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垫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7159发布日期:2020-02-08 05:2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垫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具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垫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床具的舒适度要求逐渐在提高。独立袋装弹簧床垫的软硬度适中,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每张独立袋装弹簧床垫中,都包括大量的独立袋装弹簧,这些独立袋装弹簧多排多列地规律排布在一起,组成一张弹簧床垫。其中,每个袋装弹簧都与相邻的多个袋装弹簧在侧面粘合。

这种弹簧垫生产中使用较多的胶粘剂,为满足环保认证,需要支付较高的材料费用;工序多,人工操作多,不利于自动化。

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克服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弹簧垫生产设备,以替代目前独立袋装弹簧床垫生产中的胶粘工艺。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弹簧垫生产设备,包括:

面料供给装置,用于将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上下间隔地供给并张紧;

弹簧芯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供给弹簧芯;

面料缝纫装置,用于将所述弹簧芯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缝合。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

所述弹簧芯包括多个,并沿面料宽度方向成排设置;

所述面料缝纫装置用于将每个弹簧芯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缝合。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

所述面料缝纫装置包括横线缝合装置和竖线缝合装置,分别用于形成弹簧芯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和沿面料进给方向的缝合线,其中,所述面料进给方向与所述面料宽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

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芯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后,所述竖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芯周围沿面料进给方向的缝合线;或

在所述面料进给方向上,所述横线缝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竖线缝合装置之前。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弹簧芯压下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之后,用于压下所述上层面料,以压紧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的弹簧芯。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面料压紧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之前,用于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芯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时,压紧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所述横线缝合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所述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面料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每个所述单针缝纫机头分别用于形成弹簧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一段缝合线。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

所述竖线缝合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多针缝纫机构,所述至少一个多针缝纫机构沿面料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每个所述多针缝纫机构分别用于形成弹簧周围沿面料进给方向的多段缝合线,所述多段缝合线相互平行。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

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弹簧芯在自由状态时的高度;

所述弹簧芯供给装置将所述弹簧芯供给至可缝纫位置时,所述弹簧芯被预压缩;

所述面料缝纫装置用于将所述被预压缩的弹簧芯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缝合。

具体地,所述的设备,

所述面料缝纫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所述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面料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面料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横向驱动装置;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面料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竖向驱动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弹簧垫生产设备,分别设置有将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上下间隔地供给并张紧的面料供给装置,向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供给弹簧的弹簧芯供给装置,及将弹簧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缝合的缝纫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弹簧垫生产设备通过缝纫的方式将独立弹簧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缝合,在一个工序中既实现了弹簧装袋,又实现了相邻弹簧袋的连接,简化了独立袋装弹簧床垫的生产工艺;采用缝纫工艺替代了现有的胶粘工艺,从而能够避免在弹簧垫生产中使用胶粘剂,可以显著提升成品弹簧垫的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的生产的弹簧垫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中的“弹簧芯”是指由卷簧机等弹簧生产设备生产的小段弹簧。这些小段弹簧在被预压缩后,可以以预先设定的刚度弹性地支撑负载。这些小段弹簧通常以并联的方式排布使用,形成各类弹簧垫,并应用在各种终端产品中,如:床垫、沙发垫、椅垫、椅子靠背、鞋等。在某一具体终端产品中应用的弹簧垫,可以应用多种规格的弹簧芯。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包括:面料供给装置,用于将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上下间隔地供给并张紧;弹簧芯供给装置,用于将弹簧芯供给该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在该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该弹簧芯被预压缩;面料缝纫装置,用于将预压缩的该弹簧芯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缝合。

具体实施时,该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的面料供给装置将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分别张紧,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形成预先设定的间隔,并同步地沿面料进给方向供给该上层面料和该下层面料。

应当理解为,该张紧的上层面料位于一水平面内,该张紧的下层面料位于另一水平面内。

该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的弹簧芯供给装置向该张紧的上层面料和该下层面料之间的间隔供给弹簧芯。弹簧芯到达供给位置后,弹簧芯的顶部抵靠在上层面料上,弹簧芯的底部抵靠在下层面料上,弹簧芯的纵向轴线分别与张紧的上层面料和张紧的下层面料相垂直。

