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886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开孔无纺布由于柔软亲肤的特性,所以被广泛地用于生理卫生巾或纸尿裤等卫生吸收产品中,为改善其干爽性,通常会在开孔无纺布上进行开孔或压花,既加快了体液的下渗速度,能够使得体液快速穿过面层到达吸收层,又减少了使用时与人体的接触面积。

现有的成型装置一般采用一组互相啮合的针辊或凸辊和凹辊,cn200410028483.2记载了了一种开孔装置,第一挤压模件表面具有多列穿孔针,第二挤压模件具有相对应的凹槽,在运行时加热的针将纤维排挤开,并在热的作用下将打孔针边缘的纤维熔融定型,使得开孔的内表面上形成膜化区域,从而形成开孔,并利用膜化区域保持孔型,这种方法的缺陷是,纤维熔融形成的膜化区域,虽然位于开孔的内表面上,但在与皮肤接触时,依然会产生颗粒感,影响无纺布的柔软性。

除此之外,装置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针辊或凸辊通常是通过雕刻或车铣的方式加工而成,形成的针辊或凸辊是一个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个别针或凸起被损坏,则不能被修复和更换,从而在生产中形成盲孔缺陷,必须更换新的针辊或凸辊,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如果开孔或压花图案稍微有所改变,也必须重新加工新的针辊或凸辊,旧的针辊或凸辊将不能被利用,生产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包括

一热风烘箱;

和一圆网滚筒,其侧壁用以承载无纺布纤维网并具有若干网孔和若干成型插件,上述若干网孔阵列设置并使其侧壁面的透气率大于4000l/m2/s,每一成型插件均包括一下连接部和一上成型部,成型插件通过下连接部设置于圆网滚筒的侧壁,上成型部的高度≥1mm,相邻二成型插件之间的中心距为1.0mm~20.0mm,上成型部的底面积为0.5~30mm2

圆网滚筒转动设置于热风烘箱内,使来自热风烘箱的热风通过上述若干网孔在圆网滚筒和热风烘箱内循环流通,进而使得承载于圆网滚筒上并被成型插件成型的无纺布纤维网定型,在该定型的过程中,成型插件与无纺布纤维网相接触时,成型插件将无纺布纤维网中的纤维排挤开并在热风作用下形成开孔或压花以使无纺布形成快速渗透通道,该开孔或压花的边缘区域的纤维密度和其它区域相近或相同,并且开孔或压花的边缘区域的纤维围绕开孔或压花排列且仅表层粘合,使得无纺布在开孔或压花的边缘区域不会被切断形成的僵硬断头,或熔融形成纤维密集的区域或膜化区域,上述若干网孔阵列设置使得纤维表面熔融而相互粘连以保持无纺布的柔软性并减少因开孔或压花所带来的颗粒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插件的下连接部通过卡扣结构、螺纹配合或黏胶设置于圆网滚筒的侧壁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插件的上成型部包括至少一凸起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形状包括圆锥状、棱锥状、柱状、台状和弧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上下相连且不同形状的一上凸起和一下凸起,其中上凸起的形状为圆锥状、棱锥状、柱状、台状或弧状,下凸起的形状为柱状或台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棱锥状的棱线或圆锥状的法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包括热风烘箱和圆网滚筒,其中:圆网滚筒表面具有网孔和成型插件,在成型过程中,梳理后的无纺布纤维网进入位于热风烘箱内部的圆网滚筒上,由于圆网滚筒上具有成型插件,在与未固结的无纺布纤维网相接触时,成型插件会将纤维排挤开并在热风作用下形成开孔或压花,开孔或压花的边缘区域的纤维密度和其它区域相近或相同,并且开孔或压花的边缘区域的纤维围绕开孔或压花排列且仅纤维表层粘合,使得无纺布在开孔或压花的边缘区域不会被切断形成的僵硬断头,或熔融形成纤维密集的区域或膜化区域,仅是纤维围绕在开孔或压花周围,而若干网孔阵列设置并使圆网滚筒的侧壁面的透气率大于4000l/m2/s,以确保热风能够穿透圆网,并均匀有效的加热无纺布纤维网,从而使得纤维表面熔融而相互粘连从而不会因为开孔或压花而破坏了无纺布的柔软性,减少因开孔或压花所带来的颗粒感。同时形成的开孔可以是直孔或漏斗形开孔,有利于收集体液,加快渗透速度,形成快速渗透通道。

2、本发明中由于圆网滚筒表面的成型插件通过卡扣、螺栓或黏胶设置于圆网滚筒侧壁面,所以如果发生少数成型插件断裂、弯曲,或成型插件分布稍微进行调整时,只要更换或调整少数的成型插件就可实现,大大减少了成型模具的维修或更换成本,也节省了维修或制作新成型模具的时间。

