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5608阅读:1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土工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裂膜丝机织土工布。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机场、铁路、水利水电、市政工程等基础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巩固其工程基础结构,防止地下水的渗出或地表水的渗入对构成基础结构的不同土层造成渗透浸泡,常使用土工布来加强土壤的性能。

由于裂膜丝机织土工布能够与土壤有机结合、改善土层结构、加强土层强度、能够与沥青有机结合、防止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并可提供排水和有效改善地基承载力恶化的情况,故而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目前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抗拉能力存在一定的极限,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被扯坏且一部分被扯坏时,由于泥沙、沥青和土壤的重力作用会使得被扯坏的面积扩大,从而影响路面的铺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存在抗拉能力不够而引起被扯坏且扯坏面积易扩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裂膜丝机织土工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第二纬线、第一加强线、第二加强线和第三加强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相互平行,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相互平行;第一经线从第一纬线上方穿入且从第二纬线下方穿出,第二经线从第一纬线下方穿入且从第二纬线上方穿出;第一经线和第二纬线相交形成第一区域,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相交形成第二区域;第一加强线依次从第二纬线下方、第一经线上方、第一纬线下方和第二经线上方穿过,第一加强线与第二纬线、第一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经线的夹角均为45°或135°;第三加强线依次从第一经线上方、第二纬线下方、第二经线上方和第一纬线下方穿过;第二加强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线和所述第三加强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线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方穿入且从所述第二区域的下方穿出;第一加强线、第二加强线及第三加强线均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线靠近第二加强线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角相贴合;所述第三加强线靠近第二加强线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角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线穿过所述第一区域剩下的两个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第二纬线、第一加强线、第二加强线和第三加强线均由顺次层叠的耐高温层、加筋层、裂膜丝层和透水层组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第一加强线、第二加强线和第三加强线用于增加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强度;当其中任意一条线断开时,其余的线都可以支撑起泥沙、土壤和沥青的重量,使得坏的面积不再继续扩大,从而减小损失;第一加强线依次从第二纬线下方、第一经线上方、第一纬线下方和第二经线上方穿过,便于第一加强线将承受的力分担给其贯穿的经线和纬线而不容易被扯坏;第三加强线跟第一加强线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由于第二加强线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方穿入且从所述第二区域的下方穿出,所以第二加强线同时穿过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使得第二加强线所承受的力减弱。

2.第一加强线靠近第二加强线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个角相贴合;所述第三加强线靠近第二加强线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个角相贴合,使得裂膜丝机织土工布没有漏洞,避免细小的沥青、泥沙和土壤穿过土工布而未起到软基处理的目的。

3.第二加强线穿过所述第一区域剩下的两个角,有利于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结构的更加牢固。

4.耐高温层可以避免环境温度太高引起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抗拉能力减弱,加筋层用于增加第一加强线、第二加强线、第三加强线、经线和纬线抗拉强度,裂膜丝层用于与泥沙、土壤和沥青有机结合形成软基,透水层避免水的积累而破坏裂膜丝机织土工布与泥沙、土壤和沥青有机结合形成的软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用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经线;11-第二经线;2-第一纬线;21-第二纬线;3-第一加强线;4-第二加强线;5-第三加强线;6-高温层;7-加筋层;8-裂膜丝层;9-第一区域;91-第二区域;10-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经线1、第二经线11、第一纬线2、第二纬线21、第一加强线3、第二加强线4和第三加强线5;第一纬线2和第二纬线21相互平行,第一经线1和第二经线11相互平行;第一经线1从第一纬线2上方穿入且从第二纬线21下方穿出,第二经线11从第一纬线2下方穿入且从第二纬线21上方穿出;第一经线1和第二纬线21相交形成第一区域9,第二经线11和第二纬线21相交形成第二区域91;第一加强线3依次从第二纬线21下方、第一经线1上方、第一纬线2下方和第二经线11上方穿过,第一加强线3与第二纬线21、第一经线1、第一纬线2和第二经线11的夹角均为45°或135°;第三加强线5依次从第一经线1上方、第二纬线21下方、第二经线11上方和第一纬线2下方穿过;第二加强线4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线3和所述第三加强线5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线4从所述第一区域9的上方穿入且从所述第二区域91的下方穿出;第一加强线3、第二加强线4及第三加强线5均相互平行。

如图1所示,设置第一加强线3、第二加强线4和第三加强线5,用于提高整个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强度,当其中任意一条线断开时,其余的线都可以支撑起泥沙、土壤和沥青的重量,使得坏的面积不再继续扩大,从而减小损失;第一加强线3依次从第二纬线21下方、第一经线1上方、第一纬线2下方和第二经线11上方穿过,便于第一加强3线将承受的力分担给其贯穿的第一经线1和第一纬线2而不容易被扯坏;第三加强线5跟第一加强线3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第二加强线4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线3和所述第三加强线5之间,由于第二加强线4从所述第一区域9的上方穿入且从所述第二区域91的下方穿出,所以第二加强线4同时穿过第一经线1、第二经线11、第一纬线2和第二纬线21,使得第二加强线4所承受的力减弱。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加强线3靠近第二加强线4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区域9的一个角相贴合;所述第三加强线5靠近第二加强线4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区域9的另一个角相贴合;所述第二加强线4穿过所述第一区域9剩下的两个角。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加强线3靠近第二加强线4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区域9的一个角相贴合;所述第三加强线5靠近第二加强线4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区域9的另一个角相贴合;所述第二加强线4穿过所述第一区域9剩下的两个角;使得裂膜丝机织土工布没有漏洞,避免细小的沥青、泥沙和土壤穿过土工布而未起到软基处理的目的。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经线1、纬线2、第一加强线3、第二加强线4和第三加强线5均由顺次层叠的耐高温层6、加筋层7、裂膜丝层和透水层10组成。

如图2所示,耐高温层6可以避免环境温度太高引起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抗拉能力减弱,加筋层7用于增加第一加强线3、第二加强线4、第三加强线5、经线1和纬线2抗拉强度,裂膜丝层用于与泥沙、土壤和沥青有机结合形成软基,透水层避免水的积累而破坏裂膜丝机织土工布与泥沙、土壤和沥青有机结合形成的软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