另外,通过使得张紧的上层面料和张紧的下层面料之间的间隔小于该弹簧芯在自由状态时的高度,从而实现位于供给位置的弹簧芯具有预先设定的预压缩量。

使得位于供给位置的该弹簧芯被压缩,从而具有预压缩量有利于保证弹簧芯被封闭在上下面料及缝合线之间的间隙时,具有预压缩量,从而使得成品弹簧垫具有预先设定的支撑刚度。

另一方面,使得位于供给位置的该弹簧芯被压缩,从而具有预压缩量也可以减小缝纫时所消耗的上下层面料的长度差,使得包围弹簧芯的空间的纵截面为近似的两个底对底的等腰梯形。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芯在由该弹簧芯供给装置供给至该供给位置之前,可以是压缩状态,也可以是自由状态。

该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的缝纫装置将预压缩的弹簧芯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缝合,在弹簧芯周围形成封闭的缝合线;缝合后,覆盖在弹簧芯的上端面之上的上层面料、包衬在弹簧芯下端面之下的下层面料和结合该弹簧芯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的缝合线在该弹簧芯周围形成独立的封闭空间,以容纳该弹簧芯。

应当理解为,该缝纫装置在将弹簧芯周围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缝合时,在上层面料或下层面料上形成的走线轨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如,在面料上最终形成的封闭的缝合线形状可以是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预先设定的平面几何形状。

具体实施时,该缝纫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所述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面料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该缝纫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面料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横向驱动装置,以及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面料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竖向驱动装置。

通过分别控制横向驱动装置和/或竖向驱动装置,使得其驱动该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移动,即可形成封闭该弹簧芯、具有预先设定的平面几何形状的缝纫线迹。

该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采用缝合的方式将单个弹簧芯独立地约束在上下面料及缝合线共同形成的独立封闭空间内;根据成品弹簧垫的设计需要,该弹簧垫生产设备可依次在上下面料之间间隔地布置多个、多组、多种规格的单个弹簧芯,以提供预先设定的支撑刚度。

该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在上下面料之间利用缝合线间隔地设置多个独立的弹簧芯从而形成一张弹簧垫;避免了使用胶粘剂,提高了弹簧垫的环保性能。

目前弹簧垫生产通常需要包括弹簧芯生产工序、袋装弹簧芯串生产工序、袋装弹簧芯串胶粘工序,涉及到打簧机、装袋机、粘胶机等多种设备。该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可以与弹簧芯生产设备组成生产线,将弹簧芯生产设备生产的弹簧芯输送至该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后,该实施例的弹簧垫生产设备可以完成排布弹簧芯、封闭弹簧芯、连接弹簧芯的多道工序,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减少了设备占用的场地空间。

以上以每次处理单个弹簧芯为例说明了利用缝合线间隔地设置独立的弹簧芯从而形成整张弹簧垫的弹簧垫生产设备。

优选地,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该弹簧芯供给装置向张紧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供给弹簧芯组,该弹簧芯组内的全部弹簧芯间隔地沿面料的宽度方向呈直线排列,全部弹簧芯的纵向轴线相互平行,全部弹簧芯的纵向轴线所在的平面与面料进给方向相垂直。

该预压缩的弹簧芯组地到达供给位置后,每个弹簧芯的顶部抵靠在上层面料上,每个弹簧芯的底部抵靠在下层面料上,每个弹簧芯的纵向轴线分别与张紧的上层面料和张紧的下层面料相垂直。

相应地,该面料缝纫装置包括横线缝合装置和竖线缝合装置,分别用于形成弹簧芯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和沿面料进给方向的缝合线。

优选地,该横线缝合装置在相邻的两个弹簧芯组之间形成一条共用的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缝合线(即横线);该竖线缝合装置在每组弹簧芯组内相邻的两个弹簧芯之间形成一条共用的沿面料进给方向延伸的竖向缝合线(即竖线)。

通过使相邻的两个弹簧芯组共用一条横向缝合线(即横线)、相邻的两个弹簧芯之间共用一条竖向缝合线(即竖线),有利于减少缝合线总长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上层面料、下层面料的有效工作面积;也有利于增加弹簧垫内的弹簧密度。

因此,该弹簧垫生产设备在预压缩的弹簧芯周围分别形成沿面料宽度方向的横向缝合线和沿面料进给方向的竖向缝合线,该横向缝合线和该竖向缝合线相围合形成分布在预压缩的弹簧芯周围、且将上下面料缝合的封闭的矩形轨迹缝合线。