3、本发明使得成型过程中纤维网既可以在热风作用下纤维发生熔融、相互粘连、固结形成无纺布,又可以在成型插件的作用下,形成开孔或压花,实现了生产无纺布和开孔或压花同步进行,减少了工艺步骤,节省了生产成本,也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圆网滚筒的外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型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沿o-o'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成型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得的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9为图8沿p-p’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圆网滚筒的外侧壁的成型插件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沿q-q'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得的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沿r-r'方向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成型插件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6沿s-s'方向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制得的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沿t-t'方向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圆网滚筒的外侧壁的成型插件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沿u-u'方向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得的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24为图23沿v-v'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包括一热风烘箱1和一圆网滚筒2,中间的环状箭头表示圆网滚筒2的转动方向,外部的直箭头表示热风烘箱1中热风的方向。

圆网滚筒2,其侧壁用以承载无纺布纤维网并具有若干网孔21和若干成型插件22,上述若干网孔21阵列设置并使其侧壁面的透气率达到6500l/m2/s,每一成型插件22均包括一具有卡口结构的下连接部221和一上成型部222,成型插件22通过下连接部221设置于圆网滚筒2的侧壁,上成型部222包括一凸起结构2220,该凸起结构2220的形状为棱锥状(该棱锥的棱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高度为3mm,相邻二成型插件22之间的中心距为5mm,上成型部222的底面积为3mm2

圆网滚筒2转动设置与热风烘箱1内,使来自热风烘箱1的热风通过上述若干网孔21在圆网滚筒2和热风烘箱1内循环流通,进而使得承载于圆网滚筒2上并被成型插件22成型的无纺布纤维网定型。具体如下:

采用本发明制造无纺布3,将1.5dtex双组份pe/pet纤维通过开包、开松装置梳理成纤维网,然后进入本发明,由于本发明的圆网滚筒2表面成型插件22的上成型部222的凸起结构2220会穿透纤维网,使得纤维围绕在成型插件22的上成型部222的周围,同时在热风烘箱1的热风会穿透圆网滚筒2表面的网孔21,使得纤维表层熔融,纤维之间互相粘结,固结成网,从而形成具有开孔31结构的无纺布3。

无纺布3上的开孔31的顶部位于无纺布3的上表面,开孔31的底部位于无纺布3的下表面并与下表面平齐,由于成型插件22的上成型部222的凸起结构2220的形状为棱锥状,使得开孔31的顶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底部的横截面积,形成漏斗形开孔31,既有利于渗透,又有效防止了返渗的发生,并且棱锥状结构有利于纤维网成型后容易从成型插件22上剥离下来。由于无纺布3成型和开孔同时进行,纤维仅是分布在开孔31的周围且通过纤维相互粘结成网,因此不会出现纤维被切断形成的僵硬断头,或熔融形成纤维密集的区域或膜化区域,不会因为开孔而破坏了无纺布3的柔软性,减少因开孔所带来的颗粒感。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开孔31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体液下渗的速度,有效降低了侧漏和渗漏的风险。同时成型插件22的下连接部221是通过卡扣结构设置在圆网滚筒2上的,如果发生少数成型插件22断裂、弯曲等不能修复,或成型插件22分布稍微进行调整时,只要更换或调整少数的成型插件22就可实现,大大减少了模具的维修或更换成本,也节省了维修或制作新成型模具的时间。

实施例2

如图6至9所示,一种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包括一热风烘箱1和一圆网滚筒2,中间的环状箭头表示圆网滚筒2的转动方向,外部的直箭头表示热风烘箱1中热风的方向。

圆网滚筒2,其侧壁用以承载无纺布纤维网并具有若干网孔21和若干成型插件22,上述若干网孔21阵列设置并使其侧壁面的透气率达到5900l/m2/s,每一成型插件22均包括一外螺纹的下连接部221和一上成型部222,成型插件22通过下连接部221设置于圆网滚筒2的侧壁,上成型部222包括一凸起结构2220,该凸起结构2220包括上下相连的一上凸起2220a和一下凸起2220b,其中上凸起2220a的形状为圆锥状(该圆锥的法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下凸起2220b的形状为圆柱状,整个凸起结构2220的高度为5mm,相邻二成型插件22之间的中心距为8mm,上成型部222的底面积为0.5mm2

