管44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5和第一单向阀43,下隔板42上具有能将中暂存腔37b与下供料腔37c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管39,第二连通管39上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1和第二单向阀38,上隔板46上还开设有上安装孔,上安装孔处设置有弹性的上抖动片50,在本实施例中,上抖动片50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材料;上抖动片50上固定有第一振动电机49,且第一振动电机49位于上搅拌腔37a内,下隔板42上还开设有下安装孔,下安装孔处设置有弹性的下抖动片53,在本实施例中,下抖动片53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材料;且下抖动片53的弹性大于上抖动片50的弹性,下抖动片53上固定有第二振动电机52,且第二振动电机52位于中暂存腔37b内。

上搅拌腔37a处还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65、安装盘62和转动环61,转动杆65竖直设置在上搅拌腔37a内,转动杆65上端伸出上搅拌腔37a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减速电机6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减速电机64固定在机架1,减速电机6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转动杆65上端和减速电机64的输出轴端部相连;转动杆65下端和安装盘6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65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和安装盘62相连;安装盘6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本实施例中,通孔的数量为八十个;安装盘62下表面固定有搅拌叶片67,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盘62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搅拌叶片67,搅拌叶片67的数量为三个;安装盘62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的滑槽62a,转动环61设置在滑槽62a内,转动环61侧部具有若干弹性的凸块61a,在本实施例中,凸块61a的数量为十二个;滑槽62a内还具有能与凸块61a接触的阻挡块66,转动环61上还固定有若干接料盒63,在本实施例中,接料盒63的数量为五个;且接料盒63能位于加料口的正下方,接料盒63上还开设有若干过料孔63a,在本实施例中,过料孔63a的数量为十个。

上抖动片50和下抖动片53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弹簧51,连接弹簧51上端和上抖动片50相连,连接弹簧51下端和下抖动片53相连;采用该结构,通过连接弹簧51的连接作用,可使上抖动片50和下抖动片53两者之间上下联动。

输送管57上还设置有第三单向阀55。

下供料腔37c内还设置有弹性的辅助板59,辅助板59四周通过弹性的连接条54和下供料腔37c内壁相连,下供料腔37c上还固定有推杆电机58,推杆电机58的推杆竖直向上,推杆电机58的推杆端部通过连接杆和辅助板59中部相连,辅助板59上开设有若干螺旋的辅助孔,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孔的数量为五十个;辅助孔的孔径由外向内依次变小;采用该结构,控制推杆电机58的推杆带动辅助板59向下移动,使辅助板59形成内凹结构,配合孔径由外向内依次变小且螺旋的辅助孔,可使下供料腔37c内各处的墨水同步向供料口处流动,从而避免下供料腔37c处的墨水由于内壁致使其出现滞后性,辅助方便。

印花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开启加料泵47,通过加料管48将原料输送到上搅拌腔37a内,控制减速电机64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65转动,转动杆65带动安装盘62转动,由于阻挡块66对凸块61a进行阻挡,使转动环61与安装盘62之间出现差速转动,加料管48中的原料一部分掉落在相应的接料盒63中,从过料孔63a中输出到上搅拌腔37a的各处,同时,安装盘62带动搅拌叶片67转动;控制第一振动电机49工作,第一振动电机49使上抖动片50产生上下抖动,将原料搅拌均匀,配好的墨水通过第一连通管44输送到中暂存腔37b内进行暂时存放,控制第二振动电机52工作,第二振动电机52使下抖动片53产生上下抖动,避免中暂存腔37b内的墨水出现沉淀,通过第二连通管39输送到下供料腔37c内,开启输送泵56,通过输送管57将墨水输送到打印喷头4处;按压第一限位块35使第一弹簧36压缩,将放置轴7一端放到第一安装槽31a中,同时,按压第二限位块34使第二弹簧33压缩,将放置轴7二端放到第二安装槽32a中,将放置轴7定位住;控制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12向下移动,安装板12带动伺服电机11向下移动,伺服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8向下移动,使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相接触;控制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8转动,主动齿轮8带动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其中一根放置轴7转动,将面料输送到打印喷头4处对其进行打印,放置轴7上的面料占存在储布盒29上,随着面料的增加,储布盒29带动检测杆28向下移动,检测杆28和下行程开关20接触,下行程开关2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0,控制器30控制伺服电机11停止工作,随着布料逐渐输送到打印喷头4处,储布盒29带动检测杆28向上移动,检测杆28和上行程开关27接触,上行程开关27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0,控制器30控制伺服电机11开始工作;当这根放置轴7的面料打印完后,控制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16转动,主动轮16通过同步带14带动从动轮15转动,从动轮15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10转动,使另一根放置轴7转到工作位置,驱动机构带动另一根放置轴7转动,可实现连续不间断输送作业;在本实施例中,放置轴7的工作位置为放置轴7能转到的最高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