分别设置用于形成弹簧芯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和沿面料进给方向的缝合线的横线缝合装置和竖线缝合装置,使得该弹簧垫生产设备形成的缝合线的位置精度高、各条缝合线的一致性好,形成的弹簧垫成品的弹性(也即支撑刚度)更稳定、更均匀,使用寿命更长,品质更高。

另外,该弹簧垫生产设备不再以单个弹簧芯为最小加工单元,而是以弹簧芯组为最小加工单元,生产效率更高。

进一步优选地,在沿面料进给方向上,所述横线缝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竖线缝合装置之前。

具体地,在沿面料进给方向上,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后,所述竖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周围沿面料进给方向的缝合线;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时,所述面料供给装置停止供给面料;在所述面料供给装置连续地供给面料时,所述竖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周围沿面料进给方向的缝合线。

也即,该面料供给装置沿面料长度方向间歇地进给面料,每次进给面料的长度为预先确定的相邻的两个弹簧芯组之间的组间距离j。

与成品弹簧垫的支撑刚度等性能参数相适配,成品弹簧垫内的多组弹簧芯组内的每组弹簧芯的规格可以灵活设定;在整张成品弹簧垫内,相邻的两个弹簧芯组之间的组间距离可以相同或不同。

通常,面料缝纫装置的机针的走线行程有限,为了保证缝纫顺利、形成牢固的横线线迹,可以将位于上下面料之间的预压缩弹簧芯、间隔地设置的上下面料进一步压紧,以减小间隔来适应机针的走线行程。

另一方面,进一步地压紧也可以避免相邻的横线线迹或竖线线迹之间面料的尺寸过大,导致成品弹簧垫的支撑刚度过小。

优选地,该弹簧垫生产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一侧的弹簧芯压下机构,用于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芯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压紧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的弹簧芯组。

具体地,该弹簧芯压下机构具有一个抬起位置和一个落下位置;该弹簧芯压下机构包括压紧平面,在该抬起位置,该压紧平面位于该上层面料之上;在该落下位置,该压紧平面与上层面料贴合,且竖直向下地压紧该上层面料及位于该上层面料之下的弹簧芯或弹簧芯组。

优选地,该弹簧垫生产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另一侧的面料压紧机构,用于在所述横线缝合装置形成弹簧芯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压紧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避免面料窜动,从而保证横线缝纫时的针距均匀。

具体地,该面料压紧机构具有一个抬起位置和一个落下位置;该面料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平面,在该抬起位置,该压紧平面位于该上层面料之上;在该落下位置,该压紧平面与上层面料贴合,且竖直向下地压紧该上层面料及该下层面料。

具体地,该横线缝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所述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面料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每个所述单针缝纫机头分别用于形成弹簧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一段缝合线。

具体地,该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形成的各段缝合线首尾相连,各段缝合线在沿面料长度方向上对齐,全部的缝合线形成一条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

该横线缝合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该至少一个单针缝纫机头沿该面料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至少一个直线移动驱动装置,各单针缝纫机头可以共用一个直线移动驱动装置,也可以分别独立地设置一个直线移动驱动装置。

设置至少一个缝纫机头来分段完成弹簧芯组周围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缝合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按照每组弹簧芯组内弹簧芯的不同规格形成不同密实度的缝合线。

优选地,该竖线缝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多针缝纫机构,所述至少一个多针缝纫机构沿面料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每个所述多针缝纫机构分别用于形成弹簧周围沿面料长度方向的多段相互平行的缝合线该至少一个多针缝纫机构形成的各段缝合线相互平行。

考虑到结构设置的便利性、复杂程度以及运行时的稳定性,该竖线缝合装置沿其宽度方向设置一个多针缝纫机构,从而保证该弹簧垫生产设备运行时的平稳和高效。

具体地,该多针缝纫机构的相邻压脚及机针沿面料宽度方向的距离为相应的弹簧芯组内相邻的两个弹簧芯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组内距离。另外,该多针缝纫机构的相邻压脚及机针沿面料宽度方向的距离可以根据弹簧芯组内相邻的两个弹簧芯沿面料宽度方向的组内距离灵活调整。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弹簧垫生产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中箭头方向为面料进给方向(在,某些方向上,也为面料的长度方向),以面料进给方向为后,以面料进给方向的反方向为前。以下描述中涉及的相对位置的“前”“后”均以该定义为准。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弹簧垫生产设备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用于缝制横向缝合线的单针缝纫机头10,设置在单针缝纫机头10前方的面料压紧机构20,设置在单针缝纫机头10后方的弹簧芯压下机构30,用于缝制竖向缝合线的多针缝纫机构40,用于将缝制完成的弹簧垫送出的对辊50。