圆网滚筒2转动设置与热风烘箱1内,使来自热风烘箱1的热风通过上述若干网孔21在圆网滚筒2和热风烘箱1内循环流通,进而使得承载于圆网滚筒2上并被成型插件22成型的无纺布纤维网定型。具体如下:

将2.0dtex双组份疏水pe/pet纤维和2.0dtex双组分亲水pe/pet纤维分别通过开包、开松装置梳理成纤维网,然后进入本发明,由于圆网滚筒2表面的成型插件22的凸起结构2220会穿透纤维网,使得纤维围绕在成型插件22周围,同时在热风烘箱1的热风会穿透圆网滚筒2表面的网孔21,使得纤维表层熔融,纤维之间互相粘结,固结成网,从而形成具有开孔31结构的无纺布3。

无纺布3上的开孔31的顶部位于无纺布3的上表面,开孔31的底部位于无纺布3的下表面并与下表面平齐,由于成型插件22的上成型部222的凸起结构2220包括上下相连的一上凸起2220a和一下凸起2220b,其中上凸起2220a的形状为圆锥状(该圆锥的法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下凸起2220b的形状为圆柱状,使得开孔31的顶部的横截面积与底部的横截面积相同,而顶部为锥体,有利于刺穿纤维网和成型后容易从成型插件22上剥离下来。本实施例中无纺布3,上层为疏水纤维层,下层为亲水纤维层,在实际应用中既减少了体液在上层中的残留,也有效防止体液返回上层,减少了潮感,提高了干爽性,同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成型插件22设置于圆网滚筒2的表面,有利于将成型插件22更加容易的设置在圆网滚筒2上,并且在发生少数成型插件22断裂、弯曲等不能修复时,只要更换或调整少数的成型插件22就可实现,大大减少了模具的维修或更换成本。

实施例3

如图10至14所示,一种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包括一热风烘箱1和一圆网滚筒2,中间的环状箭头表示圆网滚筒2的转动方向,外部的直箭头表示热风烘箱1中热风的方向。

圆网滚筒2,其侧壁用以承载无纺布纤维网并具有若干网孔21和若干成型插件22,上述若干网孔21阵列设置并使其侧壁面的透气率达到6200l/m2/s,每一成型插件22均包括一高度为5mm的台体状的下连接部221和一上成型部222,成型插件22的下连接部221的底部通过黏胶设置于圆网滚筒2的侧壁,上成型部222包括一凸起结构2220,该凸起结构2220的形状为圆锥状(该圆锥的法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高度为3mm,相邻二成型插件22之间的中心距为15mm,上成型部222的底面积为20mm2

圆网滚筒2转动设置与热风烘箱1内,使来自热风烘箱1的热风通过上述若干网孔21在圆网滚筒2和热风烘箱1内循环流通,进而使得承载于圆网滚筒2上并被成型插件22成型的无纺布纤维网定型。具体如下:

将2.0dtex双组份亲水pe/pet纤维通过开包、开松装置梳理成纤维网,然后进入本发明,由于本发明的圆网滚筒2表面的成型插件22的上成型部222会穿透纤维网,使得纤维围绕在成型插件22周围,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相邻的成型插件22的下连接部221之间的空间相互连接而形成成型区域2221,在纤维网进入成型区域2221后,纤维会均匀的分布于成型区域2221中,在热风作用下,纤维之间相互粘结固结成无纺布3,从而位于成型插件22的凸起结构2220周围的纤维形成开孔31,而成型区域2221中的纤维形成凸起32,从而形成具有凹凸结构的无纺布3。

该凸起与采用现有技术即一对加热的凹凸辊形成的凸起相比,具有表面无纤维挤压形成的纤维密集区域和纤维熔融而形成的膜化区域,所以凸起更加柔软,触感更加亲肤,同时也能减少使用时与皮肤接触的面积,感觉更加干爽。

同时,圆网滚筒2表面的相邻成型插件22的下连接部221的空件相互连接且形成成型区域2221中也可以装设其他成型插件22,从而形成的无纺布3的凸起上具有开孔31,可以形成体液的下渗通道,加快液体的渗透速度。

实施例4

如图15至19所示,一种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包括一热风烘箱1和一圆网滚筒2,中间的环状箭头表示圆网滚筒2的转动方向,外部的直箭头表示热风烘箱1中热风的方向。

圆网滚筒2,其侧壁用以承载无纺布纤维网并具有若干网孔21和若干成型插件22,上述若干网孔21阵列设置并使其侧壁面的透气率达到5000l/m2/s,每一成型插件22均包括一高度为6mm的台体状的下连接部221和一上成型部222,成型插件22的下连接部221通过黏胶设置于圆网滚筒2的侧壁,上成型部222包括若干凸起结构2220,该凸起结构2220的形状为圆锥状(该圆锥的法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高度为4mm,相邻二成型插件22之间的中心距为12mm,上成型部222的底面积为30mm2

圆网滚筒2转动设置与热风烘箱1内,使来自热风烘箱1的热风通过上述若干网孔21在圆网滚筒2和热风烘箱1内循环流通,进而使得承载于圆网滚筒2上并被成型插件22成型的无纺布纤维网定型。具体如下:

将1.5dtex双组份亲水pe/pp纤维通过开包、开松装置梳理成纤维网,然后进入本发明,由于本发明的圆网滚筒2表面的成型插件22上成型部222的顶部若干圆锥状的凸起会穿透纤维网,使得纤维围绕在成型插件22周围,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成型插件22的下连接部221之间的空间相互连接形成条状的成型区域2221,在纤维网进入该成型区域2221后,纤维会均匀的分布于成型区域2221中,在热风作用下,纤维之间相互粘结固结成无纺布3,从而位于成型插件22的上成型部222的凸起结构2220周围的纤维形成开孔31,而成型区域2221中的纤维形成凸起32,从而形成具有凹凸结构的无纺布3。

该凸起32与采用现有技术即一对加热的凹凸辊形成的凸起相比,具有表面无纤维挤压形成的纤维密集区域和纤维熔融而形成的膜化区域,所以凸起32更加柔软,触感更加亲肤,同时也能减少使用时与皮肤接触的面积,感觉更加干爽,并且开孔31由多个开孔31组成,增加了开孔31密度,有助于体液更快的渗透到吸收芯层。

实施例5

如图20至24所示,一种开孔无纺布热风成型装置,包括一热风烘箱1和一圆网滚筒2,中间的环状箭头表示圆网滚筒2的转动方向,外部的直箭头表示热风烘箱1中热风的方向。

圆网滚筒2,其侧壁用以承载无纺布纤维网并具有若干网孔21、若干第一成型插件22和若干第二成型插件23,上述若干网孔21阵列设置并使其侧壁面的透气率达到7000l/m2/s;每一第一成型插件22均包括一具有卡口结构的第一下连接部221和一第一上成型部222,第一成型插件22通过第一下连接部221设置于圆网滚筒2的侧壁,第一上成型部222包括一第一凸起结构2220,该第一凸起结构2220的形状为圆锥状(该圆锥的法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高度为7mm,第一上成型部222的底面积为2mm2;每一第二成型插件23均包括一具有卡口结构的第二下连接部231和一第二上成型部232,第二成型插件23通过第二下连接部231设置于圆网滚筒2的侧壁,第二上成型部232包括一第二凸起结构2320,该第二凸起结构2320的形状为弧状,高度为5mm,第二上成型部232的底面积为15mm2;相邻二成型插件22之间的中心距为7mm;

圆网滚筒2转动设置与热风烘箱1内,使来自热风烘箱1的热风通过上述若干网孔21在圆网滚筒2和热风烘箱1内循环流通,进而使得承载于圆网滚筒2上并被成型插件22成型的无纺布纤维网定型。具体如下:

将1.5dtex双组份亲水pe/pet纤维通过开包、开松装置梳理成纤维网,然后进入本发明,由于本发明的圆网滚筒2表面的第一成型插件22的第一上成型部222的凸起结构2220为圆锥状,会穿透纤维网,使得纤维围绕在第一成型插件22周围,同时,本实施例中由于圆网滚筒2的表面还具有第二成型插件23,在纤维网与第二成型插件23相接触时,纤维会均匀的分布于第二成型插件23周围和顶部,在热风作用下,纤维之间相互粘结固结成无纺布3,从而位于第一成型插件22周围的纤维形成开孔31,而第二成型插件23周围和顶部的纤维形成凹入部33,从而构成具有凹凸结构的无纺布3。

本实施例中无纺布3由于圆网滚筒2的表面具有第二成型插件23,在纤维网进入圆网滚筒2上时,由于第二成型插件23的存在,使得环绕在第二成型插件23的周围和顶部纤维形成凹入部33,该凹入部33可以在体液或婴儿软便到达所述的无纺布3时起到储液,防止侧漏和滑漏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渗透吸收和达到干爽的目的。同时第一成型插件22和第二成型插件23是通过卡扣结构设置在圆网滚筒2上的,如果发生少数针或凸起成型插件22断裂、弯曲、磨损等不能修复,或对成型插件22分布稍微进行调整时,只要更换或调整少数的成型插件22就可实现,大大减少了开孔模具的维修或更换成本,也节省了维修或制作新开孔模具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