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之前,该弹簧垫生产设备还设置有面料架(未在图中示出)、用于导引面料延伸方向的导引辊(未在图中示出)及弹簧芯供给装置60。

该弹簧垫生产设备的机架提供有平面工作台110。在沿平面工作台110的表面移动的过程中,下层面料200与上层面料200被缝合,从而将弹簧芯结合在上下层面料之间。

该面料供给装置包括该面料架、该导引辊及该对辊50,这三者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协调运转,分别将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从面料架(图中未示出)上拉出,使得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被间隔开并张紧地布设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及多针缝纫机构40的下方;在弹簧垫生产设备的每个生产节拍中,面料供给装置沿面料长度方向间歇地供给上、下面料层及弹簧芯(及组)并间歇地从对辊50的后方输出成品弹簧垫。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芯供给装置可以采用任何已经公开的技术来实现,如:由人工或自动装置排布多个弹簧芯,且排布好的弹簧芯组放置在弹簧芯排布板上,在该弹簧芯排布板的一侧设置有可往复直线移动的弹簧芯推板;该弹簧芯推板将排布好的弹簧芯组推离该弹簧芯排布板,并继续送入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的间隙,并在将弹簧芯组供给至上下面料间的可缝纫位置时,该弹簧芯推板缩回原位,准备开始推送下一组待供给的弹簧芯组。该弹簧芯排布板位于在可接收到弹簧芯的位置;该弹簧芯排布板、该弹簧芯推板均与面料缝纫装置之间不存在位置或运动干涉。

如图3所示,该面料压紧机构20包括面料压紧气缸21及由面料压紧气缸21驱动沿竖直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的压块22;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抬起时,该压块22跟随抬起;在弹簧芯或弹簧芯组由弹簧芯供给装置推送至位于单针缝纫机头10后方的横线缝制工位h处后,该压块22先于该单针缝纫机头10落下,将上层面料压向平面工作台;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落下,并缝纫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线时,该压块22保持落下状态,直到该单针缝纫机头10完成横线缝制后并向上抬起之后,该压块22再次抬起。

该压块22位于抬起位置时,远离上层面料;这时,该弹簧芯供给装置可以将弹簧芯或弹簧芯组送入位于单针缝纫机头10后方的横线缝制工位h处。

应该理解为,该单针缝纫机头10由一动力装置驱动沿面料宽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沿面料宽度方向移动时,该面料压紧机构20可以跟随移动或保持相对静止。

一方面,该面料压紧机构20可以与该单针缝纫机头10连接,在单针缝纫机头10落下并缝制横线时,该压块22跟随该单针缝纫机头10沿面料宽度方向移动,以将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压紧在该平面工作台110上。

另一方面,该面料压紧机构20可以设置机架上,该压块22具有压下平面;在该压下平面的长度方向上,该压下平面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在该压下平面的宽度方向上,该压下平面可以持续一个弹簧芯组的组间距离j。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沿面料宽度方向移动时,该压块22保持相对静止。

如图3所示,该弹簧芯压下机构30包括弹簧芯压下气缸31及由弹簧芯压下气缸31驱动沿竖直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的压板32。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抬起时,该压板32跟随抬起;在弹簧芯或弹簧芯组310由弹簧芯供给装置推送至位于单针缝纫机头10后方的横线缝制工位h处后,该压板32先于或同步于该单针缝纫机头10落下,将位于所述横线缝制工位h处之前的弹簧芯或弹簧芯组320压向平面工作台110,使得弹簧芯或弹簧芯组310以压缩的状态被缝合在两条横向缝纫线之间。

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落下,并缝纫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线时,该压板32保持落下状态,直到该单针缝纫机头10完成横线缝制后并向上抬起之后,该压板32再次抬起。

该压板32位于抬起位置时,压板32远离上层面料;这时,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弹簧芯或弹簧芯组310、320可以由面料供给装置驱动向后移动,并由多针缝纫机构40来缝合竖线。

另一方面,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沿面料宽度方向移动时,该弹簧芯压下机构30可以跟随移动或保持相对静止。

优选地,该弹簧芯压下机构30设置机架上,该压板32具有压下平面;在该压下平面的长度方向上,该压下平面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在该压下平面的宽度方向上,该压下平面至少持续相邻两个弹簧芯组之间的组间距离j。在该单针缝纫机头10沿面料宽度方向移动时,该压板32保持相对静止。

应该理解为,多针缝纫机构40的压脚也可以将面料展平并压紧,该多针缝纫机构的机针穿过压脚上设置的缝隙穿过面料,将缝纫线缝合在面料上。具体实施时,多针缝纫机构40可以采用多针绗缝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面料供给装置、单针缝纫机头、多针缝纫机构都设置有动力装置,使得其能够运转,并完成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的进给功能和缝纫功能,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在单针缝纫机头10的两侧分别设置面料压紧机构20和弹簧芯压下机构30,使得横向缝纫时弹簧芯组被压缩,从而减小上下层面料缝合时所消耗的上下层面料的长度差;有利于使得成品弹簧垫中包围弹簧芯的空间的纵截面为图5所示的两个近似底对底的等腰梯形,其中,这两个等腰梯形在缝合线400处联结。

以下以采用该弹簧垫生产设备生产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一张宽度w、长度为l的弹簧垫为例,对该弹簧垫生产设备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确定该弹簧垫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是沿着该弹簧垫生产设备的面料宽度方向还是沿着面料进给方向来展开。随后,根据该弹簧垫的支撑刚度分布规律,确定该弹簧垫中各弹簧芯组的具体规格和数量、线迹(即缝合线400)的具体位置,以及相邻的两条横线410之间的间距j;以及在生产该弹簧垫时,沿面料进给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弹簧芯组之间的组间距离d、及沿面料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弹簧芯之间的组内距离d、以及各弹簧芯组的具体规格和数量。

应当理解为,生产该弹簧垫时,弹簧芯组之间可以具有多个组间距离d,弹簧芯组可以具有多个组内距离d。

根据确定的多个组间距离d、组内距离d及弹簧芯的规格,设定该弹簧垫生产设备的工作参数;并适应性地对弹簧芯生产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设定。

以下简要描述该弹簧垫生产设备的工作步骤:

步骤1、设备启动准备。控制单针缝纫机头10和多针缝纫机构40抬起;将上下两层面料200从面料架上引出,由面料进给方向依次通过单针缝纫机头10和多针缝纫机构40的下方,汇合对齐后进入对辊50的间隙内;并对上下两层面料初步张紧。

步骤2、设备启动后,面料供给装置使面料张紧并向后移动;控制多针缝纫机构40落下,从而在面料连续地向后移动时,在面料上缝制所需数目的竖线,以测试竖线的位置及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步骤3、当确认多针缝纫机构40可以正常工作后,面料供给装置停止进给面料;控制弹簧芯压下机构30落下以压紧面料,控制面料压紧机构20落下压紧面料;控制单针缝纫机头10落下并沿面料宽度方向移动,在上、下面料200上缝制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线410。

步骤4、当横线缝制完成后,控制单针缝纫机头10抬起并停止工作;控制弹簧芯压下机构30抬起,控制面料压紧机构20抬起;面料供给装置向后进给面料;在面料进给的同时,同步地控制多针缝纫机构40在上下面料上缝制沿面料长度方向延伸的竖线420,以将弹簧芯组内的弹簧芯两两间隔开。

步骤5、当检测到已经进给了预先设定的进给长度的面料后,面料供给装置停止进给面料;控制控制多针缝纫机构30抬起,结束竖线420的缝制;并

由弹簧芯供给装置将按照预先设定的组内间隔排布好的弹簧芯组送入横线缝制工位h处,并退回初始位置;并

控制弹簧芯压下机构30落下,以压紧已缝制好两侧横线410的弹簧芯组320,以及待缝纫另一侧横线410的弹簧芯组310;并

控制面料压紧机构20落下,以压紧原本间隔开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并

控制单针缝纫机头10落下并沿面料宽度方向移动,以在上下面料上缝制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线,以将弹簧芯组310约束在相邻的两条沿面料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线410形成的空间内;

在检测到单针缝纫机头10完成了横线410的缝制后,转移到步骤4。

随后,不断重复步骤4至步骤5,直至完成整张弹簧垫的缝制。每完成一张弹簧垫,可以保持弹簧垫生产设备的工作参数不变,继续生产相同规格的另一张弹簧垫;也可以重新调整弹簧垫生产设备的工作参数(如,单次面料进给长度j),开始生产不同规格的另一张弹簧垫。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